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的提高,人们对美的重视和追求日益凸显出来,而当今社会“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从女性求“瘦”心理作为出发点,从影响途径及影响方面上做出初步分析,并综合问题给出几点建言,希望对缓解当代女性过度追求减肥的现象有所助益。
【关键词】以瘦为美 审美观 过度减肥 健康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群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追求远不能止于对生理需求、安全感的满足,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自尊的建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美”的概念自古有之,且随着社会和历史的迁移而不断更新、转变。以对女性身材美的标准为例,东汉时期的皇后赵飞燕可做“掌上舞”,一时全国皆以瘦为美,不少女性为了“弱质纤纤”的身材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盛唐之时,杨贵妃专宠,丰腴之美开始变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当今社会,受西方社会文化影响下,对体型美的评判标准变成了高挑纤细。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投入到减肥大军之中,减肥中心、美体SPA等机构及各类瘦身药物都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垃圾食品横行的今天,为了健康而合理的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保持体重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但由于“以瘦为美”的观念日益占据了社会主流审美观,女性们为了达到“美”的标准开始逐渐偏离了以健康为本的初衷,甚至出现了诸多极端的减肥手段和令人扼腕的惨痛后果。
过度减肥不仅会使身体陷入营养失调、神经性贪食(厌食)症、青春期消瘦症等亚健康状态和贫血等疾病,甚至还会因缺乏营养、体脂大幅减少导致脱发、月经紊乱、脑细胞受损、心率失调等问题。据统计,10年间全球因厌食症造成的死亡率达到了5.6%,专业人士估计,这一比例很可能会上升到20%[1]。2008年法国颁布法案禁止任何人公开宣扬“以瘦为美”的观念,,违者将受重罚。此前西班牙马德里政府也曾出台一项规定,要求时装模特体重指数(BMI)不得低于18(BMI<18则属于偏瘦体型)。
“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当代女性的身心健康,各国政府也开始正式这一问题,本文从女性求“瘦”心理作为出发点,分析“以瘦为美”的社会主流审美观对于当代女性的身心健康如何造成影响?造成了哪些影响?并综合问题给出几点建言,希望对缓解当代女性过度追求减肥的现象有所助益。
二、影响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电视、收音机等电子设备一跃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各类关于减肥瘦身的新闻和广告铺天盖地的涌现于各类传媒界面上,Garner等和Wiseman等对美国著名的妇女杂志的研究发现,过去的30年,理想女性身体的体重在持续下降。Morris对英国时装模特的研究表明,理想身体变得越来越高而瘦。Leung对1975到2000年香港小姐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2]。在广告的直接宣传以外,电影明星、时装模特这类公众人物无一不是高挑纤瘦的形象,由于社会认知来自社会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人们习惯性地从大众媒体中的示范原型身上获取信息并学习,从而间接地对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及个体的自我期望造成影响。且基于主流审美观的导向,男性对于配偶的体型要求、诸多职业硬性要求以及职业竞争压力都对女性的瘦身行为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三、影响方面
(一)主流價值观影响个人认知偏向。个体的认知因素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以瘦为美”的社会氛围中,女生将社会对于苗条的高标准内化,导致对自我体形的期望偏差。雷霖等的研究发现对个体对自身体型的认知偏差、不合理的期望及较低的身体自尊是影响瘦身倾向的重要因素[3]。另有研究发现,女性普遍不能对自身体型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多数人怀有“想瘦”的愿望[4]。
(二)身体自尊和自尊下降。心理学研究表明,身体自尊、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是与个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女性在受到社会评价、社会比较以及媒体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下,还通过与自己内部标准进行比较,对自身外形所形成的身体自尊占据了整体自尊的重要位置[5]。对自身体型的认知偏差导致了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的降低,并间接地影响生活满意感。
(三)模糊或扭曲的瘦身动机。自身对于外形美的追求、外界评价及社会认可度、自尊感的提升可以概括为女性瘦身行为的主要动机。甚至有部分女性(BMI值正常或偏瘦)仅仅因为减肥热潮而盲从。事实上,真正将健康作为减肥的最终目的女性只是凤毛麟角。这就产生了很大一部分女性多为了追求“美”而忽略该过程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而减肥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决不容小觑。
四、结论及建言
建立恰当的体型认知,加强女性对体重指数(BMI)的正确认识是控制当今社会审美观扭曲的第一步。综合“以瘦为美”的审美观成因及影响层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言:
(一)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健康与美”,将充满活力的正能量形象搬上电视、电脑屏幕和杂志版面,明确“时尚≠消瘦”,以健康活力的姿态取代现今趋于病态的时尚审美;
(二)审查机构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绿化过滤,控制大面积的“减肥”、“瘦身”等内容出现在公众视野;
(三)学校应当着重注意社会审美趋势对青少年的影响,重视女生的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常的体型观念,改变其对瘦身存在盲目性和从众心理。开设“健康与美”等相关主题的课程或讲座,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四)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健身中心、美体中心等机构以及减肥药品的把关和定期审查工作,严禁违规药品的滥用及高强度减肥运动的普及;
(五)倡导合理健康的瘦身方式——均衡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美身材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顾雨晴,田野.法国立法禁止“以瘦为美”.视野.2008,5
[2]陈红,冯文锋,黄希庭.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编制[J].心理科学.2006,29(5)
[3]雷 霖.北京女大学生瘦身倾向的影响[J].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2005, 19(3).
[4]常媛媛.对山西女大学生减肥观念的调查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2).
