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观念的更新与中学历史教学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上,还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崛起的一大批崭新的学科、思潮和观点,而历史学科的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历史学的发展,同时也必将波及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为了顺应历史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随历史学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就史学观念的更新与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
  首先,历史学家对现在与过去关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是史学观念更新的表现之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将来的历史”,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以往由于根本忽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因而实际上割裂了现在与过去的关系,作为认识主体的历史学家只是被动地从故纸堆中搜集资料去进行详尽的考订并加以描绘。而随史学观念的更新,这种认识发生了变化,更新了的史学观念把历史研究看作是现代历史学家根据可靠资料对过去的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历史学家只能从现在出发,带着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继承性的理解,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正如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所言:“古今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他的“由古知今”、“由今知古”的名言正表明了对“古”、“今”认识上的这种联系关系。
  相对于史学的观念的这一更新现象,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中授课时必须更新观念,在讲授历史人物、事件、现象时,要认清自己的授课受体(即自己的学生)和授课内容(即过去的历史性的人)双方都有由各自文化培育的对世界的看法,判断事物的标准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兴趣。许多过去发生的事件,当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例如当代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他们就很理解它,这还仅仅是发生在近四十年前的事,更不必说发生在久远的过去的事了。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不应当以当代人的看法去取代过去时代人的观念,这样就会使很多问题不好解释或者解释错了。因此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史学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各种史料去了解过去时代人们的观念、看法,特别是他们的内心意识、心态、情绪,然后再把了解到的过去时代人们的观念和当代研究者从当代水平出发的看法相结合,即把当时社会的自我评价与当代科学评价结合,使学生了解到当时的真实情况。
  同时我们要知道,更新了的史学观念还要求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人不能被割裂开来,必须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总体研究。中学历史教师在评论一个历史人物时,更应看到他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⑤,应通过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去考察和评价,使学生明白这方面人的活动、作用或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次,历史学家对自己与史料关系看法发生变化是当代史学观念更新的表现之二。
  更新了的史学观念改变过去认为历史学家与史料关系消极被动的态度,认为历史学家不是被动地搜集史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史料收集者和考据者,认为历史学家是在开始研究工作之前已经有明确的问题,已有当时符合历史学水平的有关自己专题的知识准备,已有适当时代和环境的历史思想,不是无明确地去搜集史料,不是被动地任由史料摆布。正如马克·布洛赫认为:“由于没有明确的目的,人们就可能老是在那些深奥冷僻又无关紧要的问题上做文章,不冷不热的博学游戏无非是虚掷光阴,把手段当目的,为考据而考据简直是在浪费精力”。历史学家事先提出的问题和他原有的专业和思想准备,确定了他对文献的选择和对所研究的文献的态度。可以说,正是由于他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研究兴趣努力的结果,才使这些文献成为他的研究史料。
  历史教师的传统观点认为史料随处可见,在授课过程中讲到哪儿就引用哪一方面的史料,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了引用史料的盲目性,现在从更新了的史学观念中我们发现历史学家事先提出问题和他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思想准备确定了他对文献的选择和他对所研究文献的态度。中学历史教师要“创造”史料,就必然要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要让自己真正明白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带着明确的教育目的,这样才能“发现它们的特点”,“把握住它们在一定历史体系中的地位,才能将众多繁杂的史料”手到擒来,为我所用。
  总之,不论是史家与过去的关系,还是史家与史料的关系,新的史学与旧的传统史学相比,都把它颠倒了过来。这足可表明史学观念的根本变化。自然,史学观念的更新并不仅仅表现在这方面。其它如对客观历史的综合研究、克服历史上曾经合理的把完整的历史分割成专题史的传统做法,以及打破与相邻学科的隔阂,实行跨学科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史学观念更新的各种表现,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仅选择较为代表性的史家与过去的关系、史家与史料关系加以说明,但是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更新自己狭隘或不全面的史学观念,让自己首先在观念上跟上时代的步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授課焕发出时代的气息。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校:张文杰)
其他文献
教学形式活动化是2011年版课标中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  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如何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  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多的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将小组合作学习是成为实施教  学活动化的策略之一进行初步探索。实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最关  键之处是如何在教学实际中有效落实,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把学习的权力和时空留给学生,提供学生  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表述、读书、讨论等多种  活动,参与对知识的探究,从中学会自主学习。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  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便于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业得以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禽畜养殖业大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  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它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还危及生态  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每年约产  生畜禽粪便45亿吨,其化学需氧量(COD)远远超过我国工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意义的过  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  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  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应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  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  和交往技能。基于此种认识,我在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中对“自学  探究一合作解疑”这一教学模式不断摸索尝试,获益匪
期刊
到了中考复习备考阶段,语文老师们大都有这种感觉,早  读课学生集体“哑火”了,教室里显得安安静静,更有甚者,  一些学生看流行读物、做数理化题目了。而七、八年级的教室  里则飘出琅琅的书声,学生的读书热情很高。为什么九年级的  学生对待早读课的态度和兴趣同低年级相比反差这么大?究其  原因是现在语文中考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的份量很大,作文分值  又几乎占去了半壁江山,而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直接考查背诵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  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就要求  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学生个性化作文过程,往往集中了他  全部的生活体验、感知、情感、思维、驾驭语言的能力等,是  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如何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呢?  一、轻松的课堂气氛,是个性化作文的条件  学生的习作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思维活动的参  与。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为学生
期刊
农村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较低,困扰着许多农村语文老  师。有人认为学生生活在农村,条件差、接触事物少、知识面  窄;也有人认为是家长不重视等。我认为,农村作文教学虽然  有许多不利因素,但只要老师们善于去挖掘,那丰富多彩的乡  村文化,淳朴的民风,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气息等等,都为农村  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  一、全面关注,培养兴趣  作文课程安排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的。但我认为作文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以思维和逻辑为基础的应用性很强  的学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形象具体  的图形变换而记住相关的概念、定义、性质、更为重要的是能  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得出结论的过程。能否恰当地  把握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并熟练掌握多媒体辅助教学技  巧,直接关系到整个数学课程实施效果的好坏。结合我在中学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历,下面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对多媒体辅助教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过程,  教师只有以真诚强烈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以情动情,才能  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及情感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情  感因素,用良好的情感因素去影响学生,去演绎教材。  一、教师应善于调整教学的心态  在特定的条件下教师是属于学生,属于课堂的。教师应该  努力做到,在走进教室之前,把个人的
期刊
新课程提倡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自  主性探究式学习。其弊端就是如果引导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完  成教学任务,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我们  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要向课堂要效率。课堂  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  积极主动学习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  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