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所追求的是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教学效果,即通过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凭借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有价值地探索与发现,从而令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激趣、寻疑、解惑三个方面对此课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积极性;兴趣;方法
严格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投入力度应当是对等的,或后者的投入更大于前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尽管新课改一再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很多初中生在課堂上仍然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说,“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教学效果是每个数学教师所追求和期待的,那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有价值的课堂,提高他们的课堂投入力度?事实上,教师可借助引导之风,吹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求学之心. 对此,笔者通过教学探索总结了三个方法,即激趣、寻疑、解惑. 这既是数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最佳途径. 下面围绕这三个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激趣
兴趣是所有与智力相关工作的“源头活水”,它能够起到调节能量的作用,也能够支配人们的内心动力,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尤其在相对来说较为抽象与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兴趣犹如水之源,木之本,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首先是从兴趣而来. 因此,“激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 在教学实践中,激趣可分为两个环节.
其一,诱发动机. 所谓“动机”,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指“为什么学”以及“学什么”. 前提是学生对数学课程形成一定的认识,懂得学习数学的意义,了解学习数学对自身生活会形成哪些影响. 而“诱发动机”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前提.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数学枯燥乏味,学生每天都沉浸在数字的海洋里,学习目的是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降低其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置于“实用”的高度,引导学生形成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笔者先将与其相关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如对称的建筑、中国传统的窗花、蝴蝶标本等进行展示,用这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然后在学生们的观察中让其思考:“这些图案具有哪些共同特点?图案设计的原理是什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出怎样的图案?你会将这些图案用在什么地方?”在问题情境下,学生们会思考这些图案的形成及用处. 随即笔者总结学生们的答案,并再次提问:“为什么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些图形?是因为它们的美观吗?这些图形的美观之处在哪里?”
如此,通过反复提问,诱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动机,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下展开思考:为什么生活中会经常见到这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点?美观在哪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更好地汲取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二,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的积极性怎么来的?是在将一个个未知转换为已知的过程中而来,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一个探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如何进入到一种智力振奋和情绪高昂的状态,让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探明真相的心理,而不是单纯地将知识传递出去. 如讲到平面直角坐标时,可以从生活化的数学场景切入内容:教师手中目前有三张电影票,电影票上分别标有“第十行”“第二十号”“第十行第二十号”的字样,请问你会选哪张票,并说明原因.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教室中所在位置是怎样确定的”这一课题进行思考. 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学生们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从这些日常现象中去剖析数学问题,又给他们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正是这小小的难度与障碍,让他们去发现和探究的心理更加急迫. 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平面内某点位置的确定需要一对有序实数”这一结论. 这样一来,本课的知识点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被学生们引入到了课堂中.
寻疑
学贵有疑,学生积极性的表现在于主动学习,而探究是主动学习的前提与核心,探究始于疑问. 如何让学生敢于寻疑、善于寻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与寻疑的机会.
每节数学课都会出现新知识和新概念,面对这些,学生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疑问,这些存在于学生脑海之中的疑问,可能恰好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时教师要给予巧妙的点拨与引导,就可以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这些疑问表达出来,从而成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一方面学生会在“自问自答自我解疑”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建立自信;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构建起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在学习“中位数和众数”时,笔者先将一道题展示给学生们:“小明所在的一年级2班共有30人,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考了78分. 其他人的成绩分别是100分1名,90分4名,80分22名,10分1名和2分1名. 小明说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全班水平的‘中上游’. ”随即提出问题:“大家对这道题有什么想法?”思考过后,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小明说的很合理,因为全班平均成绩是77分,而小明的78分可以说在中上游.” 但另一名学生则持反对意见:“我感觉不对,30名学生中只有两个少于78分,他们占的部分太少,这样算平均成绩不合理. ”在这样的情境下,几乎所有学生都在想:问题出在哪儿?对此,笔者板书列表:
继而提问:“从表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位于中间位置的学生是多少位?位于中间位置的分数是多少?考试分数可以用什么来命名?如何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是哪个?如果给这个数命名的话应该叫它什么数?如何定义?”如此,笔者提出的新问题与学生正在思考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行碰撞、交叉和重叠. 刹那间学生的思维如同打开闸门的洪水,欢快地奔腾着、跳跃着、兴奋着,急于寻找答案的心情跃然脸上,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和定义很快就被他们发现并验证了.
解惑
任何一种学习,只有在收获成功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有时单凭学生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教师如不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很可能就会成为学生“踟蹰不前”的原因. 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首先分析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继而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帮助他们解惑,引导他们通过克服学习困难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勾股定理”一课教学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学习本课的困难主要来自几何解答题. 对此,笔者采用了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先布置难度略小的几何题让学生们自学,继而由浅至深,引入重点.
题1: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0 cm,一条直角边为6 cm,求另一条边的边长以及三角形面积.
题2:已知△ABC,AC为10 cm,AB为26 cm,BC为24 cm,求三角形面积,并说出其类型.
引导学生们合作探究并自学后,引出例题:如图1的△ABC, AD=8 m,CD=6 m,∠ADC=90°,且AB=26 m,BC=24 m,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少?在历经了题1和2之后,显然此例题不需要教师做更多讲解学生们都能够独立完成.
而针对那些学生自己解决力不从心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他们在不同的方法中进行思考与交流. 通过理性讨论,明晰思路,积累经验,为独立解题储备能量.
