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差的问题,从教学大纲设计课前准备、课上高效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辅助教学游戏教学实施、课后兴趣小组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力图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游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 在:课程教材设置不合理;教学效率低;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笔者一直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精心设计教学大纲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建设上要与数学、语文等基础理论课程有所不同,特别是在课堂上引入具体操作的任务实例和教育游戏时,更加需要进行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程度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word学习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备课时需要查找资料,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电子书、电子板)等,反复推敲教学任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师需要在课前把每个作品完成,作品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考虑。在计算机熟练操作中可能会引入教学游戏,如练习鼠标操作使用的扫雷游戏、英文字母选择等小游戏,教师需要在课前提前下载并安装试用,确保正常教学进行。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上高效教学实施
课上高效教学实施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比较感性,对于抽象的内容学习比较吃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新课标也一再要求素质教育,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将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填鸭式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由知识点全盘灌输型教学转变为以任务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式教学和教育游戏教学将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方法,它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下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设计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体现出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接受理论学习,而是通过完成具有感官认识的任务实例实现课程相关知识点学习。兴趣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好促进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哪些任务实例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熟悉的。
学习文字处理时,先让学习者欣赏一些做得非常精美的作品,再提出制作相应电子作品的要求,作品可以是电子班报、贺年卡、课程表等学生熟悉的实例。学生在做这些小作品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够把本章的几个知识点(如Word的基本认识、文档的建立,文本编辑,美化文档等)在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清楚。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二)教育游戏引入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好动,渴望学习,容易被新事物吸引,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教育游戏正好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将游戏作为学习对象,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优化教学氛围,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创新意识。教育游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游戏,如:“扫雷”“拼图”“成语挑战屋”等平时家长教师不允许玩的小游戏引入课程,可以充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己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把学习计算机当作一项游戏来进行,玩游戏的同时完成了相关知识点的操作练习。如“英文字母查找”小游戏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键盘字母键位置和键盘使用等操作,“扫雷”小游戏使学生掌握鼠标的操作。教育游戏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课后兴趣小组实践
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去不断想象和创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有限,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增设课后兴趣小组,组建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课后兴趣小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自我意见的正确表达,自我不断修正和完善,同学间互相帮助、合作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2]杨建伟.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杨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3(255).
作者简介:李国涛,1978年生,河北秦皇岛朝鲜族小学,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编辑:陈岑)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游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 在:课程教材设置不合理;教学效率低;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笔者一直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现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精心设计教学大纲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动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建设上要与数学、语文等基础理论课程有所不同,特别是在课堂上引入具体操作的任务实例和教育游戏时,更加需要进行适合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程度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在word学习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备课时需要查找资料,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电子书、电子板)等,反复推敲教学任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师需要在课前把每个作品完成,作品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前考虑。在计算机熟练操作中可能会引入教学游戏,如练习鼠标操作使用的扫雷游戏、英文字母选择等小游戏,教师需要在课前提前下载并安装试用,确保正常教学进行。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上高效教学实施
课上高效教学实施是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小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比较感性,对于抽象的内容学习比较吃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新课标也一再要求素质教育,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将传统的教师讲授的填鸭式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由知识点全盘灌输型教学转变为以任务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型高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式教学和教育游戏教学将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方法,它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理念下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和扩展,设计成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体现出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接受理论学习,而是通过完成具有感官认识的任务实例实现课程相关知识点学习。兴趣对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好促进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哪些任务实例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的、熟悉的。
学习文字处理时,先让学习者欣赏一些做得非常精美的作品,再提出制作相应电子作品的要求,作品可以是电子班报、贺年卡、课程表等学生熟悉的实例。学生在做这些小作品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够把本章的几个知识点(如Word的基本认识、文档的建立,文本编辑,美化文档等)在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清楚。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二)教育游戏引入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好动,渴望学习,容易被新事物吸引,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教育游戏正好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将游戏作为学习对象,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优化教学氛围,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创新意识。教育游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游戏,如:“扫雷”“拼图”“成语挑战屋”等平时家长教师不允许玩的小游戏引入课程,可以充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己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把学习计算机当作一项游戏来进行,玩游戏的同时完成了相关知识点的操作练习。如“英文字母查找”小游戏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键盘字母键位置和键盘使用等操作,“扫雷”小游戏使学生掌握鼠标的操作。教育游戏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课后兴趣小组实践
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去不断想象和创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培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有限,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增设课后兴趣小组,组建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课后兴趣小组学习,能够锻炼学生自我意见的正确表达,自我不断修正和完善,同学间互相帮助、合作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齐仁德.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3).
[2]杨建伟.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杨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3(255).
作者简介:李国涛,1978年生,河北秦皇岛朝鲜族小学,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