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教育领域中的监视技术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文中通过对全景敞视这一监视性建筑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规训与监视充斥于当代社会各个领域。同样,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领域,为了能将学生培养成符合规范的人,也在不停地交替使用全封闭管理、佩带胸卡、建立"监视站"等多种监视手段。教育中监视的存在虽有助于规范的形成、共性的培养,但过分的监视会压抑个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当今教育领域中过分严厉的监视现状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适度地使用监视,使其在培养学生理性与共性的同时,又给予感性与个性自由的空间,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教育领域;监视;规范;个性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250-02
  
  学校教育①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训权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于建构学生知识体系的教书,二是用于培养学生和谐人性的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使人习得知识变得更有才,育人的宗旨是促使人性和谐变得更有德。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却一直将人性仅理解为人的共性或理性,而忽视了它还包括个性或感性的一面,也正因为这种误解,育人的宗旨被演绎为使人遵守规范而变得更顺从。
  因此,为了能顺利实现这一已被演绎过了的教育目标,较好地行使规训权力,当今的教育实践必须要使用一种持久的、洞察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监视手段,这种手段能“使一切隐而不秘的事物变得昭然若揭,它必须像一种无面孔的目光,把整个社会机体变成一个感知领域。” 这种不停的监视最终可汇集成一系列的报告和记录,成为教育者选择教育手段的依据。另外,学生在不断受到监视的学习与生活中,产生了一种驯顺的习惯及对监视权力的自动服从,而这正是监视目的所在,同时也是教育目标能顺利实现的保证。
  一、当今教育领域中的监视现状
  当今教育领域主要采用如下几种监视手段。
  (一)全封闭管理
  对学生的全封闭管理又叫半军事化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划出一个与外界隔绝的自我封闭场所,以方便对学生实施连续的、全方位的监视,从而起到割断外界有害影响,迫使学生将所有时间与精力都用于学习的作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除了可用于休息的节假日,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要生活于教师的监视目光之下,无论什么原因的离校都得持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经门卫确认后方可离开,并必须在指定时间内返回。
  (二)佩带胸卡
  所谓胸卡,是指佩带在胸前的一种贴有照片、注明身份的卡片。它的目的是通过公开佩带者的身份及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使其时时处于一种“熟人化”的环境中,迫使他们在一种无所不在的监视目光下,遵从规范。佩带者的任何犯规行为,都使监视者可根据卡片上所示的身份与位置立即予以惩罚。这张小小的卡片是现代社会实行监视的有效工具,它不仅流行于学校,也盛行于社会上一些所谓的“窗口”单位。
  (三)“监视站”的形成
  教育领域“监视站”的形成,主要借助三种机制:一是被监视者位置的相对固定;二是便于监视的建筑空间的布置;三是被监视者之间的相互监视。
  1.由于有序性是监视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所以对学生位置的安排(无论是在班级内所坐的位置还是在年级中所处的班级)都必须是固定的,它要求每个位置都有一个人,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一个位置。但这种固定是相对的,为了迫使学生变得更驯顺、更符合教育者要求,学校又可依据学习成绩的好坏及日常行为是否规范,将学生编入好、中、差这三类班级中,随后通过频繁的月考、中考、末考等考核形式以滚动为奖惩机制来使学生的位置发生变化。当代教育中的监视是被监视者位置的固定性与相对性的同一。
  2.教育中关于监视的良苦用心还遵循着福柯的“完美的规训机构应能使一切都一目了然”的原则,并体现在学校建筑的无数细小机制中。如:
  (1)教室与教师办公室位置的设置。每个教室沿着一条长长的走廊一字排开,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设置一个教师办公室。即使在一些专门设有办公楼的学校,为便于管理,他们还是会于教学楼每层的适当位置再设置一些办公室。监视者的身影随时都会出现在教室的门口或窗前,学生任何犯规的言行都会尽收老师眼底并被及时加以惩罚。
  (2)教室的建筑设置。在学校建筑的设计中存在着一种既能观察而又不易被发现的技术,如每个教室都设有前后门、窗户玻璃绝对透明、沿着走廊的窗户绝对不允许拉窗帘等等。这些设计的目的是“使建筑物里的人一举一动都彰明显著,用更一般的话说,一个建筑物应该能改造人:对居住者发生作用,有助于控制他们的行为,便于对他们恰当的发挥权力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他们,改变他们。”简而言之,教室这个建筑物不仅要便于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便于教师对内进行清晰而细致的监视,应能使学生变得驯顺并易于了解。监视者可在后门、或从窗外在学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监视。更有甚者,当学生在晚自修时,光学原理的作用使得无遮挡的窗外人能很清楚地观察到窗里人的一举一动,而窗户里面的人对外面的世界却是一无所知。这就造成了一种监视的无法确知性和持续性,由于学生不知自己何时会受到监视,从而确保了教师的权力可自动地在学生身上发挥作用,迫使其专心学习、遵从规范。在教室里,学生彻底被观看,但不能观看;作为教育者,他能观看一切,但不易被观看到。
