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出现种种变故,我们都不能否认供销合作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中国城乡经济的繁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供销合作社,很难想象中国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前的数十年间,中国经济流通该如何推进。60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经历了由辉煌到低谷,由复苏到崛起的风雨历程。这其间既有体制机制转变中的彷徨阵痛,更有突出重围谋求发展中的不渝之志。
栉风沐雨六十年,云南供销合作工作从破茧而出到风华正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经营到内外并举,从“三尺柜台”到“网上供销”,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劳作到产业化的专业合作,从简陋的加工作坊到现代化的龙头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迸发出新的活力,贡献出新的价值。
风雨兼程六十年,云南供销人不变的是始终如一服务“三农”的炽热情怀,灵活多变的是为农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服务策略的创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总能够百折不挠,涅槃重生。在岁月的长河中,60年既是一个脚印,也是一个音符。在云南的当下,无论在白云深处还是在边远小镇,处处都有供销合作人忙碌的身影,一场以“二次创业”为目标的供销合作发展浪潮已席卷彩云之南。
二次创业中的云南供销和润培主任答风光杂志社蔡金华社长问
2011年8月中旬,时值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之际,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和润培(以下简称和主任)欣然接受了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风光杂志社社长、时代名流传媒董事长蔡金华(以下简称蔡社长)的专访,和润培主任就60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之路、改革创新之举、云南供销人创造的“云南模式”、省供销系统如何更好服务“三农”等核心问题逐一向蔡金华社长作了详细的介绍。
蔡社长:您是现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又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据了解,您任职期间是国家、省领导到省社调研最多的时期,出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最多的时期,得到国家、省表彰最多的时期,也是外省同行到云南学习考察最多的时期,全行业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和普通老百姓的高度赞扬。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从一个全国最落后的省份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先列。请问,近几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主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和主任:近几年来全国总社领导到云南调研确实最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总社原主任白立忱近8年来每年都到云南调研,了解供销合作社工作并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总社主任王君上任首先到云南调研,现任全国总社主任李成玉上任两年到云南调研三次,总社其他领导近几年也频繁到云南调研、视察、指导工作;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主要领导每年都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分管领导不断加强调研和推进工作,云南省人大、政协领导多次调研视察供销合作社。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下发一份文件,这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是少见的,正如省委李纪恒副书记总结的“四个前所未有”(即:党委、政府重视前所未有;改革发展态势前所未有;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前所未有;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期盼前所未有。)一样。全国同行们到云南考察、学习的人次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是空前的。这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云南省供销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全心帮助,这极大地促进了云南供销事业的稳健发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近几年的工作是可以用“五个创新”来概括的:
一、创新体制增活力。针对供销合作社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员臃肿、债务沉重、经营萎缩、亏损严重的困难局面,全省系统实施了“三减” “三转”的改革,即从减亏、减债、减包袱入手,实行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的创新改革工作。企业改革改制面达到95%以上,整个改革基本采取自主改革的方式,先后分流安置职工4万多人,置换职工身份3万多人,妥善安顿离退休干部职工3万多人,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进入“参公”序列,有力地维护了行业和社会的稳定。以参与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服务创新。全系统先后核销呆坏账5.56亿元、剥离不良贷款5.83亿元、处理积压商品4.64亿元,从2004年起结束了连续11年亏损的历史,卸下了人员臃肿、经营亏损、债务沉重的历史包袱,激发了全系统的整体活力。
二、创新思路强服务。针对“三农”工作的特点,结合供销合作社行业的实际,在搞活农村流通中选择突破口,在助农增收中寻找切入点,以打基础、抓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专业协会);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四进村,五个有”(便民超市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信息服务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有一个行业协会、有一个集贸市场、有一批农民经纪人);以搞活农村流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以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
三、创新经营增实力。企业是供销行业服务的载体,网络是行业运行的基础,在深化改革中重新建立新型服务体系,创新经营模式,我们坚持把行业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由单一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商品流通向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转变、传统经营向现代流通转变、封闭经营向开放办社转变、单部门工作向多部门联合工作转变,实现了自身实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全系统经营总额、实现利润、上缴税费年均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实现了经济总量到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到发展质量同步快速提高。2010年完成经营总额379.07亿元,较上年增长26.3%;实现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26.27%,均为历史以来最好水平。
四、创新理念抓人才。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流通人才为重点,加强与组织、人事、民委、共青团、妇联、军队等有关部门联合,共同开展了对乡村干部、农民经纪人、武警战士及行业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做到了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妇女技能相结合、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相结合、与边疆少数民族培训相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资质相结合,采取各级层层培训、省外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先后培训各类人才51.86万人次,其中有3.6万多人获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壮大了农村现代流通队伍,为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五、创新方法抓落实。以抓基层、打基础、强服务为着力点,以现场推进、培训引导、引进合作、协调指导为主要方式,以建立和谐供销、服务供销、开放供销、创新供销为主要目标,推进了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合同、下乡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及协调会等形式,统一上下思想认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形成了上下一心、目标明确、行动统一、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蔡社长:近年来,“二次创业”已经成为全行业的主旋律,已形成产业发展的主任务。请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强势推进“二次创业”的重大背景和意义有哪些?并取得了什么成果?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4年底至2008年7月,针对当时外无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内缺经济实力和凝聚力,外的社会形象较差等问题,以发展“两社一会”为标志,以拓网络、延服务、打基础、强基层为主要内容,把收残局、聚人心、谋发展、求作为、树形象、创环境作为中心任务,开始了“二次创业”,取得了“六个成效”。一是大力实施以“三减三转”和“四项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此举使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或转换身份,甩掉了历史包袱,处理了积压商品,剥离了不良资产,校销了呆账坏账,增强了基层社和企业的活力。二是大力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建立农村流通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到2008年6月,全省通过领办、创办、协办、加盟等形式共成立农村综合服务社1.2万个,覆盖了90%左右的行政村,以最小的成本挖掘了社会资源,扩大了社会影响。三是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使供销行业融入了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保持不争论、不扯皮、不消极的态度,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抓好宣传动员、组织协调和学习培训等工作,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入手,先后引领和创办专业合作社(协会)6000多个,以较小投入取得了较大成效。无论是发展的数量还是作用的发挥,在“三农”工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认可,让农民看到“供销社又回来了”。同时,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统一了认识、总结了经验、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使大家知道供销合作社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四是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营造了和谐发展的环境。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认真梳理十几年来悬而未决、严重影响发展稳定的香宫酒店巨额负债问题、老干部政策落实问题、机关办公楼危房拆建问题、行业机关干部参公管理问题、拖欠行业职工社保医保金问题和省农资公司改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等10大难题,明确领导分工和具体责任处室,制订完成时限,逐一进行化解,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坚持人才兴社战略,培养一支新型供销人才队伍。人员老化、思想僵化、服务能力弱化是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兴社、人才强社战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加大对行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掀起了学习考察和培训教育的高潮,造就了一批新型供销人才。六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政府扶持,使供销合作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近几年是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亲临指导最多,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入调研最多,支持、重视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下发文件最多、作出指示批示最多的时期,使供销社成为承担农村流通重要任务和服务“三农”的重要部门。
第二阶段从2008年7月开始至今,掀起了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新高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精神,坚持走联合合作发展路子,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提升网络建设档次,打造新型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销售能力,建立和完善两个服务体系。针对全系统普遍存在的散弱小、素质低、档次低、效益低和部分县级供销合作社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全面落实县县“五个一”(党委和政府召开一次供销社改革发展会议、出台一个实施意见、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项目示范点、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目标,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新高潮,具体体现在“五个进入”上:一是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进入全面建设和完善阶段。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四百四三”计划,启动以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先后安排项目500多个,采取省级财政项目补助、银行贴息贷款、行业补助及自筹资金等有力措施,盘活社会资产、做大流通企业,总投资超过50亿元,是供销合作社历史上的大规模建设时期。目前,一大批配送中心,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兴建。以曲靖为示范的标准化综合服务社建设正在全面推进,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逐渐形成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在一批先进示范县的带动下,一个党委和政府重视抓、行业全力抓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态势正在形成。目前,大理、保山、红河等7州(市)已把合作经济组织职能交给供销社,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昆明各县(市、区)及大理市、腾冲县等部分县级联社已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一个县有联合会、乡有服务站、村有专业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三是引进合作,盘活资产,以项目带动和推进龙头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大力扶持农资、食用菌、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工业植物油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新型省级和区域性供销集团企业,发挥了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流通骨干和支撑作用。四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进入高层次管理和全面提升阶段。教育培训新体系涵盖全省各级联社,形成了多形式培训、多部门联合和多层次、长期性、灵活性的培训机制,造就了一大批适应“二次创业”要求和应对市场风险的农村流通人才队伍。五是社有资产管理从保值增值进入快速扩大阶段。不断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建立新型管理制度,认真清产核资,强化管理,做大做强,多元化投入、多成分发展中,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应新形势而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新体系,社有资源得到了不断壮大和增值。
