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港中银大厦,这座直逼云天的玻璃幕墙高层建筑地标,傲立于香港中环花园道一号,将绚烂多彩的香港不夜城、点缀得更加华丽迷人。它由世界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光生匠心独运的又一杰作,于1990年隆重落成,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世界上很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之一。无论是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细细推敲。
【关键词】:贝聿铭;历史;香港中银大厦;结构;建筑特色;庭院;设计及影响;美学价值;意义
一.中银大厦历史背景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时六年有余裔建筑师贝聿铭,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局促土地。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坐落于香港维籍华多利亚港附近,中环花园道1号,是中国银行香港总部所在地。由享誉盛名的美贝聿铭设计,著名结构师Leslie E. Robertson担任结构设计。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1985年4月破土动工,到1990年5月大厦正式开幕。中银大厦的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这也应证了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理念,他始终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换花样、哗众取宠,建筑应该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二.大厦结构及建筑特色
大楼地上70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筑物。其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以平面为例,大楼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Robertson向贝聿铭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注混凝土,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干。整座大楼采用由八片平面支撑和五根型钢混凝土柱所组成的混合结构“大型立体支撑体系”,从而有效地改进了结构的性能,抗震抗灾功能强大。这座大厦在建造时也是备受挫折。迷信风水的香港人认为它是不吉之物,因为大厦尖削的外形像个三棱的刀,会切去阴阳之间微妙的平衡,殃及尖角对应的邻居,这引起了许多反对之声。为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贝聿铭花了很多时间与港英当局的有关部门交涉,终于使设计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最后,在这场暗含着两国、两个世界级大师的同城较量中,贝聿铭以完美的建筑造型,节省了1/3的钢材、造价比汇丰便宜几亿美元的业绩,占据了上风。
三.设计亮点影响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3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十分气派,位于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联想到巴黎罗浮宫的设计。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特,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没有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得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地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工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连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护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良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墙楼层,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贝氏设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材,增强稳定的感觉,同样地曾用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与达拉斯梅耶生音乐厅;大厦南大门两侧的灯座,使人想到了台中东海大学校区内的类似设计,这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的设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久弥新的设计,这就是贝氏作品隽永的原因。
四.周围环境
1.庭院:大厦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庭园,园中有流水、瀑布、奇石与树木、流水顺着地势潺潺而下。水具有双重意义,实际用途方面,水声可以消灭周围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征为银行带来佳运。西南处耸立朱铭的“和谐相处”铜塑,对着的两个个巨大青铜像在灰色的花岗岩衬托下,甚是抢眼,铜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观光胜地山顶缆车站的必经之处,就整个“敷地计划”而言,颇有点睛之妙,贝氏从事敷地计划,未若香港一般的惯常方式将建筑盖满整个基地,而用心地在东西两侧规划了庭园,为人挤楼拥的香港创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间。
五.中银大厦美学价值及意义象征
1.中银大厦是香港标志性的建筑物,其外形简约大气,突出了建筑美学的基本,也突出了点、线、面的相结合所给人的视觉舒适感,又成为了贝聿铭先生不朽的名作之一。这个建筑与城市中的道路、花草树木、山水等就构成了特定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设计特别注重环境空间的有机结合,并妥善处理好单体和群体在造型、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它与其他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表现出和谐的美感特征例如它周围的庭院。而香港中银大厦在与周围建筑物的规划上结合的非常完美。也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物。其结构美在于简洁、可靠,这就意味着中银大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2.中银大厦体现了设计艺术的功能美,表现为实用功能。实用功能是设计艺术的功能美的基础,它是设计艺术用来满足人们实用需要的属性,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它很好的节约了用地面积。设计及其物化产品的功能美中,还具有一种精神功能——认知功能,即通过设计,人们获取了一定的信息。人对涉及及其物化产品的人只是在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中来完成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对设计进行感知,形成知觉,产生印象或表象以及比较理性的概念或理念。而中银大厦作为香港标志性的建筑物,可见人们对其认知。材料是设计艺术的物质基础。重视材料自身的审美属性,是设计之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设计艺术与纯艺术的区别之一。应用玻璃材质,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其透光性好,材质新颖、特别,很容易给人留意深刻的印象。形式美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与设计活动中发现和创造的,而且“美学上最显著最有特色的问题是形式美的问题”。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具体地说,就是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与法则。色彩和形状是在设计艺术中构成形式美的两个主要因素。中银大厦在点、线、面的结合做的非常完美,是经典之作。
3.意义:这是著名的地标设计它作为城市中的建筑主角。它承载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城市的文化气质。随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香港中银大厦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如今,它不仅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银行跨入世界大银行之列的象征。这个建筑地标设计象征着中国成长的竹笋,民生和繁荣。体现出了一系列对香港的美好发展象征,国家人民幸福发展的意义。随着现在香港發展越来越好,它成为了香港最重要的标志和景观,同时成为贝聿铭的匠心之作。
