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清华大学到澳门大学再到澳门科技大学,
变了地点,换了环境,
却不改对教育事业极致的深情;
在澳门二十二年,
他在这片土地上将种子种下,
在教育的春天里,
留下一片墨绿;
无论台前还是幕后,
他始终意气风发,心系教育,
教育是他执着了数十年的事业,
也铸就了他数十年的成就。
临急受命 为澳门回归培养人才
1991年,澳门回归前八年,当时正值澳门高等教育的大调整,澳门大学大变革时期,急需要高水平的教授。于是澳门大学通过澳葡政府向中国教育部提请支持,教育部根据清华大学的推荐,向澳门大学作了推荐。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周礼杲教授被推荐去澳门大学任教。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周礼杲教授说:“当时,我对于澳门以及澳门大学可谓一无所知,只是知道要我去澳门大学授课,并担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副院长。”
带着些许疑惑和对未来前景的不明晰,他来到澳门。一日,时任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郭东坡先生的一席话,不仅解了周礼杲教授心中的疑惑,更顿时让他真正意识到国家公派他们前来澳门大学工作的深层次意义和责任。周礼杲说“郭东坡对我们几位在澳门任教的中国教授说,葡国管治澳门400多年。澳门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特别是高层,几乎都是葡国人,或是土生葡人,华人很少。这样怎么回归?怎么实行澳门基本法“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回归后主要要由澳门本地人来管理澳门。现在中葡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已经签署,确定了澳门回归的时间。然而,要做到顺利回归必须解决三大问题: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中文官式语言化。这是中葡双方达成的共识,而这三大问题的核心是“人才”,即澳门本地人才,尤其是华人。而本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澳门大学应该负起主要责任,希望你们来努力帮助辨好澳门大学。从现在1991年起到回归1999年,只有8年的时间。他语重心长地说责任是很重的。周礼杲教授和其它几位教授由此都认识到了要担负培养澳门本地华人子弟的重任,以迎接澳门回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性的任务,意义非凡,然而,要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为澳门回归培养所需的人才,使澳门顺利回归,并非易事。需要澳门大学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周礼杲教授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在清华大学长达四十年的大学工作经验,但是澳门有其特殊的情况和特点,要做好工作就首先要很好的了解澳门的实际。那些年里,周礼杲教授先安下心来认真学习澳门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同时向几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前任校长学习,与澳门的中国人教授团结合作。并广泛结交葡萄牙、欧美等外籍教授,汲取好的经验,再与澳门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合作,培养澳门回归急需的科技人才、法律人才等。面对自己的任务,周礼杲教授慎重而清晰,对于澳门大学教育的方向,他感到明亮而从容。
1994年,周礼杲教授被正式委任为澳门大学副校长,1997年,他又被委任为澳门大学校长,直到1999年10月,澳门回归前夕卸任。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周礼杲教授为培养澳门人才费尽心思,可谓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在澳门回归之时,澳门大学累积培养出了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近三千人,可基本满足澳门各个部门所急需的人才。受到了当时主管澳门回归工作的国务院港澳办陈滋英副主任的肯定。在1998年 4月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时,周礼杲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鹏委员长颁发了筹备委员会委员的证书,由此他积极参加了筹委会的工作和活动,在他卸任澳门大学校长之职时,澳门总督特别颁授其一枚专业功绩勋章,以肯定和表彰他对澳门大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这样的成绩,让周礼杲教授倍觉自豪,既自豪于自己参与了澳门回归的准备工作,又自豪于参与培养了三千人才。
这时他又受邀离开澳门大学,前去创建一所新的私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再掀新篇 为澳门留下一笔新绿
临近澳门回归时,澳门候任特首何厚铧先生和澳门候任文化司司长崔世安先生`分别约谈周礼杲教授关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澳门知名企业家廖泽云先生以及一些澳门有远见的重视教育的精英人士不谋而合,产生要在澳门回归后创办一所完全属于中国人办的新大学的念头,计划用一种不同于公立学校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办学。他们找到了周礼杲教授,探讨、畅谈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如何在澳门发展,并提出希望周礼杲教授来协助他们创办这所大学。周教授说“当时,骤然听到这一消息时,我确也感到意外,因为澳门城市不大,已经有了一所正规的澳门大学以及其它一些高校,而且时间又这么短,前后只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供我们做一切筹备工作,困难较大。但是我很快意识到,在澳门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事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高等教育,不可能都依靠政府利用公帑来办。世界上,特别是美国,很多世界一流名牌大学都是私立的。利用社会民间力量来发展高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澳门增加教授事业的发展对澳门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有意义的。所以我就决定答应他们的邀请,为在澳门创办一所新的大学做一点新贡献。”周礼杲教授说。
