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面桃花》中诸多人物都在构筑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汲汲营营一生也没有得到实现。陆秀米以其带有浓厚情感的理想主义加入了寻找并构筑“桃花源”的队伍。但陆秀米在这个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被时代裹挟在大潮流中。最后她在普济的实验,以被捕入狱告终。但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陆秀米找到了自己。
【关键词】桃源梦;迷失;寻找;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江南三部曲》在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其颁奖词中说:“三代人的上下求索,交织着解放的渴望和梦想的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之间,个体的性格和命运呼应着宏大的历史运动。”《人面桃花》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同样也体现着这样的追求。但笔者无意进行全面解读,当然也解读不了。笔者对于“个体生命和性格呼应着宏达的历史命运”这一说法有不同的理解,在笔者看来,这应是在历史的大潮流下,个体的性格和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而下的迷失与自我找寻。
一、桃源梦——时代洪流下,知识分子的追求
沈从文在《桃源与沅州》曾就自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后的历代文人的桃源情节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该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千余年来,读书人对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化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可以说,当处于和平之世,古代读书人多有一种李白式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高人”入世观念,而若处乱世,则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类似老子“小国寡民”形态的桃花源,作为隐世之所。但历来推崇“桃花源”的文人所做的或是隐于山林以自我消遣,或是虽心生向往但如春梦一去了无痕,历来实践者少之又少。就像丁树则说陆侃老爷一样,“……却不知修身养性,摊书自遣,整日沉湎于桃花虚境之中,遂至疯癫,可笑亦复可怜”。而陆侃沉迷于“桃花虚境”后所做的也只是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陆侃因“桃源图”发疯,砍掉家中所有的树,栽种桃树,还“要在全村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种上桃树”,“要在普济造一条风雨长廊,把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连接起来”,为的就是让“普济人免除日晒雨淋之苦”。父亲离家出走后,秀米一直在找寻了父亲发疯原因,觉得自己的父亲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疯癫。几乎是和父亲出走同时,陆家来了一位隐藏的革命者张季元,秀米第一次见到革命者张季元就觉得他“虽说外表有点自命不凡,可细一看,确是神情阴冷,满脸的抑郁之气,似乎不像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但革命者张季元所能做的也只是联络当地革命者企图发起一场起义攻占梅县,但因消息泄露而被杀并抛尸河中。至此,“桃源梦”还只是虚境,只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但陆秀米被土匪抢劫到花家舍后她才知道,这一理想社会被辞官隐居的花家舍总揽把王观澄所践行。这就不得不提及“桃源梦”是一种怎样的梦境。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王观澄在被杀之时,通过梦境向秀米诉说了自己所践行的桃花源,“桑竹美池,涉步成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春阳召我以烟景,秋霜遗我以菊蟹。舟摇轻飏,风飘吹衣,天地圆融,四时无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洵然有尧舜之风。就连家家户户所晒到的阳光都一样多”,陆侃要在普济建设风雨长廊的“这一疯狂的设想竟然在一个土匪窝里变成了现实”。毫无疑问,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王观澄在建立了花家舍之后,“每天看着那白云出岫,飞鸟归巢,忽然心有忧戚,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常常自言自语,“我亲手建了花家舍,最后,又不得不亲手将它毁掉”。这种毁掉并不是物质层面的摧毁,而是内在“桃源梦”精神的堕落,稍有不合理想的就是一种“毁掉”。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王观澄坚奉的“桃源梦”也是韩六所说的“执念”,最后让他死不瞑目。秀米在经历了花家舍的一系列变故后远赴日本,回乡后成立了普济地方自治会,建设育婴堂、书籍室和养老院等,还“准备修建一道水渠,将长江和普济所有的农田连接在一起”,最后由于经费紧张变卖家产,革命还未开始因为翠莲的背叛而家破人亡。
秀米在经历了自我“禁语”的惩罚后,来到花家舍的小岛上听到韩六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被围困的小岛”,心若是“小岛”,又如何与外人进行交流,又如何构筑“桃源梦”。“桃源梦”在做梦者和造梦者手中由无到有,所有的实践皆以失败告终。这些人无不是用一种自己所理解的标准来统一所有人的思想,以自己的“桃源”来取代其他人的“桃源”,而不是从大众层面来建设“桃源”,这种近乎偏激的行事也预示着失败的结局。
但在饥荒光临普济,秀米用仅有的一袋粮食施粥给普济百姓,没有原先担心的哄抢,外乡来的乞丐站在取粥的队伍里也没有遭到同乡人的驱逐,村民也自发地贡献一些能吃的食物。看着这一幕幕场景的陆秀米,“想起了张季元以及他尚未来得及建立的那个大同世界;想起了自己在花家舍的日子,那个夭折了的普济学堂;还有父亲出走时所带走的那个桃花梦。”苦心经营出的桃花源皆失败了,但施粥的场景不就是“桃花梦”所具有的内在精神的体现吗?
