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依据“全纳教育”理念,结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赋予英语课堂活动新的形式和内涵,着重探讨了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设计、优化英语课堂活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课堂活动;教学目的;全纳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包含着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这就要求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而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走进初中英语的课堂活动。
虽然在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学取得的成就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中,与“全纳教育”相关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排斥现象。在英语课堂的活动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学生不是加倍关怀,而是直接将其排斥在团体之外,有立壁角的,有站办公室的,有晚放学的,还有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的,等等。(2)歧视现象。用歧视的语言和动作对待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对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让其参与学习好的同学的课外活动,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学习不好学生的作业或成绩。(3)分类现象。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将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分成A、B、C等类别,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还美名曰“分层教学”。不少教师甚至走向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从而偏离了课堂活动的目的。
英语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是诱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提供学生合作学习英语的机会,促进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1世纪“全纳教育”的发展给初中英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全纳教育”实际上就是主张在课堂中要营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的教学氛围,并能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用“全纳教育”的价值观理念设计课堂活动
用“全纳教育”的价值观理念指导初中英语课堂设计,其立足点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人人参与,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合作。
1.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显露合作价值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教学成功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心中要有“全纳”思想,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诱导、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2.活动设计要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增加交流价值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根据“全纳教育”理念,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通过合作与交流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要自始至终将听、说、读、写贯穿于其中。
二、用“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优化课堂“引问”
对很多学生而言,不管怎么说英语学科都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把握好英语引问的难度至关重要。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所以,教师在活动引问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引发的问题会不会排斥其他学生?容纳的学生比是多少?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能学有所获。
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强,自我封闭,所以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全纳教育”理念,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要鼓励所有学生,不断地激励学生发言,即使答案错误,也不要全盘否定,伤害学生的自信,要使其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回答完整的句子,而不是一个词或是几个词。教师又要多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见解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活动,善于阐述个人观点。教师可以从易到难地逐一提出问题,让程度低的学生回答难度较低的Yes / No-question,并且要及时鼓励表扬,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话。让优秀的学生回答相对复杂较难的Wh-question,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根据“全纳教育”的平等观,教师的课堂“引问”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引问”事实上就是教师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时倍功半”的局面。关键是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引导者、助学者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切可能让学生去学,主动积极并乐于学习。
三、用“全纳教育”的人权观理念激活课堂情境
学习权利是每个学生到学校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能因任何借口(例如学生自己不想学、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差等)而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反而要想尽一切办法,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权利能够顺利实现。
1.用启发式组织教学情境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有充分的保障。教师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1)用肢体语言照顾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启发式”教学组织课堂活动,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多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顺利地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的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一时思想偏离而剥夺或者丧失其学习的权利。 (2)用个别点拨实施学生的学习权利。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提示活动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复述活动。此种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成功开展课堂活动。
2.设置问题激活教学情境
创设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景”组织课堂,是实现“全纳教育”理念的有效手段。如在新课文教学之前,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在讲授课文时将课文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出问题,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课堂讨论。
“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注意小而具体,新颖有趣,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所掌握的基础上,以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所谓跳一跳可摘到桃子。这在阅读课中尤为适用。
3.调动激励机制组织教学
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目标激励,唤起学生的兴趣与信念;通过质疑激励,调动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意识;通过竞争激励,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通过成功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评价激励,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通过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手段来激励学生,使学生融入整个教学氛围中去。
四、用“全纳教育”的民主观理念安排课堂讨论
“全纳教育”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主张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安排讨论,利于学生掌握新知
英语学习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民主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研究发现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活动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利于学生调整思维
在学校教育中,“全纳教育”注重的是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在学校中经受的这种民主体验,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以及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当学生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抽象的语法知识)时,教师应及时充分利用民主氛围给予启迪和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
五、用“全纳教育”的教学观理念调控课堂程序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使活动取得实效。
1.“全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
“全纳教育”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学校教育要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排斥任何人。无论学生提出的观点本身对还是错,它都起到了两个作用:首先是每个学生自己开动了脑筋,成功地参与了活动;第二是“全纳”了班级同学,将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思维也收了回来。通过讨论,可以将问题引入更深的层次。
2.面向全体,在问题解决中寻找典型激活讨论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我们的教育原则应该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课程,而不是不同的课程;如果学生有特殊的需求,就应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激起“千层浪”。
3.一视同仁,在活动过程里及时评价提供帮助
“全纳教育”反对为学生设置特殊课程,认为他们都能学好普通课程。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有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要在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教师对活动过程给予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启发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英语课堂活动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已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巩固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好英语课堂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逐步把知识变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复鹏.探讨活动教学法,实施英语课堂活动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
[2]陈文灿.对讨论环节的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
[3]邓克力.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09).
[4]韩学东.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09).
[5]吴炜.关于中学英语课堂活动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02).
[6]张毅鸣.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10).
