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门诊当班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前语:在特殊门诊的特殊岁月,是作者生活中一段值得反复品味的珍贵时光。世事的阴差阳错却让其有幸结识了络绎不绝的政要人物,社会精英。薄一波、高士其、吴文藻、薛暮桥……虽然事过境迁,但当年的情景却历历在目。浮现在作者眼前的这些人物,在其看来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永远也读不完,读不透,也不一定全能读懂!
  我自医学院毕业后,就留在了她的教学医院北大一院工作。当时正值旷日持久的政治沙尘暴,大批干部都未能幸免。不单单是惨遭人身的迫害,也失去了治病的权利。当时因产生了一起意外事件而改变了这一局面。
  一机部长陈正人,突发心脏病,在偌大的北京城内竟然找不到肯为他进行治疗的医院,病情因辗转运输的颠簸,最终因未能及时有效的救治而死。此事引起周总理的高度重视,责令市内大医院立即开设“特殊门诊”,为尚处于政审期间的停职干部诊病。因此北大医院也有了“特殊门诊”。
  “特殊门诊”设在医院东大门旁右手的一片平房内,既没有院墙,更没有标语。原有的碎砖铺成的甬道,将它隔成了“孤岛”。房子老旧、潮湿,最大的优点是与普通门诊不搭界,面积约一百多平方米。挂号、找病历、看病、简单治疗、做心电图 都是独立的,化验及取药去普通门诊。由于在单子上都盖有“特诊”的标志,不必排队。在检查及用药方面没有任何的优待,因为当时实行全民公费医疗。
  
  与特殊人物的“亲密”接触
  
  我是在“特殊门诊”开诊后一段时间才当班的。我们医院负责计委、组织部、地质部、统战部等单位司、局级行政职务的患者。我面对自己要诊治的“特诊”里的群体,觉得十分不适应,。我恪守一条原则,也可以说是我在诊病中所遵守的底限,只谈病情,一切都围绕着“病”。有时候也会从护士们的嘴里时不时地听到“××、×××是刚从秦城监狱出来”的议论。
  亲耳听到这样的消息,是粉碎“四人帮”后,中央组织部长陈野苹同志告诉我的:“……在监狱中,我们没有名字,只有编号。记得我作过心电图,但从来没有告诉检查结果”。
  来就诊的这些“特殊人物”,每次来时,寡言少语,主诉都很单一,没有太多的奢求。他们彼此在狭小的候诊室相遇仅点头示意,并不攀谈。十年浩劫中,肆虐的政治风暴,狂卷了人们的信仰、生活目标,不仅搞得天昏地暗,也将亲情、友情都刮得无影无踪了。
  凡在我院“特诊”看病的人,全部有病历。由于门诊刚成立,患者人数不多,病历存放在诊室一头几个有分层隔板的木柜之中。
  一天下午,天空飘着霏霏的雨丝,阴云密布。诊室是老式平房,虽然开着灯,光线依然很暗。突然来了一位患者,我不认识,护士出去取化验单,只有我一个人在诊室,赶紧起身找病历。当我站在柜子前,问:
  “您是哪个单位?”
  “组织部!…您的名字?”