  (3)教室内讲台的设置。教室内教师的讲台与学生的课桌都是面面相对并高高在上的,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在空间位置上可对下面坐着的学生进行俯视,进而达到一种较好的监视效果,在这里,教师的规训权力是可见的。如果说监视的无法确知性可造成对学生的自动征服,那么权力的可见性又可造成一种强制的征服。
  3.为了能更准确也更多地掌握学生情况,教育者除了借助建筑布局自己亲行监视外,还通过班干部和“小密探”的设置使被监视者之间相互监视。班干部是当教育者不在场时,对其他学生所设置的公开监视者,他们是教师权力的代表,只是其监视身份的公开性,使其他学生易对其处于戒备与敌对状态,进而限制了他们所担负的监视职能。为此,教育者又暗地设置了一些“小密探”,“密探”的身份与任务仅仅局限于教育者知道,每个“小密探”都被告知只有自己才是老师最信任的人,只有自己才是老师唯一的秘密使者,所以他们都以此任务为荣,并尽心尽责。
  二、当今教育领域中监视现状的消极影响
  人性是感性与理性、个性与共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等多种矛盾的有机统一体,作为社会构成的一分子,人必须具有理性、共性与社会性,这些是个人社会化的基础,也是个人能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但作为独立的生命体,人又必须有自己的感性、个性与自然性,缺少了这些属性,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在不同的场合与时间,这两者所占的比例可稍不一样,但绝对不能失衡。缺乏了理性,作为其载体的个体易被社会抛弃,而缺乏了感性,又易被自我抛弃。我们平时所说的理性者或感性者只是其中的理性或感性比例稍大一些而已。由于理性者为了使自己言行能符合社会规范而善于控制自己的自然属性,而感性者却较易注重自己生命本能,易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所以有学者认为,理性的人生是喜剧人生,感性的人生是悲剧人生。
  当今教育领域无论是全封闭管理模式,还是胸卡的佩带、“监视站”的形成,虽对培养驯顺的个体很有效,却极易导致个性的压抑与异化。它们都只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与素质教育并不相容。由于学生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旨在对行为进行矫正的持续监视中,在此监视下,在产生了具有自动服从意识的乖学生的同时,也很快造就了一批只知死读书的神情呆滞的书呆子;还有一些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在监视的强制压力下,也很快学会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生存技巧,当他们渴望自由的个性被压抑到一定程度时,就极易与学校的管理体制发生冲突。这也是当代教育“问题学生”日益增多的原因之一。在一种持续的监视状态下,被监视者的个性由于缺乏生存空间,所以极易采用一种极端方式去发泄,如自杀、离家出走、使用暴力攻击监视人等等。
  三、当代教育领域应如何有效地实施监视
  教育中监视存在的必要性是无庸质疑的,但凡事都得有度,如何使教育中的监视在培养了人的理性与共性,使人的行为驯顺于社会规范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感性与个性,促使人性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对学生的监视应张弛有道
  全封闭管理绝对不适合培养人的个性,无论教育还是受教育都应是一件乐事,但全封闭这种监禁式管理模式由于使人整日处于一种理性控制的紧张状态,从而将其演绎成了一种惩罚式的剥夺自由。学校教育应能做到张弛有道,学时应专心学,心无旁系,但学了一定时间后,必须有休息与娱乐的时间,以对身心进行舒缓与放松。对还不知如何安排时间的孩子来说,教育者的任务应是教他们学会如何利用时间,而不是一味地用补课、题海战术来占用他们的时间。全封闭管理模式打的是时间战而不是效率战。
  (二)师生相互监视
  教师作为监视者,应撕开那层神秘的监视外衣,借鉴古今中外科学的教育方式,从不确定而又高高在上的“监视站”走到学生中间去。如我国以前的学校教育虽没有现代如此烦琐的监视手段,师生吃、住、行都在一起,朝夕相处,但这也并没有妨碍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教师是用自己日常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凭自己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学会做人,明白何为规范。在这种教育模式中,老师与学生的身份都是双重的,都是监视者,又都是被监视者,这既可使处于被监视位置的教师体会到被监视的不自由,从而不再对学生提出苛刻的监视要求,又可使学生在对教师的监视中,将他们身上所代表的规范、蕴涵的知识无意识而又自动地内化为自身品质。
  (三)学生间相互监视的不可取
  如今的中国人都极度缺乏诚信,人与人之间的戒备也较严重。真诚本应是一种人的本性,但由于它的缺乏却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这多少和我国文革时期提倡相互检举揭发而导致的信任危机有关。人性的内在矛盾需要人在公开场合的言行符合规范、具备理性,但它同时也允许私下一些无伤害性的犯规,这就如同服装业既允许礼服的存在,也给休闲服一定的地位一样。“小密探”所做的就是将其他学生私下里的放松升级,用礼服的标准去评判休闲服。所以无论如何,教师要做的应是去强化班干部的管理职能而不是去消极地设置“小密探”,这样有百害而无一利。
  
  参考文献:
  [1]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5).
  [2] 张之沧.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J].哲学研究,2004,(4).
  [3] 张艳,张帅.福柯眼中的“圆形监狱”——对《规训与惩罚》中的“全景敞视主义”的解读[J].河北法学,2004,(11).
其他文献
