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分成两半的子爵》善恶对立中的现实寓意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e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卡尔维诺以寓言的形式,主要讲述了梅达尔多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炸成两半又复合的神奇故事。本文目的是通过研究《分成两半的子爵》中善与恶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挖掘其表达的现实意义,体会作者面对现代文明的异化时产生的批判和忧虑精神。
  关键词:寓言;善;恶;分裂
  卡尔维诺在《分成两半的子爵》的后记中写道:“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异化’,弗洛伊德称之为‘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这就是我有意放置于故事中的思想--道德核心。”①而小说的主人公梅达尔多在战争期间被炮弹炸成了两半,在这善恶的冲突对立中,作者展现了现代人的分裂和异质,并进一步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下人类生存现状的讽喻和担忧。
  一、极恶对社会的破坏--批判极权独裁和战争主义
  代表“恶”的右半边梅达尔多子爵从战场上先一步回到了泰拉尔巴,并开始了他血腥恐怖的独裁统治。子爵用刀将许多动植物都劈成两半;他将当时属于轻罪的所有涉案人员绞死在绞刑架上;他把臨河悬崖上唯一的木桥锯断,害乡民们跌落深渊;他还在城堡里放火,糟蹋自己的财产,并把老奶妈塞巴斯蒂亚娜残忍地送到了麻风病人的村落。这些恐怖的现象体现了极端的“恶”对于社会的摧残。上位者通过残忍的方式进行着独裁统治,摧毁了原有的统治制度,建立了一种血腥恐怖的伦理秩序。
  “我们处于冷战中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一种难以言表的不安,他们不具有看得见的形象,可是主宰着我们的心灵。”②卡尔维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隐喻和象征的艺术手法,通过描写梅达尔多统治下充满恐怖和杀戮的气氛,揭露了在现实生活中二次世界大战对人们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折磨,也体现了20世纪以来西方的社会现实和冷战时期令人恐惧不安的社会环境。就像文中说的:“我们大家统统都处于这个半边身子的人的威力之下。他是我们服侍的主人,我们无法从他手中逃脱。”③战争使人性变得扭曲,恶的成分在不断地进行作祟,并逐渐蔓延到人民中去,在这则寓言中和社会现实中都是如此。
  二、善良比邪恶更可怕--批判宗教主义和现代文明
  代表“善”的左半边梅达尔多子爵回来了,凡是需要别人援助的人他都会去看望。“他所到之处,不再有山羊在峡谷里摔伤腿,不再有酒鬼在酒店里拔刀动武,不再有妻子受诱惑半夜里出去会情人。”④乡民们在好人那里感受到了仁爱,他们都欢迎爱戴着好人,但是逐渐好人也变“坏”了,左半边梅达尔多子爵坚持宗教式宽恕和忍耐,无条件无原则地到处行善惠施,过于理想化的解决现实的矛盾问题。
  帕梅拉对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她躺在草地上捉虱子,长久地打量自己的大腿。但好人却眼睛不离书本,仍念着《被解放的耶路撒冷》⑤,一心想要在这位村姑身上培养出文明高雅的风度。当鸭子跳上好人的书本时,好人连忙向后跳起,举起那本已经合上的书。好人不顾爱人的喜好,并且有着禁欲的傾向,他追求着精神上的升华。这是一种在宗教观念影响下扭曲的爱情。而且,《被解放的耶路撒冷》属于基督教英雄史诗,在好人心中它是神圣不可玷污的,所以在鸭子跳上书本时,即使书本已经合上,好人仍要跳起来将书举起。
  胡格诺教徒虽然在从法国逃出来时丢失了经书和圣器,但是他们仍怀着上帝降恩于他们的希望,不分男女,一起从早到晚地干活。但是,当好人来到胡格诺教徒居住地,看到骨瘦如柴的老人们在烈日下锄地,便不问缘由地让老人们不应工作,应该吃好喝好。好人的主张过于的自我意识化,他忽视了劳动和勤俭是胡格诺教徒的教义,没有充分地理解教徒们。
  好人经常去救助那些可怜的麻风病人,他不仅打算医治麻风病人的身体,还打算医治他们的灵魂。他总是对麻风病人宣传着道德风范,插手他们的事情,不是表示愤慨就是进行说教。在坏人的统治下,麻风病人仍然能过着欢宴般的生活,但在好人的统治下,连那些独特的乐器也被禁止,这使得女麻风病人的苦恼无法派遣,只能孤苦伶仃地在哭泣和绝望中度过漫漫长夜。麻风病人被正常的人们歧视,他们被社会所抛弃,他们通过寻欢作乐排遣自己的痛苦,用纵情寻欢麻痹自己以逃避现实。但好人丝毫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永远不可能真正医治好他们的灵魂。所以,“在这两个半边之中,好人比坏人更糟。”⑥
  善良比邪恶更加不近人情,极恶被人们所摒弃,但极善也令人厌恶。就像卡尔维诺说道的:“邪恶的一半,那么地不幸,令人同情,而善良的一半,那么地愧疚,迂腐可笑。我从两种对立的观点出发,对以分裂作为真正生存方式的双方都给予赞赏,并且痛斥‘愚蠢的完整。’”卡尔维诺通过描写极端完整的善和恶,体现了在分裂的时代背景下,人性被扭曲和分裂,具有着分裂意识。
  三、善与恶的辩证统一
  最后好人和恶人在争夺新娘的过程中,重新融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从此,梅达尔多复归为既不好也不坏,善与恶俱备的人。卡尔维诺通过《分成两半的子爵》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于是,当我写一个完全是出自幻想的故事时,我不仅在不自觉地宣泄那个特殊时期的压抑感,而且还找到了走出困境的推动力。”⑦作者的作品是积极的,它展现了具有活力的,强烈的乐观主义。通过从主人公梅达尔多从分裂再到统一,作者都具有着强烈的现实讽喻性。邪恶是如此的令人恐惧,它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折磨。但是善良虽然不像邪恶一样残忍血腥,但是他所谓的教化的文明引导让人们也受到了捆绑与束缚。
  四、结束语
  梅达尔多的善良和邪恶归于一体,彼特洛基奥多不再造绞架而造磨面机,特里劳妮不再收集磷火而治疗麻风病和丹毒又去出海远航,小说看似有了一个欢乐的结局,但是在小说最后,“我”仍然被留在了这片孤独的荒岛,“可是船队已经消失在海平面以下,我留在这里,留在我们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上。”⑧最后一切归于完整,但“我”仍是不完整的,“我”被留在这里,继续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着这一切,“我”仿佛就是作者,看到的是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   注释:
  ①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94页.
