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仍是身体里那个熟悉的客人(组诗)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 气
  一個人能够做成的,只是
  自我完善。每个人
  都随天气变化,只是他并不知道。
  有时,我走到镜子前
  察看来到脸上的积雨云或雾霾。
  有时我转动座椅,看见窗外阴沉的天空。
  我看不出它们会带来什么改变。但在
  某一天,我所遇到的某个人改变了
  我的命运,或被我改变——
  因为那天,天气晴朗或阴沉。
  一生里我所经历的,
  太多不在我的设想
  或掌握,唯有在这间屋子里,宁静
  依然是最高的秩序,仿佛杯子握在手心。
  坐着的自画像
  也许有点冷酷
  在最好的日子
  也难掩深处的忧郁和恐惧
  你视死亡为一种
  必要的探索
  警惕给人类分配灵魂的
  圣人或哲学家
  在你几乎所有的长辈
  都已离世之后
  你却开始奢望长寿
  你想活得更多
  结识更多的人
  去荒蛮之地开垦
  播下种子,栗树、皂角树
  什么都行但不是现在
  你坐着
  在书桌前
  感到一种疼痛
  它使你保持正常
  现在,你仍是身体里那个
  熟悉的客人,被东边打过来的阳光照着。
  你,呼吸平稳,期待
  诗从沉默中涌出
  在我死后
  在我死后,地球照样转动
  蜗牛照样出行
  风信子,依然招蜂惹蝶
  在我死后,半截牙膏闲置
  半截诗完成
  半截诗,没有写出
  半截床,承载最后的重量
  在我死后,你
  曾经被我疯狂而无望地
  爱过的你,也许
  需要很久才能知道
  这个消息,也许永不
  看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
  他反对暴力
  他到过沙特在那里拼命挣钱
  不喜欢那里的炎热
  他遭遇过丧妻的不幸
  他愧疚于自己的平凡
  他戒了酒
  他知道女儿鞋子的尺码
  答应带她去郊游
  他有一点狡黠
  他是第一个向房东借钱还房租的人
  他懂得抢生意但他并不知道其中的危险
  他开一辆行驶里程超过六十万公里的出租车
  却舍不得大修
  他从ladies first无师自通地发明了money first
  他有高超的驾驶技术但这一次也懂得了冲岗
  他见识了催泪弹也见识了真枪实弹
  见识了寡母的哀嚎
  在医院
  他流下了男子汉的眼泪
  他从一个单数的出租车司机
  变成了一群复数的出租车司机
  他是一个受雇者
  更是一个真相的见证者和保护人
  他的确是一个无名的存在
  这一次他的无名
  来自于他的匿名
  他当得起一个好人的称呼
  他是平凡的
  却有不平凡的经历
  这经历
  对得起一首歌里唱响的
  “年轻时幸福的道路”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其他文献
立秋日看唐岛湾  它神情倦怠  内心比外表略蓝  真是平静啊  青山之间,安放了  这样一面镜子  只是多年来  我能映照出苍老  却没有任何办法让它开口  它不说美,也不说危险  它有伤口,自己愈合  关于写诗  写诗让我保持冷静  这么多年来,词语带给我的安慰  如同雪地里的火。我迫不及待地  靠近和使用它们  当它们顺从,组成一支队伍  并赋予微小的事物呼吸  又仿佛是一场风暴  果子落地腐
期刊
燕子叼走许多肥胖的蚊虫  短暂的告别是为了制造陌生感吗  恰如我们把写好的诗稿封存一段时间  燕子带来热带海洋的气息  经过的楼宇波动起来  它们伸出热情的屋檐,腾出温馨的一角  欢迎燕子的再次到来  长距离飞行的打磨  无需修改,燕子依然完美如初  啄泥筑巢,孵化新的作品  顺应节令,按照上帝的旨意  燕子低低掠过我的诗稿  叼走许多肥胖的蚊虫  春天的几只水鸟  几只水鸟在水面欢快地游动  身
期刊
