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类纪录片的受众指向化表达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anfe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代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需求之下,《如果国宝会说话》是文物类纪录片在受众主体化与新媒体技术革新下的一次尝试。本文主要以该系列纪录片的受众指向化为视角,通过对其视听模式的革新、表达视角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传承信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果国宝会说话》在表达思路上的另辟蹊径,以期为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宝;期待视野;自我认识;召唤;传承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114-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于受众需求、受众心理的考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国宝会说话》紧扣“以人为本位”的核心要领,利用技术革新与价值导向,在视听效果与文化传达方面做出了大胆创新,实现了由“传者为主导”到“受者为中心”的转变,为文物类纪录片的现代化表达提供了典范。
  一、呼应期待视野——纪录片的视效革新与视角转变
  (一)由视效革新加深情感体验
  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形式的一种,向受众直观呈现的是其画面内容。在多数观众的思维直觉中,“文物”的形象似乎早已与沧桑、破败相关连,且传统文物类纪录片一般仅以普通特写拍摄国宝本身,这就导致了人们面对文物时尽管有赏爱之心,却仍会产生难以消磨的“距离感”。而《如果国宝会说话》制作组正是抓住了“不复原历史就无法感知历史”的核心要点,通过高科技手段最大化还原国宝形象,将国宝“生命化”,达到了更多普通受众对文物展现的期待视野,并由此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如《春秋战国——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中的“铜壶”,在流畅的旋转画面与动画设计里,铜壶的模样首先由朴败复原至华美,使观众得以身临其境、无距离地陶醉于国宝的真实魅力。而在片末,华美的铜壶又“转”回了如今被岁月侵蚀的容貌,把观众又从历史的遨游里带回了现实。可以看出,片中并非仅展现文物的朴败或是朴败与华美,而是用了“朴败-华美-朴败”的视觉轮转效果,不仅让观众与国宝未经沧桑的鲜活一面直接相对,且使观众适时脱身,能够让他们“穿透历史而不忘历史”,捏塑了“身处现实-进入历史-回到现实”的观感与氛围,照应了观众对于国宝全方位感知的期待视野。
  在对文物进行单一、扁平化的拍摄时,观众虽能由其沧桑的模样产生敬畏之感,但是,当观众的情感由“朴败-华美-朴败”的效果实现二度转变后,由此产生的敬畏、珍视之心往往能更上一个台阶。只有感受过被还原的华美,才能对如今的朴败更加珍惜。这亦是以往仅用单薄、平面的镜头表现文物的国宝类纪录片所不具备的视效特点。
  (二)由視角转变带来的“自我”唤醒
  “要说之前,文物纪录片给人的常是一种高冷、神秘、刻板、枯燥的印象,仿佛都是关于遥不可及的东西,和百科知识别无二致,与普通人的生活多有隔膜”[1]。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物类纪录片给予人们的印象并非是亲切的,且目的往往只是向观众展示国宝的真实影像及衍生历史素材,停留在“科普知识”的层次。而《如果国宝会说话》则主要利用以“人”为指向性的文案,以“视角”的转变再构了观众与文物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将观众变旁观者为参与者,唤醒观众的自我意识。
  “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锦护臂》)
  “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溯源定本——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上挑的眼眶里,一双混圆的眼睛,透过三千五百年的时光,与你对视。它是谁?是龙?是虎?是牛?是鹿?是鸮?是熊?它似乎也在持续向我们提问,你是谁?” (《金玉共振——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在观看传统国宝类纪录片的过程中,观众几乎不会产生对自我的注视,只是被动接受着知识的科普。但通过上述文案可以感受到,在《如果国宝会说话》里,观众“看”,但也在“被看”,被一双双遥隔千百年的“眼”所注视、诘问。在这一份“被看”里,观者不再停留于旁观与欣赏,而真正发挥主体性进行文本参与,并透过文物的厚重积淀开始思索,“我是谁”?由此,这一部纪录片所带来的也不再是冷静、客观的知识科普,而是利用旁白抛出问题,让受众变观看为思考,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生而为人,是历史与宇宙的一部分,他们面对国宝从此能够平等地对立相视,并从它们身上,得到一些深刻、主动的思量与自问。