  ②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93頁.
  ③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41页.
  ④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66页.
  ⑤ 意大利诗人塔索写的长篇叙事诗
  ⑥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78页.
  ⑦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93頁.
  ⑧ [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第87页.
  参考文献:
  [1][意大利]卡尔维诺著;吴正仪译.分成两半的子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4.
  [2]残雪.辉煌的裂变:卡尔维诺的艺术生存[M].上海:上海文艺书版社,2009.
  [3]刘会芳.卡尔维诺文学价值观之“轻”探讨[J],文学教育,2015.
  [4]程挠挠.在寓言中召唤现实--卡尔维诺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的叙事策略[J].青春岁月,2013.
  [5]邓与评.徜徉在寓言与现实之间--论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的多元主题[J].时代文学,2011.
  [6]王芳实;邹建军.从《分成两半的子爵》看叙事视角的越界[J].当代外国文学,2008.
  [7]王芳实.论《分成两半的子爵》中不平等的“善”“恶”对立[J].外国文学研究,2007.
  [8]王艳艳.在交流渴望中走向自我完整--《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文本分析[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
  [9]周小莉.《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身体符号化及其悖论[A].邢台学院学报,2012.
  [10]王银辉.《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多元哲学寓意[A].绥化学院学报,2011.
  [11]范冬梅,分成两半的卡尔维诺--从《隐形城市》到《分成两半的子爵》[A].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唐传奇《莺莺传》讲述的是一个时代与性格双重作用下的女性“自献”悲剧。通过梳理女主人公莺莺的感情的流变轨迹,揭示出莺莺之苦不仅仅限于“只见行动,不见心灵”的文本特点,同时更源于她清醒地认识并接受了传统两性文化中“男主女从”意识对其行为和内心的二重折磨与规范。  关键词:《莺莺传》;莺莺之苦;情理冲突;“男主女从”  唐传奇《莺莺传》讲述了一个时代与性格双重作用下的感情悲剧,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化
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的
期刊
本书利用1989年、1997年和2005年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影响居民住房需求的因素的变化及公有住房居民存在的被抑制的潜在需求的变
基于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的,针对此课题,展开全面分析,围绕当前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生产管理实践来说,要结合当前的
摘要:汉高祖刘邦在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之后迅速展开了翦灭异姓诸侯王的战斗。千古流传、荡气回肠的的《大風歌》,就是刘邦征讨淮南王黥布归来,经过故乡沛地时所作的。《大风歌》所蕴含的感情是复杂的,要想准确地把握该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就要立足当时的政治局势,做到知人论世。  关键词:刘邦;异姓诸侯王;大风歌;情感内涵  昔汉高祖刘邦作《大风歌》,司马迁用“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1]P389来描述刘邦的
摘要:一个是云端的活佛,仓央嘉措愿将信仰与爱情融为一体“不负如来不负卿”,力求在世间寻得一个双全之法;一个是浊世的甲胄,纳兰性德悔不当初未曾倍加珍惜,直言“人生若只如初见”,凄绝哀婉。这二人身份显耀,才华横溢,不受外力的随性而为,为情所困的执意奔突。他们靠一己之力来对抗外力,以个人性灵为源泉和动力,以爱情为方式和支点,来维护纯真性灵。以爱情对比作为突破点来研究二者,是情感的需要和期待,更是种学术满
2013年,在财政部党组和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中注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要“紧紧抓住服务国家建设这个主题和诚信建设
摘要: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对我国作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于卡夫卡的接受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新时期初,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压政策日渐松懈,一些学者开始寻求客观地认识资产阶级文学,认识现代主义文学,这其中必然包括对卡夫卡的评价。本文聚焦于新时期初卡夫卡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尝试分析解冻之初关于卡夫卡的褒贬争议。  关键词:卡夫卡;新时期初;接受  思想领域内的解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