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重女轻男”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f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的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已跃居普通外科疾病之首位。胆石症的发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女轻男”,据有关资料统计,妇女的发病率比男性高2~4倍。目前青年人患胆石症的人数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已有近1亿胆石症患者,直接威胁着广大人民的健康。
  
  一、胆石症的发病原因
  
  胆结石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胆汁中的胆汁酸、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正常比例遭到破坏。当胆汁酸和卵磷脂减少、胆固醇含量增加时,导致病理性胆汁积聚,胆汁中的胆固醇就会结晶形成结石。而结石的形成过程,还与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饮食结构不合理、妊娠、肥胖、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有关。正常的胆汁呈胶体状态,若胆囊黏膜因胆汁浓缩、反流的胰液化学刺激而产生炎症,或胆道感染了寄生虫,就会促进结石的形成,并往往以蛔虫或虫卵为核心促进结石的形成与长大。
  妇女发病率之所以高于男性,还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不吃早餐 “现代型”女性长期不吃早餐者屡见不鲜。研究表明,坚持进早餐可促进部分胆汁流出,降低一夜贮存胆汁的黏滞度。长期不吃早餐,空腹时间长,胆汁在胆囊中沉积,浓度增加,析出沉淀,从而会促进胆石形成。
  喜静少动 许多中年妇女喜静少动,或长期处于静坐的姿势,运动与体力劳动很少。天长日久,胆囊的收缩能力下降,排空延迟,使胆汁郁结,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结石创造了条件。
  身体肥胖 平时或妊娠期间进食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如动物脂肪,肥肉,心、脑、肝、肾等动物内脏、蛋黄等)的食物较多,造成营养过剩,身体肥胖,这是罹患胆石症的重要基础。研究表明,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15%,胆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五倍。
  多次妊娠 妇女在妊娠期间,胆道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平滑肌收缩乏力,使胆囊内胆汁潴留,加上妊娠期中胆固醇相对增高,因此容易发生沉淀而形成结石。多次妊娠者发病率更高。
  情志失调 不少女同志心胸狭小,容易生气动怒,肝郁气滞,胆的“通降”功能失调,胆汁郁积,日久则易诱发结石。
  激素影响 女性内分泌和雌激素水平改变,常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使胆汁中胆固醇升高,胆囊收缩力减弱,导致胆汁淤积,促使胆石症发病率升高。
  此外,长期饮酒容易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等病变,导致胆汁排出受阻,也会促进胆石形成。
  
  二、警惕无症状胆石症
  
  胆石症患者常表现为上腹、右上腹钝痛或有沉重感,多伴有腰背、右肩酸胀、疼痛、嗳气等症状,常自以为或被误诊患了胃病、冠心病和心绞痛。特别在多进食高脂肪油腻食物之后,以上症状更容易突然发生或加重,甚至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胆)绞痛,并伴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慢性胆囊炎患者则多表现为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时好时坏,在症状缓解时往往无任何症状。
  胆石症除了可继发急、慢性胆囊炎,患者还可引发更为严重的急、慢性胰腺炎、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胆管结石、胆囊坏疽穿孔、胆汁性腹膜炎,甚至可发展为胆囊癌。此外,胆石症还易使冠心病诱发与加重。
  特别要提起注意的是,不少患者在患结石症之初、甚至胆囊中已形成较多的结石,但仍没有任何症状出现。所以,即使平时没有任何症状,特别是中年体胖患者(女性尤应注意),尤其是在饱餐之后,若突然出现右上腹绞痛等症状,首先要想到患有胆石症的可能。中年人最好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这样才有利于早期加强防治。
  