  “孙——杰。”
  说实话,由于医护间的分工,我对于找病历并不太熟悉。当我正在翻找时,发现有人用折扇的柄,在轻轻地敲我的肩头,赶忙回过身,发现正是患者……
  “不用找了!我在这里没有病历。”他出示了手中的粉红色三联单。这是他可以在这儿看病的凭证。这时诊室里又来了两位患者,他们静坐在沙发上。我真有点儿招架不住了,幸好护士赶回来替我解了围。患者没有讲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们,他有一双浓重的长眉毛,已显得有些灰白了。
  他走后,坐在诊室中的地质部副部长邹家尤告诉我,“他是薄一波,在怀仁堂听过他的报告。”
  他常常是下午来,由中组部派车,由于没有专车,司机对他的情况也不了解。下午患者相对较少,在没有人的时候,我向他询问有关中央领导刘少奇等人的情况。十年浩劫中,中国大地上扬起的沙尘暴,将一切都蒙上了厚厚的尘埃,辨不清真伪,他谈话时的坦诚、直率,让我很感动。据说他刚从秦城监狱出来,“四人帮”要将他移送回原籍,他要求看病,暂住在组织部为他安排的招待所中。由于身体情况欠佳,儿女们轮流每天到招待所照顾他。因为是暂住招待所,也不属于组织部,他一直没有和我们医院建立合同关系,因此每次来看病还是用“孙杰”这个名字,据说他曾用过这个化名。后来他有了确定的归属,就再没有来了。
  还有一位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患者,曾任二机部副部长、科学家钱三强先生。那时“特殊门诊”已搬进了医院的石头楼内。时值下午,房间内光线非常充足。正在准备为他测血压,突然他从座位上栽了下来,吓了我一跳,急忙绕过桌子将他扶了起来。头脑里立即浮现出了几种可能突发脑血管病,突发心脏病,当然也不排除桌椅没有摆放好,不慎摔了,这第三点可能,我是应该承担责任的。
  他解释说:“没有关系!是我自己的问题,我的瞳孔在猛地接受阳光照射后,就会产生瞬间的视力模糊,不能正确看出桌椅之间的距离!”
  这时我才放心,急忙请他和我调换了一下座位。他却笑笑说:“不用了,现在我已经适应了!”
  这事给了我很大的教训,遇到强光直射患者的眼睛时,我会想办法调换座位或者用东西遮挡住,万一因为自己的疏忽,给病人身体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平心而论,“特殊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无论是党内或党外的,态度都十分谦恭和蔼,从没有颐指气使的。在我的记忆中,发生的唯一冲突是与全国政协委员文强。那已是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患急性泌尿系统感染,要求住院。当时院内没有司、局级病房,仅有副部级以上的床位,他的级别不够。也许当时我将话说得太直白了,引起了他的不满。他操着极重的家乡口音申斥我,让我深深感到了一位国民党高官的专横。当时我觉得十分委屈,只不过因为我讲了实话,触动了他军人的自尊心。庆幸自己没有在他所管辖的军队内服务,否则摸了老虎尾巴,真够我受的!后来他的夫人及女儿都曾来向我表示歉意,自己心中反而过意不去了!
  在“特殊门诊”当班时,一般情况下是不出诊的,但也偶有例外。我们自己有一套功能齐全的救护车,特殊情况也会出诊。
  西城三不老胡同是我们的救护车光顾频率较高的地方,那里住的都是统战部所属的干部,如黄鼎臣、孙起孟、聂轰等。
  
  “特殊人物”帮大忙
  
  粉碎“四人帮”前,唐山发生了大地震,计委副主任李人俊同志是中央派往唐山抗震救灾的领导。他来门诊取药时,我对他说我有一个亲戚的小孩在唐山,不知是否遇难,希望能帮我了解一下。提出要求后,觉得不仅十分唐突,也颇有些欠考虑,唐山灾情如此严重,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可能去寻找一个孩子呀。
  两周后,计委通知我,小孩活着,已随计委副主任顾秀莲的专车回到北京,要我去接孩子!这件事情深深地震撼了我,由于救险任务艰巨而繁重,李人俊同志一直留在唐山。后来他的医疗关系转到了北京医院,我连面谢的机会都失去了,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憾事。
  孙大光同志来就诊时,也是从秦城监狱出来不久。他正值壮年,伟岸的身躯,戴着眼镜,一派学者的风度,讲 话声音很响亮。十年浩劫前,他是政府中年纪最轻的交通部正部长,他已被审查清楚,准备调任地质总局局长。由于看病次数多了,他了解了我的情况。一次看完病后,他对我说:“地质部门工作的同志十分辛苦,他们的事迹应该让全国人民都了解、知道!如果你有兴趣,欢迎你来地质队体验生活,我们尽可能地为你提供方便!”
