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建设 促进儿童发展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承办的全国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海滨城市厦门举行。全国16个省市的4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学术报告或主持了学术讨论。厦门市教育局、厦门市思明区政府及教育局有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并给大会提供了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此次研讨会,大家对当前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一些基本理念上
  达成共识,同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心系儿童:聚焦幼儿园课程的实施
  
  课程的实施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也是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此次全国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学术研讨会上,三个专家的学术报告不约而同地将视线聚焦于幼儿园教学,试图为广大实践工作者探寻、反思适宜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进一步认清课程改革中的误区,在课程实施中达成更多共识,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程实践能力。
  (一)“教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服务”
  在题为“幼儿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兼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中,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围绕“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通过对“教学”、“教学”与“学习”的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等有关概念和关系的界定,冯教授提出了幼儿园教学的核心原则:“教”是为了更好地为“学”服务。
  在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中,冯教授展示了幼儿园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图,并分别从教学分析、策略设计、评价设计三方面详加论述。冯教授认为,在教学设计中最应被关注的环节是两个:学习任务分析,此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学习者已有经验和水平的诊断,这是教学设计的基点。两者都是为明确教学目标服务的。最佳活动方式和教学措施的制定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评价的设计则是对课程实施进行反馈的有效途径。
  冯教授强调,再好的设计方案转化为教育过程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再设计”的过程,教师不断的教学反思是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学习的重要保证。在改进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她提倡从“实践案例”中自我学习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更好地思考自身的教育教学是否适宜、如何提升课程设计能力以及怎样设计适宜的课程、能否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二)“向观察要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作了“观察幼儿与课程建构”的报告,他同样认为以“学”定“教”是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核心原则。“学”是指学习者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学习者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教”是指引导幼儿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做具有适宜挑战性的事。儿童是在“做”中“学”、在行动中“学”的,幼儿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行动。只有深入关注幼儿在做什么,才能懂得应该让幼儿做什么。要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的课程设计,教师必须依据儿童的表现建构课程,即“向观察要课程”。
  怎样进行观察?虞教授介绍并分析了各种常用观察方法及其优势与局限,认为教师只有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适宜的观察方式才能进行有意义的观察,并提出了如何分析观察记录并通过分析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在如何提升专业观察能力方面,虞教授向幼教工作者提了五条建议:1.确定观察目的和动机。2.确立求真求实的态度。3.确定观察和记录的方法。4.系统整理观察结果。5.根据观察结果提出教育策略。
  虞教授倡导课程研究要回归细节:从宏大理念到现实表现;从课程逻辑架构到具体的、日常的课程内容生长逻辑;从课程研究的进程到了解幼儿行动的进程。课程在实践中建构,而不是在书写过程中建构;课程依据幼儿的表现建构,而不是根据半生不熟的华丽辞藻建构。
  (三)“以活动促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所作的“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题报告主要围绕幼儿园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谈到教学活动目标时,王春燕教授分别从活动目标是否具体、适宜以及如何表述和有效实现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她指出了选择和评判的主要标准:内容是否适合儿童的经验水平,是否科学和准确以及是否平衡。谈及教学活动的实施,她认为要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儿童。王春燕教授还结合具体的活动观察案例对教学过程作详实的分析,为教师反思、检验自身教育教学提供了情景化的氛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二、各抒己见:理念与经验的交会
  
  围绕“幼儿园课程建设与管理”,山东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侯莉敏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林菁教授分别主持了四场主题学术沙龙,一线幼儿园园长、教师直接与专家学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探讨。
  如何创设适宜的环境,并使其与课程、主题活动紧密相连?如何充分了解儿童,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和实施?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紧密结合家长、社区及自然资源进行课程建设?针对这些话题,代表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寻求发展的新思路。
  专家学者与一线园长和教师通过对话,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结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和发展平台。一切以儿童发展为本,建设高质量的幼儿园课程,是幼教工作者共同的使命和责任。代表们积极参与、深入对话、广泛交流,共享课程改革经验,共同探讨难题。专家学者的先进理念与实践工作者的丰富经验在此刻交会、碰撞、升华,闪现智慧之光。
  