  三、胆石症防治须知
  
  1.节饮食 膳食要多品种多变化,注意荤素、粗细粮的合理搭配;提倡吃低脂饮食和适当吃植物油,饮食应以蒸、煮、烩为主,少吃煎炸、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品,以免助湿生热,使胆汁郁积形成结石。宜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蔬菜、水果,宜常吃些鱼类、黄豆芽、冬瓜等类食品,有利于清胆利湿,帮助结石溶解。
  2.吃早餐 吃早餐有利于胆汁排泄,防止胆汁郁积形成结石。
  3.禁酗酒 酒精可促进缩胆囊素的产生,增强胆囊的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流出胆汁,易促进结石形成,并易引起急性炎症发作。
  4.防感染 注意预防胆道感染,特别要重视饮食卫生,减少寄生虫感染。
  5.达情志 情志畅达有利于胆汁通降,所以生活要有规律,心胸要宽阔,注意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6.避发胖 适当节制饮食,每餐吃七八成饱,重视体育锻炼,避免过早发胖,有利于降低胆结石的发病率。
  7.逸适度 饱食终日、长时间久坐、静而少动易诱发胆结石,若劳累过度,也容易诱发胆绞痛。
  8.治便秘 长期大便秘结也是胆石症和慢性胆囊炎的诱发因素,因此要注意补充饮水,养成定时排便和适当增加蔬菜等食物纤维素的成分,以利排便。
  此外,妇女减少妊娠次数,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胆石症一般不会自行消失,若排石、抗菌消炎等保守治疗功效不佳或反复急性发作,则宜采用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胆结石比较先进的技术是采取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不需缝线、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亦不受年龄、体型、结石多少等限制。
其他文献
午时,手少阴心经最旺,是养心的时间。“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火生脾土有利于消化。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阴生。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到这个时候才生阴。中国人并不是全方位考虑阳的问题,而是考虑到这时候阴气开始升起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是阴阳的转换点,子时和午时是
期刊
未时,手太阳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所以午餐一定要在1点前吃完,有利于营养吸收。    1.午饭要吃好    午饭要吃好,就是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的病,就是吸收不好,垃圾没有代谢出去,慢慢地堆积,这
期刊
卯时,手阳明大肠经最旺,有利于排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蠕动最旺盛,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是吃早餐的时间。  1.天门与地门  这个时候天基本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如果晚上十点半睡的话,五点醒也是不早的。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叫肛门要开。  2.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
期刊
廖沫沙老人在迈过人生的第83个春秋之后,于1990年12月逝世。83年在人类历史上长河中虽不过只是一瞬,但对一个人的人生旅途却算得上寿星了。1988年元月16日,廖老81岁寿辰,在湖南同乡向他祝寿时,介绍了自己的养生之道。  廖沫沙老人曾是冤案“三家村”的成员之一,几乎人人皆知。其他两个成员邓拓、吴晗已在“文革”中先后罹难。因此,他在向我们叙说他的养生之道时,首先便从当时批判“三家村”那场劫难讲起
期刊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寡欲外,还在于佛家从古到今积累了—套独特的祛病健身良方。日本学者深入调查研究,将佛家治病方法编写成一本《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很受读者欢迎。该书所列秘方大多为常用食物,但却疗效卓著、简便易行。观选一部分介绍如下:    全橘治胃溃疡    金橘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脂肪等营养
期刊
刘女士今年36岁,自诉颈部受限,不敢活动,稍微动则头晕、头痛。经检查确诊为“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但刘女士信佛教,长期素食,胆固醇也不高,为什么竟然也患上了颈血管硬化头晕症?  食素一向被认为是健康饮食之道,但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胡锦生教授的研究小组,早年曾对100名食素超过10年的人士进行跟踪研究,其中70%的人连鸡蛋、牛奶及乳酪制品都不吃,结果发现40%被访者颈血
期刊
最滋补的粳米    我们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病人、产妇和老人最是适宜。同时,粳米粥有“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的
期刊
在国民党元老中,张群是比较少见的长寿者。晚年退出政界以后,著书立说,谈养生、论喝酒、品茶功、谈爱情,1991年12月14日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  张群主张,养生首先要“起居有时、饮食有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说,自己平生遇到很多身体强壮的朋友,但是由于生活不节,未能长寿。有的自负多情,纵情声色;有的自负体力,恣意口腹,结果,有的中年暴亡,有的未老先衰。因此,他认为养生之道,贵在节制、细水
期刊
道家与道教不同,应当从实质上去辨别,要彻底弄清道家炼养功夫的内涵,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中国道家的所谓道,是以研究解决生死问题为核心的。  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人类几千万年以来,总是不断地生,不断地死。有生必有死,这也是一个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从这样看来,生死二字,根本不成为一个问题,生是现存事实,死也是必然趋势,我们根本用不着去考虑这件事情,持这样观点的人,就是所谓“乐天知命派”。
期刊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胃壮旺,身体肌肉便自然饱满;“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肾阳,五脏六腑便阳;肾阴,脏腑便阴。中老年人相对身体不如青壮年时代,所以应重视健脾养肾。养出健壮之体,充沛之气,身体便百病不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如何健脾养肾,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寒热和季节,安排好日常的饮食和适时适量药补。    日常饮食  晨运前的点心:燕麦牛奶膏  配料 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