摘要:KMV模型是基于公司的股权价值和负债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公司的违约风险,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几乎所有公司的股价均大幅下跌,由此计算出的公司违约距离和违约率也大幅度上升,并且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结果也不再有效。选择2007年研究结果中违约风险具有明显差异的成对公司样本,计算2008年的违约距离和理论违约率,发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已不复存在。利用GARCH模型估计股权价值波动率,用迭代程序估算资产价值及其波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三亚产权式酒店也取得了飞速发展。该项目对三亚市的产权酒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现状,研究其发展模式,分析各模式的相似之处、风险、优势及劣势,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建立良好的产权酒店投资环境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产权酒店;发展模式;风险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并积极地采取了许多措施。通过对几种评价均等化的方法的总结,指出了其中的不足,然后采取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来评价中国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情况,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评价均等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教育均等化;评价标准;公共服务;功效系数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2006年中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会计准则的一个重大改进。公允价值的应用满足了会计计量全面收益的需要,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代表着全面收益报告时代的来临。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全面收益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33-02    引言  20世纪90年代
期刊
摘要:美国 COSO 委员会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对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体育营销是当前众多企业采用的营销策略,然而,体育营销过程中蕴涵了比其他营销手段高得多的风险。通过对企业体育营销风险的分析,借鉴COSO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提出了企业体育营销风险管理框架思路及其应对的原则。  关键词:COSO-ERM;体育营销;营销风险;风险管理框架  中图分类号:C93
期刊
摘要: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通过对天目山农家乐利益主体之间的现状分析,发现了各利益主体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天目山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天目山;农家乐;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83-04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
期刊
摘要:工作场所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外对此已有数十年研究,而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以富士康公司员工12连跳为例,基于组织公正的角度,分析其与工作场所暴力的关系,以期对如何预防工作场所暴力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作场所暴力;组织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79-02    一、工作场所暴力的概念及
期刊
摘要:民族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既能起到保护民族文化的作用,又能带来经济效应,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来看是应当鼓励的。但规模化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土地征收的行政行为,而征收要求符合其程序的实质要件——为了公共利益。能否将“民族文化利益”界定为公共利益成为了这一切的关键。在司法实践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合理的解释,使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创造积极社会效应的同时,也符合法律相关规定。  关键词:公共利益、民族文化利益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由于网络的广泛传播和媒体的大量报道,很多事件在公众的关注下演变为社会事件。面对公众和舆论的双重压力,立法机关也开始正视这些社会事件带来的影响,并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进行引导。  关键词:宜黄自焚;强拆;拆迁条例  中图分类号:DF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152-02    一、宜黄自焚事件始末  2010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选取专业基础课《金融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金融学》课程的教学特点,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前提,尝试建立适应本科学生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关键词:金融学;市场需求;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