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ou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也就是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又要体现学生的知识内化,两者的有机统一才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好诠释。那么,课改后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应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怎样才能体现历史老师教的有效性和学生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历史课堂 有效教学 形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112-01
  所谓有效课堂,就是通过课堂方式使学生获得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具体讲,就是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有效课堂有很强的针对性:地点是课堂,方法是教学,目标是有效,载体和对象是学生,主要的组织者是教师。而历史教学因为其专业和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其课程有效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对于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教师来说,自身必须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具备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也就是“用脑、用心、用情”,才有可能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在一节历史课中,我们要尽最大可能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追求教学的高效低耗。目前,部分初中教师的历史教学低效化表现在:
  第一,华而不实的导课。我们深受前苏联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六环节综合课”教学模式的影响,每次上课都是这么一个开头,导入语言显得平淡、刻板、没有悬念,学生没有参与探究的欲望。
  第二,劳而无功的提问。从目前的历史教学中的提问情况来说,有三种情况的提问是低效的。一是提问的知识含金量不够。二是仅限于对课文显性知识的提问。三是仅限于教师的提问,而缺少学生的提问。
  第三,教师指导不到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组织学生时出现较大困难。一是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能自觉地搜索资料;二是硬件资料少,学校的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少、电脑教室少,通过上网来搜索资料无法实现。
  第四,画蛇添足式的总结。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只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地概括,学生则是蜻蜓点水式地浏览一番,算是对节课的回顾。
  1 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标尺,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主要是围绕着学科知识展开的,仅是考虑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授,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采取了从“知识和持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方位发展。笔者认为制定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可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1 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明确每一课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方法是载体,落实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导向,升华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三者缺一不可。
  1.2 体现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服务于课堂教学,新课程的改革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中去。因此,教学目标确定时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
  1.3 体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大家知道,课改后的历史课堂的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教学目标更应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历史认识观,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为学而学。
  2 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性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2.1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选择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后,“活化”历史成为了一种趋势,这也给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注重课堂教学方法多样性。不断地变换课堂教学方法能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集中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应现在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问题探究法、小组竞答法、合作探究、情境模拟、影视多媒体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及不同的班级特点来采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可以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2.2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体现
  新课改后把教师一人独唱的课程变为大家合唱的课程,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法方式是多样的。例如:课前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的资料;课堂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善于创设各种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彰显自己个性,教师只需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就可以極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 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
  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确定后,教学过程和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之一。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尤为突出。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利于提高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最佳的。良好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这也是历史教学的真谛所在。
  3 教学结果评价的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已经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认为历史课堂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教学结果评价的有效性。
  3.1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形式,可以是历史论文、历史调查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2 尊重评价主体的差异性
  每个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及方法、思维方式、情感价值观等都不可能是相同的,因此,评价学生不能笼统地一个标准去衡量。
  3.3 强调历史学习过程的评价
  虽然现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仍脱离不了“考试”这一关,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取得的考试之外的“收获”。这才是历史学科得以发展的深层意义。
  有效教学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不仅是一种观念的更新,更应是我们历史教师的一种价值追求。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积极营造教与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一定是师生“双赢”的圣殿。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 崔允淳.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其他文献
对于高中英语学科而言,最为关键也是最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因为在阅读中,学生一直存在惧怕和胆怯心理,总觉得阅读是死知识,没有灵活性,对于所阅读的文本也提不起兴趣来,再加上
有效的课堂提问具备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并引导学生沿着教学主线进行思考、突出教学的重点等特点。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
在自然界中,SiO2是硅酸盐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且含量各异,本文旨在讨论几种不同的Si O2测定方法之间的优势与差别,从而达到根据不同的岩石样品,选择最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测定方
为揭示煤矿基本顶细砂岩定向水力压裂裂缝起裂、扩展规律,在煤矿井下原位获取并加工成300 mm×300 mm×300 mm大尺寸细砂岩,在试样正中布置直径26 mm的压裂孔,采用专
植物组织培养是生物及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针对传统植物组织培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采取如下改革措施:讲透培养基母液配制药品用量
千米深井超长工作面采动应力环境更为复杂,围岩破坏程度和控制难度升高,威胁开采安全。为提高该类采场围岩控制效果,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综合研究手段,从采动
社会的发展告诉人们,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带来的是环境的恶化,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森林资源是净化大自然的关键力量,为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
晚明文人结社势头高涨,其中复社声势最为浩大。通过研究复社大规模社集活动和小规模文人雅集与园林物质空间、园居活动的关系,为晚明园林的研究提供不同视角。
铅笔柏(LJuaipenus Virginianac)又称红柏、红松、北美圆柏,属常绿高大乔木,分布在北美,自加拿大的东南部起经美国至墨西哥北部地,在美国分布范围最为广泛。属乔木,树冠狭圆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高效的课堂效率,而忽略了情感教育目标,尤其是爱国主义的渗透教育活动。笔者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来探讨了数学教学策略,希望能将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