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应策理路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52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我职业认知的偏差密切相关。工匠精神培育对于缓解这一现象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以此缓解农村生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
   关键词:“慢就业”;工匠精神;农村;大学生
   近年来,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普遍呈现,也备受关注。对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分析,挖掘其表征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内在规律,结合工匠精神的培育探索“慢就业”破解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分析
   (一)外在表征
   所谓“慢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因各种原因延长工作选择的时间,导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参加较为正式、相对稳定的工作的现象。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通常表现为观念上的“慢”和行动上的“慢”。观念上的“慢”主要是指对就业缺乏主动性,没有积极的就业态度和紧张的就业状态。一般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迷茫型,表现为缺乏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二是迟钝型,表现为对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三是自卑型,表现为缺乏信心,担忧求职失败,不敢进行求职尝试;四是依赖型,表现为不愿自己做出求职准备和职业选择,等待家长或老师的安排。根据行动“慢”的不同原因,也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转变观念型,表现为转变“先就业再择业”的传统就业观念,选择更加注重个人理想、现实舒适度和心理愉悦度的个性化择业方式,为择业而“慢”就业;二是备考备战型,表现为为获取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成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进入银行、电信等统招统考系统工作而屡败屡战,放弃其他就业机会,因备战备考而“慢”就业;三是创业准备型,表现为因打算自己创业而在毕业前期进行市场考察、形势评估、政策学习、资金筹集、人员招募等前期准备工作而暂缓就业;四是享受啃老型,表现为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为避免激烈竞争和求职就业过程中的辛苦劳累而选择在家待业享受。
   (二)成因机理
   1.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断改善,他们不仅不需要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快速进入工作岗位,而且对工作岗位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物质文化需求而且要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不仅使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理想目标的达成,也为他们解除了延长求职时间在家“啃老”的后顾之忧。
   2.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一方面,部分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熟悉了校园生活和学生身份,对于自己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业角色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没有清晰的定位,产生了职业角色认同迷失。另一方面,部分农村生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未对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倾向和职业目标进行了解和定位,求职过程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导致出现“慢”就业现象。
   3. 职业评价扭曲。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因受农村传统就业观念和家长攀比心理的影响,产生了扭曲的职业评价标准。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只有成为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才算找到好工作,对其他经济组织皆持否定态度,从而放弃其他工作机会。也有一些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认为,大学毕业后就应该离开农村,留在大城市工作和生活,认为返乡回村或到基层从事一线工作是很丢脸的事情,因此,他们情愿选择待业也不愿“降低”求职标准。
   4. 个人职业期望与自身素质不匹配。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越来越高,不仅对薪酬待遇有较高要求,还对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多方面都有要求,而且对个人价值和个人理想的实现程度也有较多关注,往往忽视了职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自身能力素质的匹配性。他们因受自身成长环境限制,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相对欠缺,组织协调、言语表达、沟通合作等方面能力不足,求職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都不占优势,影响了其过高职业期望的实现。
   5. 择业价值观偏离。部分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过分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未能将自己的择业就业行为与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联系起来,没有为国家、民族、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觉悟和认识,不关注自身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情况,从而导致了消极的狭隘的择业就业行为。他们对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而导致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认知也存在偏差,不愿随着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就业计划,导致不将就的“慢就业”现象的产生。
   6. 就业方式多元化。在我国新的经济环境下,多途径的就业资源和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不断被开发,对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的择业方式更加多样也更加灵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技术、平台和资源,也对他们的创业意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部分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摒弃“毕业即就业”的传统观念而选择暂缓就业、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方式。
   二、高校工匠精神培育对缓解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价值体现
   1.工匠精神蕴含着敬业乐业的职业意识,不仅表现为对职业的敬畏、坚守和执着,而且包含从平凡的工作中获得快乐的能力,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纠正对职业的不合理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并培养他们在普通工作中甘于平凡和获得快乐的能力,提升职业情感。由此,可有效缓解因非公务员系统、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进,非大城市不去等原因造成的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
   2.工匠精神蕴含着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职业价值观,不仅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且注重社会价值的达成。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技能,提高求职竞争力,助力个人价值实现;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他们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的意识,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由此,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缓解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因过度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理想的匹配而产生的“不将就”现象。    3.工匠精神蕴含慎思笃行、知行合一的职业素养,重视过程、重视技艺、重视实践。工匠精神的培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一方面使学生提前熟悉和适应职业环境,为毕业时的择业就业做准备,缓解就业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有更加具体的了解,促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4.工匠精神蕴含敏锐创意、不断精进、敢于颠覆传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为精湛的技能,更体现为技能养成后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仅要求专业、标准、规范,更要求创新、突破、改革,不仅需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更需要自我否定、追求卓越。工匠精神的培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敢于探究、勇于批判的创造性思维,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缓解他们毕业后因较长时间的创业考察和犹豫不定而产生的“慢”就业现象。
   5.工匠精神蕴含坚韧不拔、追求至善的职业品质。一方面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沉稳专注、不急不躁、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求我们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而造福于人。工匠精神的培育可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的职业期望从不切实际回归到脚踏实地。求职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要勇于抵制外界不良思想倾向的干扰,不攀比,不浮躁。同时,要遵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以物质性报酬作为衡量职业的唯一标准,从平凡的岗位中发现意义,凭借专注与执着从平凡走向卓越。
   三、工匠精神培育视域下农村生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破解之道
   (一)以工匠之敬业激发就业内驱力
   很多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慢”就业都与敬业精神的缺失有关系,他们对职业没有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求职过程流于形式,既没有对岗位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情感投入,更没有对工作岗位的坚持,就业内驱力不足。因此,高校首先要指导大学生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强化他们对职业的情感投入和价值认同,以此激发就业动力。其次,引导学生提前认识国家制定的各类行业标准、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将遵守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内化于心。
