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代寻求最优解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幅题词,一幅是“宁静致远”,另一幅是“风清气正”。
  两幅题词的作者,都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
  2012年,王元把这两幅題词送给杨新民。杨新民格外珍视,将其挂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
  杨新民常常以其自勉。在他看来,这八个字,不仅反映了他的学术追求,更道出了他的人生态度。
  1979年,杨新民成为重庆师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的一名学生,从此与数学结缘。在其后近4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深耕数学领域,专注于运筹学的研究,不仅带领团队站上更高的舞台,还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运筹学界的影响力。
  在2017年度重庆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中,杨新民获得科技突出贡献奖。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一路追求的,正是在学术研究上的“宁静致远”,在行政管理岗位上的“风清气正”。

一个纯粹的世界


  在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流传着不少杨新民一路成长的故事,其中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早年间曾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就为“死磕”出一个反例。
  1983年,杨新民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85年,他考上重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选择的研究方向,正是运筹学。
  运筹学是一门将复杂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再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求最优解的学科,研究的是最优化问题,实用性很强,应用领域很广。
  “比如,你要到某个地方,哪条路线最短,这就是运筹学中的最短路径问题。”杨新民解释说。
  对于数学界的人来说,能把一个现实问题进行建模、计算、研究,最后再应用,是一种迷人而优雅的艺术。杨新民被这门学科深深吸引,也把快乐建立在问题的解决之上。
  上世纪80年代,在高校教师群体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多,杨新民却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位。
  在担任讲师期间,杨新民就对数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备课、上课,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做研究、写论文上。
  当时,杨新民还住在教工宿舍,房间很小,只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夏天酷热,但他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研究数学问题。
  一次,在读到国外一篇文章时,杨新民对文章中的一个结果始终推算不出来。
  “在数学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果是正确的,你就得严格证明它的正确性,如果证明不了,你也不能说它错了,必须要举出反例来证明。”杨新民说。
  举反例并不容易,甚至比证明它的正确性更难。为了举出这个反例,杨新民天天埋头苦算,过程漫长而孤独,陪伴他的只有屋内电风扇的无力转动声和楼下老师们打桥牌的声音。
  无论外界如何嘈杂,杨新民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数学世界里,他算了整整一个暑假,终于把反例举出来了。
  正是凭借着这股钻研劲儿,杨新民很快在学科领域里崭露头角。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在运筹学领域的多个方向上做出了原创性研究成果。比如,在多目标优化领域,他提出的“广义凸性假设条件”,至今依然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假设条件。
  多年来,杨新民的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国内外运筹学界的高度评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许多著名学者都曾在专著、综述文章中引用过杨新民的思路、方法和运算结果。

一份深刻的印记


  2018年5月19日,杨新民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内容是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杨新民并不是这场盛会的亲历者,但他却是这场大会和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受益者——他和他所研究的运筹学,正是在这股时代春风的吹拂下,才得以快速成长。
  “那时,各个学科都百废待兴,我们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大家对知识的渴望、严谨认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都深深感染着我。我也希望我所做的研究,能对社会作出一点贡献,能对科学、对教学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杨新民说。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杨新民就已经开始将运筹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1987年,杨新民所在的团队和当时的重庆市计划委员会合作,共同完成“重庆产业政策研究”的课题,用数据来寻求重庆应该发展的支柱产业。
  要想确定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首先得掌握数据。为此,杨新民不仅收集了全国各省市的统计年鉴,对西南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还全面收集和调研了重庆的工业、财政、环保等各个方面的数据。
  那时,计算机尚未普及,各个单位统计的数据都是纸质文档。杨新民记得,他们团队从统计局拉了整整两卡车纸质文档,然后和学生一起整理这些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
  通过建模、数据分析以及与各个单位的交流,杨新民得出结论:重庆应该选择汽车、摩托车和机械等产业为支柱产业。
  “这个政策指导了重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产业发展,我也备受鼓舞,觉得应该将运筹学运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去。”杨新民说。
  在扎实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中,重庆师范大学的运筹学研究和教学水平迅速提升。1995年,杨新民领衔的学术团队,一举拿下“系统理论”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实现了重师理科硕士授予点“零”的突破。
  此后,杨新民又开始探索如何将数学系从一个教学型团队转变成教学科研型团队。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运筹学领域,重庆师范大学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唯一一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高校。

