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漫大IP改编作品、25亿点击量收官(优酷公开数据,截至9月15日),作為一位新锐导演的第3部长剧作品,《镇魂街》的成绩令人惊艳。自2010年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毕业,以拍摄微电影入行,到执导3部长剧作品,这一过程十一月只用了6年(《镇魂街》拍摄于2016年)。“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成长空间与机会,这是伟大的互联网时代给予所有年轻人的馈赠。”说这句话时,十一月的语调升高,转而有些不好意思。
采访约在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窗外雨后初霁,阳光和煦。十一月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黑色T恤,逻辑清晰,侃侃而谈。尤其在聊到二次元文化以及创作理念时,更是滔滔不绝,即便是隔壁桌熊孩子的高分贝也分散不了他的注意力。
《镇魂街》的冒险
2015年11月,十一月相熟的一位制片人找到他希望能一起合作一个漫改项目,这就是网剧《镇魂街》。热血、青春、友谊——十一月非常喜欢《镇魂街》漫画原画。在他看来,主人公曹焱兵是属于80后或者90后一代的少年英雄形象。当时,他已经30岁,但《镇魂街》依旧点燃了他的青春热血。但伴随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十一月同时也感受到了改编的难度。
“次元壁”(编者注:二次元与三次元的沟通障碍)客观存在,如何做一部突破次元壁的漫改作品?在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次元是个虚构的世界,里面也有生命,但除了形象相似之外,二次元世界的人物、情感非常符号化、非常悬浮,当然这本身也是二次元的魅力所在。但三次元的故事无论多么架空,不管发生在哪个朝代,它的情节、情感还是与真实的人类社会相连接的。”在十一月看来,所谓的“突破次元壁”是一种取舍,以及把握好二次元与三次元表达之间的平衡。
在项目筹备过程中,十一月观摩了上百个国外漫改影视作品和案例,并做了大量对比——日本的漫改作品高度还原了漫画中的世界,虽是真人扮演,但其中人物的行为处事、表演风格延续了漫画,与现实世界非常不同;美式的漫改思路则是借用二次元故事,使之在三次元世界落地,它的人物逻辑以及情感表达方式非常写实。十一月希望能有一个新的改编思路,创作《镇魂街》找到了漫改剧新的切入点——对场景、人物以及情感逻辑等方面进行实感处理,同时点缀大量的二次元元素。
《镇魂街》剧中的主要场景罗刹街建筑逼仄、灯牌林立,街道中的居民“形态各异”。剧集在展现漫画场景奇幻瑰丽一面的同时,又让人联想起香港的老街道,具有一种写实感。十一月介绍,街道造型上,主创团队在原画基础上丰富了大量细节,如街道中居民的衣食住行、作息规律,以及应该如何用道具、装饰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痕迹。
作品中曹焱兵的住所,十一月也与美术指导构思良久。“漫画中曹焱兵的家是独立的大房子,但我们希望这个房子能展现出曹家的传承,牵扯出曹家的许多历史。因此,我们想象房子是魏晋时代的风格,经历了历朝历代的修缮,最近的一次修缮是曹焱兵和他弟弟完成的。房子用大量的木头营造出暖色的感觉,借此暗喻曹家兄弟之间的温情;此外房间中随处可见的漫画、手办等元素凸显出曹焱兵也是一个热爱二次元文化的人。”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整体场景的设计,《镇魂街》完善了许多细节,十一月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让观众感受到“镇魂街”是个有生命存在的真实空间。
在营造出“镇魂街”世界的写实感之外,观众还是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二次元气息。无论是人物内心OS(Overlapping Sound,人物想说又没有说出来的话)的外化,还是夸张的行动方式,抑或是少年成长的主题、剧集整体影调的把握,十一月都在《镇魂街》中保留了许多二次元审美的元素。“我希望通过《镇魂街》摸索出国漫改编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十一月说。