在澳门回归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廖泽云先生便将申请这所新大学的报告书及所有法律文件和附件递交给了澳门特区政府。周礼杲教授这个澳门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也开始走马上任,为新大学的成立忙碌不已。
那时,没有校园,还没有建设校园的土地,自然就没有教授和学生,一切需要从零开始。然而,这所学校需要赶在2000年招生,这年9月份便要开始上课。时间如此紧张,无法让周礼杲教授慢慢筹备。明知这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颇具挑战,然而因为知晓这是澳门诸多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周礼杲教授为他们的这种办学热情所感动,就接下了这个挑战,迎难而上。他鼓起了勇气去担当这样的重任。
如何创办?他陷入思考,他想起清华大学梅贻琦老校长曾说过一句话,其大意是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就是说,一所大学有多少大楼当然很重要,这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但更主要的是看有多少学术大师。梅校长在这里强调了学术大师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周教授的首要工作是努力去聘请高水平的教授。 在校董会确定了要建立四个学院: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他就根据梅贻琦校长的思想,首先去聘请优秀的教授来担任这四个学院的院长。于是他去中国大陆,寻求著名大学的支持。他回到清华大学,聘请到清华大学计算器系系主任,他是中国计算器学会的理事长,来担任信息科技学院院长。又聘请到北京大学著名法律专家肖蔚云教授来担任法学院院长,他是港澳基本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造诣很深。还从复旦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聘请到资深的教授来担任院长。”
这四位资深教授被聘请到澳门科技大学,立即为澳门科技大学增添了分量。2000年3月31日,廖泽云主席等人主持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向社会发布了决定成立澳门科技大学,并公布了澳门科技大学四个学院的院长简历。同时告知大家特首何厚铧为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监,马万祺先生、何鸿燊先生、曹其真女士为校董会荣誉主席、廖泽云先生为校监兼校董会主席等,并确定于4月1日开始招生。结果在澳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大家慕名而来。当时来索取报名资料者众多,入学申请者达至千人。这样的成果将周礼杲教授心中原本因无校园而存有的些许担忧一扫而空。而四位院长一到位,他们就很快去聘请到一批教授前来任教。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很快都落实了。这一年的9月,澳门科技大学就顺利开课。
周礼杲教授等人将这所大学定位在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的国际性大学。他告诫自己,一定要认真办校,否则,所办之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而这样的一所高要求的大学,首先要注重学术,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即认真的教授、有水平的教授,此外,这所大学的招生对象,除了本科生,还要招收硕士生、博士生。
澳门科技大学开创了建校第一年便招收博士生的先河,这在内地,没有十年建校史的大学难以做到,而这点,也足以显示澳门科技大学雄厚的实力和高水平的前景,因为大学拥有不少的博士生导师。在校监廖泽云先生的亲力亲为下,新校园以不到一年多极快的建速度建成,于2001年9月即迁入使用。有了良好的师资,又有一座美丽和宽阔的新校园。为师生们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大学显得生气勃勃。那时就在短短三年之后,这所崭新的大学已经初具规模,在校人数递增,并建成十余个实验室,很快还建起了一个拥有数百座位的国际会议厅,供学校师生进行学术研讨。到现在经历了十余年来,越来越美丽和宽敞的校园,有优秀的师资,又有良好学习环境,得到社会大众和来访者的大力赞扬。
澳门科技大学在教学上也是澳门较早强调通识教育的学校。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即我们培养大学生,不能只让他们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发展至目前,澳门科技大学已由最初的四个学院发展成七个,在校学生人数近万人。成为澳门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大学。科学研究工作也有很大发展。澳门科技大学与澳门大学联合建成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澳门科技大学还建立了一个太空研究所,对月球火星进行探索,已取得一些国际同行的肯定。澳门科技大学,成为澳门实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的主要的高等学府之一。
