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超宽屏的震撼视界

来源 :数码影像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4月,北京电视台受天安门广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制作《北京颂》和《劳动改变中国》两部专题片,“五一”期间在天安门广场大屏幕上放映,这也是首次为这两块超宽幅大屏幕制作节目。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屏幕上播放的视频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技术要求,为此我们采访了天安门广场大屏节目制作技术指导、北京电视台制作部特技制作科艺术总监贺文林先生。
  在天安门广场上左右各有一个巨型超宽幅LED电子显示屏,播放着异彩纷呈的节目,震撼的视觉效果引得游人竞相驻足观看。和过去相比,肃穆的天安门广场多了科技元素,更在游客心中增添了一份爱国之情。
  在天安门广场上左右各有一个巨型超宽幅LED电子显示屏,播放着异彩纷呈的节目,震撼的视觉效果引得游人竞相驻足观看。这两个总面积达400平方米(单个宽约40米,高5米)的LED的屏幕是在2010年“五一”前安装的,主要配合一些重大活动,播放专题片及国家、地区形象宣传片。
  由于这两个LED的位置非同寻常,形状也十分特殊,在初次为它量身定制节目时,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艺术上,对于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团队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贺文林告诉我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解决技术难题,不仅要靠高水平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创新精神。他们最初收到的制作要求和后来是不一样的,而且是几经变化,很多方案和参数都需要测试。根据屏幕的形状,最初的节目需要制作成1.5倍于高清10:1构图的影片,两个屏幕的像素点数分别为3060×320和3072×320,视频文件切割成两个文件,由两台高清播放机同时送到LED显示屏幕上显示,且要满足MPEG2压缩格式30多个参数。后来,大屏幕位置变更,由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挪到北侧,并且缩短大屏幕长度,构图由10:1变成了8:1,左右两块LED屏的实际像素点变成了2520×320和2560×320,于是许多已经完成的制作需要从头再来。现在的天安门广场大屏幕像素点数已经升级到3360×400。对于北京电视台的制作团队来说,不仅挑战技术难点,而且要集中人力加班加点,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由于制作周期只有短短的两周,接到任务后的第一时间,他们就把设备需求进行了精确计算,通过制作部领导的协调和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设备调配到位。因为要在8:1超宽幅的大屏幕上播放,对机器的选择和构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贺文林说,当时前期拍摄采用了RED Epic摄影机加10mm UP镜头,按照所要求的宽高比构图取景。但是摄像机没有8:1的提示框,而摄像师都习惯于16:9构图对8:1构图毫无概念。于是他们就采用了最老土的方法,在监视器上贴黑卡纸,不管是摄像师的小LCD屏还是后面导演的24寸监视器统统贴成了8:1,中间留出一条缝来构图。前期拍摄要考虑后期剪辑,否则会给后期工作带去很大的麻烦。尽管如此,依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贺文林回忆到,当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素材,关于人民大会堂会议中的主席台全景,按照16:9构图非常完美,但是8:1就坏了,要么人卡一半,要么旗子卡一半,天地不可兼得,最后只好采取从上向下摇来处理。
  当时,国内能拍4K的机器还很少,而高清摄像机拍出来都得抻,画质肯定不能保证。他们也尝试了一些别的方法,比如拿五台高清摄像机拼接,当然这种动态画面在后期调整上有很大难度。照相机是能够达到这个像素的,他们利用好天气抢拍一些满足8:1构图的逐格素材。还有就得在镜头上做文章了,有时候限于拍摄空间,退无可退,必须要使用超广角的镜头甚至是球形鱼眼镜头,虽然有变形,但好在只取中间那一条,上下畸变倒影响不大。
  贺文林说,RED Epie摄影机拍摄的R3D文件需要大量的转换时间,且转换后文件体积超大,所以处理这些素材,最好是先挑选再转换。后期剪辑他们使用Final Cut Pro,但剪辑手法和常规剪辑不太一样,需要控制节奏,一定要慢下来。因为它的观看环境是在车水马龙的户外,分散人们注意力的因素很多。贺文林回忆道,“有时候审片的人感觉镜头时长已经足够了,放到天安门大屏上还是觉得短”。另外,天安门大屏的对比度指标相当出色,在正午顶着阳光都非常清晰,而刷新速度就不理想,拖尾严重,因此横摇的镜头尽量避免,否则观众注意力不集中的话无法辨识内容,要是盯着屏幕看会头晕。后期合成调色采用SMOKE,主要处理三种类型,一是宽容度达不到的,暗部和亮部就分别调色并合并类似HDR手法;二是擦去影响画面美观的元素和所有广告牌,因为天安门大屏是不允许有任何广告的;三是实际拍摄不能实现8:1构图的画面,需要通过分次拍摄,截取元素进行空间重构。当然,后期监看也是采用上下遮盖的方式,留出8:1的超长画面进行上下挪移来剪辑,不过合成、调色就要点对点了。
  最后,统一压缩成MPEG2的格式,推荐的码流是35Mb到50Mb,尽管播放器厂商建议使用50Mbps码流以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但北京电视台提供的35№的居多,因为他们经过多次测试发现50Mb的视频在播放时,有时候两段影片中间衔接会出现问题。为了整体播放效果考虑,留一些冗余给服务器更安全。制作精良体现了整体技术与艺术水准,而播出安全的考虑更体现了技术人员的责任。
  据悉,这两块巨型LED每日从国旗升起后开屏,直到降旗方结束。频率为每小时五到六部专题片,一天播足十二个小时,中间插播少量口号和标语。北京电视台每年都会为一些特定节日和重大会议制作相关主题宣传片,贺文林说,“现在已经常态化了,也有了基本的模板,只是每次把内容换一下,用不同的创意去实现,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当初的技术创新。只有技术领先才能更好的服务艺术,在我们眼前呈现精彩!”
