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对话的特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作为一种交际性的行为,是人类的本体性活动,自古以来也是教育实践活动。对话理论是原苏联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20世纪30到60年代提出的一种文艺理论,是巴赫金对世界的存在状态、构成方式以及创生过程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对世界文化交流、文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他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每个人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其独特的时空位置和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这一位置和视角在赋予自我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自我的局限——它不可能对他所置身的世界进行全面的网取。只有通过交往沟通这一方式,才能获得关于世界的完整的知识,而交往最终则是在对话中进行的。构成对话的基本因素为:对话者、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式等。这一点非常契合我们教学活动的几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包括人与文本、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具有如下特点,认清和把握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我们大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阅读教学对话人格的平等性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不是以牺牲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为代价,而追求所谓的平等;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呵护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与呵护学生的积极情感是课堂教学中时常存在的一对矛盾。在学生倾听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以判官的身份辨明真伪是容易的,而让学生有尊严地坐下却是困难的。在语文教学中协调二者矛盾的最佳途径就要关注言语形式,在言语形式上做文章。
  巴赫金从人类学和哲学的角度,将“自我”之外的一切都视为他者:谈话的对象是他者;审美的对象是他者;作者创造的小说人物是他者;乃至自我在镜中的映像也是他者。在对话中,个人的语言本身也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单一个体,也只有至少两个声音的同时存在,才意味着生命的真正开始。因此,他强调人与人相互存在关系,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人总是在他者的关系中构成真正的生命存在。我们要尊重对方,因为任何个人都是有价值的。这可以看作是对话中人格平等的哲学根据。
  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平等主要是指人格的平等。不能认为,老师和学生各方面都是平等的,甚至完全否定老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把老师降低为普通的学生,只是倾听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展开民主的对话。这样,老师怎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挥塑造个性丰富、见解独特、思想深刻的生命个体的重大作用呢?老师必须有民主意识,对话意识,向学生学习的意识,要努力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独白”现象,课堂上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跟着老师、课本转。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没有思索的空间,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的笔记密密麻麻,但却有一部分学生已被灌得昏昏入睡,对于书中本是丰富多彩的知识、生活激不起一点点兴趣。这既不尊重学生,也无教学效果,所以必须倡导对话。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心灵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对话。反对教师的话语霸权而倡导平等的对话。
  
  二、阅读教学对话形式的多重性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当然老师之间也有对话。这是促进教学深化的保证。1.学生与文本间对话是基础性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交流即理解活动。理解就是与其他文本发生关系,就是阅读者对文本进行新背景(“我”的背景,时间的背景和将来的背景)下的再次阐释。理解永远是历史的和个人的。新课开始应让学生先预习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交流,并查找有关资料,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获得不同的体验与感受,不必强求一律。2.学生与作者、编者间对话。要“知人论世”,走近作者,全面了解作者的身世为人、创作风格和文本的创作背景与意图,缩短与作者、与历史的距离,真正与作者广泛对话交流,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客观地理解文本。让学生通过查找作者的资料制作卡片,从而对作者有个基本的了解。3.师生之间对话。教师应该启发诱导学生敢于与教师对话。教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尊重学生的体会与感受,乐于参与和学生的对话,应该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形成。对话的最终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4.生生之间对话。可以是同一个小组内学生间的对话,也可以是不同小组学生间的对话,然后进行班级汇报。应该说,语文课上的对话方式主要是生生对话。这种对话方式是最为有效的。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顾虑少,敢于提出个人独特的体验与感悟,竞争性强,容易激起“思想风暴”,容易产生水涨船高的效果。总之,学生在多重的对话交流过程中,获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获得互补、提升与扩展,建构起系统的知识。
  
  三、阅读教学对话话题的开放性
  
  不管是阅读对话还是教学对话,其话题都应该是开放的。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对话话题的开放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在开放的话题中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体验和感悟。对话的话题,应该是由师生生成的。特别是要尊重学生生成的话题。也就是说,目标的生成既是静态的,也应该是动态的。学生生成的话题,不管怎么样,总有其客观性和必要性,即使是一些语文水平差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应回避,有其一定的代表性和价值性,应该看成式一种资源,巧妙的加以利用。但是话题的开放性不是无限的,必须围绕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围绕语文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这一中心。教师当然应该有所预设,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阅读教学对话内容的独特性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其内容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上的对话交流,只是一种教学方式,是建构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不应该是唯一目的,不应该是为对话而对话,其目的应该是建构“认知结构”即提升与完善知识结构,对语文教学来说,那就是提高“语文素养”。而现在的对话互动往往为对话而对话,为互动而互动,缺乏明确的目的。说得具体些,就是对话的内容没有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提出来,内容缺乏“语文性”;或倾向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或倾向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说:“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援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感情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今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人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句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朱光潜的经验涉及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问题,引文中所说“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和“思想或感情”属于言语内容,而“美丽的辞藻”、“语文的精彩妥帖”、“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一句话只有那一句说法”等则是言语形式的问题。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纵使是朱光潜先生这样的大家也不例外。学习语文,有的人用极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的过渡,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没能对作品的言语形式发生兴趣。诚如叶圣陶所说,言语作品形式的变化,实质上是言语内容的变化。修改文章的语言就是对言语内容的调整,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是同时成就的。我们如果通过对话互动,实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达到像朱光潜那样的兴趣和关注重点的转变,重视语言形式的玩索,就是语文教学的极大成功。
  