此等辉煌成绩,澳门科技大学开创者周礼杲教授也作出了贡献。
心系教育 彰显教育的极致深情
2001年,澳门特区政府第一次向社会人士颁授奖章和奖状时,特首何厚铧先生为周礼杲教授颁发了“荣誉奖状”,肯定了他对澳门高等教育所做的突出贡献。
2002年12月,周礼杲教授的澳门科技大学校长之职任期届满,他从校长的职位上退居二线。2009年以前,他一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2009年,他被委任为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并担任至今,他对教育的一腔热情始终如一,无论台前还是幕后,都保留着对教育事业极致的深情,他说:“我也将尽我的努力再为澳门的高等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在澳门的这二十二年,周礼杲教授将高等教育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种下,最终在教育事业的春天里,留下了一抹绿意,这么多年来,看着澳门一点点发展,实诚、勤劳的澳门人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周礼杲教授心里说不完的高兴。
他曾经教过的澳门大学学生中的六个从二十年前开始,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前去拜访他,看望他,一段时间后,这六个学生就变成了十二个,“因为他们都结婚了,带着妻子一同前来。”周礼杲教授开心地说,“又过了一段时间,便成为十八个人,因为他们都有了孩子,一家人前来。”每次看到他们,他总是很高兴,作为老师,作为长辈,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心里总是甜蜜的。周礼杲教授的许多学生都成为了澳门各企业、各部门的领导者,为澳门的发展添砖加瓦,学生们的成功和出息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也是学生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这样的礼物让作为老师的周礼杲教授倍觉自豪,他非常珍惜重视这种诚挚的师生感情。
如今的他,依旧心系澳门教育事业,他的时间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帮助把握学校发展的大方向,包括筹划增加开设新一些课程等工作;其二是为促进澳门科技的发展出力。
周礼杲教授将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献给了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至今已六十年的教育事业生涯,让他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他执着了一生,也给他带来了一生的快乐和自豪。(廖冬梅)
周礼杲教授主要职务与履历
曾为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博士生导师
1991年应聘前往澳门大学任教参与培养人才
澳门大学前副校长和校长(1994—1999年)
澳门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00—2002年),现为校董会主席
(澳门)两岸四地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理事长
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澳门)董事会前主席(1998—1999年)
1999年3月获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变了地点,换了环境,
却不改对教育事业极致的深情;
在澳门二十二年,
他在这片土地上将种子种下,
在教育的春天里,
留下一片墨绿;
无论台前还是幕后,
他始终意气风发,心系教育,
教育是他执着了数十年的事业,
也铸就了他数十年的成就。
临急受命 为澳门回归培养人才
1991年,澳门回归前八年,当时正值澳门高等教育的大调整,澳门大学大变革时期,急需要高水平的教授。于是澳门大学通过澳葡政府向中国教育部提请支持,教育部根据清华大学的推荐,向澳门大学作了推荐。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清华大学电机系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周礼杲教授被推荐去澳门大学任教。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周礼杲教授说:“当时,我对于澳门以及澳门大学可谓一无所知,只是知道要我去澳门大学授课,并担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副院长。”
带着些许疑惑和对未来前景的不明晰,他来到澳门。一日,时任新华社澳门分社社长郭东坡先生的一席话,不仅解了周礼杲教授心中的疑惑,更顿时让他真正意识到国家公派他们前来澳门大学工作的深层次意义和责任。周礼杲说“郭东坡对我们几位在澳门任教的中国教授说,葡国管治澳门400多年。澳门政府部门的公务员,特别是高层,几乎都是葡国人,或是土生葡人,华人很少。这样怎么回归?怎么实行澳门基本法“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回归后主要要由澳门本地人来管理澳门。现在中葡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已经签署,确定了澳门回归的时间。然而,要做到顺利回归必须解决三大问题:公务员本地化、法律本地化、中文官式语言化。这是中葡双方达成的共识,而这三大问题的核心是“人才”,即澳门本地人才,尤其是华人。而本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澳门大学应该负起主要责任,希望你们来努力帮助辨好澳门大学。从现在1991年起到回归1999年,只有8年的时间。他语重心长地说责任是很重的。周礼杲教授和其它几位教授由此都认识到了要担负培养澳门本地华人子弟的重任,以迎接澳门回归,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性的任务,意义非凡,然而,要在短短八年的时间里,为澳门回归培养所需的人才,使澳门顺利回归,并非易事。需要澳门大学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周礼杲教授认识到,自己虽然有在清华大学长达四十年的大学工作经验,但是澳门有其特殊的情况和特点,要做好工作就首先要很好的了解澳门的实际。那些年里,周礼杲教授先安下心来认真学习澳门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同时向几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前任校长学习,与澳门的中国人教授团结合作。并广泛结交葡萄牙、欧美等外籍教授,汲取好的经验,再与澳门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合作,培养澳门回归急需的科技人才、法律人才等。面对自己的任务,周礼杲教授慎重而清晰,对于澳门大学教育的方向,他感到明亮而从容。