其他文献
冬目的深圳依然和风轻拂,《数码影像时代》记者此行只为了一场酝酿已久的遇见。  2月1日晚,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度智控”)携手深圳市雷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深圳明斯克航母举行深圳零度战略新品发布会,双方共同组建深圳零度,合力推出无人机新品Explorer(探索者),进军消费级市场。  Explorer是一款模块化无人机,即无人机机体、螺旋桨、云台、电池、相机等部件均为模块化
期刊
在2015年1月份的万峰林微电影大赛中,组委会收到了1300多个节目,这些节目虽然都叫微电影,但是实际上多数可以称为微视频(微纪实),这种情况在2014年的北京国际大学生微电影盛典和天津微电影节上也是如此。笔者初步计算了—下,能够叫得上电影的,或者说电影元素比较强大的,只占送评节目中的5%左右,大部分仅仅就是微纪实或者微视频。  虽然这些微视频与微电影一样,都具有微小投入,微时长,短时间观看的特点
期刊
主旨演讲  出席嘉宾:  中国剪辑学会副会长刘淼淼  中国台湾电影剪辑师廖庆松  美国剪辑师迪伦·提契诺  为探寻电影之美,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探寻电影之美高峰论坛以“剪辑的力量”为主题,邀请多位国际知名电影剪辑师、导演,阐述当代电影剪辑的先锋观点,探寻中国电影表达艺术之美,展现电影的艺术魅力,传播剪辑电影,探寻剪辑人才培养规律。  下面本刊编编辑部将通过两场嘉宾演讲为你展现电影剪辑大师们心中剪辑
期刊
MOOC教学视频拍摄方法建议(下)
期刊
几日前晚归,驱车经过长安街,午夜的天安门,金水桥两侧的华表映照在两侧高耸的路灯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驶过建国门桥下看到悬挂的横幅写到: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匆匆一瞥而过的十五个字立刻就记住了,联想起我们成长路上与国家共同经历的悲恸和荣耀,一路走来不正是因为人民坚定了爱国的信仰,才伴随我们的国家在被列强欺凌割裂,在饱受战争疮痍之后,重新乞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以一
期刊
占魁自述:从澳洲起步的日子  “后来我想,我总该有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吧。”  十年前,我移民澳洲,一切重新开始。初到澳洲,最理想的状态就是首先找到一份能迅速融入环境的工作,而体力工、技术工是最现实且能很快融入社会的。我选择电工,在澳洲像电工、花匠都是薪金很高且很被尊重的职业。学习一段时间电工后,我始终放不下,因为我还是喜欢电影和电视。后来我一边上电影电视、电工两个专业的课,一边在外头打工
期刊
前一段从台湾买回来这本书一一《生命之歌》,空闲时读完,是德国的作家Hermann Hesse所写,Hesse是20世纪德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最后英雄。很喜欢他写作的方式,娓娓道来,心理描写层次丰富,细腻深刻,让你在看似沉寂的人生真实中,找到另一种价值,且更具意义。美妙的书,就像是作者写给你一个人看的,好像他只是跟你倾诉了他的秘密。  人的一生也就三万多天吧,时间总是既快又慢。最早跟说起这句话的人是张艺
期刊
第四个模块:编辑(EDIT)快速创建时间线和套底回批  在非线性编辑软件和Davinci Resolve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调色工作最为重要的流程之一。之前提到DaVinci Resolve 11对剪辑、特效功能的整合,编辑页面的界面和非线性编辑软件非常相似,如果剪辑师或者调色师时间允许,完全可以在这里开始并完成影片的剪辑工作。  “套底”和“回批”这两个词一直困扰着刚刚接触调色软件的制作人员,即
期刊
提到哈雷摩托车人们脑海里一定会闪现一个词——炫酷!不错,当一个个炫酷的哈雷成群结队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就是惊艳!我们有幸被主办方邀请,以航拍的上帝视角来展现哈雷的魅力。  收到主办方邀请后,我们从主办方那了解了整个活动的流程、路线,时间敲定后,我们开始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因为哈雷车队的活动是在高速公路上,这意味着车速非常快,会给我们整理飞机、更换电池带来很大麻烦。而且我们要开得比车队快,才能确
期刊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人类需求的深化,不断推进媒体数量的增加和新的媒体形态的涌现,各种各样的电子显示屏成为人们的生活轨迹,坐在办公室面对着PC、笔记本电脑,呆在家中又能玩着智能电视、手机和平板,走在路上身边都是各种各样的移动屏,路边拐角抬头就见LED大屏,好不容易躲进封闭的电梯又跳出来楼宇电视。“多屏”的演进,丰富着媒体的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影像已无处不在。新的媒体变革与传播环境,对影视节目生产者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