  “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自我的欣赏”[4]。《如果国宝会说话》正是通过文案的变革与有意引导,让“国宝”不仅作为表现主体,也成为一个触发观众自我情绪的媒介,将观众的注意点成功地由国宝转移到了自身,实现了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思考。“现代受众经常利用新媒体表现自己,并且构建自我形象”[5]。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普通人拥有了更多自我展现的期望,《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也正是由于它满足了受众对于自我关注、自我发现的需求,由此达到了更多受众的期待视野。
  二、 创设多重“境界”——声效的灵动化流变  在以往的同类型纪录片中,配乐往往只起到了缓解旁白单调性的作用,且音乐选择通常不出经典主流范围,同时经常有着“一乐到底”的现象,在当下造成了大部分人的听觉疲劳。而作为一部新时代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音乐选用上趋向流行化、灵动化,并与画面、旁白等相融合进行“境界”塑造,透过“境界”,召唤着受众的深厚情感。
  如《破碎与重聚——熹平石经》,在片子开头,介绍了石经46块石碑、20多万刻字的宏大构成,令人心生敬畏。对于这一部分的叙述,片中适配了悠远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得以走入其所创设的空灵之境,在寂静的回响中游目骋怀,追溯那一份史无前例的鸿篇巨制。   在这之后,纪录片则叙述了熹平石经千年来的跌宕命运。为渲染氛围,片中有心制作了石碑碎裂的声音,并利用千军万马的战争音效作为补充,尤其是逼真的碎裂之声与石碑一点一点、一块一块破碎的画面并立相合,先树立宏大形象,再将其毁灭,“将伟大的事物撕碎了给人看”。这种鲜活、真实的境界效果,不仅让观众看到文物破碎后的样子,更看到“破碎的过程”,由此让观众产生了真切的“揪心”之感与对文物更为深切的珍视之情。
  “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八千多个熹平石经文字,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在这段收尾文案里,配合的背景音乐如同开头一样悠远,且悠远中又多了一分虔诚。这一种由声画融合带来的境界,不仅让观众踏入其中感知国宝魅力,更能让他们获得对自我意识的注目。因为它暗暗传达着,人在面对强大的破坏时往往脆弱而渺小,却也因对文明的执着与坚守而伟岸、高大。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音效选用不仅丰富、亲切,而且画面与情感相得益彰,营造了一种和谐、统一、富有代入感的真实境界,恰到好处地实现了观众的情感延伸。它让观众真正感觉到,“国宝”不再高踞于神坛之上,也与他们的情感相勾连,正是因为有无数的平凡人在历代风雨里将一件件器物用心守护、传递,才有了如今的“国宝”。同時,悠远、虔诚的音乐选用也有利于观众跳出纪录片本身,以音乐的“留白”作为召唤结构,透过声音代入自身理解,通过独特的情感补充获得丰沛的精神体验,变观看者为创造者。由此,观众的深厚心襟得以被打开,以“境界”实现了纪录片对于他们的情感连结与召唤。
  三、建构共情心理——观众自我认同感与传承信念的唤醒  从文化与价值理念的传播角度来看,《如果国宝会说话》不断向观众传达着,“国宝”并非“高冷”、孤立,而是与每一位平凡人有所牵系。它不仅利用文案让观众得到对于自我的注视与诘问,而且用各方面的共同质变实现了观众从“自我关注”到“自我认同”的转变。这一种认同首先来自于对共有文化记忆与文化身份的唤醒,让观众领悟到“历史与我并非无关,而是息息相关”,而后将这种记忆与身份映射于每一个独立个体身上,让每一个个体清晰地感受到与文物的“同根关系”,由此实现了受众的自我认同感与对文化血脉的延续。
  同样,熹平石经的故事为何让人动容?不仅仅是因为画面的鸿篇巨制、音效的恰到好处,更是因为它身上承载着穿行于每一代中国人之间从未断裂的传承。尽管在战乱与纷扰中,它一次次地破碎,甚至十不存一,但是历经上千年,各朝各代的中国人仍然将它们寻找、珍藏。“通过我被生活压弯的脊柱,可以感知这个国家经历的苦难,因此我被珍视,被保管,我不再是张三、李四,我的代码是Y328A。”(《唱响我人生——击鼓说唱陶俑》)可以发现,不论是石经,还是陶俑,《如果国宝会说话》对它们的展现绝非停留于外在样貌、历史价值,而是有意渲染其在纷繁岁月中经历的磨难,并突出了它们背后历代中国人不囿于无常的气度。《如果国宝会说话》不仅带给人震撼的视听感受与复杂的情绪体验,更能让观众通过对文物命运、国家命运的真切共情,在一呼一息间,联系自身体验,燃起传承文明的信念。它从根源上让纪录片产业跳脱出了对商业价值的简单追索,而更印刻了一份对文化保护、文化传承的内在需求。只有当人与物实现了情感的连接,文化的传承才能真正被当作一项源于情感而非源于功利的事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之路才能走得更长、更远。
  参考文献:
  [1] 王念.历史文物如何与现代重逢[J].党建文汇:上半月版,2016(6):46.
