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73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逐年呈整体上升趋势,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速度较为明显,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这四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40.75%[1].随着内镜下治疗、手术、放化疗、基因靶向药物等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消化系统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是整体预后仍然不理想,死亡率较高.探索消化系统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频脉冲电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喘息性肺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脉冲治疗,观察组采用中频脉冲电+中药穴位贴敷+护理配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指标、肺功能恢复情况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咳嗽、肺啰音、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值(RR)低
囊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cPanNENs)曾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随着断层扫描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报道呈现逐年增高.关于cPanNENs研究文献报道不多,均为单中心病例系列报道
期刊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高危因素和替代胰瘘风险评分系统对预测术后胰瘘发生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同一手术团队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月1日收治并实施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情况的临床因素进性单因素分析;根据替代胰瘘风险评分系统计算术后胰瘘发生的概率。结果纳入此次研究的患者共195例,术后共计66例患者(33.8%)出现胰瘘,其中包含生化瘘41例(21.0%),B级瘘25例(12.8%),无C级瘘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提
目的分析胆囊疾病合并结直肠癌同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I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完成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结直肠癌根治术2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手术相关数据和病理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中转开腹手术1例,无围手术期二次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246.7±36.7)min,术中出血量为(106.6±51.5)ml,恢复进食时间为术后(4.8±2.74)日,术后住院时间为(12.3±5.3)日,总住院费用为(41397.6±13360.5)元。慢性胆囊炎伴
目的分析含黑顺片处方用药配伍情况,评价黑顺片临床处方用药及配伍合理性。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2019年含黑顺片中药饮片门诊处方269张,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与时间、临床应用及配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24~88岁,用药剂数7剂的最多(104张,38.66%),其次是用药3剂(38张,14.13%);黑顺片用量均在规定的剂量范围之内(6~15 g);黑顺片与补虚药的配伍频次最高(16.83%),其中与党参的配伍频次最高。结论该院2019年黑顺片的临床处方用药整体使用比较合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又称Klatskin瘤,是指起源于肝总管、左右一级肝管汇合部的肝外胆管上段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60~70%,预后较差[1]。中国每年新诊断病例超过15000例[2]。由于其位置特殊,因此很容易侵犯血管、神经、淋巴结、周围脂肪组织和肝实质.
目的评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ulceration,ROU)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发病比例并不高,但因其并发严重感染和急性肺,肾功能衰竭的比例甚高,加之其病死率一直高居10%~20%,目前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近50年来,随着我们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了解,提出了众多的诊治指南和共识.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是腹腔镜腹部外科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1994年Gagner等[1]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近10年LPD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证据证明LPD是安全的、可行的.
近期微创膜腺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pancreatic surgery,MIPS)发展迅速,但胰腺手术并发症较多且预后不良。典型的MIPS包括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distal pancreatectomy,L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