   (二)以工匠之乐业塑造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
   在农村生源“慢”就业大学生群体中,不乏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心理品质较差者,他们或遇到困难即退缩放弃,或单打独斗不善团队协作,或不能审时度势错失良机。因此,高校要加强专业认同、专业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知和规划,培养职业乐趣,增强职业幸福感。同时,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营、户外素质拓展、营销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言语表达、及时应变、抗压抗挫折等能力,在过程中增强职业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乐观、坚强、灵活、自信等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以工匠之创新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工匠精神既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专注,也有自我否定、超越传统的创新。这种素养对于提高农村生源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缓解因缺乏对自身的合理认知产生过高职业期望而形成的“慢”就业现象尤为重要。高校要注重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的思维方式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审视自身,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合理的自我认知。同时,要注重激发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意识,引导他们按照科学的规划、合理的目标有步骤、有选择的行动,即使行动失败也会分析结果、吸取经验、反思自我,为下一次的择业就业提供更为优化的方案。
   (四)以工匠之担当引领就业价值观培育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远大的职业理想为抓手,强化学生对职业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认知,让农村生源大学生将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和家乡的建设结合起来,将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达成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职业背后的意义价值,不单纯以薪酬、地域、环境等外在物质条件为职业评价标准,帮助他们形成合理的职业追求。
   (五)以工匠之专注提升就业力
   关注是一种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不断完善、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和钻研精神,对提升农村生源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在农村生源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融入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督促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深知识储备,提高理论修养,为求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視农村生源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强化技术技能,磨砺意志品质,以精益求精、不断钻研的实践过程强化职业体验,增强职业自豪感,提升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晓明,王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治理策略[J].社会科学战线,2019(03):276-280.
   [2]郑东,潘聪聪.大学生提速“慢就业”的服务策略[J].江苏高教,2019(02):81-84.
   [3]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12):76-81.
   [4]朱厚望.论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其培育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5-7.
   *基金项目:2017年攀枝花学院高教研究所项目“应用转型视角下我校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J2017-14);2016年四川省教育综改试点项目“攀枝花学院整体转型发展” 。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消费税作为我国三大流转税之一,在国际国内的财政收入及政府宏观调控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研究国际消费税变革情况,结合“营改增”后税务数据分析,探讨消费税的改革方向,着重分析作为地方税税种重建的可行性。得出结论:消费税作为地方税种在征收范围、征收总量以及征收能力上存在需要改革的地方,应在综合考虑整体税收负担以及征收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消费税改革,不建议在“营改增”后匆忙将消费税设定为地方税
期刊
摘要:毛利率指标是衡量企业持续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电子元器件行业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如何有效提高企业毛利率,是企业有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文章以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为例,根据行业特点分析了其毛利低的原因,从多角度阐述了提升毛利率的途径。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毛利率;议价能力   一、毛利率概述   (一)毛利率的定义   毛利率是毛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值,而毛利润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制度改革的发展,行业竞争趋激烈的势势不可挡,信用销售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扩大生存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信用资本是现代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资源,它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赊销规模的持续发展,应收账款也就随之产生了。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企业应收账款相关管理理论为基础,选取部分企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将理论分析与案
期刊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通过成本管控提升企业竞争的优势日益凸显。随着物流成本管控日趋标准化、精细化,“浮财”基本消化,控本效果逐年递减,控本进入瓶颈期。如何有效突破成本管理的瓶颈,将成本管控的战场从财务转向业务,是该企业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对业财融合及成本管控进行了概述,以X市烟草公司物流中心为例,对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加强成本管控的具体路径,以期为企业高质
期刊
摘要:基于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践,重点分析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后农村信用体系创建路径模式选择、做法,探索可持续的农村信用体系创建路径,以“信用+信贷”相结合破解乡村振兴融资难题。重点论述贫困地区应因地制宜,以长期扎根本土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依托,创建可持续的农村信用体系,以“信用+信贷”模式破解乡村农户融资难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新脱地区;乡村振兴;信用体系  
期刊
摘要:企业大学作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全方位、系统化构建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合理使用企业内部的教育经费,保障企业内部各类培训活动的开展。2020年以来教育培训行业特别是以线下授课业务为主的企业内部大学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各企业大学除了需要调整授课方式外,还需要加强自身培训成本的控制。然而很多企业大学目前依然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培训成本,導致培训成本核算不够
期刊
摘要: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城市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潜力。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是从战略角度对城市发展的思考。采用主成份分析法,从城市经济实力、城市基础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和城市区域竞争力等四方面,将大连与其他四个计划单列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提升大连城市竞争力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
期刊
摘要:文章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三九”)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9年华润三九的社会责任报告和财务报告,结合这两类报告的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计算分析华润三九的财务绩效情况,最终得出结论,华润三九的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状况良好,并对华润三九的财务绩效提出应对良策。   关键词:熵权法;社会责任;财务绩效;制药企业   一、引言   近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电影引发大众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关注人工智能与HRBP模式的结合,对推动HRBP的转型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管理技术性的角度,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基于人力资源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和人力资源领域专家中心的智能应用框架,并提出了人工智能辅助人力资源从业者管理人工智能员工的模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HRBP模式;管理技术性;人工智能员工   一、引言   环境变化是组织管理模
期刊
摘要:广绣作为广府文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之一,反映了岭南人民各时段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但在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下,广绣由曾经的皇室贡品到如今无人问津。因此,如何保护与传承广绣刻不容缓。文章基于现代化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广绣的发展进程进行解读,并基于非遗的传承视角提出兼具文化和创意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出海战略思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经济发展;“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