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入侵” 绘画圈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uy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人工智能创作的绘画首次进入佳士得拍卖行并被拍出高价,引发人们的好奇,还有恐慌。从版权、原创程度到“作品是否有灵魂”,人工智能画家面临质疑,但不会因此止步。


《埃德蒙·贝拉米像》

  2018年10月25日,世界艺术史上多了一幅“名画”——《埃德蒙·贝拉米像》。许多人相信,这幅新鲜出炉的作品将和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和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一起名垂史册。
  这幅画的右下角没有寻常的签名,只有一串难以解读的符号。事实上,《埃德蒙·贝拉米像》的作者并非有血有肉的画师,而是0与1的排列组合。有人惊呼,这一天意味着,人工智能向人类最引以为傲的艺术领域下了“战书”。

人工智能的画拍出高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在2018年10月25日于纽约举行的一场多版艺术品拍卖会上,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埃德蒙·贝拉米像》拍出了43.25万美元(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多版艺术品是指经多次复刻后才定稿的作品,例如闻名遐迩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用照相版丝网漏印技术创作的《玛丽莲·梦露》。佳士得此次的拍卖品中不仅包括《玛丽莲·梦露》,还有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伊·利希滕斯坦的青铜版画,20多幅毕加索的油画,以及不久前刚刚因销毁画作而名声大噪的涂鸦大师班克斯的作品。


《埃德蒙·贝拉米像》右下角的一长串符号

  当天最后一个出场的是《埃德蒙·贝拉米像》。画上的绅士穿着深色外套,露出白色衣领,面部模糊,五官难以辨认。整幅画构图略显奇异,主体稍微向左上角偏移,画布上留有大片空白。从画风上看,这幅肖像很像18世纪至19世纪的作品。佳士得拍卖行的描述称,画中人是一名“发福的绅士,可能是法国人”,“从他那件黑色礼服和白色衣领来判断,他可能是位牧师”。
  这幅画的起拍价为5500美元,估值在7000至1万美元。
  经过近7分钟55次的出价,一个匿名电话竞标者笑到了最后。他的出价为35万美元,加上佣金等,买家总共需为这幅画支付43.25万美元,是预估价的43倍。
  凭借不凡的身世,《埃德蒙·贝拉米像》成了整个艺术界的焦点。

人工智能是怎样作画的


  《埃德蒙·贝拉米像》由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打造,该团队的主要成员是3名25岁的年轻人:雨果·卡塞勒斯-杜普雷、皮埃尔·福特雷尔和高蒂尔·维尼尔。2017年4月,他们在巴黎创立了Obvious,赋予其“艺术创造不只是人类专属品”的理念。
  为了培养出胜似真人的人工智能画师,Obvious让人工智能程序钻研艺术史,并向它展示作品的诞生过程。“我们输入了超过1.5万幅14世纪到20世纪的人像,机器会根据训练指令创造出若干新作品,直到它通过一个判断作品是由人创作还是机器创作的测试。”福特雷尔表示。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Obvious使用的算法被称为“生成性对抗网络”(GAN),包括生成器和鉴别器两部分。生成器学习作画的规则,如任何人物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这个过程耗时约两天。然后,人工智能会遵照这些规则创作新的图像。鉴别器的工作则是分析判断哪些是来自数据集的“真实”画像,哪些是来自生成器的“虚假”画像。当生成器顺利“骗”过鉴别器,就算大功告成。“我们的目的是让人类尽量少地参与创作。”维尼尔说。
  之后,画作被打印在帆布上,加上冗长的数学公式作为签名,再嵌入华丽的金色画框。在Obvious的官网上,与这堆符号共存的是毕加索1968年说过的话:“计算机是没用的,它只能给出答案。”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创作出11幅肖像作品,构成了“贝拉米家族”,《埃德蒙·贝拉米像》是最新的一幅。2018年2月,另一幅画作被著名收藏家、艺术学教授尼古拉斯·劳格罗·拉塞尔以9000英镑(约合8万元人民币)购入,目前在巴黎的一家艺术画廊展出。

争议来自四面八方


  《埃德蒙·贝拉米像》被拍出高价,麻烦随之而来。首先是画作的版权归属——人工智能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上万张绘画来自开源数据库,但算法本身的来源存在疑问。