二、迷失与找寻自我——陆秀米的回家之旅
在小说中,陆秀米的出场方式并不是很独特,没有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唯独是父亲陆侃选择在这一天离家出走,而且是在女儿的注视下,“提起箱子,倒退着走了出去,就像是担心惊扰了什么人似的,轻轻地带上门。两扇门都合上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女子,甚至都会问“人家种出来的粮食,怎么会好端端地送到咱家来?”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女孩子,因为容貌的秀美让她注定了要做出一番不同于常人的事业。
先是革命者张季元对她的爱。张季元仔日记中写道陆秀米:“目如秋水,手如柔荑,楚楚可怜之态,雪净聪明之至,令人心醉神迷”,张季元应该在就见到秀米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以至于其日记里对秀米进行各种夸赞和思想挣扎。但这段爱情故事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就随着张季元被杀而死去。在来到花家舍后,王观澄在梦里告诉秀米:“实际上我也没有见过你,不过,这不要紧。我知道你和我是一样的人,或者说是同一个人,命中关注定了会继续我的事业”。这是一个命中注定,虽未谋面也未说有接触便已知道秀米是同道中人。 在王观澄和秀米对话中,秀米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除了死”。秀米从事革命工作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作为一个情感性的理想主义者,走上追寻桃源之路并不是她的主动选择,而更多的是受到她父亲、张季元和王观澄的影响。秀米的桃源实际上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感里面有对父亲的怀念,有对张季元青春期遗留下的爱慕还有对王观澄的敬畏。同时,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虽然在再次回到普济后表现得很冷漠,翠莲认为“她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秀米了”,她和她母亲第一次见面,也是“没有多余的话”。但秀米在知道翠莲私通龙守备,却没有采取措施阻止这种使革命流产的举动,明明知道却选择了沉默。在翠莲再次乞讨到陆家,秀米还是问了喜鹊“怎么,翠莲到底还是不肯来?”仿佛过去的背叛都不曾发生过。在得知朝廷要对他们进行围剿身边聚集的那些人都各奔东西后,秀米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脸上阴云不见了,脸上时常带着笑,人也比以前更白,也胖了一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舒畅过,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什么担心都没有了”,秀米经历的事情做的这些事情像是她“做了一个又长又黑的梦”里发生的那样。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秀米甚至对自己所从事的革命都没有弄清楚。当老虎问她什么是革命的时候,秀米回答的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然后举出蜈蚣虽然在皂龙寺各处游走但不知道寺庙的样子。在老虎“可总得有人知道吧……但是鹞鹰却是知道的”的追问下,秀米坦然承认“可我不知道谁是鹞鹰,谁在那儿发号施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信差来普济送信,信差是同一个人……可我从来没见过那个写信的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直蜈蚣,而且,被人施了法术,镇在了雷峰塔下”。在革命事业中,秀米就像皮影戏中的皮影,是在别人的操控下来进行各种活动。同时,作为一个个体,在这种被操纵下秀米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她作为普济革命的领袖不知道革命是什么,没有和上级接触过,只是按照信差给的书信或者口信来活动。秀米虽然沉浸在革命事业中,但这不是她的事业,所以她会觉得自己是蜈蚣,被镇压在雷峰塔下面。
可以说,秀米是在各种情感的影响下,才加入了寻找“桃花源”和革命事业中,并迷失在革命事业中,迷失在“桃源梦”的追寻路上。所以,当秀米被捕入狱,她“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上自愿,也谈不上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慰藉”。秀米在狱中反思过去,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一事实,都是被“裹挟”着的。所以,秀米在出狱后,站在街道上,会觉得“她还是第一次正视这个纷乱而甜蜜的人世,他杂乱无章而又各得其所,给她带来稳定的安宁”。
