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与现行经济金融统计制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如何构建农村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甘肃张掖的个案研究,分析县域支付服务环境特征,为下一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评价体系;县域
2009年初,甘肃省启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全省各级金融机构、各地方政府部门等积极参与,至2012年9月甘肃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推进会在张掖市临泽县召开,会议肯定了近年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至此,甘肃省便农惠农利农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3年及今后,我们如何衡量近年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水平。如何构建一套科学的、能够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与现行经济金融统计制度,运用多层次算法,探索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建立,通过对甘肃张掖个案研究,分析县域支付环境特征,为下一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一、构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具有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第一,分析待评价系统各要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第二,确定评价尺度,建立判断矩阵;第三,确定各层各因素对上一层因素的权重关系(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各因素的权系数);第四,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为了考察层次分析法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矩阵。
二、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及指标权重
(一)基本框架的构建
在全面分析影响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把农村支付环境设定为目标层,确定宏观经济、基础设施、活动状况、人文环境、信用与法制环境等五个方面为准则层,从五个方面设置具体指标,从而构建起农村支付环境指标评价体系。
(二)指标权重测算
根据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和甘肃省县域经济金融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及张掖市辖内各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取得近几年数据的平均值,运用判断矩阵反复测算,得到指标权重。(见表1)
表1 县域支付环境评价指标权重表
(三)权重一致性检验
将权重指标两两成对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但其不一定满足矩阵的一致性条件,这就要求对准则层的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公式:CI=(λmɑx –n)/RI(n=1~7时,RI的值依次为:
0,0,0.58,0.90,1.12,1.24,1.32),据此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
通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反复测算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判断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也即表1中所求权重有效。
三、运用评价指标进行个案分析
以张掖市临泽县2012年度统计数据为例,运用表1中的各项指标权重进行县域支付环境评价。
(一)二级指标值标准化
运用公式Yi =(Xi -Xmin)/(Xmɑx-Xmin)将临泽县的25个二级指标的值标准化,如下:
A宏观经济指标值
a[7]=(0.0138,1,0.0253,0.0760,0,0.5092,0.1135),此处a中的值是将县域支付环境各定性指标定量化和定量指标标准化的结果,是支付环境评价的基础(下同)。
B基础设施指标值
b[7]=(0.0406,0,0.0493,0.1187,0.0056,1,0.0189)
C活动状况指标值
c[4]=(0.0668,0.287,0,1)
D人文环境指标值
d[7]=(0.6471,0,0.1765,0.5882,0.9118,1,0.9853)
E信用与法制环境指标值
e[7]=(0.9416,0.9485,0,0.0923,0.0424,1,0.9404)
(二)计算一级指标值
将临泽县A01至A07值,乘以各自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所得值相加即可得临泽县一级指标宏观经济的值。同理可得基础设施、活动状况、人文环境、信用与法制环境的值。
(三)计算支付环境评价值
根据临泽县一级指标的值和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测算支付环境评价值。将各一级指标的值乘以其各自所对应的指标权重,加总求和,即可得临泽县支付环境评价值0.6289。
(四)计算各县支付环境综合评价值
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张掖市辖内五县一区的支付环境评价值,按照排名顺序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县域支付环境评价值依次为:0.6574、0.6289、0.5359、0.5143、0.5062、0.4680。
四、结论与建议
将各样本县的现实支付环境状况(包括总体印象与实际调研结果)与测算出的支付环境评价值作对比,可以看出二者结果基本吻合。甘州区作为张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配套设施和服务齐全,人民群众的非现金结算意识明显较强。临泽县作为张掖市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首批试点县,近两年在加快县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工具创新、拓宽非现金结算方式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支付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各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缺乏相应的金融配套设施,非现金支付结算行为不活跃,从评估值排名中也可以看出,与其他各县相比支付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而高台、山丹、民乐三县注重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素质,着力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县域支付服务环境居中,且三县差距不大。 从一级指标权重来看,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人文环境”、“活动状况”、“信用与法制环境”、“宏观经济”、“基础设施”,其中“人文环境”、“活动状况”、“信用与法制环境”这三项的合计权重就高达86.36%。从相对应的各指标权重分布来看,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地区支付知识认知水平,激发有效需求,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由被动变主动。