  三、繁花似锦:幼儿园课程实践的展示
  
  坚持以儿童为本,建构具有特色的、多样化的幼儿园课程体系是厦门市思明区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和目标。“一走进思明区的幼儿园就感到‘大’和‘美’,‘大’是指把教育主题、教育课程做得很深入,并一直挖掘潜在的教育内容;‘美’是指环境布置非常精巧,色彩到位,并很好地运用三维空间,感觉很好。”这是一位外地参会教师的感慨。的确,这也正是思明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一个写照:宛若冬日里盛开的繁花多姿多彩。
  会议期间,思明区五所幼儿园展示了十个集体教育活动,另有十余所幼儿园作开放式展示,各个幼儿园在课题研究、课程建设上的丰硕成果和教师先进的课改理念让参观者深受启发。厦门市第一幼儿园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学习环境”,突出环境的教育性、参与性、均衡性,形成了以共同性课程为主,选择性课程为辅的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厦门市实验幼儿园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继承发扬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倡导“玩中教,玩中学,玩中求进步”,逐渐形成以“主题探究活动”为主的课程模式;厦门市第九幼儿园以“幼儿闽南民间艺术教育”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充分展现本土文化在幼儿发展中的优势作用,探索、建构具有浓郁闽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实施体系;厦门市第四幼儿园注重对幼儿个体差异教育的策略研究,充分挖掘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价值,其晨间区域性体育活动极富特色;厦门市华侨幼儿园在课程中时刻彰显活动的整合观和积极的儿童观,以“五个关注阅读”完善语言课程的建设:1.关注幼儿的发展,读懂幼儿;2.关注教师自身素养;3.关注传统文化,社会热点,幼儿园、班级资源;4.关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5.关注各方的合作学习。此外,其他多所在课程建设上各具特色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同样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如,厦门市第十幼儿园以“工作坊”为课程实施途径,创设一个个“实习场”实施主题探究性活动,以情景化的形式将主题探究与区域活动及社区生活、环境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厦门市日光幼儿园积极实践陈鹤琴先生“活教育”课程论,利用鼓浪屿丰富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资源,进一步拓展课程领域;厦门市科技幼儿园突出科技元素,关注和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全面构建幼儿园课程。
  与会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充分感受到厦门市思明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丰硕成果:注重园本、园际教研,以实践研究为重点,大胆尝试主题探究课程、游戏课程、混龄课程、开放课程等,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积极构建园本课程体系,将多元文化、优势教育资源等不断纳入课程建设,建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多样化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同时,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幼教片区管理模式等都为思明区乃至整个厦门市的课程建设和幼教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人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和管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了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相关理念,加深了对《纲要》精神的领悟。参加此次盛会,幼教工作者对课程建设和改革获得了多维度的思考,对学习幼教专业理论的重要性及提升专业能力的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他文献
中班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造型上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中班幼儿知识技能不够成熟造成的,而实际上反映了幼儿的绘画心理。  一、形象细节中的“问题”  中班幼儿已能运用线条、形状,以简单的图式描绘物体的形象,但这些图式只是一个粗略的表征,与现实中真实的物体相距甚远,还常常缺少相应的细节,给人以画错的印象。具体表现有:  “问题”一:丢失“零件”  图一作者画的主题是:我和好朋友在花园
去年盛夏的一天,我去看望了一位老领导,我们围绕教育问题谈了好久。老领导高屋建瓴,超越教育的视野,对当下教育问题的点评入木三分。他幽默地说,现在已经有两个“子”成为人们痛苦的重要来源——房子和孩子。从某种意义说,买房子也是为了孩子。他们当年最直接的痛苦是饿肚子,现在人们最直接的痛苦就是孩子的教育。  教育为什么让人痛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以人为本”。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
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初步建立了“我”“我的”概念,对自己的物品爱护有加,害怕被别人侵占。为此,我们开展了“学习分享,感受快乐”的主题活动,幼儿从分享食品、玩具到分享书籍、感受。两个月后,孩子们慢慢地感受到了独特、美妙的分享滋味。现撷取几个片段,我们可以从孩子的内心独白中感受分享活动带给他们的变化。  11月15日  我在班上年龄最小,老师和伙伴们都亲热地叫我“小范”。别看我小,其实我心里什
设计意图:  《武士与龙》是一则既有趣又富有深意的故事:武士在城堡图书馆借阅《战胜龙的秘诀》,龙在山洞里读《战胜武士的秘诀》。按照书上的介绍,武士开始锻造盔甲,龙开始练习甩尾巴。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练习,武士与龙开始比武,结果两败俱伤。图书管理员用马车送来了关于烹饪的新书,武士和龙靠在一起认真地阅读这本书。最后,武士与龙合作开了一家烤肉餐厅。作者用大量的图片描述了武士与龙是如何准备比武的,看似剑拔弩张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经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
我园在近十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中,以“关注并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为指导思想,进行了课程园本化建设的实践,努力探索“价值导向明确、内容框架完善、实践操作可行、实施效果可测”的“恩优”系列课程。随着课改实践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关注提升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的背景下,我们感到,“让实施效果可测”已成为不断优化幼儿园课程和持续提升保教质量的重点研究领域。由此,我园以“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
幼儿园区角游戏重在让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感知、体验,探索奥秘,获得发展。  目前,幼儿园教师虽已普遍认识到区角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创设和开展区角活动还有种种困惑。为帮助幼儿园教师开展区角活动,小康轩文教机构在一批优质园所组织开展了“小康轩学习型区角研习活动”,小康轩文教机构的教研员与园所教师共同开展了体验式教研活动。“小康轩学习型区角材料”的推出,让老师们眼前一亮。这些材料不仅孩子们喜欢,
每年九月份,小班幼儿刚进入集体,有了新老师;中班幼儿因为班级扩容,有了新朋友;大班幼儿则开始经历换牙等生长的困扰和喜悦,也感受到了做大哥哥大姐姐的自豪。这段时间是孩子们学习适应园所环境变化的关键时期。帮助不同年龄幼儿走好开学第一步,悦纳并妥善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可以为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小、中、大班分别开展了“我的新老师”“我有新朋友了”和“我升大班啦”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感
案例中教师的烦恼也曾是我们的困惑。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们本着与家长合作的理念,一步步赢得了家长的认同、支持和参与。    1.认同:完成“任务”的基础  我们常常通过幼儿作品、亲子互动作品、录像等形式,展示家园合作的案例、成果及其与幼儿成长的关系,逐步使家长明确参与的意义,认同幼儿园的课程理念。    2.适度:完成“任务”的保证  为了更好地让家长完成“任务”,“适度”非常重要。比如,在开展“
2012年9月,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揭晓,安徽省淮南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孙明霞作为幼教界的唯一代表入选。孙明霞老师已在幼教园地上辛勤耕耘了26个年头。26年来,她无论在管理工作上、教学工作上还是在其他社会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很想了解这些成绩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们对孙明霞老师作了一次专题访谈。  记者:您分别在5个幼儿园当过管理者,并且走到哪个幼儿园就能把哪个幼儿园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