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读写教学课型探索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读写教学课型也就应用而生。我认为有三种:读一单元课文进行指导性写作,读一篇课文进行发现性写作,读精彩片段进行细节性写作。
  读一单元课文进行指导性写作。指导他们如何选材、组材,如何表情达意,如何个性化命题等等。
  例如“亲情歌咏”单元,首先让学生知道写的范围,既写有血缘关系的人和事,从而歌咏亲情的无私伟大。既可以写父亲,也可以写母亲。既可以写父亲的慈爱,也可以写母亲的坚强与伟大。既可以写伟大的爱,也可以写卑微的爱,既可以写矛盾的父母之爱,也可以写自私、渺小的爱。接着让学生明白,思想情感的表达,既可以在铺垫中闪现,也可以在对比中发光,还可以在矛盾中呈现,即使自私也是真切的。表现手法既可层层铺垫,精雕细刻,也可以曲折有致,池水兴波,还可以欲扬先抑,卒章显志。而且整个单元呈现出对写作的认识,金典的父爱是感人的,自尊明理的母爱是刻骨铭心的,矛盾自私的母爱是真切的,那么我们如何去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呢?我们可以给父母过节,但不能像他们(父亲和孩子们)那样,我们要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歌咏他们,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像那个孩子一样。让学生在指导中明确认识,感悟中联系实际,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学生的命题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个性来。《我的丑妈》《我的辣爸》《牛奶加咖啡》《母爱是个万花筒》《母爱如伞》等等。
  读一篇课文进行发现性写作。让同学们尽情地谈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触。从而成就个性化写作。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后,让学生发现有感触的地方。朱自清难忘的是父亲的背影,而我最难忘的是我母亲的一双手,那是一双粗糙而又勤劳的手,雨天为我披衣裳,冬天为我暖被窝。不管春夏与秋冬,总是那忙碌的身影,粗糙的双手。我最感动的是父亲在家道中落,祖母去世,自己失业的情况之下,还亲自送儿子,亲自为儿子买橘子。而我的父亲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他在最痛苦的时候,就是抽烟,什么话都不说,我们都很怕他。但在经济最拮据的时候,他也没让我们辍学,总是先把我们的学费凑齐,他让我们又怕又敬。对于作者认为父亲的“迂”我也有过。那是我的母亲她非常的节俭,一分钱瓣成两半来花。买几块钱的东西,她也要搞价,弄得我很没有面子,都不想和她上街了。我哪里体会到当家的难呀。学生还发现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样组织材料中心突出。同学们便以手、话、笑等为线索贯穿全文。还有人发现课文中对话很精练,而且又充分表达出了父爱细腻,从而学习精选最能表达情感的对话。不一而足,一个触发点就是一篇文章。
  赏析精彩片段进行细节性写作。赏析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基础。
  高尔基称细节描写是“隐藏在文字里的魔术”,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在叙事类文学作品里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所作的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描写。它不仅能生动传达人物的精神风貌、性格特征,而且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意蕴。通过对精彩细节深入剖析。再由阅读迁移到写作中,使其逐步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背影》中望父买橘就是细节刻画。父亲的穿着黑色压抑沉重的,暗示了父亲心情的沉重,即使困顿的父亲,宁愿自己穿的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也尽可能让儿子过的舒心一点儿,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臃肿的穿戴、蹒跚的步履,作者刻画一位憨厚朴实,在旧社会备尝艰辛,处处感觉人生苦难”的弱者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无限怜惜之情。以平实的外表反衬父亲爱子的纯洁心灵。“蹒跚”是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不但写出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路不便,而且与下文为我买橘子爬月台的艰难相照应,即使再艰难,父亲为我总是心甘情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一个“攀”宇点出台高;“缩”、“微倾”是攀高时本能的挣扎姿势。三组动作强烈,难度大。把父亲为儿子买桔不辞劳苦的至真至情展露无遗。这难道不是“父亲”在冷酷的旧社会中苦苦挣扎的缩影?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这一细节不仅写出了父亲背影出现的背景、心情,也凝聚了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还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小小细节折射出了一个世界。
  这些细节其实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就是那些留在记忆中最闪光的“珍珠”即经久难忘的,一想起来便心潮起伏的生活细节——一个动作,一样东西,一种眼神,一两句话等等。
  赏析完后,同学们便心潮澎湃起来,一个个生活细节涌现了出来。“妈妈的手”“老师的眼神”“爸爸的肩”等。有同学就写道:妈妈给我搞按摩,妈妈说我上学很辛苦,要享受她对我的全方位的按摩。妈妈先给我揉揉肩,再锤锤背,轻重合适,非常舒服。还挠挠头,说是促进血液循环。最有意思的是给我擀腿,用我的节棍,擀时难受,擀完舒服。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给我捏脚,我平时爱打篮球,脚老实出汗,即使洗了也不好闻。可我问妈妈:“难闻吗?”妈妈说“不难闻,不难闻”。于是我暗暗下决心好好学习,不让妈妈失望。这些活生生生活细节,容易诱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只要选用得当,击中生活的旋涡,写作效果一定不错。
其他文献
一、低年级写话要求  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写话”理解为低年级的作文。新课标在对低年级的写话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的目标。看来兴趣是最重要的,指导低年级写话应从培养兴趣开始。  二、低年级写话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自己的一点做法  1.孩子的疑惑:写话从一句话开始。  在孩子们的心中,说话还行,可写起来就有点困难。在刚开始指导学生们写话的一段时间里,我要求写
期刊
如何让初中学生“爱”上文言文,从而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学生总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学建议“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本人结合教学、教
期刊
现代社会,一些孩子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变得时时处处自私自利,没有爱心、冷漠无情、懒散,别人的关心在他们看来理所当然,不懂得知恩图报。震惊中外的马加爵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成长。如何让学生学会感恩,势在必行。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会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
期刊
从“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这节课的几点感想,我认为一节高效的课堂,重点应体现的第一是“放”,第二是“实”,第三是“活”,第四是“亲身体验”。  高效课堂要学会“放”,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我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一—预习,我把预习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是初步预习,让学生快速翻开书本,扫一遍书上的重点定理及推论,然后对照导学案进入独学,第三是预习展示。在这三个步骤之中我认为缺一不可我重点对展示这个步骤进行分析。先
期刊
在我国这样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国家中,有一群神秘的、独特的、稀少的、生活在汉藏边缘的民族——白马藏族。本人以自身采风体验和阅读众多资料,以白马藏族为研究对象,讲述白马藏人独有的民族民俗风情。  一、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一个历史且神秘的民族。他们被称为藏族,却又不是藏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没有的一个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所谓“语不与中国同,姓为中国姓”,据史
期刊
在乡下初中教书时,曾今在名著导读课上和学生探讨名著名篇的魅力,引领学生学会“站着读书”,指导他们带着自己的疑惑与理解去读书,那些日子,真的让我难忘,也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愉悦。  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上共同讨论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让他们畅谈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并举例说出理由。同学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都很兴奋,也很自信,畅所欲言。答案很快揭晓了,当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喜欢孙悟
期刊
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上下每位员工的努力,而教师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一支思想水平高、业务素质硬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一、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示范  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利益和目标。如果说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那么学生的发展则是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  1.
期刊
近年来,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直接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作为学校教育工作前沿的班主任,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学生自身的原因。 不同学生的气质、身体健康、生理发育、智力水平、生活经历等不同,这些因素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
期刊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一些做法:  一、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