综上所述,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激趣”与“寻疑”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另一方面,也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氛围,从而通过“画龙点睛”式的引导,营造“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积极性;兴趣;方法
严格来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投入力度应当是对等的,或后者的投入更大于前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人意. 尽管新课改一再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很多初中生在課堂上仍然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说,“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教学效果是每个数学教师所追求和期待的,那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有价值的课堂,提高他们的课堂投入力度?事实上,教师可借助引导之风,吹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求学之心. 对此,笔者通过教学探索总结了三个方法,即激趣、寻疑、解惑. 这既是数学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最佳途径. 下面围绕这三个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激趣
兴趣是所有与智力相关工作的“源头活水”,它能够起到调节能量的作用,也能够支配人们的内心动力,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尤其在相对来说较为抽象与枯燥的数学学习中,兴趣犹如水之源,木之本,学生探索未知的积极性首先是从兴趣而来. 因此,“激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 在教学实践中,激趣可分为两个环节.
其一,诱发动机. 所谓“动机”,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指“为什么学”以及“学什么”. 前提是学生对数学课程形成一定的认识,懂得学习数学的意义,了解学习数学对自身生活会形成哪些影响. 而“诱发动机”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前提.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数学枯燥乏味,学生每天都沉浸在数字的海洋里,学习目的是为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识,降低其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置于“实用”的高度,引导学生形成探究的欲望.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笔者先将与其相关的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案,如对称的建筑、中国传统的窗花、蝴蝶标本等进行展示,用这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然后在学生们的观察中让其思考:“这些图案具有哪些共同特点?图案设计的原理是什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设计出怎样的图案?你会将这些图案用在什么地方?”在问题情境下,学生们会思考这些图案的形成及用处. 随即笔者总结学生们的答案,并再次提问:“为什么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些图形?是因为它们的美观吗?这些图形的美观之处在哪里?”
如此,通过反复提问,诱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动机,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下展开思考:为什么生活中会经常见到这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点?美观在哪里?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为更好地汲取知识奠定了基础.
其二,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的积极性怎么来的?是在将一个个未知转换为已知的过程中而来,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一个探究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想办法让学生如何进入到一种智力振奋和情绪高昂的状态,让他们产生一种急于探明真相的心理,而不是单纯地将知识传递出去. 如讲到平面直角坐标时,可以从生活化的数学场景切入内容:教师手中目前有三张电影票,电影票上分别标有“第十行”“第二十号”“第十行第二十号”的字样,请问你会选哪张票,并说明原因.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在教室中所在位置是怎样确定的”这一课题进行思考. 对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学生们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从这些日常现象中去剖析数学问题,又给他们的思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正是这小小的难度与障碍,让他们去发现和探究的心理更加急迫. 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很快就得到了“平面内某点位置的确定需要一对有序实数”这一结论. 这样一来,本课的知识点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被学生们引入到了课堂中.
寻疑
学贵有疑,学生积极性的表现在于主动学习,而探究是主动学习的前提与核心,探究始于疑问. 如何让学生敢于寻疑、善于寻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多质疑与寻疑的机会.
每节数学课都会出现新知识和新概念,面对这些,学生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疑问,这些存在于学生脑海之中的疑问,可能恰好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这时教师要给予巧妙的点拨与引导,就可以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将这些疑问表达出来,从而成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一方面学生会在“自问自答自我解疑”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建立自信;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构建起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在学习“中位数和众数”时,笔者先将一道题展示给学生们:“小明所在的一年级2班共有30人,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考了78分. 其他人的成绩分别是100分1名,90分4名,80分22名,10分1名和2分1名. 小明说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全班水平的‘中上游’. ”随即提出问题:“大家对这道题有什么想法?”思考过后,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小明说的很合理,因为全班平均成绩是77分,而小明的78分可以说在中上游.” 但另一名学生则持反对意见:“我感觉不对,30名学生中只有两个少于78分,他们占的部分太少,这样算平均成绩不合理. ”在这样的情境下,几乎所有学生都在想:问题出在哪儿?对此,笔者板书列表:
继而提问:“从表中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位于中间位置的学生是多少位?位于中间位置的分数是多少?考试分数可以用什么来命名?如何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分数是哪个?如果给这个数命名的话应该叫它什么数?如何定义?”如此,笔者提出的新问题与学生正在思考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行碰撞、交叉和重叠. 刹那间学生的思维如同打开闸门的洪水,欢快地奔腾着、跳跃着、兴奋着,急于寻找答案的心情跃然脸上,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和定义很快就被他们发现并验证了.
解惑
任何一种学习,只有在收获成功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而面对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有时单凭学生自己的力量无法完成,教师如不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很可能就会成为学生“踟蹰不前”的原因. 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首先分析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继而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帮助他们解惑,引导他们通过克服学习困难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以“勾股定理”一课教学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们学习本课的困难主要来自几何解答题. 对此,笔者采用了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先布置难度略小的几何题让学生们自学,继而由浅至深,引入重点.
题1: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0 cm,一条直角边为6 cm,求另一条边的边长以及三角形面积.
题2:已知△ABC,AC为10 cm,AB为26 cm,BC为24 cm,求三角形面积,并说出其类型.
引导学生们合作探究并自学后,引出例题:如图1的△ABC, AD=8 m,CD=6 m,∠ADC=90°,且AB=26 m,BC=24 m,那么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多少?在历经了题1和2之后,显然此例题不需要教师做更多讲解学生们都能够独立完成.
而针对那些学生自己解决力不从心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其进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他们在不同的方法中进行思考与交流. 通过理性讨论,明晰思路,积累经验,为独立解题储备能量.
综上所述,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教师通过“激趣”与“寻疑”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另一方面,也需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探究氛围,从而通过“画龙点睛”式的引导,营造“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