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荣 描绘多元之美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364088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西之美,画笔描绘,
  中外合璧,艺坛绽华。
  恩师的技法和精神,
  个人的努力与见解,
  造就今日梁启荣先生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多彩的世界,由画笔衍生,
  日益缤纷美丽。
  梁启荣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师从周公理老师
  先後毕业於香港美专及岭海艺专
  作品曾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
  常在香港报纸发表有关美术类的评论文章
  2003年於香港举办个展。
  艺术感言为“画如其人,提高修养应是终身追求。”
  喜欢用水墨画表现人物,
  擅长以水墨画绘画外国的风光景致,如黑红色为主调的《布拉格之春》,以及《夏日多瑙河》,均别具特色。
  结缘名师习画技
  “於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於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对於人与人之间奇妙的缘分,著名作家张爱玲用一句通俗卻不乏高雅的句子总结。而对於梁启荣先生来说,与恩师周公理先生结缘,不仅是曾经共栖同一屋檐下的邻里情缘,也是开启了自己艺术之路的大门。
  香港出生的梁启荣先生很早开始喜欢绘画,十多岁就拿起画笔,在纸上创作。差不多二十岁的时候,由於其母亲在九龙包下一层楼的单元用作出租,其中入住了当时到香港谋求发展的画家周公理老师。因此,在同一屋檐下,开始了一段持续大半个世纪的师生缘。
  自幼喜欢美术的周公理,曾拜师被誉为中国油画之父、里程碑式人物、被孙中山称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的李铁夫老师,以及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以“诗、书、画、印”四绝扬名於世的一代宗师吴昌硕老师两位艺坛巨匠,习得一手出色画技,擅山水、人物、花鸟,风格中西兼取,水墨交融,生意盎然,同时,他亦长於油画,水彩画等西洋画种。
  1933年,移民香港的周公理先生在香港设立九龙美术专科学校、公理美术学院。而梁启荣先生在其後便拜其为师,学习国画与西洋画各种技巧,线条、丹青、素描、水彩……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他的画技日渐成熟,逐步进入艺术博大精深且美轮美奂的世界里,畅遊其中,不亦说乎。
  小有所成之时,梁启荣先生开始参加香港的绘画比赛,获得一定的成绩,而後他进入香港美专及岭海艺专学习,往发展成专业画家的道路上又大大迈出一步。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因得益於昔日周公理老师的用心教导,才在艺术的道路上大步前行。有感於此的梁启荣先生始终尊师敬师,时常记起老师的循循教导——那是自己最好的经验、以及最大的鼓舞。学有所成,他还是经常随老师作画、向老师请教。直到1989年恩师逝世。
  “他说画画要拿出平生的癫狂去创作,最好达到精通中西艺术。”想起这位在国画与西洋画方面都颇有造诣的老师,梁启荣先生不胜感慨,而常年跟随老师学习,让他收获甚多:“中西结合,中国的、西方的艺术都要学,结合倾尽心血,才能作出好的作品,就像打功夫一样,要用全部精力去学去练。”
  梁启荣先生的画作,总有浓淡相宜的墨色,又有神情生动的人物,有时以简练的水墨带过,突出国画内在的意境;有时又是严谨的结构描绘,显出西洋画的尽緻求形。中外画作的特点,在纸上各显优势,确是深得周公理老师的真传。
  世界美景留风情
  一路与艺术同行,梁启荣先生的人生也染上缤纷的色彩,过去他在工厂和银行工作过,到了六十岁便退休,而一直相伴着他的绘画爱好,卻在此时得到更好的发展。时间充裕了,梁启荣先生开始增加在香港和外地作画的时间,神州上下,世界东西,许多地方被他印上了追求绘画艺术的足跡。
  自1993年起,梁启荣先生一有机会,便背上画板、提起工具,到外地写生,同时,他又没有忘记香港本来的美丽,因此回到家後,只要发现本地好的题材,他照样开始迅速作画,要把香港美丽的瞬间定格,留在纸上。
  梁启荣先生介绍,他的作品以欧洲风情、内地风情和香港风情三个方面的体系为主,既有自然景色的清新,又有人文特色的多元,可以是黄山、华山的山水花鸟,也可以是異国他乡的活动现场。只要画成写生,收集整理,或在国外閒暇之时,或是採风结束後回到国内,他便在画室用心创作。