1994年,周礼杲教授被正式委任为澳门大学副校长,1997年,他又被委任为澳门大学校长,直到1999年10月,澳门回归前夕卸任。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周礼杲教授为培养澳门人才费尽心思,可谓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在澳门回归之时,澳门大学累积培养出了各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近三千人,可基本满足澳门各个部门所急需的人才。受到了当时主管澳门回归工作的国务院港澳办陈滋英副主任的肯定。在1998年 4月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时,周礼杲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鹏委员长颁发了筹备委员会委员的证书,由此他积极参加了筹委会的工作和活动,在他卸任澳门大学校长之职时,澳门总督特别颁授其一枚专业功绩勋章,以肯定和表彰他对澳门大学发展所做的贡献。这样的成绩,让周礼杲教授倍觉自豪,既自豪于自己参与了澳门回归的准备工作,又自豪于参与培养了三千人才。
这时他又受邀离开澳门大学,前去创建一所新的私立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再掀新篇 为澳门留下一笔新绿
临近澳门回归时,澳门候任特首何厚铧先生和澳门候任文化司司长崔世安先生`分别约谈周礼杲教授关于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澳门知名企业家廖泽云先生以及一些澳门有远见的重视教育的精英人士不谋而合,产生要在澳门回归后创办一所完全属于中国人办的新大学的念头,计划用一种不同于公立学校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办学。他们找到了周礼杲教授,探讨、畅谈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如何在澳门发展,并提出希望周礼杲教授来协助他们创办这所大学。周教授说“当时,骤然听到这一消息时,我确也感到意外,因为澳门城市不大,已经有了一所正规的澳门大学以及其它一些高校,而且时间又这么短,前后只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供我们做一切筹备工作,困难较大。但是我很快意识到,在澳门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事业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高等教育,不可能都依靠政府利用公帑来办。世界上,特别是美国,很多世界一流名牌大学都是私立的。利用社会民间力量来发展高教,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澳门增加教授事业的发展对澳门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重有意义的。所以我就决定答应他们的邀请,为在澳门创办一所新的大学做一点新贡献。”周礼杲教授说。
在澳门回归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廖泽云先生便将申请这所新大学的报告书及所有法律文件和附件递交给了澳门特区政府。周礼杲教授这个澳门科技大学创校校长也开始走马上任,为新大学的成立忙碌不已。
那时,没有校园,还没有建设校园的土地,自然就没有教授和学生,一切需要从零开始。然而,这所学校需要赶在2000年招生,这年9月份便要开始上课。时间如此紧张,无法让周礼杲教授慢慢筹备。明知这又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颇具挑战,然而因为知晓这是澳门诸多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周礼杲教授为他们的这种办学热情所感动,就接下了这个挑战,迎难而上。他鼓起了勇气去担当这样的重任。
如何创办?他陷入思考,他想起清华大学梅贻琦老校长曾说过一句话,其大意是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就是说,一所大学有多少大楼当然很重要,这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但更主要的是看有多少学术大师。梅校长在这里强调了学术大师的重要性。所以他决定周教授的首要工作是努力去聘请高水平的教授。 在校董会确定了要建立四个学院:资讯科技学院、行政与管理学院、法学院和中医药学院。他就根据梅贻琦校长的思想,首先去聘请优秀的教授来担任这四个学院的院长。于是他去中国大陆,寻求著名大学的支持。他回到清华大学,聘请到清华大学计算器系系主任,他是中国计算器学会的理事长,来担任信息科技学院院长。又聘请到北京大学著名法律专家肖蔚云教授来担任法学院院长,他是港澳基本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造诣很深。还从复旦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聘请到资深的教授来担任院长。”