一次大胆的探索


  2017年暑假,对于杨新民及其团队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天。
  刚放假没多久,杨新民就带领团队去西安交通大学做了一场学术交流。在这次交流中,大家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回到重庆后,杨新民召集团队成员开了一场学术会议,他在会上提出:“我们一直在做运筹学方面的研究,运筹学最核心的就是研究最优化问题,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最优化问题。我们要结合国家需求,转变思维,将运筹学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赵克全曾是杨新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在也是团队成员,当他听到导师想转变研究方向时,并不感到意外。
  早在几年前,杨新民就带领团队连续办过几期随机优化的高级研讨班。随机优化正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的确,杨新民对学科发展很敏感,也一直关注着最新的研究方向。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杨新民觉得,是时候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学习和研究了。
  “作为一名数学科学工作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条件去做这件事情。”杨新民说。
  从2017年暑假开始,杨新民及其团队成员就进入了疯狂的“补课”阶段。整个暑假,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早出晚归,泡在各类专业书籍、资料和专家研讨中。
  起初,赵克全感到这次转型异常艰难,对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许多专业知识,他觉得似曾相识,但又无法完全理解。
  “起步阶段非常痛苦,我们就像小学生一样,哪里不懂就马上去查阅资料。”赵克全说,在整个过程中,杨新民始终充当着一个“掌舵者”的角色,“他更多的是提炼思想。比如某个专家讲到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方面的问题,他会抓住问题的本质,把它提炼成某种数学思想,来帮助大家理解消化。”
  熬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赵克全慢慢体会到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的乐趣:“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经过一年多的转型探索,杨新民带领团队进行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初显:今年年初,团队组织申报国家重大项目;2018年7月6日,由重庆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也在重庆成功召开。

