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浅析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很重视的问题,而解决该问题的落脚点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江西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阐述了江西农民收入增收各个阶段的现状及原因,然后从以往经验出发,分析了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
  [关键词] 农民收入;农民增收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兴起、以及对农业投入的加大,江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江西省农民收入得到成倍的增长。据统计资料表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40.70元增长到2006年的4682.19元,按当年价格计算,28年累计增长了33.27倍。
  一、综观江西农民收入26年来增长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是1981—1985年,由于这时期政府对农村的实行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一是建立和推广农村家庭承包制,二是格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及放松市场管制。这两项改革措施有效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极大的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政府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更进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高增长阶段,5年累计增长了1.6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13 .6%),以1980年为100基期,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年均增长率9.88%。
  第二阶段是1986—1992年,由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工业经济高速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形成了隐性失业,再加上江西第三产业不发达,农民绝大部分收入仅限于第一产业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基础不稳加上国家投入相对减少,形成不了生产能力或生产能力低下。再加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增长速度下降,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下跌。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增长徘徊阶段,虽然名义的年均增长率保持了较高水平,然而实际增长率却不高,以1980年为100基期,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为3.67%。
  第三阶段是1992—1997年,由于农产品供给相对富裕,开始转入买方市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由升转降,政府部门两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同时该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条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这些收入极大的促进了江西农民收入的增长。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年均名义递增速度均为两位数,以1980年为100基划,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年均增长率8.02%。
  第四阶段是1998—2000年呈现出缓慢增长特征。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我国的经济增长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江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产品供过于求,增产不能增收;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乡镇企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下降;城市下岗职工增加,城市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村,农民的第二,三产业增收受阻。1997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07.28元,2000年为2135.30元,3年只增加28元,特别是1998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48元,出现了负增长(-2.81%),以1980年为100基期,扣除物价因素的实际年均增长率2.22%,为历史最低水平。
  第五阶段是2001—至今年,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在2001年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徘徊不前,2001—2003年的增长速度保持不变,虽然到了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提高,达到12%,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下滑之势,但这仅仅是恢复性增长,且随后增速下滑,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没有消除。面对农民增产不增收,非农转移受阻及加入WTO农业要直面激烈的国际竞争,今后农民收入增长走势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2007年开始,我国的物价增长较快,通货膨胀压力较大,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也同时上涨,这些对于江西省农民增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尽管农民收入有着明显的增长,但是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而且这样的差距还有不断拉大的趋势。1997年,城乡收入比为1.93:l,而到2006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51.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4.72元,前者与后者之比为2.66:l,尽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9:1,但是远超过刘易斯提出的城乡30%的收入差距,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5966.44元,而且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这些差距还只是表面上的差距,如果把城市居民享有的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政府“隐性补贴”计入,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超过5:1。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般为1.5:1。可见江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
  三、江西省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分析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已经使我国面临比较突出的“三农”问题,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于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以及江西省的实际情况,总结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农民生产要素的缺乏制约着江西农民收入的增长。作为农民来说能给其带来收入的资源和要素无非是土地和劳动力。而资源禀赋的先天不足,显然是农民收人增长的首要约束因素。从资金积累的角度来看,江西省作为一个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这样的话就制约了江西的资金积累,对于农业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江西财政的支农力度逐年提高,但是增长速度不快,何况这是在近几年“三农”问题非常突出,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支农力度,可以看出江西省对农业的投入还是不够的,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尤为不利,所以江西省必须加大财政的支农力度
  二是江西农村劳动力剩余过多、素质不高,农村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与从事农业的比值不高,所以江西农村人口的从业结构不好,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非农业收入的增长农村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生产率提高缓慢而成本却迅速增高这种基本态势不改变,其他措施都很难收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成效。在农业报酬递减的情况下,增加第二,三产业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然而江西省农民收入还停留在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在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4.72元,来自于第一产业2096元,占58%,2006年前所占比重更高。造成江西省工资性收入比重不高的原因是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素质问题。2002年即江西省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41.6%,大专以上的仅占0.3%。即使是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多数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技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多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第三产业,这将制约我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流向、流量和流速。