“我是一个国漫粉丝,我希望能够介绍更多二次元的文化给三次元的观众。”在采访过程中,十一月曾不止一次说道。通过《镇魂街》这样二、三次元风格融合的内容,他希望能够让更多观众觉得“《镇魂街》里好多情节挺有趣,漫画原来是这样”,进而更加关注二次元世界。
拍戏的“科研”过程
大学期间,十一月也曾规划过毕业后的职业路径:先做场记再做副导演,然后是电视剧B组导演,进而是总导演。在十一月当初的设想中,这样一个慢慢升迁的过程需要10~15年。但没想到,毕业后,他和他的同学们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期。
“我记得当时我们这些2009年、2010年毕业的表演系或导演系学生天天往优酷、乐视等视频网站跑,这些平台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十一月回忆,他获得第一个大项目是在2013年——乐视的40集自制剧《STB超级教师》。在此之前,十一月为乐视拍了多部微电影,乐视的一位制片人看到了他的能力,便把执导这部自制长剧的机会给了他。
《STB超级教师》是个校园青春热血题材故事。拍摄之前,十一月观看了大量校园题材的电影或是电视剧。有哪些比较有趣的桥段,不同作品如何处理这些桥段——他做了横向对比和学习。在后期剪辑中,十一月也花了很长时间琢磨“叙事结构如何调整以获得新意”“如何剪辑更能突显出包袱的效果”等等。对十一月来说,《STB超级教师》的制作过程是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对自我能力的提升巨大。
长剧项目对十一月的磨砺,一在于抗压能力的提升,微电影的拍摄仅仅需要两三天,而《STB超级教师》的拍摄是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工作方法愈加清晰,十一月在做《STB超级教师》时还有些“一把抓”,而到了《镇魂街》已经非常理性——先确定关键词和大模块,再去细化内容,方向更为精准。
虽然创作经验逐年累积,但对于每一个项目的钻研精神,十一月却从未改变。《STB超级教师》之后,十一月做了一部职场喜剧《千万别基动》。为了这个剧,他也研究学习了大量的英剧、美剧以及优秀的国产职场喜剧。“其实每拍一部戏,对于我来说都是个学习的过程。每部戏我都花很长时间去筹备,做研究,去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每部戏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都是提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很有趣。” 对于《镇魂街》项目,十一月的研究不仅在于漫改劇的改编方向,也在于后期制作,尤其是特效部分。用十一月自己的话形容,《镇魂街》的特效实现其实是个“科研过程”。“《镇魂街》的特效全是难点,而最大的难点在于创作热情与有限的经费之间的矛盾”,十一月笑言。为了在制作经费和特效效果之间达到平衡,十一月与总监制、视效总监反复讨论,并找来了很多国外大片的花絮或纪录片,破译他们的特效制作方法。正式拍摄之前,十一月和他的团队还特意做了一个测试短片,实验特效能够达到的程度。
“艺术是需要天分的,我对自己现阶段的定位是做一个商业型导演,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好,匠气味足一些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匠心在,我的作品可能不是一个‘神制作’,但是观众会觉得这哥们儿挺用心、挺有诚意的,这哥们儿尽力了。”十一月说。
对话《镇魂街》导演十一月:创作的诚意很重要
《综艺报》: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导演或者作品是哪些?
十一月:我看的东西非常杂,我比较喜欢的导演有斯皮尔伯格和昆汀·塔伦蒂诺。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有着非常强烈的秩序感,所有的东西都很精准,任何一个道具都在帮他讲故事。昆汀的电影则呈现出了不着边际的反秩序性,他的一些桥段可能跟整个故事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很好玩。我觉得这两个人的作品都非常极致,我也在努力学习。
《综艺报》:你下一部作品或者想要尝试的类型是什么?
十一月:下一部也是漫改题材。我觉得多做一些漫改剧也很好,第一,这方面我有些经验;第二,把一些二次元作品介绍给更多人,是我的一个理想。
《综艺报》:拍摄制作《镇魂街》《STB超级教师》等项目,你得出的跟投资方、观众打交道的经验有哪些?