在最后一章《禁语》里,秀米通过“禁语”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在家里种植各种花草,在花草间她意识到“自己就是一只花间迷路的蚂蚁”,她重新回到小时候,感知到“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但你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在去花家舍回来的船上,秀米再次看到用铁索连在一起的七艘点着灯的船在江面渐行渐远,秀米哭了,“她知道,此刻,她遇见的不是一个过路的船队,而正式二十年前的自己”。这是秀米大半生的迷茫后,重新找回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春梦,革命,以及永恒的失败与虚无——从精神分析的方向论格非[J].当代作家评论,2012(2).
[2]王爱松.格非:存在的眺望与沉思[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格非,于若冰.关于〈人面桃花〉的访谈[J].作家,2005(8).
[4]程光炜.论格非的文学世界——以长篇小说《春尽江南》为切口[J].文学评论,2015(2).
[5]李遇春.乌托邦叙事中的背反与轮回——评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0).
[6]江泉.梦的解析——格非小说的梦境研究[J].黑龙江大学,2009(4).
作者简介:王兴云,男,1967年生,教师,本科,任教于阜阳市第四中学,研究方向:文艺美学;陈松,男,1991年生,研究生,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任佳溪)
【关键词】桃源梦;迷失;寻找;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江南三部曲》在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其颁奖词中说:“三代人的上下求索,交织着解放的渴望和梦想的激情,在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之间,个体的性格和命运呼应着宏大的历史运动。”《人面桃花》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同样也体现着这样的追求。但笔者无意进行全面解读,当然也解读不了。笔者对于“个体生命和性格呼应着宏达的历史命运”这一说法有不同的理解,在笔者看来,这应是在历史的大潮流下,个体的性格和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而下的迷失与自我找寻。
一、桃源梦——时代洪流下,知识分子的追求
沈从文在《桃源与沅州》曾就自陶渊明写出《桃花源记》后的历代文人的桃源情节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该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千余年来,读书人对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化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可以说,当处于和平之世,古代读书人多有一种李白式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高人”入世观念,而若处乱世,则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类似老子“小国寡民”形态的桃花源,作为隐世之所。但历来推崇“桃花源”的文人所做的或是隐于山林以自我消遣,或是虽心生向往但如春梦一去了无痕,历来实践者少之又少。就像丁树则说陆侃老爷一样,“……却不知修身养性,摊书自遣,整日沉湎于桃花虚境之中,遂至疯癫,可笑亦复可怜”。而陆侃沉迷于“桃花虚境”后所做的也只是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陆侃因“桃源图”发疯,砍掉家中所有的树,栽种桃树,还“要在全村家家户户的门前都种上桃树”,“要在普济造一条风雨长廊,把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连接起来”,为的就是让“普济人免除日晒雨淋之苦”。父亲离家出走后,秀米一直在找寻了父亲发疯原因,觉得自己的父亲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疯癫。