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力求做到“六个结合”。一要做到上下结合,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强与上级领导、同级相关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的密切联系,争取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二要做到内外结合,壮大自身实力。在市场化条件下,努力寻求行业内部优势与外部力量的有机结合,借助外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壮大行业自身实力。三要做到量与质结合,保证可持续发展。在“两社一会”和“六大网络”的建设上既要追求数量,又要强调质量和提升档次,要统筹兼顾,有机结合,推进可持续发展。四要做到软硬件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力。在“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中,既要注重网络实体建设,又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又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检查管理制度,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整体效力。五要虚实结合,扩大影响力。既要认真抓发展,踏踏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作为,又要高度重视抓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关注,争取社会力量参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六要点面结合,形成带动力。要高度重视点与面的关系,善于把握重点,选择突破口,搞好试点、打造亮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达到以点带面、以点促面、以点推面的发展效果。
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14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搞活流通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助农增收为目标,抓网络、打基础,聚人才、提素质,引外联、强合作,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就必须要做到“八个坚持”。一要坚持抢抓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流通工程,省政府提出了流通活省的战略。我们要审时度势,以积极的态度、创业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责任感,抢抓机遇,谋求更大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和主导作用。二要坚持抓好内外关系协调。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是近几年我们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的根本保障,主动协调综合部门支持和参与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要把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三要坚持走合作联合发展的路子。要大力提倡内外联合、上下联合、左右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以“统战理念”联合对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有推动作用的个人、单位和团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新农村流通工程建设。四要坚持抓好思路创新。开拓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要继续转变作风,扑下身子,调查研究,更加注重探索和创新,始终突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特点和特色。五要坚持创新方法抓好落实。2010年我们较好地承办了十个大型会议,扩大了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同时,还通过走出去寻求合作伙伴、深入各县(市、区)召开促进会、组织省社直属企业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曲靖经验现场会、国务院40号文件解读培训会、农民经纪人工作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会泽召开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会、省社举办的首届“千社千品”展示展销会等,都是云南供销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些会议效果好、影响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得益于持之以恒抓落实、创新方法谋发展。六要坚持抓好宣传工作。要抓住宣传不放松,提高行业的知名度、凝聚力、创新力。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把行业亮点宣传出去,增强信心、坚定决心、振奋精神,努力营造“二次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七要坚持抓好和谐发展工作环境的营造。要切实关心困难群体和老干部的生活,重视抓好在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以增强全行业的自豪感、责任心和凝聚力。八要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加强各州(市)、县(区、市)社和直属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选准、用好领导干部,促进班子团结,提高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要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逐步建立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改革、敢于开拓的干部队伍,为促进云南供销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服务“三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云南省供销系统通过波澜壮阔的“二次创业”,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流通网络全面恢复、合作经济快速发展、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助农增收作用日益明显的良好局面,为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蔡社长:全国总社领导充分肯定云南供销工作,称其为“云南发展模式”并在云南召开现场会。请问,取得如此优秀成绩的诀窍靠什么?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发展基础、经济实力上与外省差距很大,但在发展方式上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过问、研究供销工作,出台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文件,并组织对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一年一度召开推进会,在干部配备、资金扶持、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人大、省政协专门组织代表、委员对供销工作进行深入视察和调研;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县实现了“五个一”(同上),这是在供销合作社历史上少有的,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云南省在出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和推进力度上都是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特别是中共云南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数量多、力度大,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高度重视,在全国现场会上亲自介绍经验,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二是云南提出和实践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思路,既结合了云南实际且具有云南特点,又优先于全国行业。如发展“两社一会”、实施“四进村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工程”“构建一个龙头,建立两个服务体系”等。三是云南供销改革发展速度上优先全国同行业。如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的发展,在覆盖率和数量上均高于全国行业,全国总社考核的7项指标,近7年云南均处于优先地位,连续受到总社表彰。四是在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的力度上优先全国行业。如县联社以上一次性解决参公问题、职工社保医保问题,以及各级财政支持发展资金,各部门配合协调支持力度加大。五是绩效考核在全国行业处于优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连续五年获得总社表彰、其中四年获得特等奖。农民经纪人培训连续在全国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老干部工作、工会工作、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老干部工作得到全国总社领导肯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作出重要批示:把此项工作经验在全国行业内推广借鉴。
蔡社长:据了解,近五年是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力度最大、干部成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行业风气、机关作风和工作效率均比较出色的五年。请问,是这样的吗?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选人用人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五湖四海原则,坚持注重品行、重视基层、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我们要求全行业干部始终要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这样才能选好干部。省社机关人数不多,是全国各省市区中人数最少的省之一,机关编制50人左右,直属6个公司和学校、科研所两个事业单位。近几年提拔推荐了7个厅级干部,调入调出厅级领导7人,提拔任用处级干部40多人。这些提拔的干部均严格按程序办理,基本做到干部使用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联社在我们不断的协调下,班子都进行了调整,并进行了全面培训,形成全行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在干部提拔使用力度和数量上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同时,以提高整体行业素质和培训农民经纪人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每年培训责任到个人,层层抓落实,把到外省学习、下乡调研和业务培训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定期考核,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蔡社长:云南供销近年工作业绩虽处全国同行业先列,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种种困难。请问,在您主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期间都碰到了哪些阻碍,当时供销合作社的整体情况如何?
和主任:我从2003年调到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2004年主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全面工作。当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排名是倒数第二名,在全国供销行业中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两省之一(云南、甘肃),内部矛盾多,外部形象差。全国总社给云南戴了三顶帽子“腐败、落后、混乱”,所以基本不愿来云南视察。全行业士气不振,历史问题成堆,发展没有有效的手段,行业上下一盘散沙,无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新的班子接手工作后不畏艰难、直面难题、负重拼搏、勇于创新。首先全力抓扭转亏损局面,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供销合作社;其次全力排难点,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其三全力调研考察理思路求发展,并且大胆提出“一年一突破、三年大变样”的口号。通过努力,我们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新突破、三年快发展、四年跃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业的目标、五年里全国同行到云南学习经验,曾经“腐败、落后、混乱”的三顶帽子已丢在历史的长河中。
蔡社长:请问,在您任职期间处理过的最大难题有哪些?
和主任:一是历史遗留问题矛盾深、难度大。省、州、市社间有隔阂,直属单位同省社有隔阂,离退休干部同在职机关干部有隔阂,这些隔阂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化解这些矛盾花了不少精力。二是行业上下干部职工长期思想观念封闭、保守、陈旧,转变思想观念也花了不少精力。三是新思路在实施上、认识上难以统一,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磨合和实践才达到了方方面面的一致。四是社会各界不了解供销合作社的具体工作也花了不少精力,通过各方努力才逐步形成了支持、理解和重视的和谐氛围。
蔡社长:请问,您对过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所经历的挫折有什么看法?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过去60年风风雨雨,有过辉煌,也陷入过低谷后而重生。在这些过程中有大环境的影响,有政策的调整,也有人为的因素。教训是对供销合作社的属性把握不准,为“三农”服务宗旨坚持不够,选人用人不当和创新力度不够。经验就是什么时候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坚持得好,供销合作社就繁荣昌盛;什么时候改革力度加强,供销合作社就发生新变化;什么时候坚持供销合作社经济属性不动摇就会创造新辉煌。
蔡社长:请问,在您任职期间最有突破性、最具成效性的事都做了哪些?
和主任:一是全行业实现了扭转11年的亏损;二是推出一系列新思路,推进了行业的发展;三是全行业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四是出台了省委14号文件为标志的一系列加强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文件;五是全国总社同云南签订合作备忘录;六是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会在云南召开;七是云南跃入全国同行先进行列;八是机关办公条件全面改善;九是老干部工作得到总社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十是全国同行高度认可“云南模式”。
蔡社长:请问,您在近几年工作中最值得欣慰的是什么?
