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评析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owen25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专职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的核心,是高校德育教师的主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同时也是高校行政干部的重要来源。转变思路、创新方法、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高校德育水平的前提保障,也是高校深化综合改革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化
  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更加强调专职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专职辅导员作为德育一线教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干部、教师”的双重身份也为高校干部队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持。
  高校专职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积极作用
  我国的辅导员制度始于1952年,而高校建立专职辅导员制度则是在1961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破坏,1978年又恢复。创建之初,主要是扮演“政治辅导员”的角色,后来逐渐转向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直至今天成为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方位的人生导师。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任务依然没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师生配比就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2006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再次指出:“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专职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影响。第一,专职辅导员党性立场坚定,在思想认识及重大政治问题上能够给予大学生建设性的意见与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第二,专职辅导员从事具体学生事务,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奖勤助贷”“心理咨询”“职业规划”以及“实践实习”等平台与渠道,为学生提供咨询与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学生在校期间最为信任的师友。第三,专职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工一线,活动组织、文稿撰写、人际沟通、识人辨事、抗压抗挫等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成为学校青睐的干部队伍的重要可靠来源。专职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作为高校一支特殊队伍,他们“上得了课堂、打得开心房、做得了导航”,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兼职模式下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采取“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模式。专业教师、“推免保”学生、挂职干部、新入校的教职员工等均成为兼职辅导员的重要来源。专兼职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辅导员队伍的人员配备,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越来越高,这一模式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
  1.专职辅导员队伍师生比不达标
  教育部对高校专职辅导员与本专科生之间的师生比要求是不低于1∶200,然而这一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达到。以北京A高校为例(2016年统计),全校专兼职辅导员34人(专职15人,兼职19人),在校本科生4,800余人、硕博生2,300余人。专职辅导员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320,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失衡,造成了日常工作中专职辅导员工作强度过大、学生教育服务质量降低,极大影响了高校德育教育水平。
  2.专职辅导员队伍准入门槛降低
  “专职为主,兼职为辅”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般模式。然而,越来越多兼职队伍的出现,正在改变着辅导员队伍的整体面貌。看似队伍不断壮大、德育主体形式不断丰富,但无形之中逐渐放宽、降低了辅导员队伍的准入标准。兼职辅导员时限一般为1年~2年,其兼职期间要兼顾学习、原岗位工作,时间精力的投入都是有限的。辅导员队伍作为一支专门长期从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师队伍,不但需要相关的学科背景、工作经历,更需要长期的全身心投入。广而泛之地以兼职形式充实队伍,无疑在时间、精力、专业度等方面放宽了要求。兼职辅导员队伍的频繁流动,也加剧了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
  3.专职辅导员队伍呈现断崖式发展
  专职辅导员队伍断崖式发展是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过程中呈现的一大怪现象,特别是某些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减少专职辅导员引进,以各种兼职辅导员形式充实队伍,造成德育教育一线专职教师队伍逐渐“瘦弱化”的不正常现象。加之部分专职辅导员迫于晋升渠道狭窄等因素转岗甚至辞职,更加剧了这一趋势的恶化。整体上看,辅导员队伍数量似乎维持不变,人员常变常新。但是,实际上专职辅导员只减不增、人员老化,大有一种专职辅导员断崖式发展之势。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来形容当前的辅导员队伍现状似乎并无不妥。
  4.专职辅导员队伍发展晋升渠道窄仄
  辅导员属于一线学生工作队伍,是学生工作队伍里的骨干力量。健康的晋升渠道应该是:一线优秀辅导员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处长、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主任的垂直晋升。或是向学工系统之外的其他党政机关的竞聘转岗。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院系黨总支书记、副书记配备不齐全,也缺乏健全的制度保证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系统内的垂直晋升。即便是多渠道晋升,多所高校也缺乏规范性的程序与规律性的机制。而创新专职辅导员分类培养模式,鼓励专职辅导员向纵深化发展,如研究型辅导员、实务型辅导员等,在很多高校也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
  5.专职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感较低
  教师角色弱化、工作职责不清、身份归属模糊,是造成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的主要因素。中共中央、教育部等多个文件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德育教师,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职业规划、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多项教育任务,并且兼任思政课、心理健康课、职业规划课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师身份是辅导员最重要的职业认可。而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多被充以教务、行政、科研秘书等角色,弱化了其教师角色,这加剧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与职业倦怠感。院系的笼统使用,职能部门的任意摊派,都客观上模糊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定位,错误地将其作为基层事务性人员对待。加之发展晋升渠道不畅通、发展保障不到位,部分专职辅导员转岗甚至辞职。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与学校自身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   专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1.学校层面: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严格落实中央政策要求,切实保证专职辅导员配备。中共中央、教育部明确规定,高校专职辅导员与本专科生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这是对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辅导员队伍保持稳定的一条红线。而实际过程中,高校却在专职辅导员师生比问题上打马虎眼、蒙混过关,难以真正达到1∶200。专兼职模式是一种创新与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忽视专职辅导员作为整个辅导员队伍核心的重要性。严格落实中央政策与要求,保证专职辅导员的配比,是对辅导员职业的基本尊重,是保证辅导员队伍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