  我原以为这只是一般的谈话,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大光同志的秘书来找我说:“现在在藏北羊八井油田,活跃着一支混编的1243英雄钻井队,他们的先进事迹,非常需要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我们能为你提供的是交通费和所到之处的接待工作 你愿意去西藏吗?”
  这对于当时大学毕业后一直挣56.5元的医生来讲,已是十分优厚的待遇了。总局对我的要求,仅仅是在中央级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一篇有关1243钻井队的先进事迹即可。后来地质总局晋升地质部,1978、1979年连续两年为我到西藏羊八井体验生活提供了帮助支持,这一友好合作一直持续到80年代。地质队的同志们都十分热情好客,而且在很大成分上,大家对我都另眼相看,他们常常说我是部长请来的客人,让我感到受宠若惊,颇有从地狱升入天堂的感觉。十年浩劫中,我一直被打人另册,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利,已经泯灭了的自我,又被唤醒了!
  此外,我应提到的是曾任计委主任的袁宝华同志。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他没被停职审查过。当他是计委副主任时,就在我院看病。他对医院的情况比较了解,特别是他有呼吸道疾病,与呼吸科专家接触多了,了解实验室正准备进行北京地区居民肺功能正常值的测试,苦于没有钱去买必要的仪器、设备。在他的关照下,计委批了专款购置了一台肺功能机,使得这项科研题目得以完成,至今在肺功能领域仍在使用这一成果的研究数据。袁主任虽话语不多,但并不难伺候,要求也很简单。患者不多的时候,他还和我们聊天。改革开放时间不长,对于国外的情况十分好奇,他就给我们讲国外见闻。
  “文革”中,在“特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唯一比其他科室的人优越之处是逢年过节,都会有一些免费的、娱乐性的招待票、游园票。演出多是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地点的样板戏之类的节目。在当时能持有进出这些地方的门票,可以间接地表明一个人的政治地位:可以进出中南海、人大会堂……说明是可以信赖的人,无形中被涂上了“红”色,正像“文革”中,那些专案组的成员一样。看剧目的目的即已有了改变,虽然已看过多遍,但谁也不会轻易放弃这种权利。
  80年代后,医学专业越分越细,我被分入内科呼吸专业,就绝少再到“特殊门诊”当班了。后来特殊门诊改名为“干部门诊”,耳边只是偶尔才会传来那里的一些消息。
  
  编辑 李晖
其他文献
采访米南阳先生之前,只知道他是当今著名书法家,亦是宋代书法名家米芾的后人。短短一个小时的交谈,在座数人无不被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对生活的洒脱所折服。难怪有人称米南阳老师是集书法家、美学家和历史学家为一身的大家。    得天独厚北京人    2005年老母亲89岁大寿。米南阳选择了门面并不阔气的老舍茶馆,在那里款待了唐杰忠。杨少华、李滨声、王金璐等众位艺术界好友。米南阳说,就喜欢老舍茶馆浓郁的京腔京味。
期刊
他绝对是只有那个时代才能产生的传奇人物。  只有一个夜大的大专文凭,却能被请上大学讲堂,破格提拔为哲学副教授;  只正儿八经上过八个月初中,却藏书上万册,著书二十余种近八百万字;  他的名字在专业学术圈子中并不如雷贯耳,但在大众视野里却声名赫赫;  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门类,但他似乎打通了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类别的厚厚墙壁;  他叫史仲文,一个把生命中所有激情都给了书的中年男人。  史仲文是那种典型的
期刊