和主任:一是通过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和全行业拼搏、奋斗,供销合作社终于从亏损、倒闭、边缘化的阴影中走出来,迈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全省80%的县(区、市)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的县(区、市)社利润突破千万元;二是在市场经济的全面放开和冲击的大环境下,我们深知农资供应对农民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不变,做到了在市场波动、灾害频繁、企业维艰情况下不脱销、不断档、无假货,大大稳定了民心;三是我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知难而上、迎难而进,把最棘手、最沉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一化解,全行业得到了稳定,没有给党委、政府和社会添乱;四是我们千方百计改变职能不清、实力弱、形象差的局面,一心一意在为农服务的过程中选准突破口、切入点,赢得了农民的欢迎和拥护;五是我们强化管理,用好每一笔项目资金,坚持用最少的钱做尽可多的事,并建成了在新的体制机制下的网络体系,获得省审计和省财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六是我们坚持创建和谐供销文化,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相融、共谋事业发展的行业风气已经形成。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促发展的新氛围;七是省社领导和全机关干部职工团结统一,相互支持,形成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氛围;八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部门;九是云南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西部特点、云南特色的“云南模式”。
蔡社长:请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和主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村小康水平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现代流通体系、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和引领。以云南桥头堡建设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流通活省的战略目标作为极佳的发展契机,在近几年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将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履行新使命,承担新任务,实现新跨越。全国总社提出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战略目标,云南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将目标具体化,提出当前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就是要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开放合作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做到一切工作往前赶,一股劲头搞发展,尽最大努力把政策的潜力挖掘出来,把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智慧聚集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一步一步快速推进,一项一项狠抓落实。
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就是在省、州市、县(市、区)各级联社通力合作下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引进合作,以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为标志的主体明晰、产权多元、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集团,把目前现有的600多个企业、2.5万个“两社一会”、1000多个中心超市和400多个市场加盟整合成新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规模、增强带动力、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彻底改变“弱、小、散”的局面。目前,玉溪红塔百信集团即将上市,永善、永德、罗平、陆良、鹤庆和怒江州供销社等一批供销合作社率先组建成供销集团,在今年内全省36个试点县将全部组建企业集团,整合和加盟一大批小型企业,带动流通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云南流通活省战略作出新贡献。
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一是建立现代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就是要通过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乡村流通工程”和“双百工程”全面构建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专业市场)、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初步已建成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巩固提高和完善,形成农村日用百货、再生资源和农产品批发双向流通,现代配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虚拟网络和实体网络相结合的现代网络体系。二是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真正发挥好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云南“三农”作出积极贡献。
要尽早实现“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云南供销人就必须始终以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抓好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既要有百米冲刺的速度,更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还要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的急于求成和坐等扶持的依赖思想。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力戒心浮气躁,决不搞形式主义,决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将有限的各种资源用在利当前、管长远、惠民生的实事上,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之,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整体领域全面提升改造,用现代理念、现代网络、现代人才、现代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云南供销合作社的全新形象。
60年十次跌宕起伏
一、建立发展期
(1951年3月——1958年8月)
1950年12月,云南省政府按照“选择重点、稳步前进”的要求,发出有重点地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指示,并举办了云南省合作干部训练班,成立工作队,分别在昆明、宜良、玉溪、曲靖等地开始试办农村供销合作社,拉开了发展供销合作社的序幕。为了搞好城乡物资供应,推动土地改革,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1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第十次行政会议批准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事业指导处”,标志着全省供销合作社省级行政指导管理机构正式建立。按照省委“有领导、有计划、大量的、加速度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要求,合作事业指导处在全省范围内积极组织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并且从农村选拔了一大批土改积极分子充实供销合作社。各地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走村串寨、翻山越岭地发动农民创办供销合作社。同时,积极组织城乡物资交流,肩挑马驮把日用工业品送到村村寨寨的农民手中,又走村到户把一家一户的农副产品收购集中送到城市,“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成为供销合作社人的“专利”。云南供销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为巩固政权、稳定边疆、搞活城乡物资交流、组织农村商品供应、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维护民族团结和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一合一分挫折期
(1958年8月——1961年7月)
正当供销合作社蓬勃发展时,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下,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供销合作社改为全民所有制,管理机构合并为政企合一的商业局,农村供销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的供销社(部),合作制商店过渡为国营中心商店,农村集市贸易关闭,农村出现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商品流通的格局变成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刚刚诞生不久的农村合作商业基本消失。
三、恢复整顿发展期
(1961年7月——1966年6月)
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共云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作出了恢复供销合作社及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决定,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经营范围,恢复合作商店和农村集市贸易。各级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通过物资交流大会等形式积极组织农副产品购销,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支持农业生产,活跃农村市场;引导农业生产合作社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方针,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烤烟、甘蔗、茶叶、药材等多种经营,指导集体发展副业生产,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采购;加强农村基层商业网点建设,积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供销合作社的恢复和建立工作。
四、二合二分“文革”动乱期
(1966年7月——1976年1月)
1966年7月“文革”开始,供销合作社再次进入动荡期。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交由各级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财贸组负责,机关人员下放“五七”干校。1969年12月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再次合并商业局,基层供销社由人民公社负责管理,农村基层网点定名购销店设在生产大队,村级代购代销店实行贫下中农管理,经营人员从农村贫下中农中选任,供销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基本废除。同时,限制农村集市贸易,规定农副产品分类管理。这是建国以来供销合作社第二次合并。1975年7月,省、地(州、市)、县(市)三级供销合作社全面恢复成立,1978年集体所有制的供销合作社再次划归国营商业。
五、拨乱反正调整期
(1976年1月——1983年3月)
随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恢复成立,17个地州合作办事处改为供销合作社,各地的业务经理部均改为专业公司。供销合作社恢复成立后,按照省委的要求,加大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力度,全力做好农副产品购、销、调、存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积极发展烤烟、水果等生产基地;有计划的在农村发展代购代销店,扩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商业网点的覆盖面;积极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全面加强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科技教育等工作;开始探索恢复供销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和理、监事会等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加大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恢复建立供销合作社的工作。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各项经营业务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新的发展,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发展时期。
六、三合三分过渡期
(1983年3月——1986年3月)
为了推进省级商业机构改革,1983年3月经省委决定商业厅、供销社和粮食厅合并组建省商业厅。17个地州供销合作社与商业局合并组建新的商业局,县级以下供销合作社机构没有合并。由于影响工作,1986年3月,省委决定调整省级商业机构,省商业厅、省供销合作社和省粮食厅分别设立。这是省供销合作社第三次分设。
七、体制改革试水期
(1983年——1999年1月)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2年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贯彻中央五个一号文件的精神,在1982年按照《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选择江川县推行改全民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从1983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了“官办”改“民办”、恢复“三性”(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推行“五个突破”(突破劳动制度、突破农民入股限制、突破原来的经营范围、突破已有的服务领域、突破商品购销价格),实施“六个发展”(发展为商品生产的系列化服务、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施“四放开”(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分配)和深化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等各项改革,全省供销合作社恢复了集体所有制性质,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购销业务逐年增长,扶持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力度逐年加大,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的能力有所提高,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逐步拓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流通领域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供销合作社自身固有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显现,从1993年开始全系统经营业务下滑、效益下降、亏损逐年增加,供销合作社的改革陷入困境。
八、改革发展艰辛期
(1999年1月——2004年12月)
从1999年开始,全省供销合作社按照全国总社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发〔1999〕5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中,各地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大胆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积极推行“三减、三转”(减亏、减债、减包袱,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的改革改制。2004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能力和实力受到极大影响,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处于低谷,思路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网破、线断的现状仍然制约着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
九、改革创新起步期
(2004年12月——2008年5月)
2004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实现汇总盈利3622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一举甩掉了连续11年亏损的帽子。但对今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十分渺茫。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会同省委农办等有关部门,在深入分析调研、省外学习考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村专业协会(简称“两社一会”)作为全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发展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10000个“两社一会”,恢复重建供销合作社的农村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从2005年开始,全省供销合作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克服困难,积极发展“两社一会”,到2007年就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五年目标三年完成的好成绩,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在村村寨寨广为流传,供销合作社丢失的网点按照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重新恢复建立,全省供销合作社重新焕发生机。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实现“二次创业 ”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次创业”快速发展期
(2008年5月至今)
2008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了“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7月,正式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搞好社有资产管理三项职能,要求供销合作社在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目标。全省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4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系统改革发展呈现出“四个前所未有”(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势头前所未有、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前所未有、农民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期盼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全省供销合作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发展“两社一会”2445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156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7320个、农村专业协会996个;财政安排扶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591个,完成建设项目558个,投资52.95亿元,财政补助资金2.38亿元;建设区域商品配送中心322个(其中:农资配送中心141个,日用品配送中心147个,药品配送中心12个,烟花爆竹等配送中心22个),农村超市5122个,农资放心店4857个,农村集贸市场356个;全年实现经营总额379亿元,汇总利润3.08亿元,销售化肥729万标准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供销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60年及“十一五”主要指标
向全行业第一 方阵的跨越
本刊评论员
曾几何时,植根于农村的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经历了和全国整个行业相同的命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壮大,作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中流砥柱,独领风骚;在经济转轨时期处于弱势,曾与国营商业分分合合,元气大伤,一度失去合作社的本真;后来历经几次重大经济调整,终因历史包袱过重、体制机制严重滞后而萎缩滑坡,沉寂多年。
然而,当全国整个供销系统的改革阵痛期已过、呈现上升势头之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却迟迟走不出亏损的泥潭,成为全国最落后的两个省份之一。云南供销只能在“奄奄一息”的苦命中垂死挣扎。
自1993年起连续亏损11年的云南省供销合作社,1998年亏损额高达3.12亿元,这样的历史在2004年后被彻底改写。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这一年不仅改写了中国供销亏损的历史,而且也为云南供销11年的亏损史画上了一个欣慰的句号。
2003年前还是全国供销系统的“后进生”,2004年以来却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绘制的“二次创业”的攻坚战略中璀璨呈现出一幅华美乐章:在全国供销总社综合绩效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表彰,跨入了全国供销行业第一方阵;率先在全国行业中提出发展“两社一会”思路,在全国行业“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中云南快速建立了农村基层网点,在覆盖率和发展数量上领先全国行业。率先在全国行业中提出结合中央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四进村、五个有”,取得了试点成功,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高度肯定。率先在全国探讨和研究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大思路,出台了省委14号文件,为国务院国发40号文件探索了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召开一次推进会,高位推动供销工作,省委督查室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进行了专题督查和落实,全行业做到了县县“五个一”(县委政府召开一次供销工作会议、出台一个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制定一个“乡村流通工程”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一批 “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建立健全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其力度之大,工作之实,在全国行业堪称首创。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绩效考核连续五年受到全国供销总社表彰,且连续四年获特等奖,强势进入了全国行业的标兵方阵。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经验现场会在曲靖市召开,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参会,李纪恒副书记亲自介绍云南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经验,在全国行业树下先例。率先在全国实现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便民店)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覆盖95%的县(市、区)。培训农民经纪人,实施“六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妇女技能相结合、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相结合、与边境少小民族培训相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相结合。),培训数量多、培训效果好,在全国行业教育培训工作评比中列全国第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提出“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发展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思路领先全国……同时,全行业进入了一个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全省80%的县(市、区)社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些县(市、区)社利润突破千万元;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促发展的新氛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班子和全机关干部群众团结统一,相互支持,形成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供销社的工作,供销系统成为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部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同行业中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西部特点、云南特色的“云南模式”。60年长河中,“二次创业”是最值得回味,也是供销合作社最值得骄傲的时期,虽然才仅仅起步,但云南供销人迈出了惊人的步伐,他们在短短几年内甩掉了亏损的帽子,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创新了体制机制的改革,从全国末尾很快跃入了行业先进,留下了一串可点可圈的脚印。最值得敬佩的,是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一班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他们穿梭下乡,一个县一个县召开现场推进会,把供销合作社理念向最基层传播,全省乡村都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他们关心基层干部职工,帮其解决待遇、进行项目支持,一股股暖流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他们解决了一系列最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老干部问题,在省级机关中被视为是最头疼的单位,然而供销班子凭借他们的耐心、毅力和善心感化了老干部们,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一解决,省委领导对此曾批示要推广供销老干经验。
一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职工之家”牌子在供销大楼内悬挂,这是供销班子打造和谐供销的见证,五年前还低矮、破旧的办公楼早已不复存在,一个鸟语花香、整洁大方的办公环境令人羡慕。云南供销人不断在“三农”中总结提炼出一个个新的云南经验,一批又一批全国行业们到云南考察。云南供销人也一批批到外省考察,他们不断更新着观念,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
改革是发展的需要,直面现实是推进改革的惟一选择;只有改革,云南供销才有出路,只要敢于面对现实,云南供销就能充满活力。云南供销在为“三农”服务中实现了完美的历史转型,这项改革让云南供销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也难怪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兄弟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供销社又回来了!”