这四位资深教授被聘请到澳门科技大学,立即为澳门科技大学增添了分量。2000年3月31日,廖泽云主席等人主持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向社会发布了决定成立澳门科技大学,并公布了澳门科技大学四个学院的院长简历。同时告知大家特首何厚铧为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校监,马万祺先生、何鸿燊先生、曹其真女士为校董会荣誉主席、廖泽云先生为校监兼校董会主席等,并确定于4月1日开始招生。结果在澳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应,大家慕名而来。当时来索取报名资料者众多,入学申请者达至千人。这样的成果将周礼杲教授心中原本因无校园而存有的些许担忧一扫而空。而四位院长一到位,他们就很快去聘请到一批教授前来任教。教学计划、课程、教材等很快都落实了。这一年的9月,澳门科技大学就顺利开课。
周礼杲教授等人将这所大学定位在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的国际性大学。他告诫自己,一定要认真办校,否则,所办之大学不能称之为大学,而这样的一所高要求的大学,首先要注重学术,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即认真的教授、有水平的教授,此外,这所大学的招生对象,除了本科生,还要招收硕士生、博士生。
澳门科技大学开创了建校第一年便招收博士生的先河,这在内地,没有十年建校史的大学难以做到,而这点,也足以显示澳门科技大学雄厚的实力和高水平的前景,因为大学拥有不少的博士生导师。在校监廖泽云先生的亲力亲为下,新校园以不到一年多极快的建速度建成,于2001年9月即迁入使用。有了良好的师资,又有一座美丽和宽阔的新校园。为师生们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大学显得生气勃勃。那时就在短短三年之后,这所崭新的大学已经初具规模,在校人数递增,并建成十余个实验室,很快还建起了一个拥有数百座位的国际会议厅,供学校师生进行学术研讨。到现在经历了十余年来,越来越美丽和宽敞的校园,有优秀的师资,又有良好学习环境,得到社会大众和来访者的大力赞扬。
澳门科技大学在教学上也是澳门较早强调通识教育的学校。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专业教育以外的教育,即我们培养大学生,不能只让他们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发展至目前,澳门科技大学已由最初的四个学院发展成七个,在校学生人数近万人。成为澳门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大学。科学研究工作也有很大发展。澳门科技大学与澳门大学联合建成了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此外澳门科技大学还建立了一个太空研究所,对月球火星进行探索,已取得一些国际同行的肯定。澳门科技大学,成为澳门实行教学和科学研究并重的主要的高等学府之一。
此等辉煌成绩,澳门科技大学开创者周礼杲教授也作出了贡献。
心系教育 彰显教育的极致深情
2001年,澳门特区政府第一次向社会人士颁授奖章和奖状时,特首何厚铧先生为周礼杲教授颁发了“荣誉奖状”,肯定了他对澳门高等教育所做的突出贡献。
2002年12月,周礼杲教授的澳门科技大学校长之职任期届满,他从校长的职位上退居二线。2009年以前,他一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2009年,他被委任为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并担任至今,他对教育的一腔热情始终如一,无论台前还是幕后,都保留着对教育事业极致的深情,他说:“我也将尽我的努力再为澳门的高等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在澳门的这二十二年,周礼杲教授将高等教育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种下,最终在教育事业的春天里,留下了一抹绿意,这么多年来,看着澳门一点点发展,实诚、勤劳的澳门人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周礼杲教授心里说不完的高兴。
他曾经教过的澳门大学学生中的六个从二十年前开始,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前去拜访他,看望他,一段时间后,这六个学生就变成了十二个,“因为他们都结婚了,带着妻子一同前来。”周礼杲教授开心地说,“又过了一段时间,便成为十八个人,因为他们都有了孩子,一家人前来。”每次看到他们,他总是很高兴,作为老师,作为长辈,看着他们成家立业,心里总是甜蜜的。周礼杲教授的许多学生都成为了澳门各企业、各部门的领导者,为澳门的发展添砖加瓦,学生们的成功和出息是老师最大的欣慰,也是学生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这样的礼物让作为老师的周礼杲教授倍觉自豪,他非常珍惜重视这种诚挚的师生感情。
如今的他,依旧心系澳门教育事业,他的时间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澳门科技大学校董会,帮助把握学校发展的大方向,包括筹划增加开设新一些课程等工作;其二是为促进澳门科技的发展出力。
周礼杲教授将自己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献给了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至今已六十年的教育事业生涯,让他与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他执着了一生,也给他带来了一生的快乐和自豪。(廖冬梅)
周礼杲教授主要职务与履历
曾为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博士生导师
1991年应聘前往澳门大学任教参与培养人才
澳门大学前副校长和校长(1994—1999年)
澳门科技大学创校校长(2000—2002年),现为校董会主席
(澳门)两岸四地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理事长
美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
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澳门)董事会前主席(1998—1999年)
1999年3月获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