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族古籍保护措施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595091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古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呈现形式之一,是了解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贵州民族文化宫2007年开展至今的民族古籍保护工作为例,思考在民族古籍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工作方法、措施,为今后古籍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民族古籍;开发利用;有效措施
  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致力于贵州境内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保护与收藏工作,经过十余年的征集工作积累,现有馆藏彝文古籍、水文古籍、清水江文书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资料2700余册(份),其中水文古籍收藏量位居全国第四,馆藏民族古籍中有8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彝文5部,水书3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彝文古籍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古籍工作重点逐步由征集转向保护、利用、开发馆藏民族古籍。
  2008年至今,笔者负责、参与了馆藏民族古籍的征集、整理、编目、翻译、编辑出版等工作,发现在民族古籍保护中存在一些问题,结合馆内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古籍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1 民族古籍整理开发困境
  1.1 保护机构众多,缺乏管理
  民族古籍除散落在民间的以外,主要收藏于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科研院所等单位,仅贵州省彝文古籍收藏机构就有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研究院、毕节市彝文文献翻译研究中心等十余家。
  笔者2016年在毕节市彝文古籍收藏机构调研中发现,众多基层收藏机构因保管和征集经费严重不足,缺乏现代化的保管设施。这样势必会加快已收藏民族古籍的老化、损毁。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使用古籍时更无法实现互通有无,给古籍分类、编目工作带来不便,也给古籍的开发利用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缺乏民族语言专业人才
  整理、编目工作除了对古籍的页码、尺寸、版本等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外,还须提炼出古籍的内容提要、年代等重要项目。民族古籍的文字记载多为少数民族文字,对其编目应具备文献学相关知识,同时要认识少数民族文字。实际上,很多从事民族古籍管理工作的同志不一定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征集到馆的古籍文献也不是单一类别的民族文献,其种类繁多,要做到熟知每一种民族语言显然无法实现,整理、编目工作缺少民族语言专业人员支撑。
  1.3 民族古籍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在整理内容提要的基础上,贵州民族文化宫积极开展民族古籍的翻译工作,完成对一千余份清水江文书、一部彝文古籍、一部水文古籍的全文翻译工作。清水江文书是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用汉文书写的林业契约文书,是研究清水江地区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史、法制史、民族关系、族群关系、官民关系、贸易往来等方面的珍稀文献①,文书原文的全文翻译只需要按原文直译就能正确表达其真正含义。而用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古籍对译者的要求,除了精通少数民族古文字以外,汉语水平也要有一定的造诣,翻译作品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字与汉字艺术性的融会贯通。实际翻译工作中,译者与评审专家对原文的直译意见一致,却对同一句原文的意译出现不同的解读,有的倾向于尊重原文本意,有的结合民族习俗翻译,有的期望追求文采艺术性表达,没有标准衡量孰对孰错,想要做到民族古籍翻译的“信、达、雅”并非易事。
  2 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整合资源统一管理
  贵州民族文化宫按照《国家古籍书库基本要求》对古籍文献特藏室的温湿度、空气净化等进行科学规范管理,相较于基层收藏单位和个人收藏,能给民族古籍提供较好的保存环境。民族古籍的保护可采取寄存的方式,签订古籍收藏保护协议,保留原收藏单位、个人对民族古籍的所有权,将古籍寄存在收藏条件更为优越的收藏机构,由代保管机构分类、编目,有条件的收藏机构可对古籍进行数字化保护,通过整合资源统一管理让更多民族古籍得以面世。
  2.2 整理编目合作模式
  以收藏单位+专家的合作方式,遵照古籍整理工作的要求,从古籍特点出发,开展古籍系统整理。结合本馆实际需求,以专家顾问的形式聘请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家、学者、使用者对整理编目工作予以协助,指导完成古籍的年代界定、内容提要工作。同时馆内工作人员结合古籍普查标准对古籍其他信息进行整理录入,两者汇总后形成较为完整的古籍文献目录信息。
  通过合作的方式,贵州民族文化宫已完成对馆藏水文古籍、彝文古籍、清水江文书的清点、编目、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全面地了解馆藏民族古籍文献的数量、种类和大致内容,正确反映馆藏古籍基本情况,方便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迅速、准确地检索古籍,让蕴含在民族古籍中有价值的资料得到充分利用,也为古籍的安全、完整保存打下基础,有利于古籍的长期使用。
  2.3 加强翻译工作专业性
  民族古籍文献的编目工作开展为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了线索,但在他们需要古籍中记载的资料又不满足于内容提要时,古籍全文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就凸显了。贵州民族文化宫坚持优先开发的原则,在编目数据的基础上,将破损程度不大、学术价值较高的古籍列入优先开发或重点开发项目。以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阿哲君长世系》《金堂卷》两部民族古籍的全文翻译为例,采用原文加注国际音标、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能使读者读懂原著,又能让研究者评鉴译者的翻译水平,使原文意思能够得到正确的表达和理解,翻译中重点知识点加上注释,对原文内容加以考释和说明,翻译工作结束后聘请多位省内外专家开展评审,汇总多方评审意见对译文进行校对、修改,最终形成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翻译作品。
  总的来说,对民族古籍文献的翻译归根到底还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救书、救人、救学科”是民族文化保护中的重要理念,許多高校开设了民族语言课程及民族古籍专业,贵州三都成立水书文化研究院、贵州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把毕摩文化的传承以学校的形式进行规范教学,以多样的方式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年轻一代,使其汉语水平和本民族语言文字水平都得以提高,让民族古籍整理翻译工作后继有人。作为民族古籍的收藏保护单位,加强与专家学者、学术团体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才能开启民族古籍保护的新思路、提升民族古籍工作的业务能力,开展多方评审确保翻译作品与原文思想内容的一致性、完整性、完美性,做到民族古籍翻译工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对民族负责任。
  2.4 重视民族古籍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工作
  2009年7月,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指出:“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开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调查登记工作,对濒危少数民族重要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大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力度,加快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①民族古籍的整理和保护工作融入现代科技因素,目的是让民族古籍可长久保护、及时传播。这也是对民族古籍保护最快的方法。