曾经内部债务重重、外部形象极差的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被彻底激活了,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得力于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有一个视信心为责任、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生命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党组班子。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进程中,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一班人始终认为,云南供销系统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市场,创新发展机制,找到一条服务农村,切合云南实际,为农增收的新路子。但众所周知,云南地处边疆山区,民族众多,人口居住分散,要开拓新路子实属不易。然,烈火出金刚,苦寒育红梅,每一滴汗水里都浸润着云南供销人不断探索的艰辛,每一滴血水里都蕴含着云南供销人攻坚克难的信念。云南供销人通过不断的探索,从政府想为“三农”做什么、农民期盼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出发,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果敢提出了发展“两社一会”的思路。即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实行分户生产、合作加工、规模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农资经营、日用品消费、农产品购销以及运输、科技、文化娱乐、市场信息、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等服务;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把农村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联合起来,开展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的内外联合、上下联合、左右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的“统战理念”战略。
云南供销在“二次创业”的大潮中,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诸多领导经常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云南省政府还专门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各级工商、民政等部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也为供销系统优先提供方便。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各级供销合作社完全改变过去“线断、网破、人散”的凄凉局面,着力构建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在提供农资和日用品经营的同时,全系统还广泛开展信息咨询、医药卫生、餐饮住宿、农机租赁、红白喜事办理、幼儿教育等综合性服务,受到了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云南供销人铿锵有力的“二次创业”,创造了中国供销系统的云南模式,创新了供销合作社理念,探索了为农服务的新形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特点、云南特色的供销系统改革发展新路子;有力推进了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供销合作社会化服务的力度,云南供销人终于成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探索出了一条云南供销系统改革、发展、创新的新路子、好路子,重树了云南供销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形象,彻底甩掉了全国总社戴在云南供销人头上的“腐败、落后、混乱”的三顶帽子,为全国供销系统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云南供销系统并非一朝一夕发展至今的,在共和国诞生和发展进程中也曾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曾承担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也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快便陷入了低谷。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顽强的云南供销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终于实现了从贫困向丰硕、从孱弱到强大的蜕变,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可喜可贺。
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跌宕起伏的60年里,核心的要数是“二次创业”。在“二次创业”的火热过程中,云南供销人得到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临指导、得到了全国总社诸多领导的悉心指导、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诸多领导的倾心指导、得到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二次创业” 的艰难征程中,云南供销人所实现的“十大指标”、经历的“十大起伏”、探索出的“十大思路”、创造出的“十大突破”、斩获的“十大荣誉”、表现出的“行业十大领先”、呈现出的“十大特点”、涌现出的“先进县(市、区)社和企事业单位”等必将载入云南乃至中国供销合作系统的史册!
总有一段历史需要记载,总有一些事情让人不曾忘怀,总有一些人群一直都被历史铭记!我们真实记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60年间风雨兼程所走过的道路和期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记录60年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所发生的艰辛或者豪迈、血汗或者激情和一路走来、一路谱歌的重要事件;记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班子的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记录云南供销从最初的孱弱发展到如今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的骄人业绩,以及云南供销系统为“十二五”发展所创造出的良好基础、良好发展态势、良好人才队伍、良好社会环境、良好机制体制等,以期在深度上重点勾勒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先进、先锋、新锐社团的典型个案上凸显云南供销系统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从曲折坎坷的岁月到更加美好的未来中追忆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呈现云南供销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一直以来对云南供销系统予以奉献、关注、支持的领导班子成员中领略云南供销人坚不可摧的点滴风采。
没有任何一件事能一蹴而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一夜完美,再精美的蓝图也需要绘图师的精心雕琢。辉煌总是建立于历史精华的沉淀之后,而真正的辉煌是能在经典中创造出更能传承的大经典。
在发展中回忆经典、陈列典型、珍藏经典的同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将在“十二五”期间,绘制崭新的蓝图,续写崭新的篇章。云南供销人在其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所提出的“十大新目标”“十大新举措”“十大新合作”“十大新机遇”“十大新龙头”“十大新步伐”应该就是继“二次创业”之后的又一次冲锋号角。
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是全行业的目标和任务,云南供销人正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状态、全新的势态去履行新使命,承接新任务,实现新跨越。
风帆正举、任重道远。云南供销人始终充满着对供销合作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铿锵激情,敢于创新,敢于拼搏,以强化服务“三农”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建网络、强联合、提素质、增实力、快发展,全面推进打造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旨在为云南流通活省战略和桥头堡建设夯下坚实基础、迈出全新步伐、锻造全新形象。
社会各界评供销
供销社还存在吗?
——2005年“二次创业”前社会评论
当供销社领导真可怜!