十一月:创作的诚意更为重要。对观众来说就是要有诚意。这个诚意包括整个制作团队付出的时间、心血等等。有没有诚意,完全骗不了观众,为了圈钱,仓促上马的项目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作品,观众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对资方来说,就是你要拿出你全部的心血去做这个项目,同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而专业性的培养需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累积,也需要自身的思考与沉淀。
《综艺报》:现在观众很“犀利”,只要有一点做不好,就会被吐槽得很严重,你如何看待网上的一些负面评价?
十一月:我们做的剧是面向年轻观众的,年轻观众就是这样,有时间去捧你,也有时间骂你。我们做每部剧都希望观众能骂不出来,但这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面对的观众,不确定性太大,有些观众的雷点我们并不知道,而我们不在意的东西稍微有一点差池,就可能会被观众极度放大。现在整个观众构成太复杂了,我们不能保证每个细节都完美,但会在自己的专业性之内去追求极致。
《综艺报》:网剧市场蓬勃发展,给新人导演带来哪些机会?挑战又有哪些?
十一月:机会很多,我们碰上了一个好时代,但是压力也是存在的。首先,我们面对的观众是看着英剧、美剧、日剧、韩剧等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优秀内容长大的,如果国产剧做得不够好,对他们的吸引力就会很小。所以,我们这代导演的作品其实是在跟国际上的优秀内容竞争,这是其一。
第二,前辈导演们已经把中国电视剧的某些题材做到了极致,比如说历史题材、家庭题材。所以对年轻人来说,我们需要开发新的类型,如传奇、科幻、漫改等等。
《综艺报》:你对于有志于从事导演行业的新人或是刚刚毕业的影视专业学生有什么建议?
十一月:刚刚毕业的导演和编剧,其实机会比我们那时候多。我们那会儿只能拍微电影,10分钟一个微电影,想得到机会都是从写剧本开始。写完了,如果对方不满意或是觉得你技术不好,那就拍不成了。但是现在网络大电影给予了年轻人非常多的机会,而且网大的体量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也是不错的锻炼,不像我们那时候只能拍10分钟的内容,特别不过瘾。
虽然机会多,但是我觉得也别浮躁。虽然我们那会儿一年只能拍三四个微电影,但是每一个十几分钟的东西,我都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去研究。对于现在新入行的导演来说,第一就是机会多,第二还是把握好每一个项目。
采访约在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一家咖啡馆,窗外雨后初霁,阳光和煦。十一月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着黑色T恤,逻辑清晰,侃侃而谈。尤其在聊到二次元文化以及创作理念时,更是滔滔不绝,即便是隔壁桌熊孩子的高分贝也分散不了他的注意力。
《镇魂街》的冒险
2015年11月,十一月相熟的一位制片人找到他希望能一起合作一个漫改项目,这就是网剧《镇魂街》。热血、青春、友谊——十一月非常喜欢《镇魂街》漫画原画。在他看来,主人公曹焱兵是属于80后或者90后一代的少年英雄形象。当时,他已经30岁,但《镇魂街》依旧点燃了他的青春热血。但伴随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十一月同时也感受到了改编的难度。
“次元壁”(编者注:二次元与三次元的沟通障碍)客观存在,如何做一部突破次元壁的漫改作品?在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次元是个虚构的世界,里面也有生命,但除了形象相似之外,二次元世界的人物、情感非常符号化、非常悬浮,当然这本身也是二次元的魅力所在。但三次元的故事无论多么架空,不管发生在哪个朝代,它的情节、情感还是与真实的人类社会相连接的。”在十一月看来,所谓的“突破次元壁”是一种取舍,以及把握好二次元与三次元表达之间的平衡。
在项目筹备过程中,十一月观摩了上百个国外漫改影视作品和案例,并做了大量对比——日本的漫改作品高度还原了漫画中的世界,虽是真人扮演,但其中人物的行为处事、表演风格延续了漫画,与现实世界非常不同;美式的漫改思路则是借用二次元故事,使之在三次元世界落地,它的人物逻辑以及情感表达方式非常写实。十一月希望能有一个新的改编思路,创作《镇魂街》找到了漫改剧新的切入点——对场景、人物以及情感逻辑等方面进行实感处理,同时点缀大量的二次元元素。
《镇魂街》剧中的主要场景罗刹街建筑逼仄、灯牌林立,街道中的居民“形态各异”。剧集在展现漫画场景奇幻瑰丽一面的同时,又让人联想起香港的老街道,具有一种写实感。十一月介绍,街道造型上,主创团队在原画基础上丰富了大量细节,如街道中居民的衣食住行、作息规律,以及应该如何用道具、装饰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痕迹。