  五、阅读教学对话效益的互补性
  
  对话既不能只以个人主观的方式,局限于个人心理范围,也不仅仅存在于抽象的封闭语言体系之中。应该立足于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从现实社会的极大丰富性看出相同程度的差异性,人在这种差异性对话中成为社会的人,丰富并发展了自己。教学对话不是不要差异,而是应该允许差异,发现差异,真正实现对话的开放性。只有这样,学生的思想解放了,心理包袱放下了,人人能够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发表看法,势必会产生各种意见的交锋、碰撞,形成思想火花,从而创造性看法叠出,形成各种意见共生互补的对话佳境。我们应该拒绝那种“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独白性”的分析;拒绝那种将教参的现成答案代替学生思考的、一厢情愿地向学生灌输式的讨论;拒绝那种将教材文本抛在一边,教师直接瞄准了所谓知识点、能力点的应试教学。我们应当将教学对话的效益互补视作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关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吴伟昌,语文教研员,现居江苏无锡。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还没有对诗歌的激情、敏感和直觉,那么,诗歌对他而言是味同嚼蜡了;如果老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
华新水泥600801  公司作为华中和西南地区水泥龙头企业,在全国9省区市以及海外共计拥有水泥产能近1亿吨/年,目前国内旧产能置换项目仍在有序推进,在水泥主业上进行了收购和新建,包括重庆拉法基瑞安参天水泥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以及西藏两条3000吨/日的项目建成投产,合计增加水泥产能477万吨/年;骨料业务方面,全年建成投产2条生产线,共计400万吨/年,另外1300万吨产能开工建设;环保业务方
“援引典故,诗家所尚”,用典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由于用典乃“作诗者借彼之意,写我之情,自然倍觉深厚”,因此,诗家对于用典是特别重视的。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早就指出:“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在用典的方法上倾向于“虽引古事,而莫取旧辞”,要达到“凡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的效果。但历代诗家各有差异,“用事之工,起于太冲《咏史》;唐初王、杨、沈、宋,渐
格力地产600185  西安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建筑材料的销售及其他业务。近期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暨重大资产重组风险提示公告称,近期公司董事长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本次重组存在暂停或终止的风险。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级市场上,该股因为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标的公司具备国务院批
文学作品阅读题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点题目,它取材广泛,综合性强,考查目的明确,分值在全卷中所占比例大,容易拉开学生考分的档次。在高考备考中,加强对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命题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掌握其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对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大有裨益。  笔者近来对2005、2006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做了一个梳理,发现这样的一些问法出现的次数特别多。如:“……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
于坚,1954年出生于云南。出版的诗集有《诗六十首》(1989)、《对一只乌鸦的命名》(1993)、《一枚穿过天空的钉子》(1999)、《便条集》(2002)、《诗集与图象》(2004)《于坚集》5卷(2004)。长诗有《零档案》《飞行》。多次获奖。现供职云南省文联。另有纪录片、戏剧等。这里选择他的《塑料袋》和《鼓浪屿便条》进行赏读。    塑料袋    一只塑料袋从天空里降下来  像是末日的先兆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基本理念。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链接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    一、观察生活,再现生活,让生活真正进入语文教学。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来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情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重视语文文本语言的学习。钱理群教授认为“文本的核心是语言”,“要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对话语文》福建人民出版社)。只有“直面文本,直面文本语言”,抓住重要的、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进行研读、品味,才能达到《课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的目标。 
仁东控股002647  公司公告称,因近期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于2021年3月5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发来的股票交易异动关注函,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进行核查,股票自2021年3月9日开市起停牌。目前,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公司股票于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开市起复牌。  二级市场上,该股属于典型的妖股,去年底之前被市场大幅炒作后断崖式下跌,近期又上演绝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上很难听见“不对”,“错了”,“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回答”等诸如此类的批评性评价,当下提倡并流行激励性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诚然,激励性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充分体现“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可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