关键词:课堂活动;教学目的;全纳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包含着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这就要求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而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走进初中英语的课堂活动。
虽然在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英语教学取得的成就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中,与“全纳教育”相关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初中英语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排斥现象。在英语课堂的活动过程中,对一些问题学生不是加倍关怀,而是直接将其排斥在团体之外,有立壁角的,有站办公室的,有晚放学的,还有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的,等等。(2)歧视现象。用歧视的语言和动作对待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对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让其参与学习好的同学的课外活动,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学习不好学生的作业或成绩。(3)分类现象。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将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分成A、B、C等类别,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还美名曰“分层教学”。不少教师甚至走向一个极端——为活动而活动,从而偏离了课堂活动的目的。
英语课堂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教学活动,目的是诱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提供学生合作学习英语的机会,促进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1世纪“全纳教育”的发展给初中英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全纳教育”实际上就是主张在课堂中要营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的教学氛围,并能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用“全纳教育”的价值观理念设计课堂活动
用“全纳教育”的价值观理念指导初中英语课堂设计,其立足点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人人参与,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合作。
1.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显露合作价值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说过:“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教学成功的潜力所在,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是分不开的。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心中要有“全纳”思想,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诱导、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2.活动设计要结合教学目的和内容,增加交流价值
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具体明确的目标。根据“全纳教育”理念,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通过合作与交流吸引全体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进行。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要自始至终将听、说、读、写贯穿于其中。
二、用“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优化课堂“引问”
对很多学生而言,不管怎么说英语学科都是一门难学的课程;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把握好英语引问的难度至关重要。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过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所以,教师在活动引问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引发的问题会不会排斥其他学生?容纳的学生比是多少?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能学有所获。
由于初中学生的自尊心强,自我封闭,所以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全纳教育”理念,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要鼓励所有学生,不断地激励学生发言,即使答案错误,也不要全盘否定,伤害学生的自信,要使其勇于发表个人的见解。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回答完整的句子,而不是一个词或是几个词。教师又要多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见解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活动,善于阐述个人观点。教师可以从易到难地逐一提出问题,让程度低的学生回答难度较低的Yes / No-question,并且要及时鼓励表扬,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话。让优秀的学生回答相对复杂较难的Wh-question,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根据“全纳教育”的平等观,教师的课堂“引问”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引问”事实上就是教师设计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改变英语课堂教学“时倍功半”的局面。关键是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引导者、助学者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切可能让学生去学,主动积极并乐于学习。
三、用“全纳教育”的人权观理念激活课堂情境
学习权利是每个学生到学校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权利。在英语课堂中,教师不能因任何借口(例如学生自己不想学、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差等)而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反而要想尽一切办法,激活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权利能够顺利实现。
1.用启发式组织教学情境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有充分的保障。教师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1)用肢体语言照顾学生的学习权利。用“启发式”教学组织课堂活动,当学生思维出现故障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多种方法,给学生以暗示接通学生的思路,让他顺利地解决某一问题;或提醒学生思维中出现的某些偏差,让他们迅速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一时思想偏离而剥夺或者丧失其学习的权利。 (2)用个别点拨实施学生的学习权利。教师在处理课文时,可把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关键词按段落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在之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时,如学生遇到困难,教师就可以用板书来提示活动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复述活动。此种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成功开展课堂活动。
2.设置问题激活教学情境
创设能吸引学生的“问题情景”组织课堂,是实现“全纳教育”理念的有效手段。如在新课文教学之前,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在讲授课文时将课文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出问题,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发课堂讨论。
“问题情景”的创设,要注意小而具体,新颖有趣,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将所要解决的问题寓于学生实际所掌握的基础上,以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所谓跳一跳可摘到桃子。这在阅读课中尤为适用。
3.调动激励机制组织教学
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目标激励,唤起学生的兴趣与信念;通过质疑激励,调动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创新意识;通过竞争激励,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学习状态;通过成功激励,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评价激励,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通过情感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手段来激励学生,使学生融入整个教学氛围中去。
四、用“全纳教育”的民主观理念安排课堂讨论
“全纳教育”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之外,主张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安排讨论,利于学生掌握新知
英语学习是学生在其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和新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开展民主讨论,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研究发现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展开活动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2.在问题的疑难处展开讨论,利于学生调整思维
在学校教育中,“全纳教育”注重的是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在学校中经受的这种民主体验,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以及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当学生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抽象的语法知识)时,教师应及时充分利用民主氛围给予启迪和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
五、用“全纳教育”的教学观理念调控课堂程序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使活动取得实效。
1.“全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开拓学生思维
“全纳教育”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学校教育要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排斥任何人。无论学生提出的观点本身对还是错,它都起到了两个作用:首先是每个学生自己开动了脑筋,成功地参与了活动;第二是“全纳”了班级同学,将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思维也收了回来。通过讨论,可以将问题引入更深的层次。
2.面向全体,在问题解决中寻找典型激活讨论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我们的教育原则应该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课程,而不是不同的课程;如果学生有特殊的需求,就应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激起“千层浪”。
3.一视同仁,在活动过程里及时评价提供帮助
“全纳教育”反对为学生设置特殊课程,认为他们都能学好普通课程。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有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要在学生取得成绩和进步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教师对活动过程给予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启发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英语课堂活动是学生消化、吸收及运用已学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取知识、巩固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好英语课堂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逐步把知识变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复鹏.探讨活动教学法,实施英语课堂活动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
[2]陈文灿.对讨论环节的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1).
[3]邓克力.英语课堂中的小组讨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09).
[4]韩学东.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09).
[5]吴炜.关于中学英语课堂活动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02).
[6]张毅鸣.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