  古籍数字化在图书馆、博物馆层面一般可进行原物扫描、原样复制,现阶段贵州民族文化宫已完成对馆藏水文古籍的部分扫描、清水江文书全文拍摄。同时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合作,对其馆藏贵州珍贵古籍文献进行复制,将一比一仿真复制件作为展品陈列于“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展”中,作为研究清代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的重要文献资料。为立体展现、直观传播少数民族文化,贵州民族文化宫聘请水书习俗国家级传承人在专业演播厅录制水文古籍诵读视频,作为贵州民族文化宫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影像资料加以保存。
  形式多样的民族古籍数字化方式不仅解决了古籍保护与使用的矛盾,也能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阅读和研究需求。充分利用数字化这一古籍再生性保护的现代化手段,既能永久地保存民族古籍完整原貌,又能对图文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及网络共享,达到延续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目的。
  3 结语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汉文古籍文献保存了大量的汉族历史文化,少数民族古籍涉及的文字、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哲学、艺术等领域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两者结合构成完整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民族古籍进行的整理、开发、利用工作,使民族古籍所记载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展现在各族人民面前,消除隔阂,增强民族认同感及凝聚力,是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摘 要:校对工作是陈列展览当中一项基础而又细致的工作,贯穿于展览的策划、设计、展示和评价的全过程,关系着展览的整体效果和最终呈现。展览组织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精心挑选队伍来做好展览的校对工作。  关键词:毛主席遗物;展览;校对  2018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创新展厅展示方式,满足人们对文博事业的更高要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举全馆之力对专题陈列“风范长存——毛主席遗物展”进行了提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吉林省博物院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回顾及运行评估日常管理为例,在工作中切实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以期从博物馆的定性到评估的标准体系及运行管理等细节方面加以阐述,与同行共同论述如何科学地将一级博物馆运行評估应用于各馆的日常实际工作中。  关键词:国家一级博物馆;评估定级;分析利用  对博物馆进行评估,可以充分反映一个博物馆的综合实力。在日常各项工作中,科学利用好各种标准,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博物馆
期刊
摘 要:文字的创造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海岱地区是我国文字起源、发展的重要地区。山东大学考古系通过多年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重要的文字类文物,这些文物对我国的文明起源发展研究、古代社会研究以及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研究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擇其要者加以简介。  关键词:文字;陶文;甲骨文;封泥;典盘;诏版  文字的创造对传递信息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纵观我国文字的历史,
期刊
摘 要:古人推崇“人以弘道”,作者认为“物象亦可以弘道”。如就展示类工作而言,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纪念馆均如此。仅就主题性军事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而言,其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就是“究言以立像、观象以尽意、明意以弘道”的“以物象弘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不忘初心,坚定信仰,达成使命的过程,也更是伟大的“革命建国、改革(治国)理政”的过程。  关键词:辽沈战役纪念馆;立像;尽意;弘道  辽沈战役纪念馆始建于
期刊
摘 要:如今,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越来越重要,而博物馆教育领域中,馆校合作是较为常见的形式。文章以沧州市博物馆为例,通过对其馆校合作实践的探究,分析馆校合作的意义,总结馆校合作的问题,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指明馆校合作的发展方向,为博物馆教育方面的实践积累经验。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馆校合作  在当今时代,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教育被列为博物馆目的与业务的首位①。而博物馆教育领域中,馆校
期刊
摘 要:斗拱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成轻结构重装饰的建筑构件。文章通过对陵川县梁泉村玉皇观舞楼斗拱的分析和解读,表现出其极强的装饰化程度。希望文章可以提高人们对斗拱构件的认识,从而保护、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斗拱;雕刻;装饰化  晋城的古建筑很多,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从宋到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均有完整保留,其中青莲寺、玉皇庙、崇明寺、开化寺、西溪二仙庙等更是闻名全国。这些古建筑分布在晋
期刊
摘 要:基层文物保护部门作为国家文物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文章以临沧市文物保护部门为例,对馆藏文物基本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基层文物保护部门文物保护现状,并指出了文物保护的不足,针对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有助于基层文物保护部门提升工作效率,更有利于提升对现有馆藏品的保护质量。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现状;对策;研究  1 临沧市馆藏文物基本情况综述  1.1 文物资源现状 
期刊
摘 要:当前新博物馆学更注重博物馆的展览和教育功能。江西客家博物馆采取博物馆与主题公园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居民和游客,并发挥客家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建设好江西客家博物院是传承、继承和发展客家文化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客家文化;博物馆学;文化展示  增加社会文化经济效益,提高社会文化服务水平和拓展市场,培养新的社会文化消费节点是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动力。对于江西欠发达地区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和本土独
期刊
摘 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既保存自然标本和有形财产,也保存、展示和传播对公众、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主要讨论在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娱乐需求的背景下,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实践的变化,以及实践过程中博物馆扮演角色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博物馆角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  1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  1.1 博物馆职能的演变  荷兰博物馆学
期刊
摘 要:近代考古学作为现代考古学的基础,与古物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密切相关,它的发展过程也包含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理想追求,并最终形成较为完备的考古学理论。  关键词:近代考古学;古物学;考古学理论  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想要了解近代考古学,首先就必须了解考古学的前身——古物学。古物学兴起于15世纪时的罗马,受文艺复兴的影响,由罗马引起的古物热迅速波及全欧洲。于是在16世纪,一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