创作团队Obvious 的主要成员

  据美国艺术资讯网站“artnet news”报道,“贝拉米家族”的“祖先”可能并非Obvious團队,而是美国少年罗比·巴拉特。巴拉特刚刚高中毕业,已经是研究生成性对抗网络算法的行家里手。2017年10月,巴拉特把自己写的代码上传到开源网站。在网站讨论区,可以看到Obvious团队成员向他请教如何改动算法的帖子。
  然而,Obvious一直没有澄清此事,直到拍卖结束才表达了对巴拉特的感谢。巴拉特已通过社交媒体质疑Obvious拿着他的成果去捞钱了。
  更激烈的争议来自艺术圈。质疑者认为,人工智能的作品是在存储了千千万万人类画作后“拼凑”出来的,不是原创,更没有灵魂,不能叫艺术品。
  反对者的第二个理由是艺术作品要有“情绪”。画家比斯扎格默·罗拔指出:如果没有毕加索的愤怒,根本不会有《格尔尼卡》。人工智能没有情绪,无法让人类感受到艺术作品背后的态度,不论是喜悦还是愤怒。   Obvious据理力争。他们宣称,就算人类学画画,也要先弄懂以前的作品,借鉴他人的灵感。他们使用的算法并非机械地拼凑,而是从成千上万幅画中摸索出创作方法,只要最后生成的是谁都没见过的图像,就是原创。至于“情绪”,人工智能谱写的音乐已被许多科技厂商用作发布会的开场曲,由此类推,人工智能的画也能被赋予情感。
  Obvious表示,他们并没将人工智能视作可批量生产作品的机器人画师,展出作品只是为了说服艺术界,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担忧与恐慌无碍艺术进化