——在接待排队上访者和诉求者时老干部的感叹
云南省供销社创新开展的“两社一会”和“四进村、五个有”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很好作用,抓住了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云南供销发展模式,值得总结和继续加大力度,在全行业中推广借鉴,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成果和效益。
——2008年1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白立忱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云南省供销社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特点鲜明,成绩显著,希望为新时期“三农”工作做出贡献。
——2011年7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题词评价
云南省出台的文件是我近期看到的最好的一份文件。
——2008年8月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情况汇报时评价
云南能办到的事,其他省没有理由办不到。
——2010年7月28日,在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改革发展联系点座谈会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评价
云南省供销工作有创意、有特色,为西部供销社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2008年8月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云南省供销社近年来是发展速度最快、为农服务成效最显著、网络建设最扎实、社会公共形象最好、行业凝聚力最强、信心最高的时期。
——2008年1月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君到云南调研时评价
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不断解决思想、锐意改革、深化合作、扩宽领域,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使经营网络覆盖千村万寨,专业组织联系千家万户,农资供应惠及广大城乡,创造了具有云南特色的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7月5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云南特色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上评价
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为服务全省“三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2009年2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对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评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助农增收,“两社一会”作了很好的探索。
——2005年7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徐荣凯在供销合作社调研材料上批示评价
“两社一会”实现了“三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民增收、感动了农民。
——2008年8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到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调研时评价
当前供销社实现了“四个前所未有”:党委、政府重视前所未有;改革发展态势前所未有;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前所未有;农民对供销社的期盼前所未有。
——2009年11月18日,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全省供销社在“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状态下,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奋力拼搏,使供销社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7年10月9日,云南省政协主席王学仁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顽强拼搏结硕果,开拓前行谱新篇。
——2011年5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题词评价
奄奄一息的供销社系统重新焕发了生机,增强了活力,为农服务、促农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2010年11月1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报告上批示评价
栉风沐雨六十年,云南供销合作工作从破茧而出到风华正茂,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单一经营到内外并举,从“三尺柜台”到“网上供销”,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劳作到产业化的专业合作,从简陋的加工作坊到现代化的龙头企业。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迸发出新的活力,贡献出新的价值。
风雨兼程六十年,云南供销人不变的是始终如一服务“三农”的炽热情怀,灵活多变的是为农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服务策略的创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下,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总能够百折不挠,涅槃重生。在岁月的长河中,60年既是一个脚印,也是一个音符。在云南的当下,无论在白云深处还是在边远小镇,处处都有供销合作人忙碌的身影,一场以“二次创业”为目标的供销合作发展浪潮已席卷彩云之南。
二次创业中的云南供销和润培主任答风光杂志社蔡金华社长问
2011年8月中旬,时值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之际,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和润培(以下简称和主任)欣然接受了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风光杂志社社长、时代名流传媒董事长蔡金华(以下简称蔡社长)的专访,和润培主任就60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之路、改革创新之举、云南供销人创造的“云南模式”、省供销系统如何更好服务“三农”等核心问题逐一向蔡金华社长作了详细的介绍。
蔡社长:您是现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又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据了解,您任职期间是国家、省领导到省社调研最多的时期,出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最多的时期,得到国家、省表彰最多的时期,也是外省同行到云南学习考察最多的时期,全行业呈现出一派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和普通老百姓的高度赞扬。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从一个全国最落后的省份一跃成为国内同行业的先列。请问,近几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主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和主任:近几年来全国总社领导到云南调研确实最多。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总社原主任白立忱近8年来每年都到云南调研,了解供销合作社工作并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国总社主任王君上任首先到云南调研,现任全国总社主任李成玉上任两年到云南调研三次,总社其他领导近几年也频繁到云南调研、视察、指导工作;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主要领导每年都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分管领导不断加强调研和推进工作,云南省人大、政协领导多次调研视察供销合作社。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下发一份文件,这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是少见的,正如省委李纪恒副书记总结的“四个前所未有”(即:党委、政府重视前所未有;改革发展态势前所未有;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前所未有;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期盼前所未有。)一样。全国同行们到云南考察、学习的人次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是空前的。这充分体现了各级领导对云南省供销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全心帮助,这极大地促进了云南供销事业的稳健发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近几年的工作是可以用“五个创新”来概括的:
一、创新体制增活力。针对供销合作社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人员臃肿、债务沉重、经营萎缩、亏损严重的困难局面,全省系统实施了“三减” “三转”的改革,即从减亏、减债、减包袱入手,实行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的创新改革工作。企业改革改制面达到95%以上,整个改革基本采取自主改革的方式,先后分流安置职工4万多人,置换职工身份3万多人,妥善安顿离退休干部职工3万多人,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进入“参公”序列,有力地维护了行业和社会的稳定。以参与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服务创新。全系统先后核销呆坏账5.56亿元、剥离不良贷款5.83亿元、处理积压商品4.64亿元,从2004年起结束了连续11年亏损的历史,卸下了人员臃肿、经营亏损、债务沉重的历史包袱,激发了全系统的整体活力。
二、创新思路强服务。针对“三农”工作的特点,结合供销合作社行业的实际,在搞活农村流通中选择突破口,在助农增收中寻找切入点,以打基础、抓基层为重点,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专业协会);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四进村,五个有”(便民超市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信息服务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有一个行业协会、有一个集贸市场、有一批农民经纪人);以搞活农村流通、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以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
三、创新经营增实力。企业是供销行业服务的载体,网络是行业运行的基础,在深化改革中重新建立新型服务体系,创新经营模式,我们坚持把行业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由单一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商品流通向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转变、传统经营向现代流通转变、封闭经营向开放办社转变、单部门工作向多部门联合工作转变,实现了自身实力、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全系统经营总额、实现利润、上缴税费年均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实现了经济总量到经济效益、发展速度到发展质量同步快速提高。2010年完成经营总额379.07亿元,较上年增长26.3%;实现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26.27%,均为历史以来最好水平。
四、创新理念抓人才。把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村流通人才为重点,加强与组织、人事、民委、共青团、妇联、军队等有关部门联合,共同开展了对乡村干部、农民经纪人、武警战士及行业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做到了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妇女技能相结合、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相结合、与边疆少数民族培训相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资质相结合,采取各级层层培训、省外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先后培训各类人才51.86万人次,其中有3.6万多人获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壮大了农村现代流通队伍,为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五、创新方法抓落实。以抓基层、打基础、强服务为着力点,以现场推进、培训引导、引进合作、协调指导为主要方式,以建立和谐供销、服务供销、开放供销、创新供销为主要目标,推进了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服务,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合同、下乡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及协调会等形式,统一上下思想认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形成了上下一心、目标明确、行动统一、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蔡社长:近年来,“二次创业”已经成为全行业的主旋律,已形成产业发展的主任务。请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强势推进“二次创业”的重大背景和意义有哪些?并取得了什么成果?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二次创业”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4年底至2008年7月,针对当时外无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内缺经济实力和凝聚力,外的社会形象较差等问题,以发展“两社一会”为标志,以拓网络、延服务、打基础、强基层为主要内容,把收残局、聚人心、谋发展、求作为、树形象、创环境作为中心任务,开始了“二次创业”,取得了“六个成效”。一是大力实施以“三减三转”和“四项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此举使企业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或转换身份,甩掉了历史包袱,处理了积压商品,剥离了不良资产,校销了呆账坏账,增强了基层社和企业的活力。二是大力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建立农村流通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到2008年6月,全省通过领办、创办、协办、加盟等形式共成立农村综合服务社1.2万个,覆盖了90%左右的行政村,以最小的成本挖掘了社会资源,扩大了社会影响。三是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使供销行业融入了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保持不争论、不扯皮、不消极的态度,主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政策扶持,抓好宣传动员、组织协调和学习培训等工作,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入手,先后引领和创办专业合作社(协会)6000多个,以较小投入取得了较大成效。无论是发展的数量还是作用的发挥,在“三农”工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认可,让农民看到“供销社又回来了”。同时,进一步理清了思路、统一了认识、总结了经验、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使大家知道供销合作社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四是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营造了和谐发展的环境。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认真梳理十几年来悬而未决、严重影响发展稳定的香宫酒店巨额负债问题、老干部政策落实问题、机关办公楼危房拆建问题、行业机关干部参公管理问题、拖欠行业职工社保医保金问题和省农资公司改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等10大难题,明确领导分工和具体责任处室,制订完成时限,逐一进行化解,形成了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五是坚持人才兴社战略,培养一支新型供销人才队伍。人员老化、思想僵化、服务能力弱化是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兴社、人才强社战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形式,加大对行业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掀起了学习考察和培训教育的高潮,造就了一批新型供销人才。六是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政府扶持,使供销合作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历史上,近几年是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亲临指导最多,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入调研最多,支持、重视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下发文件最多、作出指示批示最多的时期,使供销社成为承担农村流通重要任务和服务“三农”的重要部门。