[5]高红艳,王进,胡炬波.青少年学生形体认知偏差与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体育科学.2007,11:30-36
【关键词】以瘦为美 审美观 过度减肥 健康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群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追求远不能止于对生理需求、安全感的满足,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自尊的建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美”的概念自古有之,且随着社会和历史的迁移而不断更新、转变。以对女性身材美的标准为例,东汉时期的皇后赵飞燕可做“掌上舞”,一时全国皆以瘦为美,不少女性为了“弱质纤纤”的身材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盛唐之时,杨贵妃专宠,丰腴之美开始变成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当今社会,受西方社会文化影响下,对体型美的评判标准变成了高挑纤细。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女性为了追求苗条的身材而投入到减肥大军之中,减肥中心、美体SPA等机构及各类瘦身药物都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垃圾食品横行的今天,为了健康而合理的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以保持体重是非常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但由于“以瘦为美”的观念日益占据了社会主流审美观,女性们为了达到“美”的标准开始逐渐偏离了以健康为本的初衷,甚至出现了诸多极端的减肥手段和令人扼腕的惨痛后果。
过度减肥不仅会使身体陷入营养失调、神经性贪食(厌食)症、青春期消瘦症等亚健康状态和贫血等疾病,甚至还会因缺乏营养、体脂大幅减少导致脱发、月经紊乱、脑细胞受损、心率失调等问题。据统计,10年间全球因厌食症造成的死亡率达到了5.6%,专业人士估计,这一比例很可能会上升到20%[1]。2008年法国颁布法案禁止任何人公开宣扬“以瘦为美”的观念,,违者将受重罚。此前西班牙马德里政府也曾出台一项规定,要求时装模特体重指数(BMI)不得低于18(BMI<18则属于偏瘦体型)。
“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当代女性的身心健康,各国政府也开始正式这一问题,本文从女性求“瘦”心理作为出发点,分析“以瘦为美”的社会主流审美观对于当代女性的身心健康如何造成影响?造成了哪些影响?并综合问题给出几点建言,希望对缓解当代女性过度追求减肥的现象有所助益。
二、影响途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电视、收音机等电子设备一跃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各类关于减肥瘦身的新闻和广告铺天盖地的涌现于各类传媒界面上,Garner等和Wiseman等对美国著名的妇女杂志的研究发现,过去的30年,理想女性身体的体重在持续下降。Morris对英国时装模特的研究表明,理想身体变得越来越高而瘦。Leung对1975到2000年香港小姐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论[2]。在广告的直接宣传以外,电影明星、时装模特这类公众人物无一不是高挑纤瘦的形象,由于社会认知来自社会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人们习惯性地从大众媒体中的示范原型身上获取信息并学习,从而间接地对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及个体的自我期望造成影响。且基于主流审美观的导向,男性对于配偶的体型要求、诸多职业硬性要求以及职业竞争压力都对女性的瘦身行为有极大的导向作用。
三、影响方面
(一)主流價值观影响个人认知偏向。个体的认知因素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以瘦为美”的社会氛围中,女生将社会对于苗条的高标准内化,导致对自我体形的期望偏差。雷霖等的研究发现对个体对自身体型的认知偏差、不合理的期望及较低的身体自尊是影响瘦身倾向的重要因素[3]。另有研究发现,女性普遍不能对自身体型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多数人怀有“想瘦”的愿望[4]。
(二)身体自尊和自尊下降。心理学研究表明,身体自尊、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是与个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概念。女性在受到社会评价、社会比较以及媒体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下,还通过与自己内部标准进行比较,对自身外形所形成的身体自尊占据了整体自尊的重要位置[5]。对自身体型的认知偏差导致了身体自尊和整体自尊的降低,并间接地影响生活满意感。
(三)模糊或扭曲的瘦身动机。自身对于外形美的追求、外界评价及社会认可度、自尊感的提升可以概括为女性瘦身行为的主要动机。甚至有部分女性(BMI值正常或偏瘦)仅仅因为减肥热潮而盲从。事实上,真正将健康作为减肥的最终目的女性只是凤毛麟角。这就产生了很大一部分女性多为了追求“美”而忽略该过程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而减肥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决不容小觑。
四、结论及建言
建立恰当的体型认知,加强女性对体重指数(BMI)的正确认识是控制当今社会审美观扭曲的第一步。综合“以瘦为美”的审美观成因及影响层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言:
(一)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健康与美”,将充满活力的正能量形象搬上电视、电脑屏幕和杂志版面,明确“时尚≠消瘦”,以健康活力的姿态取代现今趋于病态的时尚审美;
(二)审查机构应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绿化过滤,控制大面积的“减肥”、“瘦身”等内容出现在公众视野;
(三)学校应当着重注意社会审美趋势对青少年的影响,重视女生的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常的体型观念,改变其对瘦身存在盲目性和从众心理。开设“健康与美”等相关主题的课程或讲座,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四)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健身中心、美体中心等机构以及减肥药品的把关和定期审查工作,严禁违规药品的滥用及高强度减肥运动的普及;
(五)倡导合理健康的瘦身方式——均衡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生活方式才是拥有健美身材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顾雨晴,田野.法国立法禁止“以瘦为美”.视野.2008,5
[2]陈红,冯文锋,黄希庭.青少年理想身体自我编制[J].心理科学.2006,29(5)
[3]雷 霖.北京女大学生瘦身倾向的影响[J].ChineseMentalHealthJourna.2005, 19(3).
[4]常媛媛.对山西女大学生减肥观念的调查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12).
[5]高红艳,王进,胡炬波.青少年学生形体认知偏差与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关系.体育科学.2007,11: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