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云南与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尚有较大的差距,云南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是缩小差距的最佳途径,只有抓住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机遇,才能有助于云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云南;现代物流业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从总体上看,云南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来说相对比较落后,物流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给云南物流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一、云南与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云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各种指标发育都很低,发展速度也很慢,在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客观因素阻碍和制约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
云南省物流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低于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国内其它省市,尤其是物流业内如专业航空运输公司、特种运输公司和仓储设备公司等都还是空白,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少之又少,市内搞配送速递的仅有1家,云南省的物流公司规模都很小,尚未形成品牌优势。
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仅有极少数企业运用了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其次,对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EDI技术及互联网的应用还不普遍,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和顾客还未得到普遍的认可。再次,对客户的要求及相关信息还未有能力进行详细研究预测,对客户要求还处于被动反应阶段。
(二)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落后
云南省由于地处边疆、内陆,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各项基础设施和装备与全国相比都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通设施不适应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公路运输是云南省的主要运输方式,担负着全省货物运输量的87.4%和旅客发送量的90%左右。云南公路坡陡弯急,通过能力小,运输成本高。还有云南地处全国铁路网末端,铁路运输里程少,覆盖范围小,加上铁路发展滞后,使得云南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呈满负荷运转,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第二,网络通讯设施的技术含量和覆盖范围都较差。云南省电话线路大部分只普及到乡,甚至有些地区只到县级,而宽带网业务更是不到电话线路的30%,这使得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各地多数仓库都只是普通库房,根本没有现代化仓库储备,对于控温、控湿等特殊仓库少之又少。
第四,异地输送的管道运输及特种运输目前云南还没有。
(三)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短缺
目前,云南许多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仍较模糊,大多把货物运输或货代等同于现代物流,有些企业至今未有发展物流的计划或设想,大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运输的概念上,不了解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理论。此外,对于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物流专业教育刚刚启动,物流从业人员缺乏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将是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障碍。
(四)物流企业间条块分割严重,联合力量薄弱
物流是个多环节、跨行业的复杂管理过程,独立操作,互不协调造成的是效率底下,成本增加。现在云南省物流业的发展还未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化的现代物流系统意识。从横向看,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尤其是运输行业,空车拉货现象极为普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多式联运等有效手段也未普及利用。此外,云南省物流服务要想从单一走向综合,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合是至关重要的。从纵向看,物流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也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和利益协调,没有目标管理的思想,合作往往建立在一些短期行为上。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云南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亚洲开发银行将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定名为区域经济合作,在此框架下,将湄公河共同流经的中、柬、缅、老、泰、越六国之间的合作定名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自1992年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对促进次区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意义深远,地位重要,前景广阔。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经贸合作,为云南物流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云南位于次区域上游,地处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接壤,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邻近,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作为我国陆上对外开放条件最好的省份, 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联系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具有我国其他省区市不可替代的独特区位条件,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地缘优势使云南由中国物流的末端,而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随着2005年7月全面启动的将在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完成实施水电站、公路、铁路及港口等工程项目中必将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这将为云南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云南将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的陆域经贸通道,面向东南亚、南亚最大的物流中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结点和前沿平台。
(二)实现云南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成为云南实现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主要表现在: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交通、能源、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三大重点领域。到目前为止,云南已争取到亚行9.77亿美元贷款支持,其中楚雄-大理,元江-磨黑高速公路,大朝山输电项目,思茅植树造林和木材可持续使用项目和待实施的保山-龙陵高速公路项目,大理-丽江铁路项目已成为云南利用外资的主导项目,占云南省利用外资总额的85%以上。通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我国经云南通江达海,连接周边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建设以初具雏型。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通道,昆明—曼谷,昆明—缅甸腊戌,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红河国际航运,昆明和西双版纳机场的改造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为次区域合作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建设,全部建成后,我国从云南的东、中、西三个方向进入东南亚和南亚,将形成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衔接配套的多方位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交通体系,这将为云南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是云南快速发展现代化物流的主战场
从国际市场的需求与云南所处的区位来看,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是云南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快速发展现代化物流的主战场。中国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其他各领域,都离不开物流通道的建设。贸易是物流的基础,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启动以来,合作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云南作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改变了过去单一边境贸易的模式,把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合作结合起来,云南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2005年完成进出口额47.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6.6%,净增长10亿美元,连续跨越了40亿和45亿美元两个台阶。同时,在相互投资、承包工程及劳务等方面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占据主导地位。云南与次区域5国的进出口贸易将撑起云南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次区域各国仍将是云南外贸发展的重点。