第二阶段从2008年7月开始至今,掀起了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新高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和《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精神,坚持走联合合作发展路子,扩大合作范围和规模,提升网络建设档次,打造新型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销售能力,建立和完善两个服务体系。针对全系统普遍存在的散弱小、素质低、档次低、效益低和部分县级供销合作社难以发挥作用等问题,全面落实县县“五个一”(党委和政府召开一次供销社改革发展会议、出台一个实施意见、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项目示范点、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目标,掀起了“二次创业”的新高潮,具体体现在“五个进入”上:一是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进入全面建设和完善阶段。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四百四三”计划,启动以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先后安排项目500多个,采取省级财政项目补助、银行贴息贷款、行业补助及自筹资金等有力措施,盘活社会资产、做大流通企业,总投资超过50亿元,是供销合作社历史上的大规模建设时期。目前,一大批配送中心,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兴建。以曲靖为示范的标准化综合服务社建设正在全面推进,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逐渐形成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二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在一批先进示范县的带动下,一个党委和政府重视抓、行业全力抓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态势正在形成。目前,大理、保山、红河等7州(市)已把合作经济组织职能交给供销社,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昆明各县(市、区)及大理市、腾冲县等部分县级联社已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一个县有联合会、乡有服务站、村有专业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三是引进合作,盘活资产,以项目带动和推进龙头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大力扶持农资、食用菌、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工业植物油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新型省级和区域性供销集团企业,发挥了全省供销合作社的流通骨干和支撑作用。四是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进入高层次管理和全面提升阶段。教育培训新体系涵盖全省各级联社,形成了多形式培训、多部门联合和多层次、长期性、灵活性的培训机制,造就了一大批适应“二次创业”要求和应对市场风险的农村流通人才队伍。五是社有资产管理从保值增值进入快速扩大阶段。不断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建立新型管理制度,认真清产核资,强化管理,做大做强,多元化投入、多成分发展中,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应新形势而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新体系,社有资源得到了不断壮大和增值。
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力求做到“六个结合”。一要做到上下结合,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强与上级领导、同级相关部门和下级党委、政府的密切联系,争取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继续关心、支持和帮助。二要做到内外结合,壮大自身实力。在市场化条件下,努力寻求行业内部优势与外部力量的有机结合,借助外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壮大行业自身实力。三要做到量与质结合,保证可持续发展。在“两社一会”和“六大网络”的建设上既要追求数量,又要强调质量和提升档次,要统筹兼顾,有机结合,推进可持续发展。四要做到软硬件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效力。在“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中,既要注重网络实体建设,又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又要建立和完善配套的检查管理制度,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充分发挥整体效力。五要虚实结合,扩大影响力。既要认真抓发展,踏踏实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作为,又要高度重视抓宣传,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引起社会关注,争取社会力量参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六要点面结合,形成带动力。要高度重视点与面的关系,善于把握重点,选择突破口,搞好试点、打造亮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达到以点带面、以点促面、以点推面的发展效果。
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14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搞活流通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助农增收为目标,抓网络、打基础,聚人才、提素质,引外联、强合作,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就必须要做到“八个坚持”。一要坚持抢抓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流通工程,省政府提出了流通活省的战略。我们要审时度势,以积极的态度、创业的精神、饱满的热情和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责任感,抢抓机遇,谋求更大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和主导作用。二要坚持抓好内外关系协调。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是近几年我们工作取得较大突破的根本保障,主动协调综合部门支持和参与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要把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三要坚持走合作联合发展的路子。要大力提倡内外联合、上下联合、左右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以“统战理念”联合对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有推动作用的个人、单位和团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参与新农村流通工程建设。四要坚持抓好思路创新。开拓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要继续转变作风,扑下身子,调查研究,更加注重探索和创新,始终突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特点和特色。五要坚持创新方法抓好落实。2010年我们较好地承办了十个大型会议,扩大了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同时,还通过走出去寻求合作伙伴、深入各县(市、区)召开促进会、组织省社直属企业召开现场办公会等形式,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曲靖经验现场会、国务院40号文件解读培训会、农民经纪人工作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会泽召开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会、省社举办的首届“千社千品”展示展销会等,都是云南供销史上的重大突破。这些会议效果好、影响大,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得益于持之以恒抓落实、创新方法谋发展。六要坚持抓好宣传工作。要抓住宣传不放松,提高行业的知名度、凝聚力、创新力。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把行业亮点宣传出去,增强信心、坚定决心、振奋精神,努力营造“二次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七要坚持抓好和谐发展工作环境的营造。要切实关心困难群体和老干部的生活,重视抓好在职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以增强全行业的自豪感、责任心和凝聚力。八要坚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要加强各州(市)、县(区、市)社和直属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选准、用好领导干部,促进班子团结,提高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要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逐步建立一支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改革、敢于开拓的干部队伍,为促进云南供销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服务“三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云南省供销系统通过波澜壮阔的“二次创业”,使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流通网络全面恢复、合作经济快速发展、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助农增收作用日益明显的良好局面,为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蔡社长:全国总社领导充分肯定云南供销工作,称其为“云南发展模式”并在云南召开现场会。请问,取得如此优秀成绩的诀窍靠什么?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发展基础、经济实力上与外省差距很大,但在发展方式上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一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过问、研究供销工作,出台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文件,并组织对文件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一年一度召开推进会,在干部配备、资金扶持、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省人大、省政协专门组织代表、委员对供销工作进行深入视察和调研;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县实现了“五个一”(同上),这是在供销合作社历史上少有的,在全国也是少有的。云南省在出台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和推进力度上都是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特别是中共云南省委、政府主要领导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数量多、力度大,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高度重视,在全国现场会上亲自介绍经验,这在全国也是少见的。二是云南提出和实践的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思路,既结合了云南实际且具有云南特点,又优先于全国行业。如发展“两社一会”、实施“四进村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工程”“构建一个龙头,建立两个服务体系”等。三是云南供销改革发展速度上优先全国同行业。如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的发展,在覆盖率和数量上均高于全国行业,全国总社考核的7项指标,近7年云南均处于优先地位,连续受到总社表彰。四是在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的力度上优先全国行业。如县联社以上一次性解决参公问题、职工社保医保问题,以及各级财政支持发展资金,各部门配合协调支持力度加大。五是绩效考核在全国行业处于优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连续五年获得总社表彰、其中四年获得特等奖。农民经纪人培训连续在全国行业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老干部工作、工会工作、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在全国同行业中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老干部工作得到全国总社领导肯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作出重要批示:把此项工作经验在全国行业内推广借鉴。
蔡社长:据了解,近五年是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教育培训力度最大、干部成长最快的时期,也是行业风气、机关作风和工作效率均比较出色的五年。请问,是这样的吗?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选人用人一贯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五湖四海原则,坚持注重品行、重视基层、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我们要求全行业干部始终要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权力观用权,以正确的事业观干事,以正确的群众观做人,这样才能选好干部。省社机关人数不多,是全国各省市区中人数最少的省之一,机关编制50人左右,直属6个公司和学校、科研所两个事业单位。近几年提拔推荐了7个厅级干部,调入调出厅级领导7人,提拔任用处级干部40多人。这些提拔的干部均严格按程序办理,基本做到干部使用的良性循环,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联社在我们不断的协调下,班子都进行了调整,并进行了全面培训,形成全行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在干部提拔使用力度和数量上是历史上最多的时期;同时,以提高整体行业素质和培训农民经纪人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每年培训责任到个人,层层抓落实,把到外省学习、下乡调研和业务培训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定期考核,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蔡社长:云南供销近年工作业绩虽处全国同行业先列,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过种种困难。请问,在您主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期间都碰到了哪些阻碍,当时供销合作社的整体情况如何?
和主任:我从2003年调到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2004年主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全面工作。当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排名是倒数第二名,在全国供销行业中是处于亏损状态的两省之一(云南、甘肃),内部矛盾多,外部形象差。全国总社给云南戴了三顶帽子“腐败、落后、混乱”,所以基本不愿来云南视察。全行业士气不振,历史问题成堆,发展没有有效的手段,行业上下一盘散沙,无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新的班子接手工作后不畏艰难、直面难题、负重拼搏、勇于创新。首先全力抓扭转亏损局面,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供销合作社;其次全力排难点,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其三全力调研考察理思路求发展,并且大胆提出“一年一突破、三年大变样”的口号。通过努力,我们实现了一年扭亏、两年新突破、三年快发展、四年跃入全国同行业先进行业的目标、五年里全国同行到云南学习经验,曾经“腐败、落后、混乱”的三顶帽子已丢在历史的长河中。
蔡社长:请问,在您任职期间处理过的最大难题有哪些?
和主任:一是历史遗留问题矛盾深、难度大。省、州、市社间有隔阂,直属单位同省社有隔阂,离退休干部同在职机关干部有隔阂,这些隔阂甚至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化解这些矛盾花了不少精力。二是行业上下干部职工长期思想观念封闭、保守、陈旧,转变思想观念也花了不少精力。三是新思路在实施上、认识上难以统一,通过长时间的努力磨合和实践才达到了方方面面的一致。四是社会各界不了解供销合作社的具体工作也花了不少精力,通过各方努力才逐步形成了支持、理解和重视的和谐氛围。
蔡社长:请问,您对过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所经历的挫折有什么看法?
和主任: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过去60年风风雨雨,有过辉煌,也陷入过低谷后而重生。在这些过程中有大环境的影响,有政策的调整,也有人为的因素。教训是对供销合作社的属性把握不准,为“三农”服务宗旨坚持不够,选人用人不当和创新力度不够。经验就是什么时候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坚持得好,供销合作社就繁荣昌盛;什么时候改革力度加强,供销合作社就发生新变化;什么时候坚持供销合作社经济属性不动摇就会创造新辉煌。
蔡社长:请问,在您任职期间最有突破性、最具成效性的事都做了哪些?
和主任:一是全行业实现了扭转11年的亏损;二是推出一系列新思路,推进了行业的发展;三是全行业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四是出台了省委14号文件为标志的一系列加强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文件;五是全国总社同云南签订合作备忘录;六是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会在云南召开;七是云南跃入全国同行先进行列;八是机关办公条件全面改善;九是老干部工作得到总社和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十是全国同行高度认可“云南模式”。
蔡社长:请问,您在近几年工作中最值得欣慰的是什么?