  第二,完善专职辅导员准入培养晋升体系,多渠道、多模式拓宽发展渠道。提高准入门槛,不仅从学历、专业、能力等层次考察专职辅导员职业匹配资质,而且更要从师德师范、职业意识、心理健康等角度进行考察了解。规范职业培训,以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党史学、国际关系等专业课程,定期组织开展系列讲座培训,丰富专职辅导员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完善考核体系,从考核内容、程序、标准、周期等维度进一步规范,提高辅导员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实效性。畅通晋升渠道,坚持垂直晋升、多渠道晋升相结合的模式,为广大的专职辅导员提供晋升的机会与平台。同时,要大胆创新,探索研究型、实务型辅导员模式的尝试与构建。
  2.院系层面: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充分发挥辅导员德育教师育人功能
  第一,明确专职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有重点、有区别地合理分工。院系要厘清专职辅导员的定位,即辅导员首先是德育教师,以大学生德育教育为主要职责;其次兼顾事务性工作。院系的笼统使用往往造成辅导员工作强度过大、事务性工作缠身、职业倦怠感强烈,无暇顾及学生教育,本末倒置。院系党政领导班子需要结合学校各职能部处的职责情况,合理设置院系层面的行政部门及人员,做到院系与学校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匹配、有效对接,既能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又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辅导员,有助于其更好地专注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坚持辅导员身份院系化管理,强化辅导员院系归属感。各个高校对于专职辅导员的人事归属管理不尽相同,有的“人”在学生工作部(处)、由学生工作部(处)统一管理,有的则“人”在院系、由学生工作部(处)与院系双重管理。前者容易造成辅导员与学生的脱离,不利于辅导员在院系工作的深入开展;后者则容易造成辅导员身份归属的模糊,不利于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定位。学校、院系需要站在学生发展角度思考,将专职辅导员的身份关系转交院系管理,强化院系专业教师、辅导员(德育教师)、行政人员三位一体的和谐的团队建设模式,以保证院系形成更加立体的全员育人结构,促进学生发展。
  3.个人层面:修德养性、善于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第一,加强师德师范教育,提升职业素养与个人魅力。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师德表现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专职辅导员作为一线德育教师,势必要始终坚持教师职业操守,时刻牢记师德师范要求,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标准作为毕生追求。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求真务学,以良好的师者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争做学生的道德楷模,通过躬身示范引导学生向善向学、回报社会、健康成长。
  第二,重视后天学习与研究,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教育水平。专职辅导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完美的体现者。一方面,辅导员要帮助青年学生解决他们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另一方面,辅导员还要从学生“奖勤助贷”、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实践实习等实际需求层面,给予学生直接的指导与帮助。这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政治理論功底扎实,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务处理能力与实践育人能力。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航者,专职辅导员后天的学习与研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与年轻人打交道,要善于把握他们的思维模式,对于新事物要善于接受,对于新技能要善于掌握,对于新问题也要能够研究并顺利解决。作为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专职辅导员个体的自我成长与提高极为重要,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育部,2005.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教育部,2006.
  [3]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R].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2013.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其他文献
胥吏,是旧时官府衙门中官员的属吏,负责办理文书案牍及司法等具体事务,又叫书吏、牍吏、书办、刀笔吏.《水浒传》里任山东郓城县押司的宋江,就是这类人物.胥吏按照任职的地域
期刊
2016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启动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学院在教学设施、师资培养、教学质量、学生管理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在两年文化基础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of blade tip winglet on the flow field of a compressor cascade. The tests are performed in a lo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集团化办学是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九中教育集团及其成员学校参与了这一体制重构的过程。2010年,石景山区教委主导成立北京九中教育集团,由九中向金顶街地区中小学输出品牌,各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衔接。九中教育集团通过理念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塑造并发展集团品牌。  1.理念文化——集团发展的精神气质  九中教育集团重视理念建构,形成理念文化体系:核心价值观
期刊
根据广东省清远市的人口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及EXCEL等软件进行计算,对清远市未来5年的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清远市总人口在2013年达到377万人,2015年
一、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形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多为职业革命家,并非专门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们只是在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和从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同时,将自己
1943年8月15日,阎锡山在克难坡召开的行政会议上首次提出“兵农合一”,继而在乡宁县“试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一rn抗战烽火中,中国大学向内地迁移,历尽艰辛,弦歌不辍.rn浙江大学从杭州撤离,“经过四次大的搬迁,行程两干六百余公里,足迹遍及浙、赣、湘、桂、闽、粤、黔七省,于1940年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