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儒家学者重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在今天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有效的德育是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之中;德育方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关键词】儒家;德育方法;学生;自主性形成
现代德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还应着力于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儒家学者强调道德教育要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相结合,要注重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在今天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从我国学校德育运行的现状来看,强调教师的灌输和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诵记和奉行,而很少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内心反省、自求自得的机会,不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忽视和淡漠了道德主体。其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对德育产生了排斥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认真汲取儒家注重自我修养的德育传统,把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和发挥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肯定自身、确定自身、持存自身、发展自身的安身立命之力。这才是摆脱当前学校德育困境的关键所在。
德育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倾向,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是否被接受,不仅要看思想观念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更要看这种思想观念对主体的价值如何。而主体要进行价值判断就必须有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没有选择就无所谓判断,没有判断也就无所谓认同,但如果主体对德育的内容缺乏认同,德育的功能也就无从谈起。德育方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首先,要特别重视将道德教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诉求。儒家德育理论的根源是立在己心道德的自觉完善上的,从“为人由己”到“内省不疚”,说明“仁”的思想发端于人之内省。“默而识之”的“默”,“是吾忧也”的“忧”,“发愤忘食”的“愤”,都是内省自反功夫的表现;而“仁者不忧”“乐以忘忧”,是生命向道德挺进中的仁者境界。强调个人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即德行的内化与养成,这是儒家德育思想的一大特点。麦金泰尔说:“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行的拥有和践行,是我们能够获得时间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德性是个体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品质,诸如正义、诚实、勇敢、守信、智慧等,这些品质保证了个人在纷杂的生活中追求美善而实现内在利益与价值。因此,重视个体内在品德意识的修炼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现代公民,起码应兼具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尤其是后者,决定了人之境界的高低和人格的尊卑,是人之灵魂。生命境界的提高不是靠研习专业知识书籍所能达到的,而是要靠智慧的启迪和自己生命的道德实践去培植,由此想到了儒家德育思想中经历千百年而依然透出生命智慧的那些道德经典的教育作用。
其次,注意德育方法的改进。从《论语》中清晰可见,孔子与弟子的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互为朋友的关系,是孔子德育思想方法的独特之处,这种方法在师生各自修身进德中起到了互动互补的特殊德育作用。第一,孔子和弟子都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师生之间以平等相待,以“义”为重,是相互为师,也相互为生。第二,他们都认为,以朋友关系待人,是他们追求的人格表征之一,即朋友友谊没有等级观念或私人利益掺杂,最合乎仁、义精神,所以《论语》开篇即讲“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与其说他们之间是尊师爱生关系,不如说他们之间是师生相对的朋友关系,与一般朋友不同,他们是师生相处。反观我们过去的德育,常常把道德教育简化为一种道德说教,即使是养成教育,也常常简单地从社会需要出发,去实施一个规范个体的过程。事实上,正是这种规范与反规范,约束与反约束之间的矛盾使德育举步维艰。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互补和融洽的关系氛围中,规范和引导受教育者的道德学习和发展,从而实现其道德自我完善。
最后,要特别重视道德实践,坚持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讲究躬行实践、知行合一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成功之处。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的效果较好,经过道德活动,学生才会对道德观念有一种切身的体会,他们才可能去实实在在的践行。如今,我国的德育主要在学校中进行,学校的德育又主要局限于课堂学习,这样的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儒家一贯强调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应该继承儒家强调道德实践的思想,放手让受教育者到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中去领悟、掌握传统道德的精华,主动自觉地进行道德评判和选择,这样才可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
日常生活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价值与他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决定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价值形成:一是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二是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三是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做出选择;四是珍惜并愿意公开所作出的选择;五是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价值中立态度,听取学生任何层面的看法,切勿急于作评判判断。如果学生提出见解后,教师立即做出判断评价,将抑制学生思考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自我完善和道德判断能力。此外,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一切有利的时间,让自己和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感受,激发学生的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意义重大,进而提高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麦金泰尔著,龚群,戴扬毅等译. 德性之后[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241.
