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aiai1987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红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除时间、X线胸片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阿奇霉素 大叶性肺炎 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48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55-02
  大叶性肺炎是指肺部受到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后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急性炎症[1]。该病多发于春冬寒凉天气,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等,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引起广大患者注意。临床上治疗该病的药物较多,并以静脉滴注或口服抗生素为主。此次调查中,我院对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主要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50例,男患24例、女患18例,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5.2±2.8)岁;对照组患者40例,男患26例、女患14例,年龄为3~12岁,平均年龄为(5.8±1.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以红霉素进行治疗,具体药物用法为:红霉素溶液30mg/(kg·d),静脉滴注给药。每日滴注时间最低维持在1h左右,连续滴注7日。
  实验组患者以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具体药物用法为:阿奇霉素溶液10mg/(kg·d),静脉滴注给药。每日滴注时间最低维持在1h左右,连续滴注7日。
  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则应及时停止滴注,由医护人员观查。同时,还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每日诊断,对于实验组患者在有明显改善后,可将静脉滴注法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剂法。
  1.3 观察指标。以胸部CT中肺部阴影面积消失情况及肺部啰音消除情况最为此次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与X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在x线肺部阴影面积消失时间与肺部啰音消除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除此以外,我院还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其中,实验组恶心呕吐3例、食欲减退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对照组恶心呕吐7例、食欲减退6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可见,阿奇霉素在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是指肺部受到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后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急性炎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发,多发于春冬寒凉天气,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等,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该病发病人群年龄广泛,但多集中于3岁以上儿童。
  该病通常情况可分为3个阶段,具体为:①红色肝变期,此阶段显著特征为肺叶充血,且肺泡内大量肺炎链球菌得以繁殖,并有部分纤维素渗出。②灰色肝变期。该阶段显著特征为肺泡内的红细胞消失,但网状纤维素明显增多,且在网状纤维素上附着有少量的中性细胞,肺叶向灰色转变。③消散期。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为蛋白溶解酶将纤维溶解[2]
  目前,临床上那个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的药物选择较多,但以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较为常用。但相对而言,阿奇霉素的应用更加普遍,我院总结原因如下:①药效显著。阿奇霉素是新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对多种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同时,阿奇霉素还具有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可在进入后保持完成的药效动力[3]。②吸收快、分布广。阿奇霉素滴注溶液易在人体内迅速分布于各个组织,尤其可在肺部等呼吸系统组织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而阿奇霉素片剂口服吸收效果较快,对病灶部位均有显著的特异性。③安全性高。阿奇霉素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正常机体功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9%,明显小于红霉素对照组。
  总而言之,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朱淑琴.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13):74
  [2]左满凤.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138
  [3]干小川.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探究[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5):75-7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32例(42只手)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患者,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治疗,3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为出现感染问题,康复效果良好。其中出现皮瓣尖端少许坏死、表皮缺损的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或换药后均恢复。  结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52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乙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处理分析。  1.2 选取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  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45例(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总有效例数为57例,总有效率为95%。  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心律失常 乙胺碘呋酮 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的洗澡方式对新生儿的安抚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产2013年2月~2013月7月接生的60例新生儿,并将其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后俯卧式洗澡方式,给予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仰卧式洗澡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及新生儿溢奶情况。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不管是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还是新生儿溢奶情况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差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2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4例与对照组111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  结果:治疗7d后,两组患者颅内压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均较治疗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呼唤联合音乐促醒法治疗,然后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GCS评分、清醒率和清醒的时间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后,实验组的GCS评分和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清醒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压迫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压迫骨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82.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期刊
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1992年4月到1999年7月所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4例患者合并ARDS(ARDS组),另外34例未合并ARDS(非ARDS组),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及其电解质、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以了解肺结核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复治肺结核、并发休克、并发COPD、长期使用糖皮质激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诱导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0日接收治疗的8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43例治疗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诱导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诱导方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PPH结合悬吊术应用于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12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悬吊术治疗,研究组64例,采用PPH结合悬吊术治疗,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47例(73.44%)患者痔体消除,17例(26.56%)痔体减小,治疗效果与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