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微视频研究现状
微视频是指10分钟以内压制成适合互联网在线播放的视频。由于微视频短小精悍,易于在互联网传播,因此,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各种应用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如教育方面的可汗学院、微课等等。
微课是基于微视频的教学应用,也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微课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微课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每个学科或多或少组织教师微课大赛,成果不少,但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自然也无法在更大的教育领域推广使用。究其原因,是缺少顶层设计。许许多多的微课资源如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看起来很有特点,但由于各自的教学设计目标不同,教学呈现方式不同,技术规范不同等原因,使得这些资源仅仅是服务于各类比赛、公开课、研讨课等小范围。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开始思考小学信息技术微视频教学资源制作规范。因为,在我区也曾遇到上述困境,从学科的微视频比赛作品中,发现有些视频格式是avi的,有些是mpg的,有些是mp4的,视频画面大小不一,画面质量参差不齐等弊病。微视频教学资源制作规范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信息技术微视频教学资源规范思考
从目前微视频的应用看,多数仅用于比赛、公开课、研讨课等小众领域,要使微视频生命力强大则要转变为真正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首先,微视频要服务于教师,微视频本身需要老师花时间制作,为了上好公开课,老师们愿意花大量时间制作精美的微视频,但对于常态课,这样的微视频制作成本太高,不可持续。因此制作微视频必须立足于常态课,立足于微视频的重复运用,立足于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服务教学。其次,微视频要服务于学生,微视频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学,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更多地是服务于学生,只有统筹设计规划好微视频,使微视频能清晰地表达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时,才有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个性化地大量使用,促使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微视频教学资源规范,大致可以分两大部分:一是教学方面的规范;二是技术方面的规范。
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微视频传递的教学信息所体现的教学规范必须和现行的学科标准一致并体现学科教学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以前,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教育将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因为在信息社会中,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创设出丰富的技术应用环境,也潜移默化成新的核心概念、关键能力以及独特的技术应用行为规范。作为合格的“数字公民”,既要掌握与应用相关的技术工具,也要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学科方法以及具有学科特征的交流形式,合理应用学科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按照信息社会行为规范负责任地开展信息活动。
教学规范中,首先是体现正确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课程,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操作实践,大部分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主动建构,是一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要精讲,不需要讲的地方,不讲;要目标聚焦,抓住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突破;学生自己能看明白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學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而在实际听课过程中,往往发现老师设计上不规范,有时一个导入环节就用了8分钟,讲授新知的时候,不注意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文字处理单元中,字块的复制知识点的时候,由于该知识点与之前所学知识点的关联度较低,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这时,老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紧接着的知识点:字块删除和字块移动,由于与刚刚所学的字块复制知识点关联度较高,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从而达到精讲,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对于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认知水平,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还是需要不断强调。而我们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教学规范中,让老师重新认识教学理念,对于提高老师专业化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制作教学微视频中,每个知识点,必须目标清晰,围绕知识点,运用微视频制作的方法,将知识点浓缩在3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里,这要求老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对知识点有深刻理解,采用非常有效的表现方式,比如风趣幽默的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引发思考的问题,直观形象的演示等。让学生能通过各种感观上的有效输入,极大化地转变为学生的知识,并通过操作实践强化巩固。
微视频呈现方式上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微课程创始人李玉平的微视频,二是课堂录像,三是可汗学院。李玉平的微视频有其鲜明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一个道理,有心灵鸡汤式的效果,主要为教师服务;课堂录像的特点是将公开课、精品课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进行剪辑,后期制作形成的微视频,这种微视频适用于教研活动和比赛;可汗学院的微视频是利用录屏软件等工具,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制作,这种微视频适用的教学,服务于学生和教师。
我们在微视频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运用录屏软件制作。目前的录屏软件非常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录屏软件都优秀,我们在众多录屏软件中不断试验,比较,最终选择Camtasia Studio自带的Camtasia Recorder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是专业的屏幕录像和编辑的软件套装。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屏幕录像(Camtasia Recorder)、视频的剪辑和编辑(Camtasia Studio)、视频菜单制作(Camtasia MenuMaker)、视频剧场(Camtasia Theater)和视频播放功能(Camtasia Player)等。使用本套装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过场动画、添加说明字幕和水印、制作视频封面和菜单、视频压缩和播放。
在技术规范制定中,考虑最多的是宣传与品牌、质量与传播两大方面。微视频制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教学服务,面向学生,面向教师。