作品中曹焱兵的住所,十一月也与美术指导构思良久。“漫画中曹焱兵的家是独立的大房子,但我们希望这个房子能展现出曹家的传承,牵扯出曹家的许多历史。因此,我们想象房子是魏晋时代的风格,经历了历朝历代的修缮,最近的一次修缮是曹焱兵和他弟弟完成的。房子用大量的木头营造出暖色的感觉,借此暗喻曹家兄弟之间的温情;此外房间中随处可见的漫画、手办等元素凸显出曹焱兵也是一个热爱二次元文化的人。”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整体场景的设计,《镇魂街》完善了许多细节,十一月希望通过这些细节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感,让观众感受到“镇魂街”是个有生命存在的真实空间。
在营造出“镇魂街”世界的写实感之外,观众还是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二次元气息。无论是人物内心OS(Overlapping Sound,人物想说又没有说出来的话)的外化,还是夸张的行动方式,抑或是少年成长的主题、剧集整体影调的把握,十一月都在《镇魂街》中保留了许多二次元审美的元素。“我希望通过《镇魂街》摸索出国漫改编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新的冒险。”十一月说。
“我是一个国漫粉丝,我希望能够介绍更多二次元的文化给三次元的观众。”在采访过程中,十一月曾不止一次说道。通过《镇魂街》这样二、三次元风格融合的内容,他希望能够让更多观众觉得“《镇魂街》里好多情节挺有趣,漫画原来是这样”,进而更加关注二次元世界。
拍戏的“科研”过程
大学期间,十一月也曾规划过毕业后的职业路径:先做场记再做副导演,然后是电视剧B组导演,进而是总导演。在十一月当初的设想中,这样一个慢慢升迁的过程需要10~15年。但没想到,毕业后,他和他的同学们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期。
“我记得当时我们这些2009年、2010年毕业的表演系或导演系学生天天往优酷、乐视等视频网站跑,这些平台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十一月回忆,他获得第一个大项目是在2013年——乐视的40集自制剧《STB超级教师》。在此之前,十一月为乐视拍了多部微电影,乐视的一位制片人看到了他的能力,便把执导这部自制长剧的机会给了他。
《STB超级教师》是个校园青春热血题材故事。拍摄之前,十一月观看了大量校园题材的电影或是电视剧。有哪些比较有趣的桥段,不同作品如何处理这些桥段——他做了横向对比和学习。在后期剪辑中,十一月也花了很长时间琢磨“叙事结构如何调整以获得新意”“如何剪辑更能突显出包袱的效果”等等。对十一月来说,《STB超级教师》的制作过程是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对自我能力的提升巨大。
长剧项目对十一月的磨砺,一在于抗压能力的提升,微电影的拍摄仅仅需要两三天,而《STB超级教师》的拍摄是个漫长的过程;二是工作方法愈加清晰,十一月在做《STB超级教师》时还有些“一把抓”,而到了《镇魂街》已经非常理性——先确定关键词和大模块,再去细化内容,方向更为精准。
虽然创作经验逐年累积,但对于每一个项目的钻研精神,十一月却从未改变。《STB超级教师》之后,十一月做了一部职场喜剧《千万别基动》。为了这个剧,他也研究学习了大量的英剧、美剧以及优秀的国产职场喜剧。“其实每拍一部戏,对于我来说都是个学习的过程。每部戏我都花很长时间去筹备,做研究,去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每部戏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都是提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很有趣。” 对于《镇魂街》项目,十一月的研究不仅在于漫改劇的改编方向,也在于后期制作,尤其是特效部分。用十一月自己的话形容,《镇魂街》的特效实现其实是个“科研过程”。“《镇魂街》的特效全是难点,而最大的难点在于创作热情与有限的经费之间的矛盾”,十一月笑言。为了在制作经费和特效效果之间达到平衡,十一月与总监制、视效总监反复讨论,并找来了很多国外大片的花絮或纪录片,破译他们的特效制作方法。正式拍摄之前,十一月和他的团队还特意做了一个测试短片,实验特效能够达到的程度。
“艺术是需要天分的,我对自己现阶段的定位是做一个商业型导演,把自己的作品打磨好,匠气味足一些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有匠心在,我的作品可能不是一个‘神制作’,但是观众会觉得这哥们儿挺用心、挺有诚意的,这哥们儿尽力了。”十一月说。
对话《镇魂街》导演十一月:创作的诚意很重要
《综艺报》: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导演或者作品是哪些?