波兰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曾在《眼睛》中写道:“现在你知道了。我曾借你蝴蝶的眼睛去看金莲花,借你蝾螈的眼睛去看草甸,借你各色各样人的眼睛,去看同一座城。”当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要去厘清关于人生意义的终极追问时,诗歌无疑就是这一双明亮的眼睛。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季节与时光的变化最能触碰到我们纤细而又敏感的神经。陆岸笔下的春天,是一种被寻觅的野草,即便走向枯竭,却仍在来年向死而生。层层铺垫,步
期刊
作为一名歌者,我想做的第一件事  是翻遍辞海,翻遍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找出最纯粹的词语  为你谱写一支土生土长的谣曲  如果我在长江南岸唱起这首歌  黄河以北就会响起回应  成千上万的聽众将披上漫漫黄沙,星夜赶赴  我在纸上安排的音乐盛典  燃烧是我歌唱中的主题  在我的歌声里  我的蓝天更蓝,白云更白,清风更清  聆听中,江河海洋会热血沸腾  是的,我的歌声里尽是阳光和土地的影子  那是铁器淬火
期刊
虚实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距离?  一种意念的隔膜,  或是一层泛光的河面。  那些倒影指认岸上的本体——  塔吊、栅栏和空荡的写字楼,  指认但始终沉默。  在月光如盐的河畔,  举止似乎沦为对自然的冒犯。  我屏息注视着一位老妇人  移出我的视域,  她唱一首轻柔的短歌,  像是在陈述她多难的一生。  今晨醒来我看到了阳光  昨夜我梦到自己整整一天  都在乡间走路,  那是我年少时依赖的故乡,  
期刊
农闲时期的女人  农闲的时候,庄稼人并不闲着  男人外出务工,女人就操办家务  不比男人轻松,事情多着呢  孩子的棉袄还没缝  男人的鞋垫也没纳  公婆的毡帽更没做  要是母猪下了崽儿,那就更添乱  老天爷几天不下雨,就慌不迭地浇地  雨下多了,又要排水,除草  甚至要开起拖拉机,顶个男人  等到男人回来了  女人总算可以喘几天气  然后,投入到接下来的农忙时期  这样循环很多次后,这些庄户女人 
期刊
这样的咬不会留下疤痕。  这样贴近肌肤的咬  始终携带着一个女人的体温。  靠近我,她不是母亲  就是妻子。有这么好几次  将我衣袖上的小开口缝好  然后顺着我的肩埋下头去  轻轻咬断连接的针线头。  不为别的,是让我出门在外体面一些  以免在举手投足之间,露出生活的破绽。  三 生  用这一生,把左边的灯火  移到右边来爱。  用另一生,将心里的荒草  浇灌成炊烟的模样。  用最后一生,擦去逐渐
期刊
河滩的树  它们有各自的姓氏;  会突然被谁叫出小名来。  那种悲欢藏在两棵树的拥抱里;  像互相取暖的人。  更多时候,它们独自站立,  鸟鸣落下来,阳光也落下来。  经常在河滩的人,  会把自己看作一棵树。  他双手鼓起喇叭,  咿呀咿呀……像叶子的尖叫  母亲的念想  整个上午她一直在擦拭这张破旧的桌子。  她擦拭得很细致,  边边角角都没有落下。  我不明白,  她为什么不愿把这张旧桌子扔
期刊
“科学上每前进一步都是依照排斥律推翻比比可见的错误理论的结果,艺术上每前进一步,都是依据吸引律对崇拜的对象模仿、学习的结果。”有一阵子,我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这个论断特别感兴趣。他说得对吗?科学上是否就只讲“排斥律”而不讲“吸引律”?而艺术上则反过来,只讲“吸引律”而不讲“排斥律”?  首先,我当然非常赞同他的问题意识,因为我看到太多人似乎只喜欢“排斥律”,有太多人写诗似乎以前没有人写过诗,这显然不是
期刊
观天时  好多个下午,一个人在阁楼喝茶。  有时白蝴蝶从门口经过,  有时不知名的鸟儿飞过天空,像个影子。  接连下了几天雨,阁楼外  花草和小树活得跟我一般滋润。  阳光浓烈的时候,我就浇水,浇到根子里。  其中一棵罗汉松,已长出三个枝杈,  去年夏天在它身上花的时间太少,  脸色一天天黄下去,冬天还没过完,就整个枯了。  一直舍不得砍掉,留到今天  说不定,哪天就突然返青了呢——  比如凌霄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