寒冬已逝,春暖花开。  横跨2005~2006年的北京冬季供暖即将结束。今年实施的“低保高控”(室内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6摄氏度。最高不得超过20摄氏度)是一个信号,它标志着北京市的供暖能力已经逼近了……个极限……—甚至有可能已经超出了极限。而另一方面,供暖纠纷案件逐年上升,牵动着千家万户。  冬季供暖年复一年,各类纠纷依旧纷繁复杂。当供暖问题又将退出人们的视线时,咱可曾想想。城市供暖困境到底在哪儿
期刊
每年春节,张楠总会忧忧郁郁喊我:“妞妞,别回父母家过年了,我们去湖北乡下找咪咪吧。好吗?”说完了这句话,他的眼神常是掠过一丝温柔的期待。那温柔和深情就仿佛一个慈祥的父亲准备接他的女儿回家过年。  但我知道,我的猫女儿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找爱人,闯北京,我邂逅了猫女儿    2002年4月,放弃了电台节目主持人和大学讲师的工作,只为了一份纯真的爱情和人生的再塑,我从沈阳来到了北京。七个小时客车
期刊
对于喜爱摇滚乐的观众来说,北京今年的大型节日实在是够多的了,从5月份开始,迷迪爵士节、朝阳国际流行音乐节、法国流行音乐节、“草原音乐节”、汽车电影院的“绿色北京”音乐节等等就轮番扫荡。而不管有多少音乐节,一年一度的迷迪却依然是最被摇迷们期待和追逐的。连续举办六年的“迷迪”,早已成为流行乐坛的一个知名品牌。每到“五一”或者“十一”,总会有数万名青年从全国各地赶赴迷迪,参加连续几天观赏有几十只摇滚乐队
期刊
当保卫科长心太软    2002年初,胖哥来北京投奔刘老板。  胖哥以前在东北做小包工头时和刘曾有过一面之交。刘老板爽快,把他安排在一个住宅小区工地,让他干保卫科长,其实也辅助老板搞管理,负责原材料水电等工作。  工地上,小偷小摸是常有的事。收废品的来,打工的孩子也来。这年头不安分的人多,建筑工人偷点这偷点那的,拿点废料啥的出去卖了,买盒烟,甜甜嘴。拿公司的东西当然不行。遇到这种事,严惩不贷,六亲
期刊
我曾如此接近幸福——我happy过,我幸福过,尽管我失去了他们    有个东西叫理智  说起网恋这个东西,我从来就觉得特别不靠谱。至于网游里的爱情——这么说吧,只要是没见着人没摸着手的那种爱情我就没觉得哪个靠谱的。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现在的男男女女们都崇尚小资产阶级那套腻腻歪歪的情调,又要朦胧又要feel,要来要去,就把不靠谱犯傻冒的事儿都干了。我以前有一个女朋友,就很有这方面的倾向,没事儿喜欢发些
期刊
李燕先生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对北主洋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次被临时安排去采访李燕先生,时间非常紧迫,我连准备采访提纲的时间都没有。李燕先生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文章不好整理,原因是什么呢?我的经历特别丰富,写小说都够了。”李燕先生非常健谈,这使我的采访变得轻松起来。    在教室里吃午饭的教授    李燕先生是著名画家,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的头衔并没有使他的教学工作有半点懈怠
期刊
胡永凯是一位学术性的画家。  我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他自己对自己有过渲染,总是说去年画了什么,明年的计划如何,谈的都是工作,我很敬重这种态度。  ……永凯只是沉默地工作。我没见永凯工作过,只是画这么庄重缜密的画,不专注沉默行吗?  ——黄永玉    寻求心灵平静的港湾    走进胡永凯的画室,扑面而来的是强烈的怀旧、宁静、恬淡的气息。我坐在老黄花梨木椅上,看着对面墙上他的新派仕女画,听着他慢条斯理
期刊
身为一个健身教练,首当其冲的要素就是要有健美的体魄和昂扬的气质。  “教练就是得时刻保持自己的仪表,身体就是我们的资本,所以对体形完美度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而且我们不仅要为学员树立榜样,还要代表健身中心的形象,对体形和精神气质一点不能怠慢。”中体倍力健身中心的私人教练隗捷认为,私教与健身中心的关系,就是服装品牌与商场的关系,健身房为私教提供了一个平台,私教需靠自己的实力和自我晶牌、个人魅力来吸引客
期刊