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培养适应新军事变革的人才需要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观点。然后从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和方法途径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方式;灵活;军事教育;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的为世人所认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构筑施展能力的平台和环境,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军事,历来是创新成果的大集成地,人类历史上,诸多创新成果尤其是重大的创新成果,都会在军事领域率先得到应用。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引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的同时,往往也引发新的军事变革。军事变革从可能向现实挺进,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培养越多的适应军事变革的人才,就成了各国军事发展的一个首要条件。所以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成为军事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
一、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新形势下,军事人才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以新方式来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军校实现同步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在现行军事教育中,“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员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关键在于能否构建起“创新型”的军事教育体系,即包括教育主体理念、教育内容知识、教育评价制度、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机制和教育科研机制各方面创新在内的一个整体。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都非常重视培养适应军事技术和军事学术未来需要的专家。为达此目的,俄军院校不断修改和更新教学大纲和内容,注重有预见、有步骤地培养“未来型”人才。英军重视培养军官的创新、冒险、灵活、果断精神,制定作业课程紧贴实战,常常到敏感地区和北约预想战场进行现地作业。军事创新教育已成为培养高新尖军事人才、建设知识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
美军各级院校都把“开放式”教学作为既定的办学方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未来型军官”。请进来:请在职或退役的高级将领讲授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等课程,请地方院校或政府机构专家、学者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请外国教官讲授外国军事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招收外国学员,加强与外军的交流,推行远程教学。走出去:组织在校学员到部队实习、代职或参观见学,选派军官到其他军种相应级别的院校学习,选派军官到地方院校攻读高级学位,派遣军官到国外院校学习,选派教官和学员出国考察、访问、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
我军现行的军事教育是在适应机械化战争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急需的是大批能迅速掌握和运用高新技术武器,善于创立新战法,能积极创新军事理论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军事教育,是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如果不进行军事教育大胆的创新改革,继续按照现行的教育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人才培养,就会贻误信息化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追赶发达国家的机遇,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就可能要落到别人的手上。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面对新的军事变革,要优先发展院校教育,全面提高军队院校的办学治校水平,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军队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军事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军事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模式,实现军事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方法途径
一方面,树立新军事变革的教育思想,推进军事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学上,首先要打破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育人观念。我们培养的人才,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军事斗争和快速发展的军事高科技,不仅需要具有第一任职的适应能力,更需要有适应未来战争和信息化战争准备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瞄准战场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教学体制创新,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什么人才,就根据总部的要求调整更新教学计划和内容,使教学体制更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前瞻性。三是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员和学员的对立关系,实现互动式教学和情感教学,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有针对性地塑造军事人才作为未来指挥军官强烈的创造性和独特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着眼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动军事教育内容创新。
随着信息化战斗的出现,传统的兵团阵地战,线式作战样式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非接触、非线式作战样式,新的战法和样式决定了战场上对抗的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也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军事院校就担负着为这样的未来战争培养特种军事人才的历史重任,达致这一目标,就必须推进教育内容的创新,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更新专业学科,充实现代信息战、电子战、特种作战方面的知识,使培养的人才与时俱进,站在高科技知识的前沿。
再一方面,推进军事教育目标的创新,必须改进和完善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素质教育的军事高等教育体系。
非接触、非线式的作战样式不仅要求我们培养的军事人才有特殊的体能、技能和智能,而且在人文地理方面也要精通。推进素质教育,就是把军事教育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化和全面发展上。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军事专才”的单一培养模式,走“指技合一”、“新型通才”的育人道路,使军事指挥人才实现知识型、指挥型和管理型的统一。
面对新的军事变革,军事院校如何发展,教育模式如何创新?根据国外军事教育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军事教育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采用灵活培养方式,走教学科研与部队合为一体、共同发展的路子,切近实战培养学员素质和能力。科研课题来源于战场,来源于部队训练,根据训练需要尽快研制出急需的器材和装备,然后把它投放在教学上,使学员在第一时间熟悉掌握这种装备和技术,使培养的人才在技术上具有前沿性。同时,院校教学训练与部队的结合,可以使院校既成为人才智力的培养基地,还可以使学员身兼战斗员的双重身份,和平时期是学员,一旦接受突发事件或紧急任务,就可以立即转化为战斗员,成为未来战场上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过部队拉动院校科研,用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用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最佳循环。
参考文献
[1] 薛强.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军校教育综述.解放军报. 2013年.