  画作的三大体系之中,神秘的印度风情特别得到梁启荣先生喜爱:1982年,他参观了大会堂举行一天的印度摄影展览,在众多表现印度的照片中,一张弹琴老人的照片迅速引起他的关注,让其观之激动,赏心悦目而投入精神,以至忘情。虽然展览翌日便离开香港,但印度卻引起梁启荣先生无限向往,因此他决定要找机会到印度去看看,要把当地美丽的画面描绘出来。
  2001年,他第一次踏上那个远在南亚的国度,终於得偿所愿,也开始创作一系列印度题材的作品。从此,他几乎每年都要到当地一次,坚持至今,已是在印度採风九次之多。为了观察当地最有特色的风情,他通常会选择当地“圣河”——恒河岸边的酒店居住,以此收集两岸发生的故事,当作画作的题材。
  “母子、音乐家……在那里画画,很容易找到模特。有些时候我跟他们说希望画他们的样子,他们觉得很光荣。”有一次,梁启荣先生看到一位母亲正在给孩子喂奶,於是征求对方意见,看看能否把眼前温馨和美的画面记录下来,想不到这种在香港连拍照都难以实现的要求,对方竟一口答应,让梁启荣先生感到前所未有的欣喜。而他多次到恒河写生作画,一些当地模特也逐渐认识他,例如一位音乐家,便是经常出现在画作上的角色。文化与艺术,在梁启荣先生对绘画的热爱与追求中,得到交融、进一步升华。
  潛心画坛成心得
  从近代中国绘画界引进西方技法开始,国内画坛屡屡出现中西合璧的佳作,虽然两者在技巧上存在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关於绘画艺术的本质,两者其实並无差别。梁启荣先生将之归纳为“两个传统,一个规律。”
  传统,即中外画技在传承中各有不同的要求与规范,形成各具特点的流派和风格。大体上,中华画技注重神韻,对画面内容並无太苛刻的要求,类似的风格在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朝韩、蒙古、越南等地也能看到。相对而言,西洋画起源於历代画家对构图、结构等精益求精的研究,发展成一门追求画面内容、兼容整体和细节的艺术,因此呈现出与国画不一样的传统。
  而艺术源於艺术家的情感,是表现个人理念与思想、在展现创作者情感的同时结合客观之感性行为,因此,无论是《清明上河图》还是《最後的晚餐》,都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投以个人情感创作而成,古人云:迁想妙得。便是梁启荣先生说的“一个规律”。
  不难看出,精辟的心得来自於他常年作画、常年追求艺术,追求美的历程。梁启荣先生对於艺术的追求,已经近乎痴迷。在其夫人的评价中,丈夫对於绘画的执着,等同生命的重要,他把绘画摆在第一位,不求名利,只需一张画纸,数种颜料和画笔,便是他的世界。
  退休之後,如果不外出採风,梁启荣先生每天吃过早饭都会到图书馆看书,仿佛这是另一种上班的节奏,这种习惯已经坚持二十年左右。每周,他会到大会堂写生,或参加画会,与一众同好交流切磋。如果碰上画展或艺术展,他闻讯後会迫不及待得牵起爱人的手前去观赏。
  艺术,可能是人们梦想的源泉,也可能是追求者人生的目标,梁启荣先生两者兼顾,在绘画中乐享人生。他以纯粹爱好艺术之心,创作一幅一幅的傑作,2003年,他还曾於香港中央图书馆一楼举行个展。不过问及发展,他轻鬆一笑,说出对於艺术纯粹的感言:“举行个展比较麻烦,所以我还是喜欢跟集体一起展出,因为我的追求,不是为了展出而画,是为了反映我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特点,表现自己对时代的感受。”
其他文献
观其面,笑容可掬,  而知其友善、亲和;  闻其声,声色浑重,  而知其忠厚、质朴;  察其言,思维缜密,  而知其睿智、儒雅。  从投身篮球,醉心国家体育事业,  到远赴香港,奉献社团共谋福祉,  不变的是,他的君子品行。  张锦孔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印尼华侨  年少回国发展体育事业  曾多次创业,後在港创办旅行社  香港泗水中华中学旅港校友会四届会长  原香港集美同学会副理事长  香港印尼泗
期刊
从清华大学到澳门大学再到澳门科技大学,  变了地点,换了环境,  却不改对教育事业极致的深情;  在澳门二十二年,  他在这片土地上将种子种下,  在教育的春天里,  留下一片墨绿;  无论台前还是幕后,  他始终意气风发,心系教育,  教育是他执着了数十年的事业,  也铸就了他数十年的成就。  临急受命 为澳门回归培养人才  1991年,澳门回归前八年,当时正值澳门高等教育的大调整,澳门大学大变
期刊
内地与香港的交流,  於国家而言,象徴着中华民族的团结;  於市场而言,是中外市场的互补;  於思想而言,是东西意识的磨合;  而於文化意识方面,是开阔双方眼界、  促进市民艺术修养必须的途径。  今日,香港的文艺界重新焕发新的生命,蓬勃、昂扬,  凖备覆盖着各式各样的“美”。  吴寿南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顾问  香港资深传媒人员联谊会副理事长  香港艺术行政人员协会委员  香
期刊
