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 :中国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高宗即位后晋封松赞干布为賨王,但无论是地域上还是族属上,吐蕃与賨人都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吐蕃崛起于隋唐之际,賨人在此时却已基本消失。文章梳理了史料中关于賨人和吐蕃的族源、特征及其与汉、唐等中原王朝的关系,分析了汉文文献中賨人、吐蕃族源记载纷繁复杂的原因,认为唐高宗之所以封松赞干布为賨王,可能是賨人与吐蕃存在着一种跨越时间的虚拟联系。賨人、吐蕃与中国古代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高度相似,这使得两者在这个意义上构成了一种虚实相通的共同性。另一方面,两者各自呈现出与同时代其他民族的混融状态和多民族文化的深度交融状态,即可能是松赞干布得名賨王之由,更在不经意间体现了中古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他文献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为解决乡村治理面临的基层组织体系有待优化、组织动员能力有所弱化、干部人才队伍加速流失、集体增收路径难以持续等问题,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探索成立新型农村社区党委(一委),设立党建工作站、文明实践站(两站)和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优居、网格治理、富民增收等专职岗位(五岗),推动实体化运行,
期刊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系密切的夏鲁寺壁画,彼此之间也缺乏直接的关联性。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扎塘寺壁画至少占60%以上的艺术因素均与吐蕃王朝后期流行于敦煌中唐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样式相关,但二者在
宅基地作为农村社会的一项主要资源,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出现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逐渐非农化、农村人口城镇购房等现象,使得农村出现大量的闲置宅基地。与此同时,宅基地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完善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建成,宅基地流转优化利用缺乏等因素更加加剧了农村宅基地的闲置问题,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可
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在卫藏学习佛法和医方明等,受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喇嘛的委派返回喀尔喀弘传佛法,著书立说、模仿梵文创制索永布文字、翻译和刻版佛教经典、创作各种佛教艺术作品,为蒙藏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哲布尊丹巴以艺术家身份受到学界关注已久,尤其以其精美的金铜造像闻名。他的传记等相关文献记录了部分存世作品,亦提到一些未存世作品题材,他不仅铸佛像、绘唐卡,还建造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大库伦”。文章全
期刊
在建筑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资源利用越来越多,各种资源的生产和使用都会不同程度地给环境带来污染,施工过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和相关政策规范的出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各地的政策执行情况千差万别,收到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2021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办质[2021]9号),首次提出了绿色建造的理念。笔者分析了绿
为了更好地控制、管理和使用随机性较大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需求波动较大的负载,文章对光储直流微电网系统内不同的变换器提出不同控制策略,通过不同控制策略控制变换器协调运行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利用基于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互补特性设计了级联的拓扑结构组成混合储能系统,使系统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并将系统分为多个运行模式,在所提控制策略下系统在多个模式间实现平滑稳定切换。最后对运行中出现的分布式光伏电源输出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分布式发电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微电网的形成正是这一进步最有力的体现。微电网兼具微型化、高效环保、可靠性高的特点,而这些优越性主要来源于微电网运行控制与保护系统。基于此,文章对微电网的控制、保护系统展开深入分析,以便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平衡区域发展和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实现国家一体化而实施对口援藏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安排。从责任的角度看,中央企业通过选派援藏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到受援地区工作,在受援地区实施援藏项目,为此需要中央企业承担“支出责任”。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一责任不是中央企业承担的一般“社会责任”,而是特殊的“政治责任”。非政府主体履行特殊“政治责任”普遍面临着激励不足的难题。中央企业对口援藏的制度
《白史》是蒙古学研究领域中学者意见分歧最大的文献之一,也充分体现了蒙藏文化的交流。文章认为,《白史》是蒙古语?aγan teüke的对译。?aγan在蒙古语中除了表示“白色”外,还具有“善、正”之意。Teüke从tegüge(古蒙古语里的发音为tehühe)变化而来,其词根为tegü,意为“(把某东西)收集起来”。《白史》书名中的tegüge的含义是“集子”。故所谓《十善法白史》全书名的含义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