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r13不锈钢基体及其表面激光淬火层的组织及性能分析比较

来源 :腐蚀与防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半导体激光器对不锈钢2Cr13进行表面淬火.分析了淬火层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抗磨损性能等.结果 表示:2Cr13不锈钢经过激光淬火后,基体到淬火层的耐蚀性逐渐增强,从基体到淬火层的显微硬度呈纵向增加规律,最高的显微硬度为713.1 HV0.2,是2Cr132不锈钢的3.24倍.淬火层冲击凹坑深度约62μm,直径约4.9 mm,而基体2Cr13冲击凹坑深度约85 μm,直径约5.6 mm,在相同的冲击功作用下,淬火层的抗冲击韧性高于基体的.淬火层耐磨性能是基体2Cr13不锈钢的54.3倍,淬火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显微犁削和黏着磨损.激光淬火水轮机用不锈钢2Cr13可显著提高基体的抗磨损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FeSiAl合金粉末因具有较高的磁导率、饱和磁化强度及低成本的特点,在微波吸收领域备受关注.本文总结了FeSiAl合金粉末的特点,阐述了微观结构调控、合金成分优化对其电磁性能的影响.针对片状FeSiAl合金粉末介电常数较高的问题,重点讨论了表面包覆、微氧化、复合化设计等技术手段对其微波吸收性能的调控机理.最后,展望了FeSiAl粉末未来的研究方向.
钛合金粉末冶金热等静压技术的出现,打破了钛合金原有的铸造、锻造的技术路线,进一步提高了钛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加快了产品生产周期.本文系统的介绍了钛合金粉末冶金热等静压的技术特点、粉末制备、致密化过程及模拟现状,并对国内外的发展应用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采用水气组合雾化工艺制备了高球形度的非晶软磁合金粉末,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粉体的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金成分和粉末粒度对非晶粉末球形度和非晶形成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测算了样品的磁滞回线和矫顽力.将非晶样品粉压制成粉心,对粉心的磁导率、直流偏置能力和损耗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发现非晶磁粉的粒度、非晶化程度、饱和磁化强度以及矫顽力等对粉心的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ADC12铝合金凭借良好的塑性,较高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由于该铝合金较软、易粘附在前刀面,造成刀具磨损,本文对ADC12铝合金进行了高速铣削实验,研究了切削速度与切削力、前刀面粘结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刀具的粘结磨损机理.结果 表明:随着铣削速度的增加,切削力和粘结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铣削速度为600 m/min时切削力最大,前刀面粘结量也达到最大,切削力对前刀面粘结量有明显的影响.前刀面主要磨损形式为粘结磨损,在刀具表面氧化膜被破坏后,前刀面快速形成粘结层,粘结层在“负载-
稀土元素以共伴生状态存在于矿中.北方稀土矿中LaCe约占73%;南方重稀土伴生矿中LaY约占50%.在提取Pr、Nd过程中,高丰度的La/Ce/Y稀土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大量积压.因此,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对于我国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详细介绍了含有La/Ce/Y等稀土元素磁体的微观结构特征及其性能调控技术,并对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的开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采用腐蚀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等研究了动态直流干扰下X80钢在土壤、石英砂+土壤模拟液、土壤模拟液和土壤浸出液等4种环境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 表明:在对称动态直流干扰下X80钢在固体介质中发生局部腐蚀,在液体介质中则发生全面腐蚀.当负半周的干扰电流密度大于正半周的干扰电流密度时,X80钢在固、液体环境介质中的腐蚀形貌分别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X80钢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和电流腐蚀效率均降低.4种环境介质,按X80钢的腐蚀速率和电流腐蚀效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土壤、石英砂+土壤模拟液、土壤模拟液和土壤浸出液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敏化态444不锈钢在80℃自来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 表明:在热自来水中,试样的极化电阻随敏化度增加而降低,表面钝化能力降低;耐点蚀性能与敏化度随敏化时间的演变特征相同,敏化度越高,试样的耐点蚀性能越差,点蚀会优先发生在敏化试样的晶界处.
以Q450NQR1和S500AW两种车体钢为研究对象,通过选用四点弯曲、U型弯曲、慢应变速率拉伸的应力加载方式和电化学测试相结合,研究了这两种车体钢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结果 表明:经50%屈服强度应力加载后,两种四点弯曲试样的开路电位最高,提高载荷,电位逐渐负移;经U型弯曲试验后,两种试样弯曲处均未发现裂纹,且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其开路电位负移并逐渐趋于稳定;经慢应变速率试验后,S500AW试样的屈服后塑性变形区域及弹性变形区域高于Q450NQR1试样的,其力学性能更好.
对NaClO2溶液中失效S2205不锈钢管件进行组织分析,成分分析、腐蚀形貌观察等,明确了严重点蚀是管件失效的主要原因.采用电化学慢速动电位扫描法,对亚稳态点蚀电位Em、稳态点蚀电位Eb、亚稳态点蚀的形核数和小孔生长速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了S2205不锈钢在点蚀初期的行为.结果 表明:在S2205不锈钢发生亚稳态点蚀的初期,Em受NaClO2浓度影响较小,Eb随NaClO2浓度增大而减小,点蚀敏感性随之增大;亚稳态点蚀形核以金属表面夹杂物诱发为主导,与NaClO2浓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在较高电位区间,金属
开发了一种新型微电阻测量与耦合阵列多电极技术相结合的腐蚀监测传感器系统.并采用该传感器,分别研究了静止和流动环境中的水线腐蚀行为.结果 表明:在静止3.5% NaCl溶液中,主要的阳极区域位于传感器底部,这表明此时水线腐蚀由氧浓差控制.而在流动3.5%NaCl溶液中,主要的阳极区域上移至接近水线位置,底部区域成为阴极,即介质流动会影响水线腐蚀.且在两种环境中,宏电池腐蚀都是影响水线腐蚀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