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种植中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对农药的依赖,改善农产品自身品质并且改变生态环境,在农业种植中积极推广生物技术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对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作出具体分析,并进一步思考生物技术为农业种植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农业种植;生物技术;推广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3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188       文献标志码:B
  生物技术在我国已经有着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农业种植领域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高量产出。但是生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较难操作,所以在农业种植中进步较为缓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最近的几年内,国家加大了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相关学者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开发生物技术价值,为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1   在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且人口众多,粮食是保证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当中,但是由于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十分旺盛,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仍然是我国的战略问题。近几年,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提高农产品产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减少土壤农药污染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生物技术的支持下,农业种植领域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污染,缓解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生物技术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对推动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保持生态平衡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
  2.1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生物的基因打乱重组,提取出更加优良的生物基因,不断提高农作物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得农作物具有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农业种植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将任意种类的农作物进行交互的基因重组,弥补农作物本身具有的缺陷,使其成为更加优良的品种。
  现如今在我国已经批准、可以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番木瓜。目前,我国市面上绝大多数番木瓜都是转基因品种,以满足国内化工、医药领域的各种需求。同时我国批准了一部分转基因进口农作物,例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甜菜等。
  在全世界范围内,转基因农作物种类越来越多,极大地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目前共有70个国家正在研究转基因作物,有26个国家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由此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空间。
  2.2   杂交育种技术
  杂交水稻就是将两种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但彼此之间的优良性状又可以互补的水稻进行杂交育种,利用杂种优势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1]。杂交育种与转基因在技术层面存在一定相似性,但是杂交育种更易操作,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现如今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已經在我国大范围种植。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如何利用杂种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将会是科学界研究的重点方向。
  2.3   组织培育技术
  应用在农业种植领域的组织培育技术是一种广义的组织培育技术,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并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实际生成完整的植株[2]。组织培育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前沿领域,在最近的一段时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外源激素的作用下,组织培育技术拥有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为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种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农作物的繁殖周期,进一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组织培育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与其本身的特点关系密切。
  2.3.1   可以人为控制培养条件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一个完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的,并且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着严格控制,所选取的植物材料也完全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中生长,使得植物生长脱离了大自然的束缚,这将极大提高植物存活率,并且有利于植物生长。
  2.3.2   繁殖率高、生长周期短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根据植株的不同部位提供不同能量,极大地缩短生长周期,并且所培养的植物材料可以呈几何级繁殖,成本相对低廉,能够按时大量提供优质种苗,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
  2.3.3   可实现自动化管理
  组织培育技术将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并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相比于田间栽培,组织培育技术省去了中间的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环节,极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程度,同时节省出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这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微生物防治病虫害
  主要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以此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护。通俗地讲,就是利用病原微生物来诱发昆虫产生疾病从而死亡。
  2.4.1   细菌微生物防治法
  20世纪50年代苏力菌开始在西方国家盛行,广泛用于农林业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是由于苏力菌为吞食性农药,药效相对缓慢,未能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现如今苏力菌有很多变种形式,其中Bt的杀虫效果最为显著,目前世界上最为常用的商业化农药大多以Bt为基础研制而成[3]。   2.4.2   病毒防治法
  现如今科学家已经掌握的昆虫病毒种类在650种以上。病毒具有一定特殊性,必须在组织体内才可繁殖,要想大量生产抑制病毒制剂,目前可行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两种。一是培养虫体并收集虫体加以制剂制成成品;二是利用动物细胞培养,将昆虫细胞剥离出来放在培养槽内进行接种病毒,经收集后制成配方成品。
  2.4.3   真菌防治法
  在自然界中,昆虫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受到真菌感染。就目前科学家所掌握的信息,有500余种真菌可以致昆虫感染死亡,这其中就包含着很多可以在农业领域大放异彩、可商业化的真菌种类。
  在现有技术的支持下,真菌发酵技术已经变得愈加简单。在不远的将来,真菌防治病蟲害将在农业种植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3   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的思考
  从经济的角度,生物技术为农业种植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一利必有一弊。
  首先,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矛盾激化,贫富差距将被进一步扩大。这是因为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掌握这些技术作用于本国农作物提高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可利用输出生物技术产品来换取高额利润,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霸权主义,例如用粮食控制小国命脉。
  其次,生物技术也将进一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影响人类健康。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的报道层出不穷,当某些存在过敏因素的基因转入其他农作物时,将会引起食物链的连锁反应。以坚果为例,坚果可以引起一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如果坚果的基因被植入其他农作物,那么这种农作物将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人们的过敏现象。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领域,同样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最后,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可能进一步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当生物技术作用于农业种植时,所研发出的新物种一定具备更加优良的植物特征,例如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等,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产量,但是会严重影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甚至造成某一物种的灭绝。与此同时,农业种植领域的进一步扩张,势必会加大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数量,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某些化学因素会在循环过程中进入人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的人口数量相当庞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粮食需求。
  为了进一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国家大力推进生物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领域。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杂交育种技术、组织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都使得我国农业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保障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因此生物技术在我国农业种植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生物技术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生物技术将会进一步加大世界的贫富差距,转基因技术也有可能引起人类健康的退化,并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些都需要科学家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完善,以发挥生物技术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 1 ] 田政.简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70.