(三)政府搭台的大通道引来大物流,
中国政府对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态度,是推动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桥梁和平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的经济开发工作。十余年来,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各国开展了广泛合作,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次区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欢迎次区域各国的企业来华投资。云南作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省份,充分利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联络管道,实现大通道引来大物流,大通道带动大外贸的新开放格局。2005年7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昆明主持举行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升至国家层面来参与次区域合作。举办GMS会议,将进一步提升云南在中国与东南亚中的战略地位和地区影响力,无疑会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云南吸引外资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推动云南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云南是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主体省份,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早做谋划。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水运是货物运输中最便宜、最便捷的运输方式, 云南应充分利用澜沧江—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从中国云南景洪港(或关累港)至泰国清莱府清盛港, 运输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丰水期可通行货船和客船, 顺水8~10小时, 逆水10~12小时; 枯水期货船只能抵达中国关累港, 货运、客运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湄公河航运还不能承运集装箱货物。中国在澜沧江上有两个水运口岸, 之前也已经做好了湄公河上游中国和老挝段的排礁工作, 但是这条水道目前年运输量只有20万~30万吨, 远没有发挥出“亚洲的多瑙河”的潜力。可以在上游增建大坝, 统一调配水量, 一可以发电, 二可以调节水量, 减小枯水期对航运的影响。加快出境公路建设和促成“泛亚铁路”西线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通关能力和速度。
(二)加强物流口岸建设
加强口岸建设, 建立面向海关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如海关仓库、集装箱场站等。随着边境贸易物流量的增加, 目前云南各边境口岸均在兴建大型物流中心, 如德宏州拟在畹町建一座占地517亩的国家级口岸物流中心。集装箱运输是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云南因为山区多, 路况差, 铁路运输不发达, 集装箱运输比较落后, 配套设施少。随着泛亚铁路的修建和水运的发展, 要求云南未雨绸缪, 加快建设集装箱场站。云南海关可以在加快通关速度的基础上, 提前实现“2010年进出口货物通关提发货24小时内完成”的目标。2010年全省口岸将基本各建成一座国门、一幢联检楼、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口岸货场或边贸市场”的目标也可以提速完成, 以实现贸易的便利化。
(三)建立次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
建议建立由各国政府牵头的次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区域壁垒,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物流活动涉及到海关、工商税务、交通等多个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和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应及时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逐步清除物流业发展的多重壁垒,从而有利于物流企业扩张物流服务网络和辐射范围。同时,应制定区域、省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快引入竞争机制,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要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等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义敢等.滇沪联合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李 平等.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通道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云南;现代物流业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从总体上看,云南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来说相对比较落后,物流业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给云南物流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一、云南与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差距
云南省现代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始阶段,各种指标发育都很低,发展速度也很慢,在发展和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客观因素阻碍和制约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
云南省物流企业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低于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国内其它省市,尤其是物流业内如专业航空运输公司、特种运输公司和仓储设备公司等都还是空白,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少之又少,市内搞配送速递的仅有1家,云南省的物流公司规模都很小,尚未形成品牌优势。
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仅有极少数企业运用了如全球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其次,对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EDI技术及互联网的应用还不普遍,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和顾客还未得到普遍的认可。再次,对客户的要求及相关信息还未有能力进行详细研究预测,对客户要求还处于被动反应阶段。
(二)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落后
云南省由于地处边疆、内陆,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各项基础设施和装备与全国相比都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通设施不适应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公路运输是云南省的主要运输方式,担负着全省货物运输量的87.4%和旅客发送量的90%左右。云南公路坡陡弯急,通过能力小,运输成本高。还有云南地处全国铁路网末端,铁路运输里程少,覆盖范围小,加上铁路发展滞后,使得云南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呈满负荷运转,成为制约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第二,网络通讯设施的技术含量和覆盖范围都较差。云南省电话线路大部分只普及到乡,甚至有些地区只到县级,而宽带网业务更是不到电话线路的30%,这使得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变得更加困难。
第三,各地多数仓库都只是普通库房,根本没有现代化仓库储备,对于控温、控湿等特殊仓库少之又少。
第四,异地输送的管道运输及特种运输目前云南还没有。
(三)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短缺
目前,云南许多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仍较模糊,大多把货物运输或货代等同于现代物流,有些企业至今未有发展物流的计划或设想,大部分物流企业对物流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运输的概念上,不了解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理论。此外,对于学科建设相对滞后,物流专业教育刚刚启动,物流从业人员缺乏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将是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障碍。
(四)物流企业间条块分割严重,联合力量薄弱
