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关村失落
一位IT业资深记者,也是著名的IT评论家,叫方兴东,写了一本反思中关村发展的书,本来叫《中关村之死》。意思是中关村已经不像20多年前了,那时生机勃勃的中关村有一大群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完成着创新使命,如今,中关村技术已经像火山一样爆发完了,中关村已经变了,已经蔑视了草根的力量,蔑视小企业力量,已经变成高楼林立,外商跨国公司研发总部所在地。
当方兴东拿着书稿找到王小兰时,身为中关村18家各类协会联席会主席的王小兰震惊,又有些不平。
“你说中关村之死,我们中关村几十万创业者都存在着,我们也没有醉生梦死,在那里玩高尔夫,成天拿着绿卡全世界瞎溜哒。我们还在发展我们自己的产业,你怎么能说我们死呢?”
后来,该书更名为《中关村失落》,但观点不变,提出如果政府再不重视,中关村企业家再自我陶醉,中关村将不再奔涌创新潮。
一石激起干层浪。
《中关村失落》引起舆论哗然。
中关村到底怎么了?中关村还有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是真的不行?
无疑,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样本意义。
经过反思,王小兰认为,站在十字路口,身处风口浪尖,似乎看不清下一步的路该往何处走。那么,是时候深入调研,把脉中关村。
寻找创新源
在王小兰组织北京民协展开调研之前,事实上,她有一个基本判断:中关村企业还在奋斗,还在不断创新,但确实到了该重新认识下一步怎么创新的转型期。
中关村企业是不是有创新战略?通过调查发现89%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战略,说明大部分企业都在研究创新战略,都认识到创新对企业非常重要,并制定了创新策略,但只有35%的企业制定战略后能够执行。
问题就在这里,24的企业不能执行。为什么不能执行?原因很多,大概有两类:一类是不满3年的年轻企业,生存自然是第一大问题;另一类可能做得很好,产品已经打入市场,但做着做着就发现顾不过来了,原来的想法已不适合,不得不被其他的问题困挠。
关于创新的途径,问卷调查中设计了9种途径,比如自我创新,比如挖人,或产学研的方式,比如购买技术、引进技术、查找国外专利等等。90%的企业都选择自我创新或者挖人创新,也就是说在创新途径认识上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自己做,不去买别人技术,不去产学研,也没钱引进技术。
为什么不去跟别人合作?比如产学研的方式。调查发现,80%的企业都有产学研经历,都想利用社会力量,但成功的不多。要么是学校技术不成熟,要么是合作中利益机制难以把握,要么开发的产品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难以转化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当中,学校和企业的问题都突显了出来。
究竟什么叫创新
中关村许多企业对创新的认识显然存在误区。
调研中,关于对创新的认识,他们列出了9种类型,比如研发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等。
答案出乎意料,所有企业都划了一个钩,就是研发创新,其他的都不算。
这个问题让王小兰困惑。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研发在很多领域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如果我们把创新的意义仅仅局限在原创,那说明我们的企业确实还不知道如何入手走技术创新道路。
