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情结与时间幻象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读完诗人上河的组诗《河流的分形》,仿佛听到一种遥远的回音,一种属于“古典情结”的纯音。可以说,深得古典气韵渗透的他,连句式结构、情感律动、精神节拍都勾连着过往。他有点像古典大院的守门人:或凝神伫立,或正襟危坐;或迎来送往,或探查流云。他用最古典的语言材料和最缜密的哲学思考,勾勒出一种理想的精神秩序。
  当我们理解到诗人上河形而上的哲思所使用的种种古典情景之时,那种古典乡愁的精神状态,对诗人而言就是自然真实的瞬间。因为,追寻古典情结的诗人,凡是看得见的景象往往还不是诗歌真正的客体,而真正的诗歌客体是以作用于听觉的或以作用于知觉的运动形式展示出来的时间幻象:“风景比你我更执迷于/隐秘的攀登,台阶陌生如同琴键/这时代的情调啊,我们是不是已苦练太久?/当重生带来新的怅寥廓,春望/仿佛一番诗意的触摸。”(《黄鹤楼》)上河的“时间幻象”是从“古境”里过滤出的历史乡愁与现代的“怅寥廓”。他的诗一直在反思中激活词语、焐热词语。他有时将苦思与机智融为一体,将现代与古典双双交集,将物质与精神大胆混合——所有这一切在他看来都是相宜而熟悉的。
  究竟是庞大的哲学,还是浩大的诗歌?究竟是精微的哲学,还是微小的诗歌?正像他写《河流的分形》:“一切都在分形,不必等你归来,/我已然占卜于这窗外紧随千年的月光:/她不是空白,她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干净的芦苇回到书页,哪里/就会走出一个你。”读者不禁要问:河流的分形,究竟是自然的意志,还是宿命的归依?是生命的立意,还是上苍的指标?这个答案显然是无解的。诗人正是带着这“无解”的诗歌谜面,逐步去流露它,去暗示它,去召唤它。在这里,河流的分形无疑就是时间的幻象与自然的秘境,它毫不间断地自由流淌并贯穿始终。此时此刻,一旦把人類排列其中,语意关系始终符合于河道关系,河水的相互过渡好像比任何思想都更为重要:全部声音,全部流量,全部河床,或者是因为它们固有的力量,远远比源远流长的联想,更容易唤起一些难以用语言说明、然而却又是很精确的感情。
  已近而立之年的上河,总是充满无限的幻想,诗歌创作最大的可能性便产生在这里。他有着无穷的意志,但经验有限,不能把意志一一坦率地、有力地予以实现。为此,他从自然与时间的特殊幻象中,提取现实幻象与经验幻象,把那些他思考过程中的表象,纳入容易被人感知到的景象中。就像茶,他疏于茶道与茶人生的“内切”,精于装扮茶、烘托茶,让茶与人一起“浏亮”。他喜欢把时间幻象与古典情结构筑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而明晰的东西上。时间幻象对他来说,有过去时,有现在时,还有将来时。过去时,“也仅仅被向南的幽人听取”;现在时,“兀自旋转的亮星和吟唱突出重围”;将来时,“我写的下一首诗里将有木柴”。可见,他注重“时间”这个名词,是想把诗看作一种联合的东西,而不是分立的东西。
  【卢辉,诗人,诗评家。著有《卢辉诗选》《诗歌的见证与辩解》。现居福建三明。】
  诗歌责任编辑   冯艳冰
其他文献
说起来,林长芯也已经是而立之年了,但读他的诗却总感觉他童真未泯,这恐怕和他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关。《春夜漫笔》里,“我”在“春夜”和“雨水”中感到“百无聊赖”,一面嗔怪“油菜花少不更事”,一面期待着富于生机的“春耕”与“青草”。《邻居的卡农》中,“我”将“玩具”丢在一旁,一边回想着“幽兰的童年”,一边静静地领受着“光阴,爱”。《在红薯地》里,“我”陪着“土地里/那些野孩子”一起说话、一起沉默。
期刊
深夜,读陶丽群的文字时,我会不时想起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一幅摄影作品:一棵黑色的树,枝干纠结、缠绕,枝叶之间形成一张巨大的蜘蛛网,在寂静中互相拉扯,那种巨大的张力犹如黑色火焰,直刺天空;就是这样一棵树,它的背景,是无垠的旷野,和旷野尽头那一座白得刺目的荒山。  陶丽群的散文《凛冬》,无疑就是一则荒野寓言。  这则荒野寓言来自一个名叫“凛冬”的活物——是的,在陶丽群的笔下,凛冬不只是一个季节,它
期刊