微视频不仅服务于教学,还需要推广传播,没有推广传播,微视频制作意义不大。因此,技术规范上必须考虑微视频是否利于传播。微视频本身由于是只有3分钟左右的视频,文件不会非常大,但要满足网络传播才是问题的关键,很多本地播放效果很好的微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画面质量就严重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选择好必要的技术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比较好的压缩编码方案是H.264,视频格式为MP4,为了平衡画质和传播,位速率控制在600kbps。这个技术参数规范下来后,微视频的总体大小、画质、传播等都较理想。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微视频是指10分钟以内压制成适合互联网在线播放的视频。由于微视频短小精悍,易于在互联网传播,因此,以微视频为载体的各种应用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如教育方面的可汗学院、微课等等。
微课是基于微视频的教学应用,也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微课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微课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每个学科或多或少组织教师微课大赛,成果不少,但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自然也无法在更大的教育领域推广使用。究其原因,是缺少顶层设计。许许多多的微课资源如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看起来很有特点,但由于各自的教学设计目标不同,教学呈现方式不同,技术规范不同等原因,使得这些资源仅仅是服务于各类比赛、公开课、研讨课等小范围。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开始思考小学信息技术微视频教学资源制作规范。因为,在我区也曾遇到上述困境,从学科的微视频比赛作品中,发现有些视频格式是avi的,有些是mpg的,有些是mp4的,视频画面大小不一,画面质量参差不齐等弊病。微视频教学资源制作规范的研究迫在眉睫。
二、信息技术微视频教学资源规范思考
从目前微视频的应用看,多数仅用于比赛、公开课、研讨课等小众领域,要使微视频生命力强大则要转变为真正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首先,微视频要服务于教师,微视频本身需要老师花时间制作,为了上好公开课,老师们愿意花大量时间制作精美的微视频,但对于常态课,这样的微视频制作成本太高,不可持续。因此制作微视频必须立足于常态课,立足于微视频的重复运用,立足于在不增加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最大化地服务教学。其次,微视频要服务于学生,微视频的最终落脚点是教学,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更多地是服务于学生,只有统筹设计规划好微视频,使微视频能清晰地表达学科课程的知识结构时,才有服务于学生的价值,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个性化地大量使用,促使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微视频教学资源规范,大致可以分两大部分:一是教学方面的规范;二是技术方面的规范。
教学方面,信息技术微视频传递的教学信息所体现的教学规范必须和现行的学科标准一致并体现学科教学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以前,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教育将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因为在信息社会中,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创设出丰富的技术应用环境,也潜移默化成新的核心概念、关键能力以及独特的技术应用行为规范。作为合格的“数字公民”,既要掌握与应用相关的技术工具,也要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学科方法以及具有学科特征的交流形式,合理应用学科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按照信息社会行为规范负责任地开展信息活动。
教学规范中,首先是体现正确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课程,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操作实践,大部分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主动建构,是一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要求教师要精讲,不需要讲的地方,不讲;要目标聚焦,抓住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突破;学生自己能看明白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學生可以通过交流合作解决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而在实际听课过程中,往往发现老师设计上不规范,有时一个导入环节就用了8分钟,讲授新知的时候,不注意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教授文字处理单元中,字块的复制知识点的时候,由于该知识点与之前所学知识点的关联度较低,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这时,老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紧接着的知识点:字块删除和字块移动,由于与刚刚所学的字块复制知识点关联度较高,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从而达到精讲,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对于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认知水平,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还是需要不断强调。而我们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教学规范中,让老师重新认识教学理念,对于提高老师专业化水平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制作教学微视频中,每个知识点,必须目标清晰,围绕知识点,运用微视频制作的方法,将知识点浓缩在3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里,这要求老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对知识点有深刻理解,采用非常有效的表现方式,比如风趣幽默的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引发思考的问题,直观形象的演示等。让学生能通过各种感观上的有效输入,极大化地转变为学生的知识,并通过操作实践强化巩固。
微视频呈现方式上大致分为三大类。一是微课程创始人李玉平的微视频,二是课堂录像,三是可汗学院。李玉平的微视频有其鲜明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一个道理,有心灵鸡汤式的效果,主要为教师服务;课堂录像的特点是将公开课、精品课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进行剪辑,后期制作形成的微视频,这种微视频适用于教研活动和比赛;可汗学院的微视频是利用录屏软件等工具,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制作,这种微视频适用的教学,服务于学生和教师。
我们在微视频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运用录屏软件制作。目前的录屏软件非常多,但并不是每一个录屏软件都优秀,我们在众多录屏软件中不断试验,比较,最终选择Camtasia Studio自带的Camtasia Recorder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是专业的屏幕录像和编辑的软件套装。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屏幕录像(Camtasia Recorder)、视频的剪辑和编辑(Camtasia Studio)、视频菜单制作(Camtasia MenuMaker)、视频剧场(Camtasia Theater)和视频播放功能(Camtasia Player)等。使用本套装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过场动画、添加说明字幕和水印、制作视频封面和菜单、视频压缩和播放。
在技术规范制定中,考虑最多的是宣传与品牌、质量与传播两大方面。微视频制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教学服务,面向学生,面向教师。
微视频不仅服务于教学,还需要推广传播,没有推广传播,微视频制作意义不大。因此,技术规范上必须考虑微视频是否利于传播。微视频本身由于是只有3分钟左右的视频,文件不会非常大,但要满足网络传播才是问题的关键,很多本地播放效果很好的微视频,上传到网上后,画面质量就严重下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选择好必要的技术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比较好的压缩编码方案是H.264,视频格式为MP4,为了平衡画质和传播,位速率控制在600kbps。这个技术参数规范下来后,微视频的总体大小、画质、传播等都较理想。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