事实上,模仿创新,比如日本、韩国当年赶超型的发展模式是我们可取的;协同创新就是数家企业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创新链条;集成创新也很奇妙,把别人既有的东西我们集中到一起,把现成的技术组合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在一个新的领域里用。
创新手段花样翻新,关键在取舍的慧眼和“拿来主义”的双手。
创新链上起烽烟
倘若多寡可以形成强弱,那么“以大带小,打造创新链条”就是王小兰进行的又一项创新实验。
为了让大家都参与创新实践,王小兰特别召开了研讨会。会上有联想、方正这样的大企业代表,也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会议主旨就是想说明大企业有大企业作为,小企业有小企业作为,大企业可以带动小企业,共同打造创新链条。
谁想到研讨会变成了辩论赛。
联想代表摆出了大企业姿态,表示非常愿意跟小企业合作:“我们联想别看现在规模很大,但我们也不是所有领域都做得过来,我们也有很多事顾不过来。我们的题目都在网上进行招标,你们到网上查去,一年几十个题目向小企业开放。我们在招标课题的评审上绝对不搞表面文章,写一些假专家建议。我们的课题非常直接,谈好了就给你钱。”
不料,小企业代表非但不领情,反而针锋相对,与大企业“斗智斗勇”:“第一,任何一个大企业不会心甘情愿地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出课题,要么是想吃掉你,要么想探听你在技术上的底;第二,任何一个小企业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永远当小企业,我们也要成为大企业。我们要站在大企业的肩膀上,能抠技术抠技术,能挖人就挖人,总而言之,他们培养人才,我们另起炉灶做题目。”
作为一场精彩的辩论,正反两方都把观点推到了极致。然而,仔细分析起来,似乎各自都有一些理解的偏差。
王小兰总结说:“小企业如果在某个领域做精做专,大企业取代不了你,因为有上游带下游的问题,有综合带专业的问题。如果小企业在某一领域做精做专,那么像联想这样的大企业也不会再投入,何必呢?不如买你的技术。并且,这也不耽误你成为大企业。如果你能在若干个领域中都做专做精,先拿单项冠军,最后你也成为一个团体冠军,那时候你也成为一个可以和大企业叫板的大企业了。”
经过调研,王小兰不得不承认中关村软件业群雄纷争的无序。中关村软件企业2400家,企业人数超过1000人的仅3家,绝大多数企业在50人以下。相当多的企业在干同一件事,同一个楼里做同一个软件的企业比比皆是,这种低水平重复,在许多问题上缺乏共识的状态,迫切需要一种共谋发展、共同创新的软件联盟,使创新链条的形成慢慢变为自觉行动。
王小兰关于中关村创新实践的调研,最后汇集为一本《中关村发展蓝皮书》,然而,其中反映的问题,却值得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深思。
究竟什么叫“创新”?对创新的认识不同,说明创新之难,有环境因素,更多的,则是业界的认知。
一位IT业资深记者,也是著名的IT评论家,叫方兴东,写了一本反思中关村发展的书,本来叫《中关村之死》。意思是中关村已经不像20多年前了,那时生机勃勃的中关村有一大群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完成着创新使命,如今,中关村技术已经像火山一样爆发完了,中关村已经变了,已经蔑视了草根的力量,蔑视小企业力量,已经变成高楼林立,外商跨国公司研发总部所在地。
当方兴东拿着书稿找到王小兰时,身为中关村18家各类协会联席会主席的王小兰震惊,又有些不平。
“你说中关村之死,我们中关村几十万创业者都存在着,我们也没有醉生梦死,在那里玩高尔夫,成天拿着绿卡全世界瞎溜哒。我们还在发展我们自己的产业,你怎么能说我们死呢?”
后来,该书更名为《中关村失落》,但观点不变,提出如果政府再不重视,中关村企业家再自我陶醉,中关村将不再奔涌创新潮。
一石激起干层浪。
《中关村失落》引起舆论哗然。
中关村到底怎么了?中关村还有没有技术创新的能力?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在干什么?他们是不是真的不行?