夜 色  没有人配得上这夜色  除了我们  一生中的某个时刻  有什么是不能赞美的  月光照着你  也照着我  又有什么是不能坦白的  就是我和你  你和我  月光下的河流  算算,建造一座城市  要肢解多少河流?  “天上,无疑是安全的  人间的坑  总是填不平”  十年后,再没有人这样  拢着袖子跟我说话  也渐渐没人跟我  那样地叹气  秋天的圓月下  他沿着一条  瘦弱的河流  走得又快又
期刊
为弘一法师纪念馆前的枯树而作  弘一堂前,此身枯去  为拯救而搭建的脚手架正在拆除  这枯萎,和我同一步赶到这里  这枯萎朗然在目  仿佛在告诫:生者纵是葳蕤绵延也需要  来自死者的一次提醒  枯萎发生在谁的  体内更抚慰人心?  弘一和李叔同,依然需要爭辩  用手摸上去,秃枝的静谧比新叶的  温软更令人心动  仿佛活着永是小心翼翼地试探而  濒死才是一种宣言  来者簇拥去者荒疏  你远行时,还是
期刊
儿童节:为影子庆祝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陶潜《形影神三首》  你是我今生的尺度。二十余年里,  从未收获明亮的礼物:你只拥有我,  清醒的时辰,以及孤独的荒唐。  所以今天就应该是你的节日。  坐进彼此相隔的门廊,一弯故乡的  橘子蜷在掌心。为你表演哑剧  吃果肉,把雨后的上弦月剥到你嘴里。  我们的童话都不真实了。还说什么  顺着藤蔓,蚂蚁爬上鲸群云端,  瞳孔里涌现出金色的大海
期刊
无用之物  他们把无用的智慧开发成人间的万象  机器、工厂、利润……我惊叹古老街道  宁静的夜晚,无用的月亮照着空旷的人间  荒弃的公园,阒无一人的郊外剩下荒蛮的  星辰、溪流、萤火、荔树林惊鸟的阴影  明月中的孤鸿,那令云彩死去的烟囱  那令我疲倦的五金厂,那嘲笑的外乡口音  涂抹胭脂的小巷妓女,卖花的女童  我还在这里写无用的诗句,它们曾安慰  我和天空的风,安慰夜的伤口和飞鸟  在那我躲避暂
期刊
三十五岁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一条微信信息,这条信息让我想到二十多年前的一些事。这是一条命中注定的信息,而在童年被说出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会在多年之后以这种方式收到。  这篇文章写在我的三十五岁,我姐姐的三十六岁,作为文学作品发出来时是我的三十六岁。这些年来,我们在父亲编织的时间河流里漂,一切都受着他说的那句话的抚慰:“三十六岁,脱去蓝衣换红袍。”蓝衣是修行,红袍也是修行,时光是修行的沙漏,词语的火把
期刊
时光飞逝,转瞬间《广西文学》就到了七旬大庆。回想十年前,它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我曾写了一首诗,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和祝贺之意:  文苑耕耘六十年,嫣红姹紫育芳妍。  为人作嫁少成老,鼓浪淘沙苦亦甜。  我学雕虫蒙指引,君曾斧凿正方圆。  岁逢花甲当同庆,更待春来艳满园。  确实,对广西文学界之言,《广西文学》的成就是巨大的,许多作家都是在它的帮助之下,燃起了走上文学道路的初心,又在它的鼓励之下,坚定
期刊
海外华语文学创作中往往强调精神归宿的坍塌及重构,作者试图在这种情绪中唤醒读者的精神共鸣,并对大时代背景下的孤独与失意提出自我的注解。本文就将以陈谦《哈蜜的废墟》为例,试论海外华语作家在作品中不断刻画的突围与离散,在精神困境的阵痛中提取生命的反思。  作为北美华文作家,陈谦在作品中往往呈现出一种微弱的坍塌感。这种坍塌与离散在人物上体现为来路的模糊和现实化碎片,而在情节创造上,则展现为某种融化的汇聚与
期刊
我生命中的第一次能被记忆的写作经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那次的作品很简短,只有一句话“带一个皮球回来”,其中有两个拼音标注。有这次的记录,是因为父亲点火烧了我们的家,并且一去不返。这几个字如今还模糊地印在我们家老院子的残墙上,虽然就要分辨不清,也终究会完全消失,但我在前几次的寻访中,依然能感受到一些内容:它是生活的记录、是最真实的感受、是自我的支撑与相处,带有深深的情感。  这可能就是写作的初心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