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方法小记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暑假,我接任了小学段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同时开始的还有区级实验课题——“低年级大量识字,提早阅读”。刚开始,我很犯难,因为低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太少了,特别是识字水平参差不齐,虽然自己认为困难多多,但我还是在摸索中前进,现将平时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国家教材与实验教材相结合
  我们所使用的国家教材一年级语文是部颁教材,先识字再学拼音,识字相对少一点。我采取了与实验教材相结合的方法,当学生学拼音精神头不大时,我便开始教同学们实验教材的内容,可以一行,也可以是两行,并不强调学生认字,而是先让学生感受韵文的节奏美,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二、不急不躁,循序渐进
  实验教材的文章有的一篇很长,如第1课《天文》有8行,共计64个字,实认60个字,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难度挺大。看到这种情况,我不急不躁,先让学生学会前两行,背熟韵文,认识14个生字,这样应该是不难了吧,但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可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联想定位,他们并不容易感受到,但是把一篇课文分成几块去学,总还是分解了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时间长了,学生慢慢感受到了学习方法,识字效率就会提高了。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因班内学生的水平不一,教学中,我要求学习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少认几个,比如别的同学需要认30个,他们只要认识20个就可以了。再如部颁教材上识字很困难的同学,可以先不让认实验教材上的。这样的同学毕竟极少,每班应该不超过3—4名同学。
  四、注重结合,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在两套教材之间迂回,我并没有觉得忙乱,相反,我在两套教材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如在部颁教材上遇到实验教材上的字,我便会问学生:“这个字我们在实验教材上学过,谁能说出在哪句话里?”这样,不仅复习了实验教材内容,也巩固了人教版教材上的生字。我还倡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如归类识字, “雹、霜、雷、雾……”告诉学生这些带雨字头的字都与自然现象有关;熟字加偏旁的,如“皇+忄”还念“huánɡ”;比较法識字,“尝——党——棠——赏”… …多种方法让学生加强了对生字的识记。
  五、识字过程中注重评价
  识字过程中,我很注重评价,采取了梯级评价制,每认识过一次生字,得一颗“星印章”,连得两次“星印章”得一个“月亮印章”,每得两个“月亮印章”得一个“太阳印章”。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之老师的口头表扬,如某某同学进步了;某某同学又全认识了。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识字氛围。
  一路走来,到现在为止,我班43名同学对识字教材的课文篇篇都能熟读成诵,个个都能认识生字,就连上学期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同学都能全部认识生字了。回头再看走过的实验路程,我满是收获的喜悦。
其他文献
爱动是学生的天性,那么,教师不妨顺应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动”起来。 在“动”中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情,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并用,在“动”中使学生有所得,将听、说、读、思结合,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动感地带”。  一、动手动脚,你知我懂  在教拼音时,为了让学生记住那一个个孤零零的、抽象而枯燥的字母教师颇费口舌。对此,可以改变方法,在记形、复习时,让学生说出要记的字母。比如,记“O”形,食指与拇指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行了好几年,目前已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作为新课改亲历者来说,全身心投入实践中,得到许多收获和喜悦,同时也有困惑和不解,下面就探讨一下新课改中关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1明确高效课堂的概念  新课改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授课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老师要首先明确高效课堂的概念,那高效课堂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呢?其实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率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换而言之就是指教学效果
期刊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自2016年起我们学校从上到下也掀起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新浪潮,由教学校长和教务处主任联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差异化五步导学法”。该模式的教学理念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课堂成为学生能力终生发展的源泉。  一、何谓“差异化”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差异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在高
期刊
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群体学习效应开展教学呢?具体如下:  一、建设正式群体,形成浓厚的学习语文氛围  班内小组是正式群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进行正式学习群体的建设。  1.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马卡连柯指出:我们与其采用对每一个学生逐个地进行说服的方法,毋宁创造集体。实行对全体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通过感染模仿、从众、认同的心理机制,使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引起个体心理
期刊
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往往是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反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必须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科学组织,扎实训练, 指导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平时要注意强化阅读,切实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有机转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中学生往往是靠增加阅读来开阔视野,认识现实、体验生活,从而通过纷繁的文学艺术作品中获取间接经验。精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其实阅读也是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在
期刊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其中,最为火热的那就要属于机器人了。要说机器人的本领,那可大着呢,所以在未来,拥有一台能够传送的机器人绝对不再是梦想。  有人想发明万能机器人,有人想发明清洁机器人,还有人想发明按摩机器人……看看我想发明的机器人吧!我最想的,就是能够发明一台能传送的机器人,想知道为什么吗?让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前段时间妈妈告诉我说,如果我表现得很好,就在周末的时候带我去游
期刊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它的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但毋庸置疑的是,作文也是最令师生头疼的了。对学生来说——作文难写;对老师来说——作文难批。长期以来,在此种情绪的影响下,作文成了夹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毫不相干的第三者,一直阻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其实,我以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促成师生交流的阵地,唯有实现“教师—
期刊
你是否去过北京的天坛?你是否在天坛的围墙边散过步呢?你是否在天坛的东墙脚下听见过一群孩子的朗朗讀书声呢?这是从我们学校——天坛东里小学传来的。  我们学校的墨香苑,非常美丽。春天,冬青茂盛,百花齐放,让人一进去就陶醉其中;夏天,天气燥热,知了在不住地叫着,但是我们还是很高兴在里面嬉戏;秋天,柿子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树叶金黄金黄的,风一吹,叶子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冬天,虽然
期刊
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会引领学生进入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在时光里自由穿梭,在文字之间诗意徜徉。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那么语文课如何才能展现十足的语文味?笔者认为需要深深地扎根于文本的土壤里。下面就以笔者执教2016年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这一篇课文为例,从三个方面入手,来彰显课堂语文味的有效尝试。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