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遗产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艺术遗产是我国书法艺术文化资源的精髓。在当前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开展书法艺术遗产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的研究,有利于挖掘书法艺术遗产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弘扬文化精神。研究在分析书法艺术遗产的当代价值构成的基础上,以陕西碑林为例,探讨书法艺术遗产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保护与传承,研究结论有利于提升公众对于书法艺术遗产的价值认可与尊重,促进书法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延续。
  关键词:书法艺术遗产;当代价值;传承
  1 引言
  书法艺术遗产是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陆续形成的,包含中华民族书法艺术文化内容、体现书法艺术文化精神的文化形态,具有价值突出、影响深远等特点[1]。然而,近年来在实践中存在部分书法艺术遗产不受重视、文化特色逐渐消退的困境[2]。保护与传承书法艺术遗产的关键在于对其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和肯定,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其价值的提升,进而实现对书法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因此,研究在分析书法艺术遗产当代价值的基础上,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理论来探讨书法艺术遗产的价值保护与传承,以期能够唤醒公众对书法艺术遗产的尊重,使其能够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书法艺术文化精神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極作用。
  2 书法艺术遗产概况及其当代价值
  2.1 书法艺术遗产概况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类型,历经三千多年发展历程,是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2009年,中国书法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3]。书法艺术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独特的造型艺术及文化精神,成为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特有的思维方式、艺术追求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2.2 书法艺术遗产的当代价值
  对于书法艺术遗产当代价值构成的研究,本文依据孙月沐[4]提出的中国文化书法复兴价值意义,从历史文化价值和功能价值两个方面来进行书法艺术遗产价值的认定。其中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反映书法艺术遗产在历史、艺术、精神、科学等方面所蕴含的价值;功能价值主要反映书法艺术遗产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通过在当代社会发挥应有的功能而具有的当代价值。
  3 基于价值保护的书法艺术遗产传承研究
  单霁翔[5]曾指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传承。”因此,对于书法艺术遗产,应秉承以价值为中心的原则,传承、利用文化遗产,彰显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及意义,发扬文化精神。本研究选取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荟萃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陕西碑林为例,设计出系统性的书法艺术遗产传承策略。
  3.1 本体保护,立足真实遗产
  对于书法艺术遗产的价值提升及传承,应立足于真实的遗产,以对书法艺术遗产本体的保护为基础和前提。以碑林为例,首先要对碑林所拥有的各种碑文和石刻等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进行有效保护,将这些物质本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真实、完整地留存下来;其次要对与碑林相关的各种经书、诗文书迹、线刻画等所包含的非物质形态的艺术信息、文化内涵等进行保护,并将之作为体现碑林书法艺术遗产真实性的一部分来加以保护;再次要对碑林周边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借助于综合性的环境整饬和维护,对环境质量加以适度改善和提升,凸显环境的文化特征,传达碑林书法艺术遗产所包含的文化意义。
  3.2 价值评估,遵循价值导向
  价值评估是碑林书法艺术遗产传承的依据。以往在我国书法艺术遗产保护实践中出现的过度开发、对书法艺术遗产物质本体保护不力等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对书法艺术遗产所蕴含的价值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
  首先,书法艺术遗产传承策略的制订应以价值评估为依据。基于前文对于书法艺术遗产价值构成的分析,碑林的价值可以概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文化价值,是由于碑林所具有的书法艺术遗产能够体现历史真实性、能够展现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水平或文化精神而具有的价值;第二类是功能价值,是由于碑林能够为当代人所用、能够满足当代人需求的价值体现。其次,书法艺术遗产的传承应以促进碑林书法艺术遗产的价值提升为目的。结合对于碑林书法艺术遗产不同价值类型的分析,根据各价值形态确立价值提升的着力点,综合本体展示、数字解说、书法艺术活动及论坛、书法艺术教育基地建设等方式,来促进其当代价值的提升。
  3.3 功能延伸,汇聚文化产业
  传承的实质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碑林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及价值的发挥,促进公众对于碑林书法艺术遗产价值的认同与尊重。因此可以在本体保护的前提下,提升书法艺术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价值与功能的发挥,使之更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应注重促进碑林书法艺术遗产在历史、审美、科学、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功能的延伸,积极发展碑林书法相关的书法展览、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演艺影视等相关产业,增进公众对于碑林书法艺术遗产的体验与认同,提升碑林书法艺术遗产的影响力,发展壮大成为特色的书法艺术文化产业集群。
  3.4 环境营造,凸显艺术精神
  依据文化空间理论及文化精神理论,碑林书法艺术区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空间环境,同时也是能够体现特定文化精神,能够让人产生独特文化感觉的文化场所。但是,由于书法艺术遗产价值与文化精神的内隐性,很难让普通公众体会到其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从而客观上限制了公众对于碑林书法艺术遗产的价值认同。因此,有必要在准确把握碑林书法艺术文化特征及文化精神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及创意方式,让碑林书法艺术遗产重新获得生命力。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饬治理,形成富有传统书法艺术文化特色的历史氛围,让其转变成为能够集中体现碑林书法艺术文化内涵、书法艺术文化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等文化特性的特定文化场所。
  3.5 文化复兴,助力社会发展
  对于碑林书法艺术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还要注重与碑林相关的书法艺术文化传统、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文化思想、文化精神等的传播与复兴,这些是促进碑林书法艺术文化遗产价值延续的基础。碑林书法艺术遗产要广泛借助于书法文化研究、书法艺术文化传播等方式,融合现代创意及科技等方式与手段,将碑林书法艺术遗产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进行延续和发扬。同时还应大力推进书法艺术教育、书法比赛、书法文化论坛等活动的发展,使碑林书法艺术遗产在当代社会继续维持其旺盛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张维青.书法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创新——兼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梳理及现实思考[J].齐鲁艺苑,2013(2):4-12.