一方面,坚持专门针对农村、面向农民的宣传,突出宣传的系统性和持久性,不断增进农村居民对支付知识的了解,培养农村居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支付知识的不断普及,使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金融产品和支付结算业务带来的极大便利,必然引致对新型支付产品和服务方式的新需求,随着有效需求的上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不再被动甚至被迫的去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将直接推动农村支付环境的发展。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风险防控,创建有利于农村支付服务的外部环境。
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农村地区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维护农民群众权益。农民的资金来之不易,各经营机构必须规范操作,通过业务管理、技术防范等手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为农民群众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提供安全的交易环境。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支付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把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打造成农民的“放心工程”。
(三)了解农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将惠农、便农放在首位。
一是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根据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研发推广农民能用、好用、爱用又用得起的特色产品,特别要从尊重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现金支付习惯出发,选择操作简便支付工具和终端。二是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借鉴试点地区成熟的支付服务经验,推广适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支付服务方式。三是加强与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出台有关配套支持政策,调动农村机构参与支付服务市场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如何推广支付业务,创新支付渠道。
(四)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非现金结算工具的推广应用,切实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
一是注重农村地区自助设备安装和维护,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自助终端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并且,对使用率偏低的银行卡自助设备进行及时调整,对需求旺盛的地区增加布放,提升自助支付服务网络的使用效率。二是创新推广适应新形式下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把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贯穿于整个农村产业链条,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支付结算的需要;同时,在满足支付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银行贷记卡、银行汇票、承兑汇票在农村的推广使用,提高农村地区的融资能力,实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New York.McGraw Hill,1980.
[2]高小琼.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中国金融,2012,(07).
[3]欧阳卫民.全面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是金融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金融发展研究 ,2009,(10).
[4]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中国县域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关键词:农村支付环境;评价体系;县域
2009年初,甘肃省启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全省各级金融机构、各地方政府部门等积极参与,至2012年9月甘肃省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工作推进会在张掖市临泽县召开,会议肯定了近年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取得的成效,至此,甘肃省便农惠农利农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3年及今后,我们如何衡量近年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水平。如何构建一套科学的、能够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与现行经济金融统计制度,运用多层次算法,探索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建立,通过对甘肃张掖个案研究,分析县域支付环境特征,为下一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一、构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具有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第一,分析待评价系统各要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第二,确定评价尺度,建立判断矩阵;第三,确定各层各因素对上一层因素的权重关系(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即为各因素的权系数);第四,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为了考察层次分析法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矩阵。
二、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及指标权重
(一)基本框架的构建
在全面分析影响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工作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把农村支付环境设定为目标层,确定宏观经济、基础设施、活动状况、人文环境、信用与法制环境等五个方面为准则层,从五个方面设置具体指标,从而构建起农村支付环境指标评价体系。
(二)指标权重测算
根据中央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统计部门和甘肃省县域经济金融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及张掖市辖内各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取得近几年数据的平均值,运用判断矩阵反复测算,得到指标权重。(见表1)
表1 县域支付环境评价指标权重表
(三)权重一致性检验
将权重指标两两成对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但其不一定满足矩阵的一致性条件,这就要求对准则层的五个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公式:CI=(λmɑx –n)/RI(n=1~7时,RI的值依次为:
0,0,0.58,0.90,1.12,1.24,1.32),据此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R=CI/RI)。
通过对一级指标的权重进行反复测算和一致性检验,最终判断矩阵A通过一致性检验,也即表1中所求权重有效。
三、运用评价指标进行个案分析
以张掖市临泽县2012年度统计数据为例,运用表1中的各项指标权重进行县域支付环境评价。
