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生存治疗进行评估以及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后中位生存的差异性,来初步阐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中医证候对老年学宁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卡氏(KPS)评分方法,对年龄大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式一个月后进行评估,同时从四种高血压中医证型分析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结论:接受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一定程度上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且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痰湿雍盛证患者预后最好。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KPS评分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8-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1-2],其中老年人占据很大比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比单纯西药降压的优势己得到充分的肯定,对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本研究就此入手,选取临床最最常见四种中医证型[3],通过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各证型患者的生存质量,来探索针对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并为进一步规范证型分型标准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研究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定义,将老年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老年高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列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1.2 调查方法及辨证分型:以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如表1),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学临床调查记录表》,后参考分型标准,将病人分为肝火亢盛证、 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型,再由临床两名医师共同判定证型一致后方可入组。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年龄范围在60~85岁;(4)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在60岁以下或85岁以上的病人;(2)继发性高血压;(3)虽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近3个月未服药且血压正常者;(4)严重心衰、肾功能衰竭、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妊娠期妇女;精神病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者。
1.4治疗方式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肝火亢盛证使用天麻钩藤饮、阴虚阳亢证使用大补元煎、痰湿壅盛证半夏白术天麻汤、阴阳两虚证则用金匮肾气丸;单纯西药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片、复方利血平片或者硝苯地平片,并于至少服药一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
1.5 统计方法 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系统处理。
2 结果
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KP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P<0.05),且总体人群分析可看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四种不同种证型间的生存时间存在差异不明显(P>0.05)。见下图。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 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疾病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疾病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
本调查采用临床普遍认同4种证型,本研究证实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服用对证中药治疗可改善生存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疾病。研究发现,中药在对某些靶器官损害中的逆转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淫羊藿、川芎、葛根等中药具有降压作用同时分别兼有镇静、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可在不影响中医辨证施治前提下,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选用。本地区沿海人们嗜食海鲜腥味、肥甘厚味之品,使脾胃气机受损,气的升降失调,加上气候影响,导致痰湿内停,闭阻脉道,使气滞血瘀,故本地区老年高血压病的证候分布以痰湿壅盛为主。
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及良好的依从性。因此,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是我们努力实践的方向。但必须分清虚实、辨证准确、施治合理、选药恰当,才能在临床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入组样本量较小,应组织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利用科学的医学统计学方法,建立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以期尽快建立真正符合临床实际的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治疗标准。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2(6):461–486.
[2]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579-61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关键词】老年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中西医结合治疗;KPS评分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8-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1-2],其中老年人占据很大比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比单纯西药降压的优势己得到充分的肯定,对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本研究就此入手,选取临床最最常见四种中医证型[3],通过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各证型患者的生存质量,来探索针对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并为进一步规范证型分型标准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研究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定义,将老年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老年高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列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1.2 调查方法及辨证分型:以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如表1),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学临床调查记录表》,后参考分型标准,将病人分为肝火亢盛证、 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型,再由临床两名医师共同判定证型一致后方可入组。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年龄范围在60~85岁;(4)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在60岁以下或85岁以上的病人;(2)继发性高血压;(3)虽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近3个月未服药且血压正常者;(4)严重心衰、肾功能衰竭、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妊娠期妇女;精神病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者。
1.4治疗方式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肝火亢盛证使用天麻钩藤饮、阴虚阳亢证使用大补元煎、痰湿壅盛证半夏白术天麻汤、阴阳两虚证则用金匮肾气丸;单纯西药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片、复方利血平片或者硝苯地平片,并于至少服药一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
1.5 统计方法 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系统处理。
2 结果
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KP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P<0.05),且总体人群分析可看出,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四种不同种证型间的生存时间存在差异不明显(P>0.05)。见下图。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 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疾病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疾病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
本调查采用临床普遍认同4种证型,本研究证实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服用对证中药治疗可改善生存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疾病。研究发现,中药在对某些靶器官损害中的逆转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淫羊藿、川芎、葛根等中药具有降压作用同时分别兼有镇静、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可在不影响中医辨证施治前提下,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选用。本地区沿海人们嗜食海鲜腥味、肥甘厚味之品,使脾胃气机受损,气的升降失调,加上气候影响,导致痰湿内停,闭阻脉道,使气滞血瘀,故本地区老年高血压病的证候分布以痰湿壅盛为主。
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及良好的依从性。因此,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是我们努力实践的方向。但必须分清虚实、辨证准确、施治合理、选药恰当,才能在临床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入组样本量较小,应组织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利用科学的医学统计学方法,建立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以期尽快建立真正符合临床实际的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治疗标准。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J].高血压杂志,2005,12(6):461–486.
[2]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579-61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