十一月:我看的东西非常杂,我比较喜欢的导演有斯皮尔伯格和昆汀·塔伦蒂诺。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有着非常强烈的秩序感,所有的东西都很精准,任何一个道具都在帮他讲故事。昆汀的电影则呈现出了不着边际的反秩序性,他的一些桥段可能跟整个故事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很好玩。我觉得这两个人的作品都非常极致,我也在努力学习。
《综艺报》:你下一部作品或者想要尝试的类型是什么?
十一月:下一部也是漫改题材。我觉得多做一些漫改剧也很好,第一,这方面我有些经验;第二,把一些二次元作品介绍给更多人,是我的一个理想。
《综艺报》:拍摄制作《镇魂街》《STB超级教师》等项目,你得出的跟投资方、观众打交道的经验有哪些?
十一月:创作的诚意更为重要。对观众来说就是要有诚意。这个诚意包括整个制作团队付出的时间、心血等等。有没有诚意,完全骗不了观众,为了圈钱,仓促上马的项目与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作品,观众一眼就可以分辨出来。
对资方来说,就是你要拿出你全部的心血去做这个项目,同时体现出你的专业性。而专业性的培养需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累积,也需要自身的思考与沉淀。
《综艺报》:现在观众很“犀利”,只要有一点做不好,就会被吐槽得很严重,你如何看待网上的一些负面评价?
十一月:我们做的剧是面向年轻观众的,年轻观众就是这样,有时间去捧你,也有时间骂你。我们做每部剧都希望观众能骂不出来,但这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面对的观众,不确定性太大,有些观众的雷点我们并不知道,而我们不在意的东西稍微有一点差池,就可能会被观众极度放大。现在整个观众构成太复杂了,我们不能保证每个细节都完美,但会在自己的专业性之内去追求极致。
《综艺报》:网剧市场蓬勃发展,给新人导演带来哪些机会?挑战又有哪些?
十一月:机会很多,我们碰上了一个好时代,但是压力也是存在的。首先,我们面对的观众是看着英剧、美剧、日剧、韩剧等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优秀内容长大的,如果国产剧做得不够好,对他们的吸引力就会很小。所以,我们这代导演的作品其实是在跟国际上的优秀内容竞争,这是其一。
第二,前辈导演们已经把中国电视剧的某些题材做到了极致,比如说历史题材、家庭题材。所以对年轻人来说,我们需要开发新的类型,如传奇、科幻、漫改等等。
《综艺报》:你对于有志于从事导演行业的新人或是刚刚毕业的影视专业学生有什么建议?
十一月:刚刚毕业的导演和编剧,其实机会比我们那时候多。我们那会儿只能拍微电影,10分钟一个微电影,想得到机会都是从写剧本开始。写完了,如果对方不满意或是觉得你技术不好,那就拍不成了。但是现在网络大电影给予了年轻人非常多的机会,而且网大的体量对于一个新人导演来说也是不错的锻炼,不像我们那时候只能拍10分钟的内容,特别不过瘾。
虽然机会多,但是我觉得也别浮躁。虽然我们那会儿一年只能拍三四个微电影,但是每一个十几分钟的东西,我都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去研究。对于现在新入行的导演来说,第一就是机会多,第二还是把握好每一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