几乎是和父亲出走同时,陆家来了一位隐藏的革命者张季元,秀米第一次见到革命者张季元就觉得他“虽说外表有点自命不凡,可细一看,确是神情阴冷,满脸的抑郁之气,似乎不像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但革命者张季元所能做的也只是联络当地革命者企图发起一场起义攻占梅县,但因消息泄露而被杀并抛尸河中。至此,“桃源梦”还只是虚境,只是人们心中所向往的理想社会。但陆秀米被土匪抢劫到花家舍后她才知道,这一理想社会被辞官隐居的花家舍总揽把王观澄所践行。这就不得不提及“桃源梦”是一种怎样的梦境。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写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王观澄在被杀之时,通过梦境向秀米诉说了自己所践行的桃花源,“桑竹美池,涉步成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春阳召我以烟景,秋霜遗我以菊蟹。舟摇轻飏,风飘吹衣,天地圆融,四时无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洵然有尧舜之风。就连家家户户所晒到的阳光都一样多”,陆侃要在普济建设风雨长廊的“这一疯狂的设想竟然在一个土匪窝里变成了现实”。毫无疑问,这就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但王观澄在建立了花家舍之后,“每天看着那白云出岫,飞鸟归巢,忽然心有忧戚,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常常自言自语,“我亲手建了花家舍,最后,又不得不亲手将它毁掉”。这种毁掉并不是物质层面的摧毁,而是内在“桃源梦”精神的堕落,稍有不合理想的就是一种“毁掉”。这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王观澄坚奉的“桃源梦”也是韩六所说的“执念”,最后让他死不瞑目。秀米在经历了花家舍的一系列变故后远赴日本,回乡后成立了普济地方自治会,建设育婴堂、书籍室和养老院等,还“准备修建一道水渠,将长江和普济所有的农田连接在一起”,最后由于经费紧张变卖家产,革命还未开始因为翠莲的背叛而家破人亡。
秀米在经历了自我“禁语”的惩罚后,来到花家舍的小岛上听到韩六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一个被围困的小岛”,心若是“小岛”,又如何与外人进行交流,又如何构筑“桃源梦”。“桃源梦”在做梦者和造梦者手中由无到有,所有的实践皆以失败告终。这些人无不是用一种自己所理解的标准来统一所有人的思想,以自己的“桃源”来取代其他人的“桃源”,而不是从大众层面来建设“桃源”,这种近乎偏激的行事也预示着失败的结局。
但在饥荒光临普济,秀米用仅有的一袋粮食施粥给普济百姓,没有原先担心的哄抢,外乡来的乞丐站在取粥的队伍里也没有遭到同乡人的驱逐,村民也自发地贡献一些能吃的食物。看着这一幕幕场景的陆秀米,“想起了张季元以及他尚未来得及建立的那个大同世界;想起了自己在花家舍的日子,那个夭折了的普济学堂;还有父亲出走时所带走的那个桃花梦。”苦心经营出的桃花源皆失败了,但施粥的场景不就是“桃花梦”所具有的内在精神的体现吗?
二、迷失与找寻自我——陆秀米的回家之旅
在小说中,陆秀米的出场方式并不是很独特,没有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事情发生,唯独是父亲陆侃选择在这一天离家出走,而且是在女儿的注视下,“提起箱子,倒退着走了出去,就像是担心惊扰了什么人似的,轻轻地带上门。两扇门都合上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女子,甚至都会问“人家种出来的粮食,怎么会好端端地送到咱家来?”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女孩子,因为容貌的秀美让她注定了要做出一番不同于常人的事业。
先是革命者张季元对她的爱。张季元仔日记中写道陆秀米:“目如秋水,手如柔荑,楚楚可怜之态,雪净聪明之至,令人心醉神迷”,张季元应该在就见到秀米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以至于其日记里对秀米进行各种夸赞和思想挣扎。但这段爱情故事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就随着张季元被杀而死去。在来到花家舍后,王观澄在梦里告诉秀米:“实际上我也没有见过你,不过,这不要紧。我知道你和我是一样的人,或者说是同一个人,命中关注定了会继续我的事业”。这是一个命中注定,虽未谋面也未说有接触便已知道秀米是同道中人。 在王观澄和秀米对话中,秀米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除了死”。秀米从事革命工作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去做,作为一个情感性的理想主义者,走上追寻桃源之路并不是她的主动选择,而更多的是受到她父亲、张季元和王观澄的影响。