关键词:培养方式;灵活;军事教育;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的为世人所认可。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构筑施展能力的平台和环境,成为社会大众的共识。军事,历来是创新成果的大集成地,人类历史上,诸多创新成果尤其是重大的创新成果,都会在军事领域率先得到应用。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引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的同时,往往也引发新的军事变革。军事变革从可能向现实挺进,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培养越多的适应军事变革的人才,就成了各国军事发展的一个首要条件。所以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成为军事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
一、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新形势下,军事人才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以新方式来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军校实现同步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在现行军事教育中,“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员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这关键在于能否构建起“创新型”的军事教育体系,即包括教育主体理念、教育内容知识、教育评价制度、教育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机制和教育科研机制各方面创新在内的一个整体。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军事院校都非常重视培养适应军事技术和军事学术未来需要的专家。为达此目的,俄军院校不断修改和更新教学大纲和内容,注重有预见、有步骤地培养“未来型”人才。英军重视培养军官的创新、冒险、灵活、果断精神,制定作业课程紧贴实战,常常到敏感地区和北约预想战场进行现地作业。军事创新教育已成为培养高新尖军事人才、建设知识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
美军各级院校都把“开放式”教学作为既定的办学方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养“未来型军官”。请进来:请在职或退役的高级将领讲授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等课程,请地方院校或政府机构专家、学者讲授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请外国教官讲授外国军事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招收外国学员,加强与外军的交流,推行远程教学。走出去:组织在校学员到部队实习、代职或参观见学,选派军官到其他军种相应级别的院校学习,选派军官到地方院校攻读高级学位,派遣军官到国外院校学习,选派教官和学员出国考察、访问、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
我军现行的军事教育是在适应机械化战争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要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急需的是大批能迅速掌握和运用高新技术武器,善于创立新战法,能积极创新军事理论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创新军事教育,是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如果不进行军事教育大胆的创新改革,继续按照现行的教育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人才培养,就会贻误信息化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追赶发达国家的机遇,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就可能要落到别人的手上。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面对新的军事变革,要优先发展院校教育,全面提高军队院校的办学治校水平,为实现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军队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军事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军事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模式,实现军事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采用灵活培养方式,实施军事教育创新的方法途径
一方面,树立新军事变革的教育思想,推进军事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学上,首先要打破满足“第一任职”需要的育人观念。我们培养的人才,面对的是瞬息万变的军事斗争和快速发展的军事高科技,不仅需要具有第一任职的适应能力,更需要有适应未来战争和信息化战争准备的专业技能;其次,要打破传统教育体制,瞄准战场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进行教学体制创新,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什么人才,就根据总部的要求调整更新教学计划和内容,使教学体制更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前瞻性。三是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员和学员的对立关系,实现互动式教学和情感教学,利用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有针对性地塑造军事人才作为未来指挥军官强烈的创造性和独特的主体性。
另一方面,着眼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动军事教育内容创新。
随着信息化战斗的出现,传统的兵团阵地战,线式作战样式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非接触、非线式作战样式,新的战法和样式决定了战场上对抗的高度专业化、职业化的特点,也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军事院校就担负着为这样的未来战争培养特种军事人才的历史重任,达致这一目标,就必须推进教育内容的创新,不断调整教育内容,更新专业学科,充实现代信息战、电子战、特种作战方面的知识,使培养的人才与时俱进,站在高科技知识的前沿。
再一方面,推进军事教育目标的创新,必须改进和完善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素质教育的军事高等教育体系。
非接触、非线式的作战样式不仅要求我们培养的军事人才有特殊的体能、技能和智能,而且在人文地理方面也要精通。推进素质教育,就是把军事教育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化和全面发展上。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军事专才”的单一培养模式,走“指技合一”、“新型通才”的育人道路,使军事指挥人才实现知识型、指挥型和管理型的统一。
面对新的军事变革,军事院校如何发展,教育模式如何创新?根据国外军事教育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军事教育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采用灵活培养方式,走教学科研与部队合为一体、共同发展的路子,切近实战培养学员素质和能力。科研课题来源于战场,来源于部队训练,根据训练需要尽快研制出急需的器材和装备,然后把它投放在教学上,使学员在第一时间熟悉掌握这种装备和技术,使培养的人才在技术上具有前沿性。同时,院校教学训练与部队的结合,可以使院校既成为人才智力的培养基地,还可以使学员身兼战斗员的双重身份,和平时期是学员,一旦接受突发事件或紧急任务,就可以立即转化为战斗员,成为未来战场上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通过部队拉动院校科研,用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用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发展,最终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最佳循环。
参考文献
[1] 薛强.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军校教育综述.解放军报.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