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化学教学离不开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模式,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离不开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就是化学实验了。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会逐渐下降,这并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传统教学的弊端——枯燥乏味。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形象逼真地进行实验模拟,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理论、学生难以想象的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特征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构建起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比如,在原电池的学习中,工作原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最头疼的难点。在新课讲授时,我们可以结合动画展示出微观世界中电子的转移方向是由负极流出,经导线移向正极,溶液中是靠离子的定向移动来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电流;再结合实验演示,验证两极的产物,教会学生如何写出两极反应式。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二、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解决实验问题
化学课堂有些内容需要靠实验来辅助解决,但在中学阶段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有些实验根本做不了,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这些都不能让学生自行完成。比如,氯气的性质这一节中氯气的性质实验、碳和浓硫酸的反应,只能由教师演示;有些实验时间持续很久并且现象不明显,如果由教师演示则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如电解氯化铜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意时刻暂停并进行解释,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和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探索、讨论和发现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酸雨?硫酸型酸雨是如何产生的?写出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两种途径?(2)空气中的SO2主要有哪些来源?(3)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之后,让学生建立学习讨论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SO2可归为哪一类?根据所属类别,预测SO2可与哪些物质反应?(2)S有-2、0、+4、+6等化合价,SO2中S是几价?从氧化还原角度,SO2可能具有的性质是什么?让学习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然后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并最终总结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对学生来说,经过设疑→析疑→猜想→激发探究欲望→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反思这一流程,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探究过程。这种充满挑战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促进学科间渗透
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喷泉实验、布朗运动、气体摩尔体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都与物理知识相关;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羧酸等都与生物知识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PH值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都与数学知识相关。新课标下的高考除了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各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的养成。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用电脑播放几组受酸雨腐蚀前后的建筑和植物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两百年前完好无损的雕塑作品,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经过六十余年就面目全非了呢?这无形杀手是谁?”学生既感到惋惜又感到疑惑,迫切想知道原因。教师马上解惑:“酸雨就是这无形的杀手。”然后播放一段有关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视频,既形象生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师适时引导:“长此以往,人类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这样就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了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了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新教学理念,是当代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它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把“以教为主”进一步深化为“以教为辅”,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样,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上的整合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优越性。基于这些优点,更能激发教师精编教案,精选素材,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运动信息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化学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传统的化学教学离不开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模式,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离不开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就是化学实验了。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会逐渐下降,这并不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传统教学的弊端——枯燥乏味。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形象逼真地进行实验模拟,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抽象理论、学生难以想象的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特征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从动画中深刻体会到微观世界的奥妙,构建起对微观世界的认知。比如,在原电池的学习中,工作原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最头疼的难点。在新课讲授时,我们可以结合动画展示出微观世界中电子的转移方向是由负极流出,经导线移向正极,溶液中是靠离子的定向移动来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电流;再结合实验演示,验证两极的产物,教会学生如何写出两极反应式。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也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二、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解决实验问题
化学课堂有些内容需要靠实验来辅助解决,但在中学阶段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有些实验根本做不了,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这些都不能让学生自行完成。比如,氯气的性质这一节中氯气的性质实验、碳和浓硫酸的反应,只能由教师演示;有些实验时间持续很久并且现象不明显,如果由教师演示则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如电解氯化铜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意时刻暂停并进行解释,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和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为他们提供了探索、讨论和发现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酸雨?硫酸型酸雨是如何产生的?写出硫酸型酸雨形成的两种途径?(2)空气中的SO2主要有哪些来源?(3)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之后,让学生建立学习讨论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SO2可归为哪一类?根据所属类别,预测SO2可与哪些物质反应?(2)S有-2、0、+4、+6等化合价,SO2中S是几价?从氧化还原角度,SO2可能具有的性质是什么?让学习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然后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现象来验证,并最终总结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对学生来说,经过设疑→析疑→猜想→激发探究欲望→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反思这一流程,解决问题就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探究过程。这种充满挑战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促进学科间渗透
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喷泉实验、布朗运动、气体摩尔体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都与物理知识相关;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酯类、羧酸等都与生物知识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常数、PH值的计算、酸碱中和滴定都与数学知识相关。新课标下的高考除了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各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以致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势;关注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特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的养成。如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用电脑播放几组受酸雨腐蚀前后的建筑和植物的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两百年前完好无损的雕塑作品,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经过六十余年就面目全非了呢?这无形杀手是谁?”学生既感到惋惜又感到疑惑,迫切想知道原因。教师马上解惑:“酸雨就是这无形的杀手。”然后播放一段有关酸雨的形成及危害的视频,既形象生动,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师适时引导:“长此以往,人类的命运又将如何呢?”这样就使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了污染的严重性,培养了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通过信息技术和化学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信息技术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新教学理念,是当代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它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把“以教为主”进一步深化为“以教为辅”,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样,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上的整合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加教学密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优越性。基于这些优点,更能激发教师精编教案,精选素材,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运动信息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化学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