三十岁前,  他是年轻有为的“酒王”,  叱咤酿酒行业,  独佔市场鳌头;  三十岁後,  他是经营有道的“茶王”,  创办华联公司,领先业界群贤,  他富有胆识、气魄,更具实力、品格,  他就是曾志挥先生,名副其实的智慧茶商!  曾志挥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创立华联公司  新联发进出口贸易公司  曾任澳门酒业商会主席  中华总商会工商部副部长  现任澳门中国茶叶总经销  澳门茶艺协会永远会长  
期刊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传统中医博大精深。  望闻问切寻得病因,中药针灸治愈百病。  作为著名针灸专家靳瑞教授之徒、  医药博士梁日安先生,  从内地到香港,从中医全科到中医养生,  数十年坚持行走中医之路,授业解惑,悬壶济世。  今日,他以其资深的专业知识,提供中医健康养生服务。  梁日安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祖籍广西钦州  香港政府註册中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  曾任:香港中医学会副会长  香港
期刊
在热带雨林穿梭,在浩瀚海洋翱游,  在极地欣赏蓝色冰川,在沙漠感受滚滚热浪,  陈嘉俊先生一路走南闯北、环遊世界,  他並非只是在观光,更是在探索未知的大自然。  他号召青少年出发,去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他发动了意义非凡的“野外长征”,  使一批批青年学子探索的脚步,在世界各地延伸……  使生态保育的意识在大众的脑海里扎根……  陈嘉俊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野外动向HKDiscovery有限公司
期刊
年少时,音乐是他的梦想,  退休之後,音乐是他的精神食粮。  在艺术的海洋中徜徉,  他在寻一个美妙的梦;  在艺术的梦中,  他在找寻灵魂的栖息之所。  是音乐——这根无形的纽带,  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让他们——一批同样爱好艺术的人,凝聚在了一起。  他们唱歌、跳舞,丰腴生活,传递美好,好不快乐,  愉快的心情,也让他变得年轻。  林培德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印尼华侨  香
期刊
他技巧娴熟、炉火纯青、屡获佳绩。  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迥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创作范围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近年来,他倾心於创作大画,  以具象的手法描绘出一个个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由各种人物所组成的一幕幕故事。  他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将古今中外、悲欢离合,化作笔下的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  善以画叙事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也为向家乡同胞汇报自己近年来的艺术成果,20
期刊
父亲是爱国华侨雷贤锺先生,  尽其一生为国贡献,  “橡胶王”风采经年不减。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  雷德鸿先生同样对华夏大地有着醇厚的感情,  无论经历了多少风波,  始终不变的是他心底一贯的爱国之情。  化作孜孜不倦的服务,  造福香江同胞。  雷德鸿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新华药业公司创办人  港九中医研究院中医学士  港九中医师公会永远名誉会长  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  香港註册中医学会会
期刊
商道酬信,  天道酬勤。  建筑行业资深人士张惠龙先生,  投身业内、苦心经营三十多年,  成立明俊建筑有限公司,  以“认真”二字搏得大批新老客户,  以“真心”筑造业内工程品牌,  一路倍受瞩目,  坚实而行!  张惠龙先生主要职务与履历  明俊建筑有限公司董事经理  屋宇处承建商註册委员会委员  环保处环境影响评估委员会(EIA)委员  承建商授权签署人协会永远名誉会长  英国专业工程师协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