秀米的桃源实际上是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感里面有对父亲的怀念,有对张季元青春期遗留下的爱慕还有对王观澄的敬畏。同时,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虽然在再次回到普济后表现得很冷漠,翠莲认为“她已不再是十年前的秀米了”,她和她母亲第一次见面,也是“没有多余的话”。但秀米在知道翠莲私通龙守备,却没有采取措施阻止这种使革命流产的举动,明明知道却选择了沉默。在翠莲再次乞讨到陆家,秀米还是问了喜鹊“怎么,翠莲到底还是不肯来?”仿佛过去的背叛都不曾发生过。在得知朝廷要对他们进行围剿身边聚集的那些人都各奔东西后,秀米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脸上阴云不见了,脸上时常带着笑,人也比以前更白,也胖了一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舒畅过,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什么担心都没有了”,秀米经历的事情做的这些事情像是她“做了一个又长又黑的梦”里发生的那样。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秀米甚至对自己所从事的革命都没有弄清楚。当老虎问她什么是革命的时候,秀米回答的是不足以让人信服的“革命,就是谁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然后举出蜈蚣虽然在皂龙寺各处游走但不知道寺庙的样子。在老虎“可总得有人知道吧……但是鹞鹰却是知道的”的追问下,秀米坦然承认“可我不知道谁是鹞鹰,谁在那儿发号施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信差来普济送信,信差是同一个人……可我从来没见过那个写信的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直蜈蚣,而且,被人施了法术,镇在了雷峰塔下”。在革命事业中,秀米就像皮影戏中的皮影,是在别人的操控下来进行各种活动。同时,作为一个个体,在这种被操纵下秀米又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她作为普济革命的领袖不知道革命是什么,没有和上级接触过,只是按照信差给的书信或者口信来活动。秀米虽然沉浸在革命事业中,但这不是她的事业,所以她会觉得自己是蜈蚣,被镇压在雷峰塔下面。
可以说,秀米是在各种情感的影响下,才加入了寻找“桃花源”和革命事业中,并迷失在革命事业中,迷失在“桃源梦”的追寻路上。所以,当秀米被捕入狱,她“重新回过头来审视过去的岁月,她觉得自己就如一片落入江中的树叶,还没来得及发出任何声音,就被激流裹挟而去,说不上自愿,也谈不上强迫;说不上憎恶,也没有任何慰藉”。秀米在狱中反思过去,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一事实,都是被“裹挟”着的。所以,秀米在出狱后,站在街道上,会觉得“她还是第一次正视这个纷乱而甜蜜的人世,他杂乱无章而又各得其所,给她带来稳定的安宁”。
在最后一章《禁语》里,秀米通过“禁语”的方式来惩罚自己,在家里种植各种花草,在花草间她意识到“自己就是一只花间迷路的蚂蚁”,她重新回到小时候,感知到“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卑微的,琐碎的,没有意义,但你却不可漠视,也无法忘却”。在去花家舍回来的船上,秀米再次看到用铁索连在一起的七艘点着灯的船在江面渐行渐远,秀米哭了,“她知道,此刻,她遇见的不是一个过路的船队,而正式二十年前的自己”。这是秀米大半生的迷茫后,重新找回了二十年前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春梦,革命,以及永恒的失败与虚无——从精神分析的方向论格非[J].当代作家评论,2012(2).
[2]王爱松.格非:存在的眺望与沉思[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格非,于若冰.关于〈人面桃花〉的访谈[J].作家,2005(8).
[4]程光炜.论格非的文学世界——以长篇小说《春尽江南》为切口[J].文学评论,2015(2).
[5]李遇春.乌托邦叙事中的背反与轮回——评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10).
[6]江泉.梦的解析——格非小说的梦境研究[J].黑龙江大学,2009(4).
作者简介:王兴云,男,1967年生,教师,本科,任教于阜阳市第四中学,研究方向:文艺美学;陈松,男,1991年生,研究生,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