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摇篮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36191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以校园、社区科普的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提供知识性、科学性、互动性、趣味性的科普空间,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服务。
  2004年9月,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建立青少年科技活动场的有关精神,柳州市科协在中国科协、广西区科协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市科技馆建立了柳州市第一个省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此项工作得到柳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04年到2006年间,投资400多万元在全市学校、社区及所属县共建设了37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造性地构建了社区和学校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网络教育体系。经过几年的实践,通过组织全市各中小学校、各社区青少年学生进行培训、建立相应机构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等举措,构建了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的崭新平台,形成了青少年校外科技普及教育成功的创新模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影响,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统一设置了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鲁班工艺、电子百拼、科幻绘画、航模车模、计算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项目。在教学内容上动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数学、物理、英语、生物、电子、工程机械、能源环保、工业设计等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培养青少年的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柳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2003年10月至2007年7月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迅速发展时期。其间,成功举办了“2007 RCJ世界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国赛区选拔赛”、“2006年中国首届城际家庭机器人挑战赛总决赛”、“2005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大规模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2006年,柳州连续三次在RCJ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竞赛中获得冠军,成为世界上目前惟一蝉联三届世界杯冠军的城市;2004~2007年,柳州在世界、国家、省级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共获得奖牌231枚,其中金牌78枚;2004~2007年,柳州在全国、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得奖励102项,其中一等奖23项。此外,在2006年,柳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作为案例,在全国及广西区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下一步,柳州市科协还将与中国宇航学会合作,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中开展“全国少年宇航技师”认定活动,学习航天科普知识,制作、发射模型火箭,相信通过此项活动,将进一步扩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影响力,全面树立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良好的社会形象。
  
  广西柳州市科协 李 敏 覃海波
其他文献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利用遥感技术长期跟踪监测国内外重大灾害,在印度洋海啸灾情监测、淮河流域水灾监测、太湖“水华”监测、香港火灾监测、南方雪灾监测等灾害监测中,均充分发挥了资源卫星的对地监测作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上级机关和各部门的支持下,中心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及时提供了灾区的大量卫星遥感数据,上演了一出天地间抗震救灾的“生死时速”。    地震“惊醒”天上的卫星   
期刊
2008年6月20日,美国航宇局、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4家机构的合作项目贾森-2海洋卫星,由德尔它-2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贾森-2卫星将执行继“托佩克斯/海神”(1992年~2005年)卫星和贾森-1卫星(2001年至今)之后的新一代海洋测高任务。    四大卫星联手    贾森-2卫星携带了新一代仪器,包括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提供的海神-3多频雷
期刊
中国航天积极拓展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6月9日,中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星9号直播卫星。 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14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9887千米、轨道倾角为24.2°的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家军在发射前表示:“此次发射活动对集团公司拓展对外发射服务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是此次发射任务的总承包商,也是联系中法双方
期刊
印度成功试射烈火-3导弹  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5月7日报道,印度于5月7日在东部奥里萨邦的导弹试验场试射了一枚烈火-3导弹。试验中的烈火-3导弹射程达3000千米,而该型导弹的最大射程为3500千米。   试验中,导弹发射后约800秒,导弹抵达预定位置,导弹飞行速度超过4000米/秒,飞行最高高度达350千米。  此次试射是烈火-3导弹的第三次试射,2006年进行的首次试射失败,2007年进行的第
期刊
舱外航天服(上)    13.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舱内航天服有何不同?  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由于太空环境非常恶劣,不仅有高真空、缺氧、极度的温度变化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而且还有太空垃圾、微陨石和微陨尘,所有这些都可能危及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在地面上生活,由于有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才能幸免遭到这些恶劣环境因素的危害。航天员离开地球,乘坐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
期刊
对于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帕拉津斯基来说,攀登珠峰是他十几年来的梦想。1992年,他曾计划参加攀登珠峰的探险队,但由于被选为航天员,珠峰探险计划一再被推迟。直到2008年5月21日,他迎来登顶的机会,但是……    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    2008年3月23日,帕拉津斯基离开美国休斯敦,乘飞机飞行24小时到达尼泊尔。开始了他的珠峰之旅。  他在攀登珠峰之前制作了两幅小旗,以纪念阿波罗-1飞船、
期刊
这是发生在波黑战场上的一个真实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期,波黑这块土地上硝烟四起,血流不断,难民无数。  自从第一架北约的飞机飞到波黑上空执行巡逻任务,塞族的将军们就想给这些巡逻飞机一点颜色看一看。他们想到了手中的王牌——萨姆-6地对空导弹。“立即派出2个萨姆-6导弹营,部署在3号至5号地区。”波黑塞军司令下达了命令。3号地区到5号地区上空是北约空军飞机巡逻飞行时的必经之地。    萨姆-6是一种
期刊
舱外航天服(下)    17.苏联和俄罗斯航天员穿什么样的舱外航天服?这种舱外航天服由几部分组成?有何特点?  苏联和俄罗斯航天员穿的是海鹰型舱外航天服,这种服装主要有4种型号:海鹰-D型、海鹰-DM型、海鹰-DMA型和海鹰-M型。我们这里以海鹰-DMA型为例来说明这种服装的组成和结构。    海鹰-DMA型航天服是于1988年10月20日在和平号空间站上首次使用的,服装的使用寿命是4年。这种服装
期刊
“航天发展战略论坛”谋划20年后航天发展  如果说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工程为中国航天在2020年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20年后中国航天又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呢?7月7日~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中国宇航学会联合举办2008年年会暨航天发展战略论坛,探讨20年后航天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的途径。  会议围绕临近空间及亚轨道飞行器、空间信息与安全体系、深空探测与载人航天以及航天技术
期刊
朴素的五层大楼,与其他研究所相比略显陈旧的办公室,这一切很难与业界赫赫有名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以下简称 “一部”)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在楼道中与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不期而遇时,终于体会到这儿还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在那些普通的办公室门上贴着一个个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的名字:岑拯、贺祖明、荆木春、范瑞祥……从1958年4月2日创建至今,这个已有50年历史的一部被喻为“中国运载火箭总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