无疑,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样本意义。
经过反思,王小兰认为,站在十字路口,身处风口浪尖,似乎看不清下一步的路该往何处走。那么,是时候深入调研,把脉中关村。
寻找创新源
在王小兰组织北京民协展开调研之前,事实上,她有一个基本判断:中关村企业还在奋斗,还在不断创新,但确实到了该重新认识下一步怎么创新的转型期。
中关村企业是不是有创新战略?通过调查发现89%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创新战略,说明大部分企业都在研究创新战略,都认识到创新对企业非常重要,并制定了创新策略,但只有35%的企业制定战略后能够执行。
问题就在这里,24的企业不能执行。为什么不能执行?原因很多,大概有两类:一类是不满3年的年轻企业,生存自然是第一大问题;另一类可能做得很好,产品已经打入市场,但做着做着就发现顾不过来了,原来的想法已不适合,不得不被其他的问题困挠。
关于创新的途径,问卷调查中设计了9种途径,比如自我创新,比如挖人,或产学研的方式,比如购买技术、引进技术、查找国外专利等等。90%的企业都选择自我创新或者挖人创新,也就是说在创新途径认识上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自己做,不去买别人技术,不去产学研,也没钱引进技术。
为什么不去跟别人合作?比如产学研的方式。调查发现,80%的企业都有产学研经历,都想利用社会力量,但成功的不多。要么是学校技术不成熟,要么是合作中利益机制难以把握,要么开发的产品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难以转化成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当中,学校和企业的问题都突显了出来。
究竟什么叫创新
中关村许多企业对创新的认识显然存在误区。
调研中,关于对创新的认识,他们列出了9种类型,比如研发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等。
答案出乎意料,所有企业都划了一个钩,就是研发创新,其他的都不算。
这个问题让王小兰困惑。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研发在很多领域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如果我们把创新的意义仅仅局限在原创,那说明我们的企业确实还不知道如何入手走技术创新道路。
事实上,模仿创新,比如日本、韩国当年赶超型的发展模式是我们可取的;协同创新就是数家企业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创新链条;集成创新也很奇妙,把别人既有的东西我们集中到一起,把现成的技术组合成了一个新的东西,在一个新的领域里用。
创新手段花样翻新,关键在取舍的慧眼和“拿来主义”的双手。
创新链上起烽烟
倘若多寡可以形成强弱,那么“以大带小,打造创新链条”就是王小兰进行的又一项创新实验。
为了让大家都参与创新实践,王小兰特别召开了研讨会。会上有联想、方正这样的大企业代表,也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会议主旨就是想说明大企业有大企业作为,小企业有小企业作为,大企业可以带动小企业,共同打造创新链条。
谁想到研讨会变成了辩论赛。
联想代表摆出了大企业姿态,表示非常愿意跟小企业合作:“我们联想别看现在规模很大,但我们也不是所有领域都做得过来,我们也有很多事顾不过来。我们的题目都在网上进行招标,你们到网上查去,一年几十个题目向小企业开放。我们在招标课题的评审上绝对不搞表面文章,写一些假专家建议。我们的课题非常直接,谈好了就给你钱。”
不料,小企业代表非但不领情,反而针锋相对,与大企业“斗智斗勇”:“第一,任何一个大企业不会心甘情愿地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出课题,要么是想吃掉你,要么想探听你在技术上的底;第二,任何一个小企业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永远当小企业,我们也要成为大企业。我们要站在大企业的肩膀上,能抠技术抠技术,能挖人就挖人,总而言之,他们培养人才,我们另起炉灶做题目。”
作为一场精彩的辩论,正反两方都把观点推到了极致。然而,仔细分析起来,似乎各自都有一些理解的偏差。
王小兰总结说:“小企业如果在某个领域做精做专,大企业取代不了你,因为有上游带下游的问题,有综合带专业的问题。如果小企业在某一领域做精做专,那么像联想这样的大企业也不会再投入,何必呢?不如买你的技术。并且,这也不耽误你成为大企业。如果你能在若干个领域中都做专做精,先拿单项冠军,最后你也成为一个团体冠军,那时候你也成为一个可以和大企业叫板的大企业了。”
经过调研,王小兰不得不承认中关村软件业群雄纷争的无序。中关村软件企业2400家,企业人数超过1000人的仅3家,绝大多数企业在50人以下。相当多的企业在干同一件事,同一个楼里做同一个软件的企业比比皆是,这种低水平重复,在许多问题上缺乏共识的状态,迫切需要一种共谋发展、共同创新的软件联盟,使创新链条的形成慢慢变为自觉行动。
王小兰关于中关村创新实践的调研,最后汇集为一本《中关村发展蓝皮书》,然而,其中反映的问题,却值得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深思。
究竟什么叫“创新”?对创新的认识不同,说明创新之难,有环境因素,更多的,则是业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