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视角的办学追问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m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课程视角看,当前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就有了保证。
  关 键 词课堂;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3
  拉尔夫·泰勒曾指出:制定任何课程及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即: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分析这四个问题不难发现,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课程设置问题;第三个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四个是关于评价的问题。我想,作为教育者,我们都应该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与教学论,否则,我们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核心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
  我们应该培養什么样的人?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师都在依纲靠本,积极组织教育教学,绞尽脑汁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却疏于思考我们的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的价值问题,不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的教育就会缺少灵魂,就会苍白无力。国家于2015年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为广大学校、教师提供了育人的基本方向。具体到学校而言,关键是要立足学校实际,对核心素养进行“破解”,让其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我们依据核心素养基本内容,立足现实,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础素养体系,其中包括团队素养、思维素养、学习素养、阅读素养等九大素养,并且明确每项素养在课程中的具体呈现。
  我们认为,基础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有了对基础素养的深刻理解,才能使教育更富价值内涵、更清晰发展走向。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程?
  课程是什么?显然绝不仅仅指那些教科书,更重要的是还有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它是动态的、生成的、充满灵性的。这是我们对课程的基本认识。
  “一斤豆子能发多少豆芽?”这是四年级一名同学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个班有一名同学家长是卖豆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简便办法就是问那位家长。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而是引导孩子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发豆芽,实践出真知——市场调查,作对比——得出结论,鉴别豆芽质量。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发豆芽,结果发现自己发的豆芽又矮又涩,一斤豆子只发了1斤半多一点,还不够买豆子的钱呢。这样做生意不是要赔本吗?商家为什么用1斤豆子能发8斤豆芽?问题就这样随之而来,而孩子们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在这样的活动体验中,学科知识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工具。
  这种活动,我们称之为项目研究,其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主旨则指向问题的解决。学科知识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化学反应,作用于学生个体身上,实现了学科知识对生活的价值。
  叔本华在《论教育》中说:人类的智慧是在人探索真实的世界中形成的。“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赫拉克利特),知识也并不等于智慧。毕竟,只有当实际场合需要某种知识并且使之生动有效、容易获得时,我们才能说这类知识是好的、应当学习的。简言之,知识必须能够在某些场合实际运用,才值得学习[1]。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使课程在他们身上得到有效融合;让他们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生活问题。而此时,学生的问题就变成了生动的课程资源,知识就变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我们怎样让孩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帮助他们将问题转化为可开展研究的课题?
  比如,有孩子问:老师,大部分庄稼在冬天都不能生长,那为什么会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谚语呢?如果我们能给麦子罩上大棚会不会更好呢?于是我们就有了全国首个“小麦大棚”,结果可想而知:麦子长得很高但就是不结穗。孩子们此时才知道:小麦只有在低温下才能“分蘖”,才能结穗。在这里,课程就变成了孩子们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劳动创造。
  项目研究改变的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始终充满好奇心,并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创意设计。如一枚小小的鸡蛋,在孩子们看来却有着数不尽的学问:怎样鉴别生熟鸡蛋?鸡蛋煮熟前与煮熟后质量有区别吗?红皮鸡蛋与白皮鸡蛋有什么不同?煮熟鸡蛋需要多长时间?蛋壳的力量有多大?鸡蛋怎样才能摔不破?……这一系列问题最后都成了孩子们研究的对象。尤其在“鸡蛋怎样才能摔不破”这个创意活动中,孩子们居然设计了降落伞型、泡沫型、海绵型、气球型、支架型、吸管型等36种方案。
  作为学校,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能提供哪些课程资源,能为孩子们搭建怎样的展示舞台。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怎样让孩子在各自喜欢的领域都获得展示机会?