【关键词】儒家;德育方法;学生;自主性形成
现代德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还应着力于道德主体思想的建设。儒家学者强调道德教育要与个人的道德修养相结合,要注重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在今天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从我国学校德育运行的现状来看,强调教师的灌输和学生对行为规范的诵记和奉行,而很少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内心反省、自求自得的机会,不重视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忽视和淡漠了道德主体。其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致使相当多的学生对德育产生了排斥和逆反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认真汲取儒家注重自我修养的德育传统,把启发学生的道德自觉和发挥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把受教育者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之中,从而形成一种肯定自身、确定自身、持存自身、发展自身的安身立命之力。这才是摆脱当前学校德育困境的关键所在。
德育具有强烈的价值判断倾向,一种思想、一种观念是否被接受,不仅要看思想观念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更要看这种思想观念对主体的价值如何。而主体要进行价值判断就必须有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没有选择就无所谓判断,没有判断也就无所谓认同,但如果主体对德育的内容缺乏认同,德育的功能也就无从谈起。德育方法改革的重点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首先,要特别重视将道德教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诉求。儒家德育理论的根源是立在己心道德的自觉完善上的,从“为人由己”到“内省不疚”,说明“仁”的思想发端于人之内省。“默而识之”的“默”,“是吾忧也”的“忧”,“发愤忘食”的“愤”,都是内省自反功夫的表现;而“仁者不忧”“乐以忘忧”,是生命向道德挺进中的仁者境界。强调个人主观努力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即德行的内化与养成,这是儒家德育思想的一大特点。麦金泰尔说:“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行的拥有和践行,是我们能够获得时间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德性是个体实践所需要的综合品质,诸如正义、诚实、勇敢、守信、智慧等,这些品质保证了个人在纷杂的生活中追求美善而实现内在利益与价值。因此,重视个体内在品德意识的修炼至关重要。笔者认为,现代公民,起码应兼具专业知识技能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尤其是后者,决定了人之境界的高低和人格的尊卑,是人之灵魂。生命境界的提高不是靠研习专业知识书籍所能达到的,而是要靠智慧的启迪和自己生命的道德实践去培植,由此想到了儒家德育思想中经历千百年而依然透出生命智慧的那些道德经典的教育作用。
其次,注意德育方法的改进。从《论语》中清晰可见,孔子与弟子的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互为朋友的关系,是孔子德育思想方法的独特之处,这种方法在师生各自修身进德中起到了互动互补的特殊德育作用。第一,孔子和弟子都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师生之间以平等相待,以“义”为重,是相互为师,也相互为生。第二,他们都认为,以朋友关系待人,是他们追求的人格表征之一,即朋友友谊没有等级观念或私人利益掺杂,最合乎仁、义精神,所以《论语》开篇即讲“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与其说他们之间是尊师爱生关系,不如说他们之间是师生相对的朋友关系,与一般朋友不同,他们是师生相处。反观我们过去的德育,常常把道德教育简化为一种道德说教,即使是养成教育,也常常简单地从社会需要出发,去实施一个规范个体的过程。事实上,正是这种规范与反规范,约束与反约束之间的矛盾使德育举步维艰。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注重培养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互补和融洽的关系氛围中,规范和引导受教育者的道德学习和发展,从而实现其道德自我完善。
最后,要特别重视道德实践,坚持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的统一。讲究躬行实践、知行合一是儒家德育思想的成功之处。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德育的效果较好,经过道德活动,学生才会对道德观念有一种切身的体会,他们才可能去实实在在的践行。如今,我国的德育主要在学校中进行,学校的德育又主要局限于课堂学习,这样的德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在情理之中。由此可见,儒家一贯强调的道德实践的观点是有可取之处的,我们应该继承儒家强调道德实践的思想,放手让受教育者到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中去领悟、掌握传统道德的精华,主动自觉地进行道德评判和选择,这样才可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公民。
日常生活中,必须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价值与他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决定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增强他们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价值形成:一是认清问题,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二是衡量各种选择的利弊;三是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做出选择;四是珍惜并愿意公开所作出的选择;五是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价值中立态度,听取学生任何层面的看法,切勿急于作评判判断。如果学生提出见解后,教师立即做出判断评价,将抑制学生思考的动机,影响学生的自我完善和道德判断能力。此外,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一切有利的时间,让自己和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感受,激发学生的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意义重大,进而提高德育实效。
【参考文献】
[1]麦金泰尔著,龚群,戴扬毅等译. 德性之后[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