  [2] (德)里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M]//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新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32.
  [3] 孟庆峰.基于受众心理新媒体时代中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分析[J].智库时代,2019(38):251-252.
  [4] 马一潇.新媒介技术影响下纪录片的制作创新探析——以《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为例[J].视听,2019(7):51-52.
  [5] 王梦瑶.接受美学视域下电视文博节目的内容建构与价值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19.
  [6] 钱晨,樊传果.新媒体时代基于受众心理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J].传媒,2019(6):73-76.
  [7] 张树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视听符号表达[J].当代电视,2018(10):34-35.
  [8] 刘婧.探究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以《朗读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9):131-132.
  [责任编辑:武典]
其他文献
摘要:在家长的学前在线教育相关信息获取中,学前在线教育信息的各类传播有不同效果。本文主要探究学前在线教育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家长在学前儿童在线教育使用中的各种态度、行为倾向的关系,力求探究不同传播方式下学前在线教育信息对家长的影响力,为在线教育服务提供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向。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第一,学前在线教育信息的人际传播感知认可度高于大众传播感知认可度;第二,人际传播感知认可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生态保护逐渐提上日程。传统的环境治理主要依靠经济、技术及法律法规等手段,并不能治本,从源头解决问题。心态即生态,突出的生态问题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心态污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以历史追溯法的视角,从以儒释道三家为支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珍贵的生态智慧,汲取扭转环境恶化的生态
期刊
摘要:本文从内容分析法着手,将重大行动中军医的媒介形象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选取军队媒体中的权威代表性报纸——《解放军报》,研究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新闻报道中对军医形象的呈现,主要体现为闻令而动的军人形象、守护健康的医者形象、敢打敢拼的军医形象、流露情感的个人形象。建议在军医报道中,还应重点从新闻伦理学角度思考如何处理预设立场、形象比重以及把控平衡原则问题。  关键词:《解放军报》;军医;媒介形象 
期刊
摘要:健康传播是提高公众健康素质,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公共卫生资讯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收集梨视频公共卫生资讯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梨视频在健康传播中话语权逐渐下沉,利用拍客打造公民新闻,内容真实丰富激发情感共鸣;也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现阶段在健康传播方面新媒体需要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知网 1998 年 1 月 1 日~2020 年 3 月 16 日间收集 CSSCI 收录的有关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伦理研究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作者情况、论文来源期刊、主题内容、论文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该计量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期刊出版伦理的研究态势,希望对以后研究出版伦理方面的相关
期刊
摘要:本文依托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及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出发,探讨纪录片《中国创造》如何构建科技中国形象,构建了何种形象及背后隐匿的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发现,该片借过度词汇化、意识形态方针、文本架构、议程设置、互文性等策略,将中国置于“偏见”语境之下,塑造了一个“科技发展与道德危险并存”的负面科技中国形象。这种话语选择与形象建构的背后与“西方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对2018年8月至11月《陕西日报》有关秦岭违建整治事件的语料进行汇总,在生态话语分析的框架下,将生态场所观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运用经验功能中的及物性过程与参与者分析、人际功能中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系统的模式,对语料进行生态视角的分析,探究陕西省地方性生态话语传播特征。  关键词:《陕西日报》;环境新闻;生态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涌现,新媒体、自媒体纷纷崭露头角,大大挤压了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因而传统纸媒开始了对数字平台的探索之路。本文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经济日报》分别作为党报、都市报的典例,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比三家报纸在微博、微信、抖音等数字平台中的使用情况,考察数字技术对传统纸媒发展路径的影响,分析目前其存在的问题,以此探寻传统纸媒的未来发展之路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时政新闻面临着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侠客岛”因其母媒优势、专业且创新的主创团队、更为宽松的话语空间、垂直精耕的时政内容而备受青睐。但其在人员组织机制、盈利模式、用户管理、内容表现形式上存在的不足,也成为其长远发展的掣肘。因此,“侠客岛”有必要依据自身的优势,扬长补短,制定长远发展的策略。扬长就应该发挥时政内容和母体资源的优势,垂直深耕,打造品牌 IP,提升核心竞争力;避短就应
期刊
摘要:本文以SSCI数据库中近10年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的研究文献为对象,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研究现状及热点的分析,勘探话语分析领域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发现需要进一步与国际学术体接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话语实践的话语理论,加强中国学界研究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未来应以否思的思维方向探究学科的发展,在数据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背后隐含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话语分析;研究现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