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尿素分解支原体(UU)可以存在于健康人的泌尿生殖道,但大量的证据说明这种微生物可以引起一部分非淋菌性尿道炎。本文作者报告了1例UU引起的急性附睾炎的病例。患者男性,24岁,因睾丸肿痛2天就诊,体检发现阴囊肿胀伴有右侧睾丸及附睾增大,后者有明显触痛,余未见异常。手术探查仅见睾丸增大,未发现扭转,附睾肿胀并严重充血,抽吸1.0ml混浊液体与尿道拭子及中段尿一同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随即给予患者强力霉素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尿素分解支原体(UU)可以存在于健康人的泌尿生殖道,但大量的证据说明这种微生物可以引起一部分非淋菌性尿道炎。本文作者报告了1例UU引起的急性附睾炎的病例。患者男性,24岁,因睾丸肿痛2天就诊,体检发现阴囊肿胀伴有右侧睾丸及附睾增大,后者有明显触痛,余未见异常。手术探查仅见睾丸增大,未发现扭转,附睾肿胀并严重充血,抽吸1.0ml混浊液体与尿道拭子及中段尿一同进行了微生物学检查。随即给予患者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治疗1周和100mg/d5周治愈。
其他文献
角化棘皮瘤(KA)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与鳞状细胞癌(SCC)很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KA能自行消退。作者用兔抗S100蛋白抗体测定炎症和非炎症性的KA及SCC标本中郎格罕细胞(LC)的数目,探讨了KA发生自然消退的可能机理。本文研究了炎症性KA15例,非炎症性KA8例;炎症性SCC5例,非生症性SCC7例。采用PAP法,用兔抗S100蛋白抗体染色表皮内树枝状细胞,并用FontanaMasson染色证实
银屑病的角朊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导致鳞屑形成,是非特异的,而多形核白细胞(PMN)移入表皮现象对其发病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作者用UVB和局部PUVA照射健康的志愿受试者,之后用弹性酶作酶标,以观察其对以外伤和白三烯B4(LTB4)作为趋化性刺激诱发的表皮内PMN聚集的影响。
本文报告3例具有真皮弹性组织变性的特殊临床和组织学表现的老年男性白人患者。其弹性组织变性的发生明显与日光无关,并且与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带和其他弹性组织数量增多的疾病亦有所不同。3例患者在背中下部脊柱两侧有条纹状、可触及的黄线,对称分布。HE染色,光镜下可见大量呈淡粉红色、纤细的原纤维样淡染物质沉积于胶原束之间,将大而深染的胶原束分裂开。
非黑素细胞性皮损,例如Paget病偶然会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与原发性浅表扩散性恶黑相混淆,尤其是在原位早期.这常常是由于Paget病的瘤细胞在表皮内扩散生长并产生较多的黑素颗粒,或者是由于帕哲样原位恶黑很少产生或不产生黑素颗粒而造成的.为了有助于这两种病的鉴别诊断,作者比较了这二类肿瘤组织中S100蛋白的含量和对PAS及粘蛋白卡红染色的反应性,病例是用随机方法取自1976~1983年间外科常规病理保存
在泰国,淋球菌性尿道炎(GU)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分别占人口数的4.1/1000和1.6/1000.据报道,泰国淋病后尿道炎的流行率高达40%,提示常有混合感染.男性GU根据革兰染色作出诊断一般就可以了.在几个中心作尿道分泌物培养主要是为了监测淋球菌(NG)的抗菌敏感性,不常检测NGU的病原体,因为培养衣原体和尿素分解支原体(UU)是困难的.本作者研究确定了
沙眼衣原体有15个血清型,L1、L2、L3可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LGV);A、B、Ba、C引起沙眼;而D、E、F、G、H、I、J、K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包涵体眼结膜炎(成人和新生儿)、附睾炎、输卵管炎、宫颈炎、直肠炎和新生儿肺炎。LGV株易侵入吞噬细胞,非LGV株只寄生在鳞柱状-柱状上皮细胞。沙眼衣原体感染在北美和西欧较为流行,美国每年估计有4百万人感染,且有上升趋势。沙眼衣原体感染症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治疗浓度的蒽林对银屑病皮损中花生四烯酸及其脂加氧酶产物的作用。8例稳定期银屑病患者(男6例),皮损累及上下肢的20~50%,年龄20~56岁(平均34岁),病期1~38年(平均11年)。一侧肢体用0.25%蒽林软膏,基质为黄凡士林(YSP)。另一侧肢体对应部位用YSP,每日1次,连续10天。躯干同侧未治疗皮损作为YSP对照皮损。鳞屑、红斑和厚度分为0~3级。用小室技术在疗前及治疗
在非洲成人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传播主要是在异性恋者之间。对中非患艾滋病(AIDS)病人的最初研究发现妓女及与异性乱交的男性是高危人群。对金沙萨(扎伊尔),布科巴(坦桑尼亚),内罗毕(肯尼亚),布塔雷(卢旺达)等地的妓女进行血清学调查,发现27~88%HIV抗体阳性。在肯尼亚和卢旺达,对妓女、嫖客或患性传播疾病(STDs)的男性同时进行了调查,发现妓女组的HIV抗体检出率比其他组至少高2~
作者在16名健康人背部皮肤上观察3种非激素类抗炎药(NSAIDs),即1%二氯苯胺、10%甲氧萘丙酸和5%水杨酸凝胶对500mM苯甲酸(BA)、500mM肉桂醛(CA)、50mM甲基尼古丁(MN)和14.1M(100%)二甲基氧化硫(DS)凡士林引起的非免疫性即刻接触性皮肤反应(NIICRs)的作用。
痛风常见的皮肤表现有红斑、急性痛风时受累关节的肿胀和慢性痛风和痛风石形成,脂膜炎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痛风,其开始症状表现为脂膜炎和皮下脂肪尿酸钠结晶沉积.患者37岁,男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红细胞增多症.右腿出现剧痛性结节9周,最初损害见于右小腿腓肠肌部增大,数周后颜色转暗,右膝部出现第2个损害.就诊前2周,右股部又出现第3个损害.皮肤检查见右腿3个2~4cm大小的红斑结节,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