  为此,我们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了校本化解读,并由此构建了五大课程体系,即人文课程、科学课程、艺术课程、技术课程和生命课程,同时明确了各项课程的素养培养侧重点。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基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个性特长,开设了技术体验课程、项目研究课程、创意设计课程、艺体社团课程;基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开设了TED晨会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同时,我们还搭建了校园演说家、校园好声音、校园吉尼斯、校园艺术节等可供孩子选择的自我展示的平台。课程的这种校本化建构,为孩子们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让他们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选择喜欢的课程。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正如拉尔夫·泰勒所言:“怎样组织这些教育经验”,这就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也是如何使课程真正落地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课堂,毕竟课堂是组织教学的主渠道。根据学校共生教育理念,遵循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设计了学生学习的三个阶段,即生成、对话、回归,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主学习。   所谓生成,即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建构。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通过各种途径预先获得了部分知识,但对于整个大千世界,他心中更多的是问题和疑惑,而这些问题和疑惑的生成,即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资源。有了这些问题,教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备课。当然,这一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助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助学资源种类多样,如微视频、PPT、知识图谱、思维导图或导学案和习题等。
  所谓对话,即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思维碰撞。只有思维的参与才代表着学习的发生。什么是学习?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则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2]。因此,对话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学生学习的成果在这里得以展示和交流,学生的问题在这里得以提出和讨论,学生的观点在这里得以抒发和碰撞。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对话环节,还要产生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由问题入手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最终达成问题的解决。
  所谓回归,即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习得基础上的迁移和升华,要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面向他们眼前的生活世界,把知识和技能化为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并转化为活的思想和智慧。教育本该使儿童生活得更美好,但现实的教育却成了跟他们当前生活无关或关联甚少的活动,并没有带给他们多少愉快的体验,他们是在为学习而学习,学习成了套在他们头上的枷锁,厌学情绪由此而生。因此,教师要将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建立联系,让学生感觉到学科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生活是有联系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评价?
  关于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评价是杠杆,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促进发展;有人说评价是导航,评价的标准决定着发展的方向;还有人说评价要多元,多元的评价方式才能促进全面发展。无论哪种说法,毫无疑问都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关键在于作为评价者的我们应该更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哪些元素。是过程还是结果?是素养的发展还是高分的夺取?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很难实现教育目的,更难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
  举个例子,每学期末各学校都要评优,尽管表彰形式不一,但无外乎奖状、证书之类,而其评选标准也大体一样。这种评价是没有针对性的。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学生成长中心负责人研制了一种新型评价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写“颁奖词”,并送学习小组的组长、组员和教师修改通过。由于发自学生内心,这种颁奖词可谓异彩纷呈。且每份颁奖词上都印有学生“最美的”照片,还装在水晶相框中,无比精美。这不仅是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写颁奖词的过程中,对自己进行了内省,也提出了要求和鞭策。
  与此同时,学校开展了校园演说家、校园好声音、校园艺术节、校园吉尼斯系列活动,且每项活动都要经历班选、级选,最后进入学校总决赛,这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参与的机会。五年级几名同学利用戏剧课程时间,自己改编了一出“三句半”剧本,想在艺术节中展示一下,但他们不属社团活动,于是写申请。学生成长中心担心节目太多,时间不够用,于是征求我的意见。我答复他们:拒绝他们,相当于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我们的活动目的是什么?不光是展示才艺,更是让每位孩子都有获得掌声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就是他们成长的节点。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然,评价的方式很多,最“古老”而熟悉的就是“考试”。考试本身无可厚非,但不能夸大其功能。尤其是,测试要有针对性和具体目标,并让测试結果为自己的备课提供资源支撑。总的来说,评价应是组合拳,以促进孩子成长为宗旨。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是一个宏大的问题,也是一个精微的问题。作为学校,只能遵照孩子成长规律,围绕基础素养形成,构建独特课程体系,来帮助孩子们实现成长。
  参考文献:
  [1]戴维·柏金斯.为未知而教 为未来而学[M].杨彦捷,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0.
  [2]佐藤学.教师的挑战[M]. 钟启泉,陈静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16.
  (作者单位: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
  山东泰安 27160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历史观经历了从进化论到互助论,再到唯物史观的变动.中国人找到了一种科学的历史观,也就为国家和民族找到了根本出路.
徐静在《人民教育》2018年第1期《中学生网络交友新特点及指导策略》一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学生成为新一代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网络交往也呈现出结交网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而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落实和良好实践。  一、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明确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生
“核心素养”(competence)是一个外来词,其含义流变和研究过程,反映了我国学者对其认识的渐进深入过程。实践表明,中小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必须置于“人的通用素养”和“教师的通用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的根本在于是否具有“语文味”,而“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文道同行”: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承载着浓厚的人文内蕴,应把“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美好情感的渗透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一、善从课题挖掘——抓住“题眼”进行借题发挥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而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又是能体现文章的中心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如善于抓住“题眼”导入,就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