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项目化学习彰显德育课程实践性主旨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sc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坚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6期《项目化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新境界》一文中指出,初中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欲,培养实践学习能力,但同时存在一些隐性弊端:其一,任务指向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常因功利化趋向而丧失责任情怀。中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常用以考核学校的德育工作。基于任务布置、完成与考核的社会实践活动,容易在功利化趋向里成为德育工作的断層,不利于学生责任情怀的培养。其二,社会实践活动常因形象工程化而弱化人文根基。其三,课程疏离性下社会实践活动常因主题浅窄化而衰减思辨力度。
  以项目化学习重塑社会实践活动,是彰显德育课程实践性主旨的有效路径。项目化学习旨在使社会实践活动从德育形象工程转化为学生层面的自我需求性德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将实践活动作为在特定时间内用特定思路实施的学习项目,通过活动体验与感悟、现象分析与评估、问题分析与解决、观念明辨与提升。在自主、合作与创新学习路径的配合下,将社会实践活动内含的正向价值观注入学生内心。为此,一方面,要在策划、运作、总结三环节中开展学生视角下活动项目的个性化探究。另一方面,要夯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运作,实现课程体验与生活主题的深度融合。
其他文献
摘 要从课程视角看,当前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有了保证。  关 键 词课堂;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3  拉尔夫·泰勒曾指出: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
自1999年以来,全国卷作文题目一直都是话题作文,2006年出了新材料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新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较为广阔,留给我们较大的空间进行发散思考,只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审题,学生是可以多角度立意的。笔者也发现,尽管可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学生在立意方面的选择也比较大,但出彩的文章不多,不少学生的作文成绩依然不理想,或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但主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和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一直以来,教师在上数学练习课的过程中,学生总感觉单调、枯燥、乏味。为了让数学练习课能够使人感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核心工作的基础单位,教研组的建设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因而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尤为重要。   一、层级化科组管理   1. 制度引领   学校层面要构建一系列教研组工作制度。比如,教研组长职责、备课组长职责,中层蹲点制度,教研组长月工作汇报制度,教研组长考察进修制度、教研科研工作制度,以及校本培训和教学反思制度、专题论坛制度,师徒结队制度,案例、课例研究制度,跨学科
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公众的气象服务需求。随着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气象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