  [ 2 ] 王登波.探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应用[J].吉林农业,2018(6):105.
  [ 3 ] 肖盛利.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及应用[J].吉林农业,2016(5):62.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山区水土流失、水土荒漠化日渐严重。荒山造林计划成为了促进自然环境快速发展、减少山区水土流失、水土荒漠化的最佳解决方式。由于现有造林规划的不合理设定,导致荒山造林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标准。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度探讨,以实现荒山造林的科学化管理。以此作为挖掘重点,深度探索荒山造林树种的合理选择与造林技术的优化创新,提升荒山造林的成活率,进而推动荒山造林
摘 要:伴随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国家对环境资源保护等方面越来越关注。在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过程中,需要掌握科学的栽培技术,结合树木生长的特点等加强精细化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树木生长成效,为林业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围绕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首先阐释了加强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技术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林业绿化树木移植栽培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相关的管理举
摘 要: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资源之一,林业发展离不开相关的育苗管理技术。由于地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也不相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林业苗木的管理,使育苗管理技术得到提升。主要对当前林业苗木育苗管理中的相关技术进行探究与分析,可以为日后的林业育苗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15-02 中国图书分类
摘 要:合理控制生姜的种植密度是保障生姜优质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密度的不同会对生姜生长的株幅、单株根状茎质量、株高、主茎叶片数以及株行间的透光通风效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生姜种植密度差异对种植效果影响的研究,可以有效探索出最大限度提高生姜种植质量和产量的途径。通过分析生姜的特点及种植要求,对不同密度下生姜种植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了部分提高生姜种植产量及质量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不同密
摘 要:通过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展开研究,阐述了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现状和作用,然后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包括选种和处理、苗圃的选择和管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旨在将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出来,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应用  文章编号:1005-2690(2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耕地面积及先进的农业技术。玉米是农业种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地广泛种植。目前,玉米的产量虽然很高,但是受制于环境因素及人为因素,始终达不到最为理想的状态。分析玉米的超高产育种理论及实践,利用科学的育种方法及先进的实践理念,提升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为农户增加收入,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助力。  关键词:玉米种植;超高产育种;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
摘 要: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农业体系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建设与相关法律法规,但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整体架构问题层出不穷。主要分析了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确保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发挥实际效用。  关键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3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923.4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大米为云南省的主粮类别,水稻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回顾云南省稻种业发展历程,介绍了云南省稻品种变迁史,论述了发展新时代云南省稻种子产业,促进种子行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省;稻种业;变迁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29-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A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摘 要:近些年以来,国家对于林业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林业资源丰富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护当地的环境。所以,人们开始对林业造林技术以及林业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与研究。基于此,将结合实际经验,对林业造林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林业造林;林业保护;主要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125-02
摘 要:毛竹作为一种经济型竹种,在近年来受到经济的影响,浙江毛竹价格有所下降,毛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有所降低,因此提升毛竹笋竹两用林的生产力,培育更大径竹材成为毛竹笋竹两用林经营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首先简述了毛竹笋竹两用林,其次分析了造林、栽植、林地管护、病虫害防治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毛竹;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