和主任:一是通过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和全行业拼搏、奋斗,供销合作社终于从亏损、倒闭、边缘化的阴影中走出来,迈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全省80%的县(区、市)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的县(区、市)社利润突破千万元;二是在市场经济的全面放开和冲击的大环境下,我们深知农资供应对农民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不变,做到了在市场波动、灾害频繁、企业维艰情况下不脱销、不断档、无假货,大大稳定了民心;三是我们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知难而上、迎难而进,把最棘手、最沉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一一化解,全行业得到了稳定,没有给党委、政府和社会添乱;四是我们千方百计改变职能不清、实力弱、形象差的局面,一心一意在为农服务的过程中选准突破口、切入点,赢得了农民的欢迎和拥护;五是我们强化管理,用好每一笔项目资金,坚持用最少的钱做尽可多的事,并建成了在新的体制机制下的网络体系,获得省审计和省财政部门的高度评价;六是我们坚持创建和谐供销文化,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相融、共谋事业发展的行业风气已经形成。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促发展的新氛围;七是省社领导和全机关干部职工团结统一,相互支持,形成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氛围;八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供销合作社的工作,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部门;九是云南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西部特点、云南特色的“云南模式”。
蔡社长:请问,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今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和主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村小康水平推进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现代流通体系、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和引领。以云南桥头堡建设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流通活省的战略目标作为极佳的发展契机,在近几年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将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履行新使命,承担新任务,实现新跨越。全国总社提出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的战略目标,云南供销合作社结合实际将目标具体化,提出当前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就是要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全局意识、开放合作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做到一切工作往前赶,一股劲头搞发展,尽最大努力把政策的潜力挖掘出来,把全行业干部职工的智慧聚集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合力,一步一步快速推进,一项一项狠抓落实。
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就是在省、州市、县(市、区)各级联社通力合作下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引进合作,以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为标志的主体明晰、产权多元、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集团,把目前现有的600多个企业、2.5万个“两社一会”、1000多个中心超市和400多个市场加盟整合成新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规模、增强带动力、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彻底改变“弱、小、散”的局面。目前,玉溪红塔百信集团即将上市,永善、永德、罗平、陆良、鹤庆和怒江州供销社等一批供销合作社率先组建成供销集团,在今年内全省36个试点县将全部组建企业集团,整合和加盟一大批小型企业,带动流通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云南流通活省战略作出新贡献。
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一是建立现代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就是要通过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工程”“乡村流通工程”和“双百工程”全面构建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专业市场)、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初步已建成框架的基础上全面巩固提高和完善,形成农村日用百货、再生资源和农产品批发双向流通,现代配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虚拟网络和实体网络相结合的现代网络体系。二是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真正发挥好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优势、网络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云南“三农”作出积极贡献。
要尽早实现“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云南供销人就必须始终以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抓好每一项任务的落实,既要有百米冲刺的速度,更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还要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的急于求成和坐等扶持的依赖思想。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力戒心浮气躁,决不搞形式主义,决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将有限的各种资源用在利当前、管长远、惠民生的实事上,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之,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整体领域全面提升改造,用现代理念、现代网络、现代人才、现代文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云南供销合作社的全新形象。
60年十次跌宕起伏
一、建立发展期
(1951年3月——1958年8月)
1950年12月,云南省政府按照“选择重点、稳步前进”的要求,发出有重点地组织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指示,并举办了云南省合作干部训练班,成立工作队,分别在昆明、宜良、玉溪、曲靖等地开始试办农村供销合作社,拉开了发展供销合作社的序幕。为了搞好城乡物资供应,推动土地改革,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1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第十次行政会议批准成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合作事业指导处”,标志着全省供销合作社省级行政指导管理机构正式建立。按照省委“有领导、有计划、大量的、加速度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要求,合作事业指导处在全省范围内积极组织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并且从农村选拔了一大批土改积极分子充实供销合作社。各地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走村串寨、翻山越岭地发动农民创办供销合作社。同时,积极组织城乡物资交流,肩挑马驮把日用工业品送到村村寨寨的农民手中,又走村到户把一家一户的农副产品收购集中送到城市,“扁担精神”“背篓精神”成为供销合作社人的“专利”。云南供销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为巩固政权、稳定边疆、搞活城乡物资交流、组织农村商品供应、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维护民族团结和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一合一分挫折期
(1958年8月——1961年7月)
正当供销合作社蓬勃发展时,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下,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供销合作社改为全民所有制,管理机构合并为政企合一的商业局,农村供销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的供销社(部),合作制商店过渡为国营中心商店,农村集市贸易关闭,农村出现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商品流通的格局变成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刚刚诞生不久的农村合作商业基本消失。
三、恢复整顿发展期
(1961年7月——1966年6月)
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中共云南省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作出了恢复供销合作社及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决定,明确了供销合作社经营范围,恢复合作商店和农村集市贸易。各级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通过物资交流大会等形式积极组织农副产品购销,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支持农业生产,活跃农村市场;引导农业生产合作社贯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方针,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烤烟、甘蔗、茶叶、药材等多种经营,指导集体发展副业生产,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采购;加强农村基层商业网点建设,积极推进边疆民族地区供销合作社的恢复和建立工作。
四、二合二分“文革”动乱期
(1966年7月——1976年1月)
1966年7月“文革”开始,供销合作社再次进入动荡期。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交由各级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财贸组负责,机关人员下放“五七”干校。1969年12月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再次合并商业局,基层供销社由人民公社负责管理,农村基层网点定名购销店设在生产大队,村级代购代销店实行贫下中农管理,经营人员从农村贫下中农中选任,供销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基本废除。同时,限制农村集市贸易,规定农副产品分类管理。这是建国以来供销合作社第二次合并。1975年7月,省、地(州、市)、县(市)三级供销合作社全面恢复成立,1978年集体所有制的供销合作社再次划归国营商业。
五、拨乱反正调整期
(1976年1月——1983年3月)
随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的恢复成立,17个地州合作办事处改为供销合作社,各地的业务经理部均改为专业公司。供销合作社恢复成立后,按照省委的要求,加大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力度,全力做好农副产品购、销、调、存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积极发展烤烟、水果等生产基地;有计划的在农村发展代购代销店,扩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商业网点的覆盖面;积极做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需商品的供应;全面加强供销合作社的经营管理、科技教育等工作;开始探索恢复供销合作社民主管理制度和理、监事会等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加大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恢复建立供销合作社的工作。这一时期,供销合作社的各项经营业务得到全面恢复并有新的发展,是建国以来少有的发展时期。
六、三合三分过渡期
(1983年3月——1986年3月)
为了推进省级商业机构改革,1983年3月经省委决定商业厅、供销社和粮食厅合并组建省商业厅。17个地州供销合作社与商业局合并组建新的商业局,县级以下供销合作社机构没有合并。由于影响工作,1986年3月,省委决定调整省级商业机构,省商业厅、省供销合作社和省粮食厅分别设立。这是省供销合作社第三次分设。
七、体制改革试水期
(1983年——1999年1月)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2年以来,全省供销合作社贯彻中央五个一号文件的精神,在1982年按照《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选择江川县推行改全民所有制为集体所有制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从1983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了“官办”改“民办”、恢复“三性”(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推行“五个突破”(突破劳动制度、突破农民入股限制、突破原来的经营范围、突破已有的服务领域、突破商品购销价格),实施“六个发展”(发展为商品生产的系列化服务、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施“四放开”(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放开分配)和深化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等各项改革,全省供销合作社恢复了集体所有制性质,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购销业务逐年增长,扶持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力度逐年加大,自身经济实力和为农服务的能力有所提高,新的经营服务领域逐步拓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流通领域个体私营经济的不断发展,供销合作社自身固有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显现,从1993年开始全系统经营业务下滑、效益下降、亏损逐年增加,供销合作社的改革陷入困境。
八、改革发展艰辛期
(1999年1月——2004年12月)
从1999年开始,全省供销合作社按照全国总社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发〔1999〕5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的产权制度改革。在改革中,各地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大胆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积极推行“三减、三转”(减亏、减债、减包袱,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的改革改制。2004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是,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能力和实力受到极大影响,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处于低谷,思路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网破、线断的现状仍然制约着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
九、改革创新起步期
(2004年12月——2008年5月)
2004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实现汇总盈利3622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一举甩掉了连续11年亏损的帽子。但对今后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十分渺茫。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会同省委农办等有关部门,在深入分析调研、省外学习考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和农村专业协会(简称“两社一会”)作为全省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发展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10000个“两社一会”,恢复重建供销合作社的农村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从2005年开始,全省供销合作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克服困难,积极发展“两社一会”,到2007年就实现了既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五年目标三年完成的好成绩,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供销合作社又回来了”在村村寨寨广为流传,供销合作社丢失的网点按照新体制、新机制和新模式重新恢复建立,全省供销合作社重新焕发生机。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实现“二次创业 ”开好头、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二次创业”快速发展期
(2008年5月至今)
2008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了“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7月,正式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明确赋予供销合作社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搞好社有资产管理三项职能,要求供销合作社在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目标。全省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4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系统改革发展呈现出“四个前所未有”(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势头前所未有、供销合作社的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前所未有、农民群众对供销合作社的期盼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全省供销合作社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底,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发展“两社一会”2445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156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7320个、农村专业协会996个;财政安排扶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591个,完成建设项目558个,投资52.95亿元,财政补助资金2.38亿元;建设区域商品配送中心322个(其中:农资配送中心141个,日用品配送中心147个,药品配送中心12个,烟花爆竹等配送中心22个),农村超市5122个,农资放心店4857个,农村集贸市场356个;全年实现经营总额379亿元,汇总利润3.08亿元,销售化肥729万标准吨,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供销合作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60年及“十一五”主要指标
向全行业第一 方阵的跨越
本刊评论员
曾几何时,植根于农村的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经历了和全国整个行业相同的命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壮大,作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中流砥柱,独领风骚;在经济转轨时期处于弱势,曾与国营商业分分合合,元气大伤,一度失去合作社的本真;后来历经几次重大经济调整,终因历史包袱过重、体制机制严重滞后而萎缩滑坡,沉寂多年。
然而,当全国整个供销系统的改革阵痛期已过、呈现上升势头之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却迟迟走不出亏损的泥潭,成为全国最落后的两个省份之一。云南供销只能在“奄奄一息”的苦命中垂死挣扎。
自1993年起连续亏损11年的云南省供销合作社,1998年亏损额高达3.12亿元,这样的历史在2004年后被彻底改写。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这一年不仅改写了中国供销亏损的历史,而且也为云南供销11年的亏损史画上了一个欣慰的句号。
2003年前还是全国供销系统的“后进生”,2004年以来却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绘制的“二次创业”的攻坚战略中璀璨呈现出一幅华美乐章:在全国供销总社综合绩效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表彰,跨入了全国供销行业第一方阵;率先在全国行业中提出发展“两社一会”思路,在全国行业“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中云南快速建立了农村基层网点,在覆盖率和发展数量上领先全国行业。率先在全国行业中提出结合中央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四进村、五个有”,取得了试点成功,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高度肯定。率先在全国探讨和研究供销社改革发展的重大思路,出台了省委14号文件,为国务院国发40号文件探索了改革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召开一次推进会,高位推动供销工作,省委督查室对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进行了专题督查和落实,全行业做到了县县“五个一”(县委政府召开一次供销工作会议、出台一个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制定一个“乡村流通工程”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一批 “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建立健全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其力度之大,工作之实,在全国行业堪称首创。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绩效考核连续五年受到全国供销总社表彰,且连续四年获特等奖,强势进入了全国行业的标兵方阵。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经验现场会在曲靖市召开,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参会,李纪恒副书记亲自介绍云南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经验,在全国行业树下先例。率先在全国实现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便民店)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覆盖95%的县(市、区)。培训农民经纪人,实施“六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妇女技能相结合、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相结合、与边境少小民族培训相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相结合。),培训数量多、培训效果好,在全国行业教育培训工作评比中列全国第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提出“打造一个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发展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思路领先全国……同时,全行业进入了一个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全省80%的县(市、区)社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些县(市、区)社利润突破千万元;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大家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促发展的新氛围;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班子和全机关干部群众团结统一,相互支持,形成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支持供销社的工作,供销系统成为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部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同行业中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在实践中创造了具有西部特点、云南特色的“云南模式”。60年长河中,“二次创业”是最值得回味,也是供销合作社最值得骄傲的时期,虽然才仅仅起步,但云南供销人迈出了惊人的步伐,他们在短短几年内甩掉了亏损的帽子,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创新了体制机制的改革,从全国末尾很快跃入了行业先进,留下了一串可点可圈的脚印。最值得敬佩的,是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一班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他们穿梭下乡,一个县一个县召开现场推进会,把供销合作社理念向最基层传播,全省乡村都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他们关心基层干部职工,帮其解决待遇、进行项目支持,一股股暖流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斗志;他们解决了一系列最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老干部问题,在省级机关中被视为是最头疼的单位,然而供销班子凭借他们的耐心、毅力和善心感化了老干部们,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一解决,省委领导对此曾批示要推广供销老干经验。
一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职工之家”牌子在供销大楼内悬挂,这是供销班子打造和谐供销的见证,五年前还低矮、破旧的办公楼早已不复存在,一个鸟语花香、整洁大方的办公环境令人羡慕。云南供销人不断在“三农”中总结提炼出一个个新的云南经验,一批又一批全国行业们到云南考察。云南供销人也一批批到外省考察,他们不断更新着观念,永远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
改革是发展的需要,直面现实是推进改革的惟一选择;只有改革,云南供销才有出路,只要敢于面对现实,云南供销就能充满活力。云南供销在为“三农”服务中实现了完美的历史转型,这项改革让云南供销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也难怪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兄弟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供销社又回来了!”