  [2]王学理.文化遗产上的“没文化”之举——仅通过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书法地景”这一窗口看城市造景之谬误[J].现代城市研究,2005(10):5-7.
  [3]刘杰.中国书法“非遗保护”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2014(1):117-122.
  [4]孙月沐.中国文化书法的复兴之价值意义[J].荣宝斋,2018(4):152-159.
  [5]单霁翔.世界闻名格局演进与文化遗产保护战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7):681-689。
  【作者简介】吴慧媛(1999—)女,济南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历史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铜镜本是人们照面容的工具,但它的纹饰、铭文却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高峰之一,安徽是汉代铜镜的出土大省之一,六安在安徽省中出土铜镜数量最多。文章通过考察六安出土的一枚“尚方”铭四神博局纹镜,纠正释读错误,解释镜铭内容,并探讨其文字、句式、内容等特点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代铜镜;尚方;铭文释读;特点;文化内涵  2006年,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土一枚东汉“尚方”铭四神
期刊
摘 要: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尤善“红花墨叶”之道,晚年的齐白石绘画题材中常喜爱以雁来红入画,其雁来红题材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也独具代表性。河南博物院收藏两幅齐白石雁来红作品,体现了齐白石文学、雕刻、书法的综合艺术水平。  关键词:齐白石;雁来红;红色  1 引言  齐白石(1864—1957)是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中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和历代艺术家一样,其早、中、晚期的画风与思想不断变化。他对虫草题材
期刊
摘 要:海上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通道,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对福州海丝文化发展过程与遗存的分析,论述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展望21世纪福州海丝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海丝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随后“一带一路”提升为国家战略。有2
期刊
摘 要:《三朝北盟会编》卷245所引的《揽辔录》,记载了范成大使金时所见到的金朝地理情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认真考察后可以发现,《揽辔录》中关于金代地理的记载时间基点应在海陵王时期,其记载表明,海陵王削上京之号后,上京路也随之被废,并未出现会宁府路的单独设置;咸平府路于正隆二年被废,正隆三年以后恢复。《揽辔录》所载的金代行政地理文字,可补证《金史·地理志》的阙误。  关键词:《揽辔录》;上京路;会宁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海市金山区拥有六千年的人类定居史和近三百年的建县史,馆藏文物资源丰富,其中馆藏各类灯具近500件(套)。灯具是我国古代的照明器具,《楚辞》《尔雅》《周礼》等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金山区博物馆所藏灯具不仅数量多,而且材质、式样和种类繁多。古代灯具除日常照明外,还在祭祀活动、随葬、仪式性场合承担特定的象征作用。灯具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具
期刊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文化在湾区建设的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人文湾区意义重大。博物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记录者,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水平,所以我们应该将博物馆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融合与利用,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助力人文湾区的建设与发展。文章以珠江三角地区博物馆为例,首先分析了
期刊
摘 要: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有余,在各个历史阶段也都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进入科技时代后,不得不承认有些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守正创新”的原则展开信息化建设。从实际问题出发,贴近百姓需求,围绕项目,逐步提高信息应用的技术含量,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以人为本;守正创新  自1905年南通博物苑开馆,中国便开
期刊
摘 要:明清时期,牌坊发展建造繁盛。据《南浔镇志》记载,仅南浔镇牌坊拥有数十多处,由状元坊、文魁坊、苕水远来坊、梅林独坊、探花坊、凌烟十俊坊、四世一品坊、节孝坊、节母坊、贞女坊、一门双节坊、昇平人瑞坊、乐善好施坊等。经社会动乱,现仅存的牌坊屈指可数。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南浔镇现在保存完整的牌坊—刘氏功德坊和贞节坊。牌坊不仅具有精湛的建筑技艺,富含深邃的文化内涵,揭示了当时南浔地区具有代表性刘氏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博物馆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甚至成为“网红”,常居于网络热搜榜上。这主要因为博物馆业跟上了网络信息大发展的潮流,并融合其他行业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创意、专业性强的“博物馆+”产品。探析博物馆近些年的“网红”之路,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打造健康的“博物馆+”新业态,促进博物馆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互联网+”;“网红”;“博物馆+”  全面5G的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回
期刊
摘 要:遗址公园是一种集遗址保护、城市绿化、公众休闲为一体的公园类型,是目前我国展示和保护历史遗址的重要场所。文章以遗产保护为出发点,通过对南京城墙遗址公园进行分析,总结城墙遗址公园的主要类型,对城墙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的设计手法进行探讨,为提升城墙遗址公园的环境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墙遗址公园;规划;南京城墙;设计  遗址公园的建设不仅保护遗址的基础上以遗址为依托,还可以利用景观规划解决遗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