物流是个多环节、跨行业的复杂管理过程,独立操作,互不协调造成的是效率底下,成本增加。现在云南省物流业的发展还未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的社会化的现代物流系统意识。从横向看,物流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尤其是运输行业,空车拉货现象极为普遍,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如多式联运等有效手段也未普及利用。此外,云南省物流服务要想从单一走向综合,企业间的合作与联合是至关重要的。从纵向看,物流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也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和利益协调,没有目标管理的思想,合作往往建立在一些短期行为上。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在云南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亚洲开发银行将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定名为区域经济合作,在此框架下,将湄公河共同流经的中、柬、缅、老、泰、越六国之间的合作定名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自1992年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对促进次区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意义深远,地位重要,前景广阔。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间经贸合作,为云南物流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云南位于次区域上游,地处东亚与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的结合部,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接壤,通过澜沧江—湄公河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邻近,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作为我国陆上对外开放条件最好的省份, 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联系最便捷的陆上通道,具有我国其他省区市不可替代的独特区位条件,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地缘优势使云南由中国物流的末端,而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随着2005年7月全面启动的将在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完成实施水电站、公路、铁路及港口等工程项目中必将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这将为云南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快,云南将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的陆域经贸通道,面向东南亚、南亚最大的物流中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结点和前沿平台。
(二)实现云南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已成为云南实现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主要表现在: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交通、能源、生态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三大重点领域。到目前为止,云南已争取到亚行9.77亿美元贷款支持,其中楚雄-大理,元江-磨黑高速公路,大朝山输电项目,思茅植树造林和木材可持续使用项目和待实施的保山-龙陵高速公路项目,大理-丽江铁路项目已成为云南利用外资的主导项目,占云南省利用外资总额的85%以上。通过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我国经云南通江达海,连接周边国家的国际大通道建设以初具雏型。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通道,昆明—曼谷,昆明—缅甸腊戌,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红河国际航运,昆明和西双版纳机场的改造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为次区域合作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建设,全部建成后,我国从云南的东、中、西三个方向进入东南亚和南亚,将形成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衔接配套的多方位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交通体系,这将为云南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是云南快速发展现代化物流的主战场
从国际市场的需求与云南所处的区位来看,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是云南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快速发展现代化物流的主战场。中国与次区域各国的合作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其他各领域,都离不开物流通道的建设。贸易是物流的基础,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启动以来,合作领域得到不断拓展和深化,云南作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省份,改变了过去单一边境贸易的模式,把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合作结合起来,云南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2005年完成进出口额47.4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6.6%,净增长10亿美元,连续跨越了40亿和45亿美元两个台阶。同时,在相互投资、承包工程及劳务等方面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从出口产品结构看,工业制成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占据主导地位。云南与次区域5国的进出口贸易将撑起云南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次区域各国仍将是云南外贸发展的重点。
(三)政府搭台的大通道引来大物流,
中国政府对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态度,是推动云南现代物流发展的桥梁和平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澜沧江—湄公河的经济开发工作。十余年来,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各国开展了广泛合作,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次区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欢迎次区域各国的企业来华投资。云南作为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要省份,充分利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联络管道,实现大通道引来大物流,大通道带动大外贸的新开放格局。2005年7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昆明主持举行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升至国家层面来参与次区域合作。举办GMS会议,将进一步提升云南在中国与东南亚中的战略地位和地区影响力,无疑会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云南吸引外资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推动云南现代物流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云南是中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主体省份,对此,我们应充分认识,高度重视,早做谋划。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水运是货物运输中最便宜、最便捷的运输方式, 云南应充分利用澜沧江—湄公河这条黄金水道。从中国云南景洪港(或关累港)至泰国清莱府清盛港, 运输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丰水期可通行货船和客船, 顺水8~10小时, 逆水10~12小时; 枯水期货船只能抵达中国关累港, 货运、客运受到很大影响。目前湄公河航运还不能承运集装箱货物。中国在澜沧江上有两个水运口岸, 之前也已经做好了湄公河上游中国和老挝段的排礁工作, 但是这条水道目前年运输量只有20万~30万吨, 远没有发挥出“亚洲的多瑙河”的潜力。可以在上游增建大坝, 统一调配水量, 一可以发电, 二可以调节水量, 减小枯水期对航运的影响。加快出境公路建设和促成“泛亚铁路”西线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通关能力和速度。
(二)加强物流口岸建设
加强口岸建设, 建立面向海关的现代化物流中心, 如海关仓库、集装箱场站等。随着边境贸易物流量的增加, 目前云南各边境口岸均在兴建大型物流中心, 如德宏州拟在畹町建一座占地517亩的国家级口岸物流中心。集装箱运输是物流运输的发展趋势, 云南因为山区多, 路况差, 铁路运输不发达, 集装箱运输比较落后, 配套设施少。随着泛亚铁路的修建和水运的发展, 要求云南未雨绸缪, 加快建设集装箱场站。云南海关可以在加快通关速度的基础上, 提前实现“2010年进出口货物通关提发货24小时内完成”的目标。2010年全省口岸将基本各建成一座国门、一幢联检楼、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口岸货场或边贸市场”的目标也可以提速完成, 以实现贸易的便利化。
(三)建立次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
建议建立由各国政府牵头的次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区域壁垒,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运输、包装、仓储、配送、货运代理等物流活动涉及到海关、工商税务、交通等多个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和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应及时建立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逐步清除物流业发展的多重壁垒,从而有利于物流企业扩张物流服务网络和辐射范围。同时,应制定区域、省域物流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加快引入竞争机制,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要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等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义敢等.滇沪联合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李 平等.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通道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