(一)二级指标值标准化
运用公式Yi =(Xi -Xmin)/(Xmɑx-Xmin)将临泽县的25个二级指标的值标准化,如下:
A宏观经济指标值
a[7]=(0.0138,1,0.0253,0.0760,0,0.5092,0.1135),此处a中的值是将县域支付环境各定性指标定量化和定量指标标准化的结果,是支付环境评价的基础(下同)。
B基础设施指标值
b[7]=(0.0406,0,0.0493,0.1187,0.0056,1,0.0189)
C活动状况指标值
c[4]=(0.0668,0.287,0,1)
D人文环境指标值
d[7]=(0.6471,0,0.1765,0.5882,0.9118,1,0.9853)
E信用与法制环境指标值
e[7]=(0.9416,0.9485,0,0.0923,0.0424,1,0.9404)
(二)计算一级指标值
将临泽县A01至A07值,乘以各自对应的二级指标权重,所得值相加即可得临泽县一级指标宏观经济的值。同理可得基础设施、活动状况、人文环境、信用与法制环境的值。
(三)计算支付环境评价值
根据临泽县一级指标的值和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测算支付环境评价值。将各一级指标的值乘以其各自所对应的指标权重,加总求和,即可得临泽县支付环境评价值0.6289。
(四)计算各县支付环境综合评价值
运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张掖市辖内五县一区的支付环境评价值,按照排名顺序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县域支付环境评价值依次为:0.6574、0.6289、0.5359、0.5143、0.5062、0.4680。
四、结论与建议
将各样本县的现实支付环境状况(包括总体印象与实际调研结果)与测算出的支付环境评价值作对比,可以看出二者结果基本吻合。甘州区作为张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金融配套设施和服务齐全,人民群众的非现金结算意识明显较强。临泽县作为张掖市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首批试点县,近两年在加快县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金融工具创新、拓宽非现金结算方式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支付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各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缺乏相应的金融配套设施,非现金支付结算行为不活跃,从评估值排名中也可以看出,与其他各县相比支付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而高台、山丹、民乐三县注重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和素质,着力加快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取得了政府的支持,县域支付服务环境居中,且三县差距不大。 从一级指标权重来看,权重由大到小分别为“人文环境”、“活动状况”、“信用与法制环境”、“宏观经济”、“基础设施”,其中“人文环境”、“活动状况”、“信用与法制环境”这三项的合计权重就高达86.36%。从相对应的各指标权重分布来看,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地区支付知识认知水平,激发有效需求,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由被动变主动。
一方面,坚持专门针对农村、面向农民的宣传,突出宣传的系统性和持久性,不断增进农村居民对支付知识的了解,培养农村居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支付知识的不断普及,使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金融产品和支付结算业务带来的极大便利,必然引致对新型支付产品和服务方式的新需求,随着有效需求的上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不再被动甚至被迫的去使用非现金结算工具,将直接推动农村支付环境的发展。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风险防控,创建有利于农村支付服务的外部环境。
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农村地区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资金安全,维护农民群众权益。农民的资金来之不易,各经营机构必须规范操作,通过业务管理、技术防范等手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为农民群众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提供安全的交易环境。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支付服务中的突出问题,把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打造成农民的“放心工程”。
(三)了解农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和方式,将惠农、便农放在首位。
一是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异,根据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研发推广农民能用、好用、爱用又用得起的特色产品,特别要从尊重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现金支付习惯出发,选择操作简便支付工具和终端。二是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借鉴试点地区成熟的支付服务经验,推广适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支付服务方式。三是加强与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出台有关配套支持政策,调动农村机构参与支付服务市场建设的积极性,探索如何推广支付业务,创新支付渠道。
(四)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非现金结算工具的推广应用,切实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
一是注重农村地区自助设备安装和维护,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自助终端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并且,对使用率偏低的银行卡自助设备进行及时调整,对需求旺盛的地区增加布放,提升自助支付服务网络的使用效率。二是创新推广适应新形式下的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把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贯穿于整个农村产业链条,不断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支付结算的需要;同时,在满足支付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银行贷记卡、银行汇票、承兑汇票在农村的推广使用,提高农村地区的融资能力,实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Saa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New York.McGraw Hill,1980.
[2]高小琼.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中国金融,2012,(07).
[3]欧阳卫民.全面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是金融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金融发展研究 ,2009,(10).
[4]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5]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中国县域金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