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反映了当前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加强内涵建设,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内容,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加强内涵建设,就是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的要求凝聚办学理念,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为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文章对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 人才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内涵建设是一所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学校的永恒追求。加强内涵建设,要严格执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类教育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规范布局,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此探讨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学校坐拥“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地利,抢占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地,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现有14个二级学院共73个专业,专业覆盖机械、电信、建筑、计算机、外语、商学、纺织服装、旅游航空、艺术、生物、人文社科、轻工、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十多个应用技术与教育领域。学校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湖北高职教育的知名品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指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办学定位、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内涵要素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率协调持续发展。
内涵建设是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又是内涵建设的中心。在加强内涵建设中,需要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按照服务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新老专业优生劣汰。优先发展应用型专业,调整理论型课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1.加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应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前提,按照以就业为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进行调整,顺应企业需求和市场形势,逐步增设调整应用性强的专用,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房地產管理、生物工程等新专业。同时,必须果断地将那些生源匮乏或就业困难的专业停止招生。
2. 打造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积极培育、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形成品牌专业。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中心,带动专业群建设,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高职院校应把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作为带动其它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确立专业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集群。通过品牌、特色专业的示范性作用,推动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就业。
通过这些努力,使得武职的毕业生因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发起并牵头成立了湖北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三个职业教育集团,与300多家企业和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400多名校友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学习和工作。
二、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要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应以专业教研室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并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从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入手,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突出专业课程的技能特点。
(1)根据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和核心技能。在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技能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符合度。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课特点,依托实训实习场所,各专业都积极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电子商务的仿真模拟教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场示范教学,酒店管理专业的现场岗位实训教学等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实践,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大力支持根据专业需要,以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便于“教、学、做”一体化合一的专业特色教材或学院紧缺的教材、辅助教材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开发。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1)根据岗位任职要求构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各专业的岗位工作技能要求,实行“教学-实训”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程已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2)抓好实践教学关键环节,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学院各专业实践类教学课时平均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尽量提高。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实习环节的管理,制定关于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管理的相关规定等管理制度,强化实习期间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双负责制”、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导师制 ”,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管理不断线,及时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反馈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和要求。 (3)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比如,武职的办学经费突破2亿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1.68亿元,拥有53个多功能实训基地(中心)、211个实验室、355个校外实训基地,藏书115万余册。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师资素质达到人才强校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以学校师资建设规划为指引,以打造职业教育一流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理论,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赴企业参与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和顶岗生产,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积极培养“懂理论、精技能、善管理”的师资队伍。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和创新奉献精神,使广大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从严治教,增强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通过质量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
2.创新校企合作辦学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打造一支富有职业特点的“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专任教师离职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聘请企事业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由单一型向专兼结合型的转变。积极采取比如“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3.着力打造名师队伍。以武职为例,现有教职工总数1213人,其中专任教师815人,教授、副教授291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7人,常年聘用外籍教师15人。为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制订《职业学院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专业教学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比例的提高,和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由教学名师、专业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另外教师个人还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制定三年、五年个人提升计划。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从事职业教育十多年来,本人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总之,高职院校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内涵建设 教学改革 人才质量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内涵建设是一所高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学校的永恒追求。加强内涵建设,要严格执行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类教育要科学定位、合理分工和规范布局,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
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此探讨职业院校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最早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2年。学校坐拥“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地利,抢占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地,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现有14个二级学院共73个专业,专业覆盖机械、电信、建筑、计算机、外语、商学、纺织服装、旅游航空、艺术、生物、人文社科、轻工、继续教育、国际教育等十多个应用技术与教育领域。学校开创了区域化、国际化、现代化高职办学的成功范例,湖北高职教育的知名品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全国高职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指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办学定位、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内涵要素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规模、结构、质量、效率协调持续发展。
内涵建设是一所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建设又是内涵建设的中心。在加强内涵建设中,需要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按照服务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新老专业优生劣汰。优先发展应用型专业,调整理论型课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1.加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应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前提,按照以就业为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专业进行调整,顺应企业需求和市场形势,逐步增设调整应用性强的专用,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房地產管理、生物工程等新专业。同时,必须果断地将那些生源匮乏或就业困难的专业停止招生。
2. 打造特色专业与品牌专业。积极培育、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形成品牌专业。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中心,带动专业群建设,提高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高职院校应把建设一批品牌、特色专业作为带动其它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主动适应地方经济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确立专业建设的新方向,形成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集群。通过品牌、特色专业的示范性作用,推动学院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就业。
通过这些努力,使得武职的毕业生因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形成了“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发展态势。学校发起并牵头成立了湖北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旅游三个职业教育集团,与300多家企业和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交流与工作关系,400多名校友在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学习和工作。
二、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根本保障,要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1.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应以专业教研室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并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从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入手,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突出专业课程的技能特点。
(1)根据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和核心技能。在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提高技能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的符合度。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课特点,依托实训实习场所,各专业都积极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电子商务的仿真模拟教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现场示范教学,酒店管理专业的现场岗位实训教学等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实践,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大力支持根据专业需要,以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便于“教、学、做”一体化合一的专业特色教材或学院紧缺的教材、辅助教材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开发。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大力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1)根据岗位任职要求构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各专业的岗位工作技能要求,实行“教学-实训”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程已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2)抓好实践教学关键环节,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学院各专业实践类教学课时平均占总学时数的比例尽量提高。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实习环节的管理,制定关于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训管理的相关规定等管理制度,强化实习期间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双负责制”、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导师制 ”,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管理不断线,及时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反馈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和要求。 (3)努力改善实践教学条件。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比如,武职的办学经费突破2亿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1.68亿元,拥有53个多功能实训基地(中心)、211个实验室、355个校外实训基地,藏书115万余册。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升师资素质达到人才强校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以学校师资建设规划为指引,以打造职业教育一流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高等院校学习专业理论,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培训,赴企业参与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和顶岗生产,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积极培养“懂理论、精技能、善管理”的师资队伍。
1.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爱党爱国、爱岗敬业和创新奉献精神,使广大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从严治教,增强教学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通过质量考核,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总体满意度。
2.创新校企合作辦学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打造一支富有职业特点的“双师素质”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专任教师离职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聘请企事业一线的专家、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由单一型向专兼结合型的转变。积极采取比如“双百工程”即“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3.着力打造名师队伍。以武职为例,现有教职工总数1213人,其中专任教师815人,教授、副教授291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津贴专家7人,常年聘用外籍教师15人。为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制订《职业学院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专业教学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比例的提高,和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打造了一支由教学名师、专业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另外教师个人还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制定三年、五年个人提升计划。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束语:从事职业教育十多年来,本人在探索中不断前行,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也进一步深化。总之,高职院校应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