参考文献:
[1]高层抗震建筑——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2006
[2]中國建筑网;香港中银大厦——建筑结构设计
[3]梁呐 简析香港中银大厦庭院设计
【关键词】:贝聿铭;历史;香港中银大厦;结构;建筑特色;庭院;设计及影响;美学价值;意义
一.中银大厦历史背景
香港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至1990年3月19日银行乔迁开始营业,历时六年有余裔建筑师贝聿铭,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是一块四周被高架道路“缚绑”着的局促土地。要满足楼地板面积需求,要在高楼林立“出人头地”,唯有向高空发展,这就是如今315米的主要原因之一。坐落于香港维籍华多利亚港附近,中环花园道1号,是中国银行香港总部所在地。由享誉盛名的美贝聿铭设计,著名结构师Leslie E. Robertson担任结构设计。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1985年4月破土动工,到1990年5月大厦正式开幕。中银大厦的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这也应证了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理念,他始终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换花样、哗众取宠,建筑应该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
二.大厦结构及建筑特色
大楼地上70层,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为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世界第五高建筑物。其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以平面为例,大楼是一个正方平面,对角划成4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其建筑特点是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中银大厦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Robertson向贝聿铭建议采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以钢组构成盒状,内灌注混凝土,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干。整座大楼采用由八片平面支撑和五根型钢混凝土柱所组成的混合结构“大型立体支撑体系”,从而有效地改进了结构的性能,抗震抗灾功能强大。这座大厦在建造时也是备受挫折。迷信风水的香港人认为它是不吉之物,因为大厦尖削的外形像个三棱的刀,会切去阴阳之间微妙的平衡,殃及尖角对应的邻居,这引起了许多反对之声。为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贝聿铭花了很多时间与港英当局的有关部门交涉,终于使设计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最后,在这场暗含着两国、两个世界级大师的同城较量中,贝聿铭以完美的建筑造型,节省了1/3的钢材、造价比汇丰便宜几亿美元的业绩,占据了上风。
三.设计亮点影响
中银大厦整栋大楼3楼营业厅,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与顶端70层的“七重厅”等处最受瞩目。 两层楼高的营业空间以石材为室内主要建材,十分气派,位于该层中央直达第17楼的内庭,其在询问服务台上方的天花处形成一个金字塔,令人联想到巴黎罗浮宫的设计。玻璃帷幕墙需要定期清洗,中银大厦的造型独特,清洁维护需要特殊的设计配合,因为建筑物没有平台,清洁工作台得储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与六十九楼的机械房内,操作时,工作台得由特别设计的窗门出入,斜面的部分,与喷泉地大厦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边设计轨道以架设工作台,受大斜撑构体的影响,垂直的窗棂不是连续的,工作台的挂勾特别加长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结束,日久天长的维护工作随着业主迁入而开始,建筑师有责任藉着良好的设计为业主考虑,中银大厦是一个典范。
中银大厦有个三层楼高的石质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墙楼层,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贝氏设计的高楼,由底至顶通体只有一个建材,墩座是因应基地的斜坡而设计,同时希望藉着厚重的石材,增强稳定的感觉,同样地曾用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东厢与达拉斯梅耶生音乐厅;大厦南大门两侧的灯座,使人想到了台中东海大学校区内的类似设计,这些“似曾相识”的建筑语汇与元素乃是经过历练的设计结晶,凡能经得起考验的,就是历久弥新的设计,这就是贝氏作品隽永的原因。
四.周围环境
1.庭院:大厦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庭园,园中有流水、瀑布、奇石与树木、流水顺着地势潺潺而下。水具有双重意义,实际用途方面,水声可以消灭周围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征为银行带来佳运。西南处耸立朱铭的“和谐相处”铜塑,对着的两个个巨大青铜像在灰色的花岗岩衬托下,甚是抢眼,铜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观光胜地山顶缆车站的必经之处,就整个“敷地计划”而言,颇有点睛之妙,贝氏从事敷地计划,未若香港一般的惯常方式将建筑盖满整个基地,而用心地在东西两侧规划了庭园,为人挤楼拥的香港创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间。
五.中银大厦美学价值及意义象征
1.中银大厦是香港标志性的建筑物,其外形简约大气,突出了建筑美学的基本,也突出了点、线、面的相结合所给人的视觉舒适感,又成为了贝聿铭先生不朽的名作之一。这个建筑与城市中的道路、花草树木、山水等就构成了特定的建筑环境。建筑环境设计特别注重环境空间的有机结合,并妥善处理好单体和群体在造型、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它与其他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适应、相互协调,表现出和谐的美感特征例如它周围的庭院。而香港中银大厦在与周围建筑物的规划上结合的非常完美。也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物。其结构美在于简洁、可靠,这就意味着中银大厦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2.中银大厦体现了设计艺术的功能美,表现为实用功能。实用功能是设计艺术的功能美的基础,它是设计艺术用来满足人们实用需要的属性,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它很好的节约了用地面积。设计及其物化产品的功能美中,还具有一种精神功能——认知功能,即通过设计,人们获取了一定的信息。人对涉及及其物化产品的人只是在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中来完成的,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对设计进行感知,形成知觉,产生印象或表象以及比较理性的概念或理念。而中银大厦作为香港标志性的建筑物,可见人们对其认知。材料是设计艺术的物质基础。重视材料自身的审美属性,是设计之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设计艺术与纯艺术的区别之一。应用玻璃材质,这点是贝氏作品的特例,其透光性好,材质新颖、特别,很容易给人留意深刻的印象。形式美是人们在长期的艺术与设计活动中发现和创造的,而且“美学上最显著最有特色的问题是形式美的问题”。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具体地说,就是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与法则。色彩和形状是在设计艺术中构成形式美的两个主要因素。中银大厦在点、线、面的结合做的非常完美,是经典之作。
3.意义:这是著名的地标设计它作为城市中的建筑主角。它承载的不仅是建筑本身的文化内涵,还包括城市的文化气质。随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香港中银大厦又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如今,它不仅是香港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银行跨入世界大银行之列的象征。这个建筑地标设计象征着中国成长的竹笋,民生和繁荣。体现出了一系列对香港的美好发展象征,国家人民幸福发展的意义。随着现在香港發展越来越好,它成为了香港最重要的标志和景观,同时成为贝聿铭的匠心之作。
参考文献:
[1]高层抗震建筑——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2006
[2]中國建筑网;香港中银大厦——建筑结构设计
[3]梁呐 简析香港中银大厦庭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