  三是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较低。江西省的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主要以粮油作物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2006年,江西省总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375.56hm2,而粮油作物的播种面积却达到了5302.33hm2,占98.6%,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太少。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各地普遍是压粮食,上蔬菜、瓜果及少量的药材、花卉、苗木等,但调整后新上的产品大都是档次低的大路货,多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这样的话,本来数量就少的经济作物为农民带来的增收也就作用有限。江西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一直比较慢,虽然这些年江西加大了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然而由于农村人口多,增长快,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层次仍然不高。2006年,江西城镇人口为1678.375万人,占总人口的38.7%,可见,江西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不高。
  四、结论及建议
  以上是造成江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些主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许多原因,如城乡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等等,但是不管从哪一方面解决江西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光靠支付的财政转移支付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应该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民落后的生产观念,转变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劳动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性的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何广文. 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研究专题报告[J]. 农业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2002
  [2]周立.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J].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翁贞林,丁菲. 江西农民收入增长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2l~23
  [4]黄毓哲. 江西“十五”时期农民收入构成分析[J]. 求实2007(12):103~105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人们“爱绿”意识的加强,城市拆违拆临建绿力度的加大,随之在小街小巷、房前屋后运生出许多面积不大、立地条件不好,但同样具有绿化美化作用的小地块绿地,给城市增加绿化量,创造宜人的环境空间,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在指出小地块绿化建设功能性的同时,提出小地块绿地建设的多种方法和措施,并指出小地块绿地管理要点。  [关键词] 风景园林;小地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  
期刊
[摘要] 2010年平阴县棉花产量较常年偏少?较去年偏少?本文从气象方面分析了减产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4月份的气温偏低使棉种出苗困难;5月份的干旱少雨使棉苗前期生长缓慢;8月份的频繁降雨、日照异常偏少导致棉蕾铃大量脱落霉烂;吐絮期,光照偏少,空气湿度大,又影响了棉花的裂铃吐絮和棉花的品质。总之,是气温、干旱、降水、日照等气象原因造成了2010年平阴县棉花的大减产。  [关键词] 棉花减产;气温;
期刊
一、壮大集体经济的困难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对于提高村级运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新农村建设以及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历史机遇等原因,在我国北方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主要有:  1.收入结构不优,持续发展困难  一是收入结构不合理。集中体现为现有的村级集体经
期刊
[摘要] 介绍了名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弥渡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名牌  当前,弥渡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和“十·五”时期相比,农产品加工企业不论在企业规模、数量、产品的品种、产值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但名牌产品在我县数量上仍然很少,企业在规模上仍然很小,吸纳初级农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期刊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劳务创收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奔小康的有效途径,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指导下,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快、收入高的“富民强县”工程来抓,建立了以县劳动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为龙头,县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乡(镇)劳动力资源管理办公室为基础,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驻江苏海安、云南昆明等劳务输出办事处为纽带的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
期刊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的经贸方式之一,所谓的农业电子商务是指以信息技术和全球网络系统为依靠,在网络上建立一个虚拟的贸易市场,实现了农产品的从生产、分配、交换、销售的全过程。并对农产品进行的全方位管理的过程,所以农业电子商务将会成为我国农业市场化转型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一、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为保证农业稳定
期刊
农村集体资产的作用既不同于城镇集体资产,也不同于一般企业资产。农村集体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生产条件,农村集体投资兴建的公益性设施是农村社区公益事业的支柱,乡村集体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而且在小城镇和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细台账制度不健全。大部分村,或没有建立固
期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又是关系农民利益的核心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如何从体制上、机制上、市场运作及政策法规扶持上给予农民有效、长期的保障,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此,本文从国内外农村金融的发展经验出发,着重探讨金融发展对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及引入民营金融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期刊
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不高,加入WTO以后各国相继出台的“绿色贸易壁垒”也给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敲响了警钟——那就是我国农产品必须实行农业标准化。农民是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实施者,因此分析制约农民采纳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因素,是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切入点。  一、现阶段影响农民采纳无公害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因素  (一)农民的整体素质、生
期刊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菜用大豆需求量正逐年增加,发展迅速,它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之一。该文对菜用大豆品质研究(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和影响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因素进行论述,并对今后菜用大豆品质研究做了初步展望。  [关键词] 菜用大豆;外观品质;食用品质;营养品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需求量正逐年增加,发展迅速,它已经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