曾经内部债务重重、外部形象极差的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被彻底激活了,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而这一切的改变都得力于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有一个视信心为责任、视责任为使命、视使命为生命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党组班子。
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进程中,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一班人始终认为,云南供销系统必须重新审视农村市场,创新发展机制,找到一条服务农村,切合云南实际,为农增收的新路子。但众所周知,云南地处边疆山区,民族众多,人口居住分散,要开拓新路子实属不易。然,烈火出金刚,苦寒育红梅,每一滴汗水里都浸润着云南供销人不断探索的艰辛,每一滴血水里都蕴含着云南供销人攻坚克难的信念。云南供销人通过不断的探索,从政府想为“三农”做什么、农民期盼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出发,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果敢提出了发展“两社一会”的思路。即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实行分户生产、合作加工、规模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农资经营、日用品消费、农产品购销以及运输、科技、文化娱乐、市场信息、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等服务;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把农村市场中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联合起来,开展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的内外联合、上下联合、左右联合、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的“统战理念”战略。
云南供销在“二次创业”的大潮中,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诸多领导经常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云南省政府还专门拨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各级工商、民政等部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也为供销系统优先提供方便。在具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各级供销合作社完全改变过去“线断、网破、人散”的凄凉局面,着力构建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在提供农资和日用品经营的同时,全系统还广泛开展信息咨询、医药卫生、餐饮住宿、农机租赁、红白喜事办理、幼儿教育等综合性服务,受到了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云南供销人铿锵有力的“二次创业”,创造了中国供销系统的云南模式,创新了供销合作社理念,探索了为农服务的新形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西部特点、云南特色的供销系统改革发展新路子;有力推进了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供销合作社会化服务的力度,云南供销人终于成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探索出了一条云南供销系统改革、发展、创新的新路子、好路子,重树了云南供销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形象,彻底甩掉了全国总社戴在云南供销人头上的“腐败、落后、混乱”的三顶帽子,为全国供销系统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云南供销系统并非一朝一夕发展至今的,在共和国诞生和发展进程中也曾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曾承担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也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快便陷入了低谷。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顽强的云南供销人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大胆探索,终于实现了从贫困向丰硕、从孱弱到强大的蜕变,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可喜可贺。
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跌宕起伏的60年里,核心的要数是“二次创业”。在“二次创业”的火热过程中,云南供销人得到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临指导、得到了全国总社诸多领导的悉心指导、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诸多领导的倾心指导、得到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二次创业” 的艰难征程中,云南供销人所实现的“十大指标”、经历的“十大起伏”、探索出的“十大思路”、创造出的“十大突破”、斩获的“十大荣誉”、表现出的“行业十大领先”、呈现出的“十大特点”、涌现出的“先进县(市、区)社和企事业单位”等必将载入云南乃至中国供销合作系统的史册!
总有一段历史需要记载,总有一些事情让人不曾忘怀,总有一些人群一直都被历史铭记!我们真实记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60年间风雨兼程所走过的道路和期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记录60年间跌宕起伏的历史中所发生的艰辛或者豪迈、血汗或者激情和一路走来、一路谱歌的重要事件;记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党组班子的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记录云南供销从最初的孱弱发展到如今跻身全国先进行列的骄人业绩,以及云南供销系统为“十二五”发展所创造出的良好基础、良好发展态势、良好人才队伍、良好社会环境、良好机制体制等,以期在深度上重点勾勒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先进、先锋、新锐社团的典型个案上凸显云南供销系统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从曲折坎坷的岁月到更加美好的未来中追忆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呈现云南供销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一直以来对云南供销系统予以奉献、关注、支持的领导班子成员中领略云南供销人坚不可摧的点滴风采。
没有任何一件事能一蹴而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一夜完美,再精美的蓝图也需要绘图师的精心雕琢。辉煌总是建立于历史精华的沉淀之后,而真正的辉煌是能在经典中创造出更能传承的大经典。
在发展中回忆经典、陈列典型、珍藏经典的同时,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将在“十二五”期间,绘制崭新的蓝图,续写崭新的篇章。云南供销人在其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所提出的“十大新目标”“十大新举措”“十大新合作”“十大新机遇”“十大新龙头”“十大新步伐”应该就是继“二次创业”之后的又一次冲锋号角。
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是全行业的目标和任务,云南供销人正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状态、全新的势态去履行新使命,承接新任务,实现新跨越。
风帆正举、任重道远。云南供销人始终充满着对供销合作事业的无限热爱和铿锵激情,敢于创新,敢于拼搏,以强化服务“三农”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建网络、强联合、提素质、增实力、快发展,全面推进打造新型龙头企业集团,建立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旨在为云南流通活省战略和桥头堡建设夯下坚实基础、迈出全新步伐、锻造全新形象。
社会各界评供销
供销社还存在吗?
——2005年“二次创业”前社会评论
当供销社领导真可怜!
——在接待排队上访者和诉求者时老干部的感叹
云南省供销社创新开展的“两社一会”和“四进村、五个有”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很好作用,抓住了服务“三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形成了很有特色的云南供销发展模式,值得总结和继续加大力度,在全行业中推广借鉴,使其发挥出更大的成果和效益。
——2008年1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白立忱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云南省供销社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特点鲜明,成绩显著,希望为新时期“三农”工作做出贡献。
——2011年7月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题词评价
云南省出台的文件是我近期看到的最好的一份文件。
——2008年8月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情况汇报时评价
云南能办到的事,其他省没有理由办不到。
——2010年7月28日,在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改革发展联系点座谈会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评价
云南省供销工作有创意、有特色,为西部供销社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2008年8月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任李成玉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云南省供销社近年来是发展速度最快、为农服务成效最显著、网络建设最扎实、社会公共形象最好、行业凝聚力最强、信心最高的时期。
——2008年1月7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君到云南调研时评价
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不断解决思想、锐意改革、深化合作、扩宽领域,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使经营网络覆盖千村万寨,专业组织联系千家万户,农资供应惠及广大城乡,创造了具有云南特色的供销合作社发展模式,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7月5日,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云南特色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上评价
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为服务全省“三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2009年2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对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评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助农增收,“两社一会”作了很好的探索。
——2005年7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徐荣凯在供销合作社调研材料上批示评价
“两社一会”实现了“三动”: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民增收、感动了农民。
——2008年8月22日,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到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调研时评价
当前供销社实现了“四个前所未有”:党委、政府重视前所未有;改革发展态势前所未有;全行业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前所未有;农民对供销社的期盼前所未有。
——2009年11月18日,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全省供销社在“山穷水复疑无路”的状态下,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奋力拼搏,使供销社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7年10月9日,云南省政协主席王学仁在听取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时评价
顽强拼搏结硕果,开拓前行谱新篇。
——2011年5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晏友琼为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建社60周年题词评价
奄奄一息的供销社系统重新焕发了生机,增强了活力,为农服务、促农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2010年11月1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在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报告上批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