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主张在教学目标上,应注重突出觉得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大成;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主张在教学目标上,应注重突出觉得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大成;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而是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作为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和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是以小组成员合作为主体,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生生交往为方式的开放式学习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过于随意,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避免肤浅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要立足于激发学生思维,合理地把握教学时机,在学生思维爆发点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避免盲目;要充分挖掘小组内全体学生的长处,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能量,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合作效益;要注意培养必要的态度和技能;要做到形式丰富多样,推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避免肤浅的小组合作
知识只有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要么是教师给予的,要么是小组内学生思考出来,这样获取的知识并不能真正让学生灵活运用,这样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独立思考贯穿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看似矛盾,实际上两者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提示,共同为解决问题开展讨论,而独立思考是学生在解决问题前的个人思考,为相互讨论奠定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指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避免少数学生口若悬河,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进入“人云亦云”和“众声喧哗”的尴尬境界,也会让课堂变得不易把控。对于那些不爱发言,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不能让他们成为“听众”,也要让他们成为“演员”。如果小组合作学习中缺少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合作学习就会变成一个或几个学生的舞台,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本得不到发展,能力也不会有太多提高。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合作学习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已经有所开展。纵观实践历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为了持续提升,主要就不足层面进行阐述。
1.合作形式未考虑个体化差异。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热烈参与(往往是成绩较好的),确实从该模式中受益;另一部分学生则有“畏战”情绪,其参与合作时的被动成分较大。分析: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学生年龄偏小(尤其在小学初始阶段);另一方面则可能在分组上有欠周全考量,未将个体化差异因素统筹进来。
2.合作学习有形式化之嫌。一些教育机构未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特性,就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结果课堂变成聊天工具,教学质量不升反降。
三、提升合作学习效能的措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实践,欲提升其效能,需遵循PDCA式闭环原则。
1.事前。前已述及,当前合作学习实践中,分组不合理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要成功做好合作学习,首先就要进行科学组队。一般来说,进行分组工作需统筹考虑学生能力、年龄和性格等诸要素,并充分结合课程要求。笔者认为:“自山组合小组”和“小组内学生水平差异不大但是小组间水平有高有低”这两种方式可作为一个组合并较多采用。分组行为可能达不到一蹴而就,而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反馈式调整。另外,对教师来说,关键要设定好合作学习的目标。
2.事中。首先,教师要重视问题设计,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有所创新的问题;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每位学生都处在活跃状态下;最后,教师要对交流的进度和内容进行把握,确保严重离题讨论的发生。
3.事后。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发现缺点,深度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采取优势互补、各尽所能的原则,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能力、爱好习惯、综合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小组中既要有优等生,还要有中等生和后进生,合作学习小组大致呈现“一优二中一后进”的结构,让优生带动中等生,帮助影响后进生。小组分组完成后,教师还要指导小组内学生合理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轮流、平均得分、同荣共辱”,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个人英雄主义”的现象发生,才能确保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和动力,才能促使优生带差生,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了教学任务,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竞争能力。
总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可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可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主张在教学目标上,应注重突出觉得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大成;在教学形式上,合作学习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合作学习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而是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作为教学所追求的境界和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合作学习活动中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是以小组成员合作为主体,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生生交往为方式的开放式学习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能过于随意,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避免肤浅的讨论,没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要立足于激发学生思维,合理地把握教学时机,在学生思维爆发点及时加以引导和点拨,避免盲目;要充分挖掘小组内全体学生的长处,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能量,做到优势互补,提高合作效益;要注意培养必要的态度和技能;要做到形式丰富多样,推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一、注重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避免肤浅的小组合作
知识只有经过大脑的认真思考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得出的结论,要么是教师给予的,要么是小组内学生思考出来,这样获取的知识并不能真正让学生灵活运用,这样的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独立思考贯穿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看似矛盾,实际上两者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提示,共同为解决问题开展讨论,而独立思考是学生在解决问题前的个人思考,为相互讨论奠定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在指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避免少数学生口若悬河,多数学生一言不发的现象,这样就容易进入“人云亦云”和“众声喧哗”的尴尬境界,也会让课堂变得不易把控。对于那些不爱发言,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不能让他们成为“听众”,也要让他们成为“演员”。如果小组合作学习中缺少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合作学习就会变成一个或几个学生的舞台,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根本得不到发展,能力也不会有太多提高。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合作学习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已经有所开展。纵观实践历程,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为了持续提升,主要就不足层面进行阐述。
1.合作形式未考虑个体化差异。在合作学习开展过程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热烈参与(往往是成绩较好的),确实从该模式中受益;另一部分学生则有“畏战”情绪,其参与合作时的被动成分较大。分析:一方面可能是部分学生年龄偏小(尤其在小学初始阶段);另一方面则可能在分组上有欠周全考量,未将个体化差异因素统筹进来。
2.合作学习有形式化之嫌。一些教育机构未充分理解合作学习的特性,就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结果课堂变成聊天工具,教学质量不升反降。
三、提升合作学习效能的措施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实践,欲提升其效能,需遵循PDCA式闭环原则。
1.事前。前已述及,当前合作学习实践中,分组不合理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要成功做好合作学习,首先就要进行科学组队。一般来说,进行分组工作需统筹考虑学生能力、年龄和性格等诸要素,并充分结合课程要求。笔者认为:“自山组合小组”和“小组内学生水平差异不大但是小组间水平有高有低”这两种方式可作为一个组合并较多采用。分组行为可能达不到一蹴而就,而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反馈式调整。另外,对教师来说,关键要设定好合作学习的目标。
2.事中。首先,教师要重视问题设计,要选择那些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学生有所创新的问题;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每位学生都处在活跃状态下;最后,教师要对交流的进度和内容进行把握,确保严重离题讨论的发生。
3.事后。要做好总结评价工作,发现缺点,深度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分组,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采取优势互补、各尽所能的原则,也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能力、爱好习惯、综合能力等进行合理搭配,小组中既要有优等生,还要有中等生和后进生,合作学习小组大致呈现“一优二中一后进”的结构,让优生带动中等生,帮助影响后进生。小组分组完成后,教师还要指导小组内学生合理分工,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轮流、平均得分、同荣共辱”,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个人英雄主义”的现象发生,才能确保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和动力,才能促使优生带差生,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了教学任务,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竞争能力。
总之,把握好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将合作学习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可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可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