  人工智能对艺术领域的“入侵”其实早已开始,只是不似《埃德蒙·贝拉米像》这般引起轰动。
  几年前,谷歌公司就开发了一款图像处理工具Deep Dream,采用与“生成性对抗网络”相映成趣的“创造性对抗网络”。2016年,谷歌在旧金山举行了一场义卖,29幅人工智能作品总共筹得9.8万美元。此外,脸书公司、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以及荷兰公共广播公司,都曾研发人工智能绘画系统。2018年10月19日,IBM公司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幅人工智能绘制的自画像。
  如果罗格斯大学将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卖,也许会比Obvious的开价更高。在2016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他们研发的算法成功骗过了参观者——53%的观众将人工智能的作品误认为是人类画家创作的。换言之,人工智能“画家”通过了图灵测试。
  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现存在感。《埃德蒙·贝拉米像》作为它“入侵”艺术创作这块“人类最后高地”的标志性作品,自然会引发争论甚至恐慌。
  “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霍金说,“我們站在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入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而你们是先行者。祝福你们。”
  各国媒体都预测,人工智能将对未来工作岗位的数量造成影响。甚至有观点认为,亚洲和美国将有2/3的工作岗位实现自动化,其影响将会波及7亿人。仅就艺术领域而言,许多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像照相技术的发明一样,将一大批艺术家逐出历史舞台。
  在Obvious负责技术的卡塞勒斯-杜普雷并不避讳这一点,但他乐观地认为,艺术的历史总是与技术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曾几何时,人们说摄影不是真正的艺术,拍照的人就像机器。而现在,我们一致认为,摄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分支。”
  (孤山夜雨摘自《青年参考》2018年10月31日)
其他文献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清朝时,沧州有一个叫刘士玉的孝廉,他家的书房被一只狐妖占据。狐妖平日里喜欢和人聊天,还时不时地朝人扔石头,但从来没有人见过它的样子,也无法赶走它。刘士玉不堪其扰。  当时被百姓称为良吏的沧州知州董思任知道这件事后,亲自前去降妖。刚刚走进刘家书房,董思任便听到房檐上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你为官颇为爱护子民,也不曾中饱私囊,所以我不會扔石头
期刊
那穿着王子衣袍、戴着钻石项链的小孩,失去了一切游戲的快乐,他的服饰总牵绊着他的脚步。  他远离世界,甚至不敢挪动,因为他怕弄破或污损自己的衣饰。  母亲,你华美的装束,将人和尘俗健康的土壤隔绝,剥夺了人进入日常生活这个盛大集会的权利,这毫无裨益。  (若 子摘自敦煌文艺出版社《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一书,视觉中国供图)
期刊
一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个常见的观念:凡是“纯天然”的产品都比“人工”的好。大到人参、灵芝这类名贵中药材,小到猪肉、鸡蛋这类日常食材,都是如此。就连化妆品、沐浴露这些洗浴用品,也都个个宣称自己的产品原料“100%纯天然”。  说“纯天然”一定比“人工”好,其实没有什么道理。  古人只吃“纯天然”的药物,可靠这些药物根本治不好肺炎、肺结核等感染类疾病。这类病在中国古代都属于绝症,只能静养等死。在今天,
期刊
这里说的两种人,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愚蠢人。聪明人有聪明人的自信,因为他聪明,所以他很自信。愚蠢人有愚蠢人的自信,为什么?因为他是愚蠢的人。不要以为愚蠢人没有自信,有的人愚蠢了一生,也自信了一生,反而赢得人们古怪的尊敬;有的聪明人自信了一生,反而让人嗤之以鼻。所以,我们给“自信”下定义的时候,不要以为自信是聪明人的专利。  还有两种人,一种是谦虚的人,一种是骄傲的人。  谦虚的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
期刊
蔡绦是蔡京的小儿子,他的《铁围山丛谈》是宋代史料笔记中的名著,记载宋初到绍兴年间的朝廷掌故和琐闻轶事,其中关于他父亲的事迹也不少。早年读《铁围山丛谈》,印象很好。他的文字简洁朴素,语气亲切,娓娓道来,自有抓住人的力量。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若换成白话文,就是孙犁和汪曾祺那一路。读蔡绦,你跟着他走,合卷之前,记不起他是什么人。  在《铁围山丛谈》中,他讲了两件蔡京的事。  元符初年的上巳节,侍宴之后,
期刊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精神的腐蚀,可能是每一代家长都忧心的问题。  让我有如此感慨的,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一场风波。1985年,美国主妇苏珊·贝克7岁的女儿问了她一个问题,她差点没晕过去:“什么叫处女?”另一位美国母亲蒂帕·戈尔——参议员艾伯特·戈尔的妻子——给女儿买了一张流行音乐专辑,却发现里面某一首歌大段歌词描写的,分明是自慰的感受。  这两位均来自华盛顿的精英家庭,她们的丈夫一个属于共和党、另一
期刊
写《刀与星辰》的徐皓峰曾说,有些电影不是技术好,而是意识好,比如李安是以拍吻戏的方法来拍武打戏的。想起《卧虎藏龙》,真是聪明的说法。  意识好,比技术好似乎有味。  曾看过旅法钢琴家朱晓玫的纪录片,只弹《哥德堡变奏曲》,那种陶然和弹法,不管过去多久都记忆犹新。她说,这个曲子她弹了很多年,弹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沉湎于多声部的对话。变奏曲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曲式,巴赫使一个主题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宗。一
期刊
因为工作关系,我这些年总混迹美食圈。然而,正因为喜欢路边店或者“苍蝇馆子”,于是总有朋友找我理论,一般会从环境、文化、店面卫生一直说到烹饪技艺。如果做这样的单项比拼的话,和那些逐渐形成品牌的名门大店相比,路边店确实没有一项有获胜的把握。后来,为了避免口舌之争,我都会祭出一招撒手锏:小馆子,便宜,吃得起。  比如这些天我常去的一家路边店,叫“张妈妈”,三个人吃到肚歪也不过百十元。价格实惠,再加上位置
期刊
我赞美我自己,歌唱我自己,  我所讲的一切,将对你们也一样适合,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  我邀了我的灵魂同我一道闲游,  我俯首下视,悠闲地观察一片夏天的草叶。  我的舌,我的血液中的每个原子,都是由这泥土,这空气构成,  我在这里生长,我的父母在这里生长,他们的父母也同样在这里生长,  我现在三十七岁了,身体完全健康,  希望继续不停地唱下去,直到死亡。  教条和学派且暂时搁
期刊
投资圈里有一个名人,叫王冉。有一次,哈佛大学科学院的院长跟他说到一个现象:原来到哈佛大学挖人的,都是其他高校,比如耶鲁、斯坦福,但最近有个变化,来挖人的都是大公司,什么苹果、谷歌、亚马逊之类的。  这个变化背后,其实是一个大趋势。过去,做学术和做企业应用,在知识上是高度分离的两个行当,但是现在要合流了。  这意味着什么?王冉说:  第一,大公司对世界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它们和政府之间的博弈会越来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