一份深情的希望


  2002年,赵克全成为杨新民的硕士研究生。在没有成为杨新民的学生之前,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也正是因为杨新民,他才体会到了数学研究的无限乐趣。
  那时,杨新民有时会去其他国家访问学习,每次学习归来,他都会给学生们带回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并召集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对于刚上研究生不久的赵克全来说,一次又一次的学习讨论就是一个不断打开思维的过程。
  赵克全记得,导师有一个让学生阅读并分析论文的教学习惯。一次,轮到他读论文时,他直接将论文像读课文一样读完了。
  等到学生读完,杨新民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论文究竟应该怎么读?”
  这群年轻人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无论是看论文还是做研究,都要有质疑精神。比如你在证明一个结论时,不仅要看作者的证明有没有问题,还要学会思考,除了这种算法外,还有没有其他算法?”杨新民对学生们说。
  赵克全深受导师的影响。如今,他也成长为一名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老师。
  杨新民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和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
  从小,杨新民就很喜欢数学,初中就开始参加全国数学比赛;大一时,他自学了实变函数,与“78级”的学生一同参加考试,不仅顺利通过,还获得了免修资格;担任助理讲师时,即便不能上台讲课,他也要提前把课备好,在听其他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分析他们的讲课方法和解题思路,并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
  “我常对学生和青年教师们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作为一名老师,我很希望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能对年轻人有所启发。”杨新民说。
  因此,在每年青年教师的入校讲座中,只要有时间,杨新民都会参加。在座谈会上,他总要给青年教师们讲讲他的求学经历、教学经历和科研经历。于是,有关他的诸多成长故事,也就慢慢在校园中流传开来。
  记者兩次见到杨新民,都是在蝉鸣不断的校园里。即便已经放假,他仍然喜欢呆在实验室。
  面对杨新民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有相熟的老师打趣他:“你就这么喜欢实验室?”
  杨新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好回答:“没办法,爱好少了。”
  这个回答也没错。多年来,做研究一直是杨新民的兴趣所在,他仍然和年轻时候一样,会深深沉浸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之中。
  也许,当杨新民在不断为时代寻求“最优解”的时候,也为自己构筑了一个“最优化”的人生。
其他文献
2007年,诺基亚决定面向用户推出卫星定位和地图导航服务。  为此,诺基亚出资81亿美元收购了NAVTEQ公司,它是当时的行业翘楚。  其时, 每次为了GPS系统的升级,NAVTEQ都要耗费一笔巨资。  而与此同时,另一家公司WAZE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利用用户手机里的GPS传感信息和用户不断上传的数據,WAZE通过“数据众筹”方式,逐步完善其全球GPS及交通流量信息库。  不到两年,WA
我记得小时候,1000多户人的村子,只有一户有电视机,黑白的。当然,那户并不是我们家。  自从那户人家有了电视机,和小伙伴们捕鸟、捉迷藏、抓知了的日子便結束了。  放学回家,我立马就会拿着硬邦邦的馍,去那户人家看电视,比太阳落山都要准时。  电视机是不会提前开的,一是因为晚上8点钟《神雕侠侣》才开始播放,二是因为那户人家也舍不得浪费电。  为什么我要提前这么早到呢?因为来得越早,坐的位子离电视机就
【我的故事】  汪渔是他的笔名。  他的真实身份和姓名,是重庆市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汪应钦。  工作之余,汪渔是一名“小小的资深文学爱好者”。过去这几年,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小高峰,可谓收获颇丰。  就拿2017年来说,7月,汪渔的报告文学《李菊洪的24只小板凳》被评选为2016年全国报纸副刊年度精品一等奖,并收入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集萃;9月,其长篇散文《乡村五行》在《重庆晚报》副刊整版登载,被评为月
服务群众要有一本明白账  权力清单制定的四个探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重庆一些市级部门和区县政府就此展开了权力清单制度的探索试点工作  “去找社区。”  “去找街道。”  “去找区政府。”  去年底,为办一个证明,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灵英村村民方德超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楼上跑了跑楼下,找了这个找那个。”方德超脑壳
明明平时对刺身之类的食物不感冒,去吃自助餐时,却像大多数人一样,把三文鱼、生蚝塞进胃里,不在乎味觉的享受,只想把200块钱吃回来。  谈一场恋爱,明知那个人差到不行,在一起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想想这几年投入的感情、时间、精力,还是不愿意分手,就那么耗着。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时,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无好处,也看过去是否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
让“联结点”联结效应更显著  “两点”定位,决定了重庆不仅要推动好自身改革发展,同时还必须支撑西部、高效联结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因此,通过活“经脉”、补“气血”激发“联结点”的联结效应,就成为重庆立足“两点”的题中应有之义。  “强筋补血”让山海变“平”  ——交通建设是落实“两点”定位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2013年1月6日下午,梁平县七星镇政府大楼。  镇干部刘明,不停唉声叹气:“今晚6点,我又要接待客人。”  晚上,包间里,刘明陪着三个客人,点了满满一桌菜。  在推杯换盏中,刘明渐生醉意。  “才过10点,我们去吊吊嗓子,如何?”客人说。  “好啊!”刘明心里不情愿,但嘴上答应得很干脆。  一伙人又来到钻石豪门KTV。  凌晨2点,刘明才踉踉跄跄回到家里。  “你成天应酬,这家哪像个家?连娃儿也
反贫困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一个社会治理难题。对我国来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精准扶贫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也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最后期限。  转眼间,“十三五
党的十九大报告亮点纷呈,不胜枚举,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司法行政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就是要助推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司法行政职能高度契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还涵盖和谐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现“上下同欲者胜”,就要做好“穿针引线”工作,让“一根针”牵引“千条线”,共绘同一蓝图。  两年多的时间里,从重庆到武汉,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长江延绵6300公里,干流流经11个省市,聚集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都占全国的40%以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做好“一根针”牵引“千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